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115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安装于例如收容电子设备的柜体或箱体等的框架的前面而设置的框架门,特别是关于具有一部分设有树脂板的窗的框架门。
图6为树脂板23固定部的剖面说明图,树脂板23通过设置在作为主体21内面的窗的开口部22周围设置的剖面コ形的保持部件24保持并安装,在保持部件24内设有相同剖面形状的带状橡胶体25,经橡胶体25夹持固定。
图7为框架门里面侧的部分斜视图,在为了加强主体21而沿着开口部22设置于里面侧的加强框27上配置有树脂制把持部件28,以该把持部件28与主体21把持固定树脂板23。
另外,图8为框架门的分解斜视图,树脂板23利用设置在框架门的主体21周围的加强框29用螺钉30旋紧固定加强框29时,也夹持树脂板23而安装。
但是,在如图6所示的固定方式,虽然因为可以吸收树脂板23的热膨胀等引起的尺寸变化而树脂板不易变形,但是在树脂板23的各个边上不得不安装橡胶体25,不但在组装上需要时间又使成本增加。而且,如图7所示使用把持部件28的形态下,因为只在部分处进行把持,所以树脂板23容易发生起伏现象,且容易看出热变形等。
并且,图8所示的使用加强框29进行直接固定的方式,因为对树脂板23的四个边都完全固定,可以抑制树脂板23端部的起伏现象的发生,但由于固定部分不能吸收热变形而依然容易变形。
本发明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除了着力于树脂板的固定形式还着力于不使框架内的设备产生的热传递到树脂板上,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具有大约在中央位置具有开口部的主体,和覆盖该开口部的树脂板,并且用于安装在框架开口面上的框架门,其特征在于,在主体前面的开口部上部及下部双方各设置树脂制盖体,并使该盖体相对于主体的前面向前方鼓起形成而使盖体背部与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同时也使从上述树脂板的上述主体的开口部露出的部分相对于主体的前面向前方鼓起形成,使上述盖体背部与主体之间的空间与上述树脂板的背部空间连通,并在盖体的前面设置多个穿透孔,可以经上述连通起来的空间通过上述穿透孔进行框架内的换气。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树脂板通过泡沫弹性体粘合在主体的里面。
图2为构成

图1中的树脂板的一部分的丙烯酸类成型板的斜视图。
图3为图1的横剖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的框架门的斜视图。
图5为配置了现有的树脂窗的框架门的斜视图。
图6表示现有的树脂板的固定方式的主要部位剖面说明图。
图7表示现有的框架门的树脂板的其他固定方式的门的部分斜视图。
图8表示现有的框架门的树脂板的其他固定方式的门的斜视分解图。符号的说明1框架门主体,2树脂板,3、3a、3b盖体,4开口部,5成型板,5a安装部,5b窗形成部,7泡沫弹性体,9卡止板,10穿透孔,11树脂板。
树脂板2由同一形状的多个丙烯酸类制成型板5纵向连接形成,成型板5如图2的单个成型板的斜视图所示,由左右端部的安装部5a和从开口部露出的窗形成部5b构成。安装部5a为对接于开口部4的左右端背部的平坦的带状体,窗形成部5b整体相对于主体1的前面向前鼓起形成,并在其左右方向形成有R状的曲线,像成为上下延伸的筒体的一部分那样而鼓起形成。
树脂板2如图3的包含框架门的开口部4的横剖面图所示,是将成型板5的安装部5a粘合在开口部4左右端部的主体里面并上下连接形成。但是,如图3的A部放大图所示,成型板5的左右端部通过泡沫弹性体7粘合在主体1上。而且,如图所示,安装有树脂板的窗部5b相对于主体1前面向前凸起,正如图所示,在树脂板的背部与主体的前面之间形成空间B。并且,在图3中,8为加强开口部周围的加强框体。
盖体3由设置于主体上部的上侧盖体3a和设置于下部的下侧盖体3b构成,具有与树脂板2大约相同的宽度及呈相同凸出状的前面,上侧盖体3a具有从开口部4的上端至主体1上端的高度而形成,下侧盖体3b具有从开口部4的下端至主体1下端的高度而形成。在该实施方案中,主体1的上下边的宽度相同,上下双方的盖体3a,3b以完全相同的形状形成,以相互翻转的形式安装。
因此,以下只关于上侧盖体3a进行说明,省略对下侧盖体3b的说明。上侧盖体3a,在其前面形成有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呈缝隙状的穿透孔10,在上部形成有卡止在主体1上面,同时闭塞盖体3的上部的卡止板9,下部不进行闭塞形成开口。上侧盖体3a安装在主体1上的形态,其横剖面与上述图3中所示的树脂板同样地,在上侧盖体3a背部与主体1前面之间形成空间B。而且,上侧盖体3a背面的空间与树脂板2背部的空间是相互贯通而形成。再有,盖体3是通过螺钉从主体1的背部向主体1上止动固定的。
因此,将上述树脂板2及盖体3组装于主体1上形成的框架门形成了如图1(b)的箭头C所示的空气流通路,可以在内部的热空气从上侧盖体3a的开口部4流向外部的同时从下侧盖体3b的开口部4使外部的空气流入而进行换气。
这样,因对框架门内侧的空气进行换气,框架门内侧不易达到高温,因此可以抑制树脂板的热变形,又因使树脂板向前方凸起而使框架门内侧的空间变大,即使在框架内无间隙地放置设备也不会阻碍换气功能。
而且,因不必在主体上开换气用的孔,而不会导致主体强度的减弱,同时通过使用树脂制盖体可以自由改变表面形状和穿透孔形状,即使在前面设置换气口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外观。
而且,因树脂板在整体上设有凹凸形状而增加了强度,所以不会因热等原因容易变形,也不易产生凹凸不平现象。并且,树脂板的粘合部也因是介由泡沫弹性体而可吸收热膨胀,可将变形抑制在最小限度内。
图4为本发明的框架门的其他例子的斜视图,与上述实施方案的不同点为,树脂板的形状不同,树脂板11未设R型的曲线而相对于主体1的前面向前突出,窗形成部以平坦状形成。
这样,如果树脂板的窗形成部使盖体背部上形成的空间与树脂板的背部空间相互连通而向前面突出地形成,即使是平坦状或其他形状也是可以的。另外,图4中盖体前面为设有R曲面而形成,但与树脂板的形状相一致,将前面形成为平坦状或其他形状也可以。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树脂板以多个丙烯酸类成型板连接形成,但也可以使用1张丙烯酸类板或采用其他合成树脂做成。而且,盖体中穿透孔是在左右方向上形成缝隙状,但只要满足空气能流入或流出可以采取任意的形状。
如上所详述,如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因对框架门内部的空气进行换气,框架门内侧不易达到高温。因而可以抑制树脂板的热变形,又通过使树脂板向前方凸起扩大了框架门内侧空间,即使在框架内无间隙地收置设备也不会阻碍换气功能。
而且,因为不需要在主体上开换气用孔,所以不会削弱主体强度,通过使用树脂制盖体可以较自由地改变表面形状和穿透孔的形状,即使将换气孔设置在前面也可以有良好的外观。
而且,因树脂板在整体上设计为凹凸形状而增加了强度,所以不易发生因热等原因引起的变形。
如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具有技术方案1的效果的基础上,树脂板粘合部也可以吸收热膨胀,可以把变形控制在最低限。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架门,是具备在约中央位置具有开口部的主体和覆盖该开口部的树脂板,且用于安装在框架的开口面上的框架门,其特征在于在主体前面的开口部上部以及下部双方上设有树脂制盖体,并且使该盖体相对于主体的前面向前方鼓起形成而在盖体背部与主体之间设有空间的同时,也使上述树脂板的从上述主体开口部露出的部分相对于主体前面向前方鼓起形成,使上述盖体背部与主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与上述鼓起形成的树脂板的背部空间连通,而且在盖体的前面设有多个穿透孔,可以经上述连通起来的空间通过上述穿透孔进行框架内的换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门,其中上述树脂板介由泡沫弹性体粘合在主体的里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闭塞窗部的树脂板不易变形的结构的框架门。主体1的开口部4的上部及下部双方的前面设置了相对于主体1的前面向前凸起而形成的树脂制盖体3,并使盖体3的背部与主体1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开口部4由树脂板2覆盖,且使树脂板2的从开口部4露出的部分也相对于主体1的前面向前凸起形成,同时使盖体3的背部形成的空间与树脂板2的背部空间相互贯通。盖体3的前面设有多个穿透孔10。
文档编号E06B7/02GK1425842SQ02146418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村濑晴彦 申请人: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