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屏风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31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屏风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一种活动屏风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动屏风一般都不设门扇,但有些较大型的场地在间隔时,需在屏风上设门扇,如果门扇上没有门锁,则很不方便。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专门为屏风上的门扇而设计的活动屏风门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活动屏风门锁,包括门锁体、门锁执手、转动方钢、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在门体的两面分别装有门锁碟,门锁执手装设于门锁碟的正面上,转动方钢及连接套穿过门锁体,转动方钢两端与门锁执手插接,在门锁碟的背面设有执手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执手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叉、调节螺钉、复位弹簧、背板、调节螺母,转动叉的一端套设在转动方钢上,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转动叉的另一端与复位弹簧相连,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背板连接,调节螺母固定于背板的中部,调节螺钉与调节螺母螺接,其一端与转动叉接触,背板固定于门锁碟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专门为屏风上的门扇而设计,使门扇能可靠地上锁,并可方便地开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于门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向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B-B向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D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门锁体1、门锁执手2、转动方钢3、连接套4、门锁碟6、执手传动机构等。执手传动机构由转动叉7、调节螺钉8、复位弹簧9、背板10、调节螺母11、锁紧螺钉12等组成。门体5通过活页13装于屏风板14上。在门体5的两面分别装有门锁碟6,门锁执手2装设于门锁碟6的正面;转动方钢3及连接套4穿过门锁体1;转动方钢3两端与门锁执手2插接;连接套4的一端装有锁芯,并在门锁碟6面板的门锁芯孔6-1露出。门锁体1为普通的双舌门锁(可在市面上购买)。执手传动机构装设于门锁碟6的背面,其中转动叉7为近似曲尺形结构,其一端套设在转动方钢3上,并通过锁紧螺钉12固定在门锁执手2上;另一端与复位弹簧9相接;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背板10连接;背板10固定于门锁碟6的背面;调节螺母11固定于背板10的中部,调节螺钉8与调节螺母11螺接,其一端与转动叉7接触。
实际使用时,板动门锁执手2,使其带动转动方钢3转动,从而带动门锁体1上的斜舌15运动;同时,当门锁执手2转动时,又会带动转动叉7转动(以转动方钢3为轴心),从而拉紧复位弹簧9,当人松开门锁执手2时,转动叉7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转动方钢3及门锁执手2复位。另通过改变调节螺钉8在调节螺母11上的位置,即可调节转动叉7的传动角度,为其定位。另通过钥匙插入门锁碟6面板的门锁芯孔6-1内转动,即可使门锁体1的方舌伸出或缩入,达到锁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屏风门锁,包括门锁体(1)、门锁执手(2)、转动方钢(3)、连接套(4),其特征在于在门体(5)的两面分别装有门锁碟(6),门锁执手(2)装设于门锁碟(6)的正面上,转动方钢(3)及连接套(4)穿过门锁体(1),转动方钢(3)两端与门锁执手(2)插接,在门锁碟(6)的背面设有执手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执手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叉(7)、调节螺钉(8)、复位弹簧(9)、背板(10)、调节螺母(11),转动叉(7)的一端套设在转动方钢(3)上,并通过锁紧螺钉(12)固定,转动叉(7)的另一端与复位弹簧(9)相连,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背板(10)连接,调节螺母(11)固定于背板(10)的中部,调节螺钉(8)与调节螺母(11)螺接,其一端与转动叉(7)接触,背板(10)固定于门锁碟(6)的背面。
专利摘要一种活动屏风门锁,包括门锁体、门锁执手、转动方钢、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在门体的两面分别装有门锁碟,门锁执手装设于门锁碟的正面上,转动方钢及连接套穿过门锁体,转动方钢两端与门锁执手插接,在门锁碟的背面设有执手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专门为屏风上的门扇而设计,使门扇能可靠地上锁,并可方便地开闭。
文档编号E05B65/00GK2620035SQ0322592
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9日
发明者余健 申请人:余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