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合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224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收合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椅子,特别是一种可收合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支坐落于地面的前、后脚架、数连接片、座垫、两扶手、前板及椅背;两前脚架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内部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于两枢接块间分别以枢轴枢设矩形框;两后脚架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内部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于两枢接块间以枢轴枢设矩形板;连接片上部凹设数凹槽;数连接片连接于前脚架上部及后脚架中段处;座垫两侧分别凸设与数连接片的各凹槽相对应并嵌合的凸块,座垫一端系以枢轴枢设于一连接片上;两扶手系设置于分别对应的连接片及后脚架,于一扶手外侧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相对侧相对凸设延伸柱的前、后块体;前板系设置于扶手相对的前、后块体之间,于前板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与前、后块体上延伸柱相对应并滑动嵌设的滑槽;椅背枢设于两相对后脚架间。
其中两前脚架矩形框内部枢设供使用者脚部踏于其上的脚踏板。
连接片上部数凹槽内凸设凸柱;凸设于座垫两侧凸块下部设有与连接片凹槽内凸柱相对应并嵌合的嵌孔。
一扶手上凸设凸柱;前板的背面设有与凸设于一扶手上凸柱相对应并结合的嵌孔。
一前脚架外侧延设L形块;前板一端设有与前脚架外侧L形块相对应并相互嵌合的定位槽。
前板背面凸设定位片及呈倒匚形的卡掣片,卡掣片设有槽;于另一扶手外侧凸设内部容置并藉以拨动弹簧、拨块的固定块;容置于固定块内部的弹簧、拨块可由固定块的外侧拨动,由拨块处凸设可卡入卡掣片槽内的凸片。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前、后脚架、数连接片、座垫、两扶手、前板及椅背;两前、后脚架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并于两枢接块间枢设矩形框;数连接片上部凹设数凹槽并连接于前、后脚架的上部及中段处;座垫两侧分别凸设与数连接片的各凹槽相对应并嵌合的凸块,座垫一端系以枢轴枢设于一连接片上;两扶手系设置于分别对应的连接片及后脚架,于一扶手外侧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相对侧相对凸设延伸柱的前、后块体;前板系设置于扶手相对的前、后块体之间,于前板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与前、后块体上延伸柱相对应并滑动嵌设的滑槽;椅背枢设于两相对后脚架间。当本实用新型于展开状态时,可方便使用者坐于座垫;当欲收合本实用新型时,可将前板朝上掀起,并垂直朝下推动前板;并以座垫枢设于连接片一端朝上掀启座垫成直立状;再将本实用新型枢转并予以压扁,即可成为体积相当小的收合型态,不占空间,且本实用新型于组合时完全无须使用螺丝,具有使用上相当安全的优点。不仅可方便折叠收合、缩小体积、少占空间,而且组合方便、使用安全,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合过程中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收合过程中结构示意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板收合过程中结构示意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8、为图7中A部局部放大图(动作状态)。
图9、为图7中A部局部放大图。
两前脚架10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内部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11,于两枢接块11间分别以枢轴枢设矩形框12,于矩形框12内部枢设一可供使用者脚部踏于其上的脚踏板13。一前脚架10外侧延设L形块14。
两后脚架20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内部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21,于两枢接块21间以枢轴枢设矩形板22。
连接片30上部凹设数凸设凸柱32的凹槽31;数连接片30连接于前脚架10上部及后脚架20中段处。
座垫40系供使用者坐于其上,于座垫40两侧分别凸设与数连接片30的各凹槽31相对应并嵌合的凸块41,并于凸块41下部设有与连接片30凹槽31内凸柱32相对应并嵌合的嵌孔42。座垫40一端系以枢轴枢设于一连接片30上,并以其两侧凸块41及凸块41下部的嵌孔42与数连接片30的凹槽31及凸设于凹槽31内的凸柱32相互组合。
如图3、图6、图7、图9所示,两扶手50系设置于分别对应的连接片30及后脚架20,于一扶手50上凸设凸柱51,并于其外侧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前块体52及后块体53,前、后块体52、53的相对侧相对凸设延伸柱521、531。于另一扶手50外侧凸设内部容置并藉以拨动弹簧55、拨块56的固定块54。
前板60系设置于两扶手50相对的前、后块体52、53之间,于前板60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与前、后块体52、53上各延伸柱521、531相对应并滑动嵌设的滑槽61;前板60的背面设有与凸设于一扶手50上凸柱51相对应并结合的嵌孔62;前板60一端设有与前脚架10外侧L形块14相对应并相互嵌合的定位槽63;前板60背面凸设定位片64及呈倒匚形的卡掣片65,卡掣片65设有槽55;容置于固定块54内部的弹簧55、拨块56可由固定块54的外侧拨动,由拨块56处凸设凸片561。当凸片561卡入卡掣片65所形成的槽66中,可令前板60确实的设置于两扶手50上。
椅背70枢设于两相对后脚架20间的上部。



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于展开状态时,可方便使用者坐于座垫40上,前板60可依实际需要来使用。
如图2、图4、图5、图8所示,当欲收合本实用新型时,可先行拨动拨块56,并令凸片561内缩脱离卡掣片65的卡掣,即可将前板60朝上掀起,并垂直朝下推动前板60,令L型块14嵌合于前板60一端定位槽63处;并以座垫40枢设于连接片30一端的枢轴朝上掀启座垫40成直立状;再如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枢转并予以压扁,即可成为体积相当小的收合型态,不占空间,且本实用新型于组合时完全无须使用螺丝,具有使用上相当安全的优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将本实用新型收合为体积小的收合型态,具有不占空间且可便于携带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完全不需要以螺丝组合,使用上具有优良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可收合折叠椅,它包括两支坐落于地面的前、后脚架、数连接片、座垫、两扶手、前板及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前脚架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内部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于两枢接块间分别以枢轴枢设矩形框;两后脚架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内部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于两枢接块间以枢轴枢设矩形板;连接片上部凹设数凹槽;数连接片连接于前脚架上部及后脚架中段处;座垫两侧分别凸设与数连接片的各凹槽相对应并嵌合的凸块,座垫一端系以枢轴枢设于一连接片上;两扶手系设置于分别对应的连接片及后脚架,于一扶手外侧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相对侧相对凸设延伸柱的前、后块体;前板系设置于扶手相对的前、后块体之间,于前板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与前、后块体上延伸柱相对应并滑动嵌设的滑槽;椅背枢设于两相对后脚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于两前脚架矩形框内部枢设供使用者脚部踏于其上的脚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上部数凹槽内凸设凸柱;凸设于座垫两侧凸块下部设有与连接片凹槽内凸柱相对应并嵌合的嵌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扶手上凸设凸柱;前板的背面设有与凸设于一扶手上凸柱相对应并结合的嵌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前脚架外侧延设L形块;前板一端设有与前脚架外侧L形块相对应并相互嵌合的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合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背面凸设定位片及呈倒匚形的卡掣片,卡掣片设有槽;于另一扶手外侧凸设内部容置并藉以拨动弹簧、拨块的固定块;容置于固定块内部的弹簧、拨块可由固定块的外侧拨动,由拨块处凸设可卡入卡掣片槽内的凸片。
专利摘要一种可收合折叠椅。为提供一种可方便折叠收合、缩小体积、少占空间、组合方便、使用安全的椅子,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两前、后脚架、数连接片、座垫、两扶手、前板及椅背;两前、后脚架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具有上、下贯通孔的枢接块,并于两枢接块间枢设矩形框;数连接片上部凹设数凹槽并连接于前、后脚架的上部及中段处;座垫凸设与数连接片的各凹槽嵌合的凸块,座垫一端枢设于一连接片上;两扶手系设置于分别连接片及后脚架,于一扶手外侧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相对侧相对凸设延伸柱的前、后块体;前板系设置于扶手相对的前、后块体之间,于前板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与前、后块体上延伸柱相对应并滑动嵌设的滑槽;椅背枢设于两相对后脚架间。
文档编号A47C7/00GK2566699SQ0224277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6日
发明者卢建助, 陈万富 申请人:卢建助, 陈万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