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控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661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央集控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门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用中央集控门锁,更具体地说,涉及中央集控门锁中的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是一种一体化门锁,即锁结构与控制部分共用一个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包括壳体、壳体中部的锁心机构、与锁心机构相连接的保险杆、连动构件、设置在壳体端部的锁盖、开关组件和凸轮,锁盖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开关组件设置在该空腔中,连动构件通过转轴固定在锁盖上部,凸轮通过转轴固定在空腔中,与开关组件相配合,连动构件分别与外把手、内把手和钥匙锁芯连杆相连接。
其中,锁结构与常规的中央集控门锁相同,开关组件可采用摩擦开关或采用以合金触头的离合来实现信号通、断的微压开关,可优选采用微压开关。
当连动构件转动时,转轴带动空腔的凸轮,而当凸轮转到某一位置时,就压住了微压开关,从而实现了信号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将门锁装入车门内,车门上的外把手、内把手、锁芯机构及保险杆等分别与门锁上的相应部分连接。当用钥匙开门时,转动锁芯可带动连动构件,驱动了空腔内的凸轮,凸轮的不同位置改变了微压开关的状态,从而输出了不同的信号,实现了集控功能。同样拉动车内的保险杆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由于将开关组件设置在盖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密封性能大为改善,不容易受潮,同时采用了微压开关,由于微压开关的工作原理是以合金触头的离合来完成的,从而可避免旋转摩擦式开关易磨损及接触不良的缺陷。并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锁机构通过凸轮与开关的配合为按动式,性能可靠,手感好,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机械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为一种性能较为优良的车用门锁,可广泛使用于轿车的车门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的外形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的微压开关被释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的微压开关被压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的开关组件4为一种以合金触头的离合来实现信号通、断的微压开关。
上述结构的中央集控门锁是这样使用和动作的当用钥匙开车门时,钥匙的转动通过锁芯连杆7带动连动构件3转动,凸轮9顺时针由B转至位置A,开关组件4发出信号至系统中的控制器,控制器把信号分配给其它三把锁,实现同时打开保险。同样在车内拉动本锁的保险杆5,也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如图4所示。
当用钥匙开车门或按下保险杆8时,凸轮9逆时针由A转至位置B,开关组件4被压住,如图5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中央集控门锁,包括壳体(1)、壳体(1)中部的锁心机构(2)、连动构件(3)和开关组件(4),其特征在于,该中央集控门锁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端部的锁盖(12)和凸轮(9),锁盖(12)与壳体(1)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开关组件(4)设置在该空腔中,连动构件(3)通过转轴(10)固定在锁盖(12)上部,凸轮(9)通过转轴(10)固定在空腔中,并与开关组件(4)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集控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组件(4)为微压开关或摩擦开关。
专利摘要一种中央集控门锁,该门锁的锁结构与控制部分共用一个壳体。该门锁包括壳体、锁心机构、连动构件、设置在壳体端部的锁盖、开关组件和凸轮。锁盖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开关组件设置在该空腔中,连动构件通过转轴固定在锁盖上部,凸轮通过转轴固定在空腔中,并与开关组件相配合,开关组件采用微压开关。连动构件分别与外把手、内把手和钥匙锁芯连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集控门锁,由于将开关组件设置在锁盖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密封性能大为改善,不容易受潮,同时采用了微压开关,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手感好,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机械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可广泛使用于轿车的车门上。
文档编号E05B65/36GK2536719SQ02215570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4日
发明者孙行健 申请人:上海德尔福汽车门锁防盗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