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44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可电致动的电子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电子锁,包括锁体、拨位键和锁栓,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有一种操纵装置,操纵装置包括壳体、动块和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和动块均含装在壳体内腔中,动块由导磁材料制成,其一端与锁栓传动连接。
这样,在增加了操纵装置以后,本实用新型就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的触点电控部件来控制电磁线圈产生磁性与否,来实现锁栓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以达到远距离操纵开锁的目的,并且在没有通电的时候,同样可以采用机械开锁的方式,故而电动、手动两相宜。
壳体固接在锁体一端部,电磁线圈和动块均密闭在锁体和壳体所围成的内腔中。
电磁线圈中空而具有内腔,动块套装在该内腔中。
电磁线圈具有内腔,从而使动块有移动的空间。
动块与锁栓紧固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远距离开锁,并且结构简单,可实施性强,集电动开锁与机械开锁于一体,方便实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操纵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锁体 11拨位键 12锁栓 21壳体 22动块23电磁线圈最佳实施例电子锁,包括锁体1、拨位键11、锁栓12和操纵装置,操纵装置包括壳体21、动块22和电磁线圈23,电磁线圈23和动块22均含装在壳体21内腔中,动块22由导磁材料制成,其一端与锁栓12传动连接,壳体21固接在锁体1一端部,电磁线圈23和动块22均密闭在锁体1和壳体21所围成的内腔中,电磁线圈23中空而具有内腔,动块22套装在该内腔中,动块22与锁栓12紧固连接。操纵装置可同外接电源的触点电控部件连接,通过触点电控部件的点触使电磁线圈在瞬间通电后产生磁场,从而将动块22吸进电磁线圈23内腔中,故而带动了与动块22紧固连接的锁栓12,使锁栓12处于非锁定状态,电源断开后,锁栓12又处于锁定状态,当需要机械开锁,则直接拨动拨位键11即可。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1.电子锁,包括锁体(1)、拨位键(11)和锁栓(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种操纵装置,操纵装置包括壳体(21)、动块(22)和电磁线圈(23),电磁线圈(23)和动块(22)均含装在壳体(21)内腔中,动块(22)由导磁材料制成,其一端与锁栓(1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壳体(21)固接在锁体(1)一端部,电磁线圈(23)和动块(22)均密闭在锁体(1)和壳体(21)所围成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电磁线圈(23)中空而具有内腔,动块(22)套装在该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动块(22)与锁栓(12)紧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可电致动的电子锁,包括锁体、拨位键和锁栓,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有一种操纵装置,操纵装置包括壳体、动块和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和动块均含装在壳体内腔中,动块由导磁材料制成,其一端与锁栓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远距离开锁,并且结构简单,可实施性强,集电动开锁与机械开锁于一体,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E05B47/06GK2525176SQ01272450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1日
发明者林琪 申请人:林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