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998阅读:1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窗拉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窗,特别是一种可上下拉动的纱窗拉手。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纱窗的拉手为一环形把手,通常安装在窗框上,由于是向外凸起,既妨碍使用者,又影响窗的整体外形,对现有的自动纱窗,其结构通常是将纱网的一端卷在轴上,另一端和拉手连接,它们与弹簧组件一起装在纱窗总成里,使用时,拉手将纱网从纱盒总成中拉出,纱网的两边在U型槽道内活动至槽道端部时,拉手同扣手连接,这种窗的构造使得拉手不宜采用外凸型的结构,因而需要一种内藏式的拉手与之适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知技术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合理,方便的纱窗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该纱窗拉手由水平上梁(1)和水平下梁(2)组成,上下梁之间带有连接板(3),其中,连接板(3)带有弧度,其弧形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弧形凹槽(4)。
该弧形凹槽是面对使用者,凹槽(4)的上部弧度小,底部弧度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拉手的凹槽是水平贯通的,在拉手任何位置均可使用,操作方便,凹槽向内设计,外观不受任何影响,也不会妨碍使用者,如勾挂衣物等,另外,弧形的外表使用非常安全,不会对人产生伤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在图1中,(1)水平上梁;(2)水平下梁;(3)连接板;(4)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时,用手抠住弧形凹槽下拉,水平上梁(1)带动纱网下移,至下梁与扣手扣合,纱网将室内外隔开,如按下扣手开关,纱网在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至纱窗盒内。
弧形槽的底部弧度较大,是因为纱窗在开启和关闭时,作用力均在底部。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纱窗拉手为向内的贯通凹槽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纱窗拉手,由水平上梁(1)和水平下梁(2)组成,上下梁之间带有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连接板(3)带有弧度,其弧形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弧形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窗拉手,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凹槽是面对使用者,凹槽(4)的上部弧度小,底部弧度大。
专利摘要一种纱窗拉手,带有水平上梁和水平下梁,上下两梁之间带有弧形连接板,该连接板向内弯曲形成一贯通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特别适合自动纱窗使用。
文档编号E06B9/52GK2544083SQ0223979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1日
发明者涂其文, 涂强 申请人:涂其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