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置物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14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置物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置物柜,特指一种各组合部位新式改良设计的组合式置物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式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组合式置物柜,由立向侧板、后侧板、顶、底板、层板及门板组成,各立向侧板形状相同且呈间隔平行配置;后侧板呈相并靠状组设于各立向侧板的后侧端;顶、底板为形状相同的板体,分别组设于各立向侧板的顶、底端面之间;各层板可插组于各立向侧板之间;各门板可枢组于各立向侧板的前端面之间,其特征在于立向侧板的后侧端面设有间隔卡柱,前侧端面设有枢接管轴,各枢接管轴的顶端为一斜导面,立向侧板的板面上具有上、下间隔的横向V形槽;后侧板的相临后侧板的相并靠边设成相吻合的波浪状边形,且并靠边侧的各凸波部设有间隔穿设孔,恰可供立向侧板的各卡柱穿卡定位,各上、下相临的卡柱可卡合于不同侧后侧板的穿设孔,后侧板的顶、底端面亦设有间隔凹槽;顶、底板的周边具有间隔凸卡缘,恰可嵌卡于立向侧板及后侧板的凹槽,各顶、底板四个边角的凸卡缘为一半板厚的型态,且为左、右侧呈上、下错位的设计;层板的边缘制设呈V形断面以相配合于各立向侧板的横向V形槽;门板的一侧具有枢接管轴,恰可对合枢靠于立向侧板前侧端面所设的枢接管轴顶端,再利用一轴栓穿组定位,且门板的枢接管轴底端亦制设成一斜导面与门板的枢接管轴斜导面相配合,斜导面由枢接管轴朝门板的活动端方向呈一斜下角度设计。
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的层板与层板之间亦可为组设有抽屉的结构空间型态,抽屉的两侧壁可设制为有V形凸条恰可对应枢滑于立向侧板的V形槽中形成导滑作用。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的凸卡缘的两侧设制成弧曲边形状。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的层板的相对两侧边角处更可形成外凸的钩体,以使立向侧板与相对应的端缘形成卡槽,藉钩体卡钩于卡槽以使层板的组合状态更加牢固不易脱落。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的钩体可为层板的一半板厚状态,以使横向相临的两层板的钩体可相互叠置共同卡钩于同一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各立向侧板籍卡柱相互卡接定位,组合时不须藉助其他工具来完成,组合方便。2、两后侧板间藉波浪形边缘相互靠合,可达到稳固不错动的实用目的。3、籍门板与立向侧板的枢接管轴相枢靠面的斜导面设计,使门板具有可自动回位的功能。4、籍顶、底板相组接边设有错位排列的凸卡缘,可卡合于各立向侧板顶端间隔凹槽的组配设计,使各侧板具有较佳的牵制性,结合更加牢固。5、藉各立向侧板的层板插设槽的V字形状的改良结构,可增加层板插接部位的接触面积,提高层板的承重强度。6、籍层板与立向侧板相对设有钩体以及卡槽的结构设计,使层板的组合状态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主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平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向侧板后端面的卡柱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向侧板与后侧板组合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板枢接部位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板可自动回位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侧顶板与立向侧板组接部位分解主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表示置物柜亦可为组设有抽屉的型态。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实施例的局部平面正视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置物柜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三立向侧板10,其形状相同,呈间隔平行配置,顶、底端相对设有间隔凹槽11,立向侧板10的后侧端面设有间隔卡柱12(如图4所示),前侧端面设有枢接管轴13(如图6所示),各枢接管轴13的顶端为一斜导面14,立向侧板10的板面上则具有上、下间隔的横向V形槽15;两后侧板20,呈相并靠状组设于三立向侧板10的后侧端,两后侧板20的相并靠边设成可相吻合的波浪形边缘23(图3所示),且并靠边侧的各凸波部设有间隔穿设孔21恰可供立向侧板10的各卡柱12穿卡定位(如图5所示),构成各上、下相邻的卡柱12可卡合于不同例后侧板20的穿设孔21,后侧板20的顶、底端面亦设有间隔凹槽22;两顶板30及两底板301,为形状相同的板体,可分别组设于三立向侧板10的顶、底端面之间,顶、底板30、301的周边具有间隔凸卡缘31、32,恰可嵌卡于立向侧板10及后侧板20的凹槽11、22组合定位,其中,各顶、底板四个边角的凸卡缘32为一半板厚之型态,且为左、右侧呈上、下错位的设计(如图8所示);复数块层板40可自由选择插组于各立向侧板10的横向V形槽15之间,层板40边缘41设计成呈V形断面以相互配合;复数块门板50,可枢组于各立向侧板10的前端面间,门板50的一侧具有枢接管轴51恰可对合枢靠于立向侧板10前侧端面所设的枢接管轴13顶端(如图6所示),再利用一轴拴60穿组定位,且门板50的枢接管轴51底端亦设计成一斜导面52与立向侧板10的枢接管轴13的斜导面14相配合,斜导面52、14由枢接管轴51、13朝门板50的活动端方向呈一斜下角度设计;籍此设计,当门板50被打开时,如图7所示,可藉彼此之间斜导面52、14的斜面导引作用,促使门板50活动端可自动地往立向侧板10方向旋移回位呈关闭状态。
如图9所示,层板40与层板40之间亦可为组设有抽屉70的结构空间型态,抽屉70的两侧壁是可设制有V形凸条71恰可对应枢滑于立向侧板10的V形槽15中形成导滑作用。凸卡缘31、32的两侧为弧曲边33形状(如图8所示),藉此可较平直边的嵌合方式达到更加稳固牢靠的目的。
如图10、图11所示,层板40的相对两侧边角处更可形成外凸的钩体42,以便使立向侧板10与相对应的端缘形成卡槽16,藉钩体42卡钩于卡槽16,使层板40的组合状态更加牢固不易脱落。钩体42可为层板40的一半板厚,以使横向相临的两层板40的钩体42、43可相互叠置共同卡钩于同一处卡槽16(如图12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置物柜,由立向侧板、后侧板、顶、底板、层板及门板组成,各立向侧板形状相同且呈间隔平行配置;后侧板呈相并靠状组设于各立向侧板的后侧端;顶、底板为形状相同的板体,分别组设于各立向侧板的顶、底端面之间;各层板可插组于各立向侧板之间;各门板可枢组于各立向侧板的前端面之间,其特征在于立向侧板的后侧端面设有间隔卡柱,前侧端面设有枢接管轴,各枢接管轴的顶端为一斜导面,立向侧板的板面上具有上、下间隔的横向V形槽;后侧板的相临后侧板的相并靠边设成相吻合的波浪状边形,且并靠边侧的各凸波部设有间隔穿设孔,恰可供立向侧板的各卡柱穿卡定位,各上、下相临的卡柱可卡合于不同侧后侧板的穿设孔,后侧板的顶、底端面亦设有间隔凹槽;顶、底板的周边具有间隔凸卡缘,恰可嵌卡于立向侧板及后侧板的凹槽,各顶、底板四个边角的凸卡缘为一半板厚的型态,且为左、右侧呈上、下错位的设计;层板的边缘制设呈V形断面以相配合于各立向侧板的横向V形槽;门板的一侧具有枢接管轴,恰可对合枢靠于立向侧板前侧端面所设的枢接管轴顶端,再利用一轴栓穿组定位,且门板的枢接管轴底端亦制设成一斜导面与门板的枢接管轴斜导面相配合,斜导面由枢接管轴朝门板的活动端方向呈一斜下角度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其特征在于层板与层板之间亦可为组设有抽屉的结构空间型态,抽屉的两侧壁可设制为有V形凸条恰可对应枢滑于立向侧板的V形槽中形成导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其特征在于凸卡缘的两侧设制成弧曲边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其特征在于层板的相对两侧边角处更可形成外凸的钩体,以使立向侧板与相对应的端缘形成卡槽,藉钩体卡钩于卡槽以使层板的组合状态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置物柜,其特征在于钩体可为层板的一半板厚状态,以使横向相临的两层板的钩体可相互叠置共同卡钩于同一处卡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置物柜,是针对已有组合式置物柜组合费时、易摇晃、稳固性不佳的缺点加以改进,技术特征包括后侧板间是藉波浪形边缘相互靠合并配合,立向侧板藉卡柱与后侧板相互卡合定位;门板与立向侧板的枢接管轴相枢,靠面设制成斜导面;顶、底板相组接边设有错位排列的凸卡缘,可卡合于各立向侧板顶端的间隔凹槽;各立向侧板的层板插设槽设成V字形状。藉此设计可获得一组立方便且结合稳固的置物柜。
文档编号A47B47/00GK2604107SQ03204009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9日
发明者孙春霞 申请人:亲亲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