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蒸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2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蒸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炊具的改进,特别是以煤作热源的自动蒸饭器。适合于农村和小城镇家庭使用。
公知的中餐自动烹飪器及其类似装置,均以电或可燃性气体作热源且涉及电子或电器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1987年4月8日公告了一种“蜂窝煤炉灶煮饭自控装置”(公告号GG86201846),达到了在煮饭时不需专人守候可使米饭按时煮熟节省时间的目的,但是该装置只能自控炉门的启闭,不能控制下来及启闭锅盖且需用电池及电器元器件,成本仍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设计了一种取材容易、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自动蒸饭器,它能在家中无人时按事先约定的时间自动完成煮饭或蒸燉食物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有上下两个盛泄水的重力筒,分别通过两支杠杆与锅盖和灶门盖连接,盛水箱中的阀门开启线与闹钟的闹铃发条连接并通过阀门经三段导水管分别与两个重力筒和集水箱连接,上重力筒内的阀门通过开启线固定在支架杆上,下重力筒中带充气球的阀门通过导汽管与锅盖的上汽阀相连、与集水箱间的导水管上安装上流量控时阀,联系上重力筒一端的杠杆上通过牵引线与带复位坠子的、插接在支架上的料槽连接。当盛水箱中的阀门关闭时,重力筒无水,锅盖和灶门盖因杠杆作用和自重关闭。当到约定时间盛水箱中的阀门因闹钟闹铃发条回转被固定其上的开启线提升而开启,水经导水管首先流入上重力筒,随着水量增加杠杆动作将锅盖提起,同时牵引线将料槽转自锅的约中心位置,这时料槽内的料门开启线由松驰变为张紧将料门拉开使料腔中事先干搓、扬净的米通过倾斜滑槽进入放有水的锅内。上重力筒下降到一定位置时筒内的开启线由松弛变为张紧状态,最后提起所系的阀门使筒中的水经导水管逐渐注入下重力筒中,与此同时上重力筒便逐渐回升使阻力臂一端下降,料槽在复位坠子的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使锅盖逐渐下降直至盖严。下重力筒随着水量的增加杠杆动作将灶门盖提起使火门打开煮饭或蒸煮食物开始。待锅内上汽时,上汽阀内的气体膨胀通过导汽管使下重力筒内带充气球的阀充气而浮起、阀门打开、水经过流量控时阀定时定量地注入集水箱,筒中的水减少达到与灶门盖重力平衡时,刚好到约定的供热时间,水继续流入集水箱直至灶门盖关闭,从而达到煮饭或蒸煮食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均增加现有的组件因而取材容易,经反复试验启闭锅盖及灶门盖效果较佳并能对供热时间长短进行有效的调节,还具有不用电、安全节能、可拆卸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当采用下面将要详述的实施例结构时,成本较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1)集水箱 (2)流量控时阀 (3)带充气球的阀门 (4)下重力筒 (5)(14)杠杆 (6)导气管 (7)(15)导水管 (8)(27)底座 (9)(28)支架 (10)(16)阀门 (11)上重力筒 (12)(13)开启线及其固定端 (17)盛水箱 (18)闹钟 (19)牵引线 (20)锅盖爪 (21)料槽 (22)复位坠子 (23)锅盖 (24)上汽阀 (25)排灰灶管 (26)灶门盖 (29)灶台 (30)地面参照附图,两支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木质或塑料或铝合金质的杠杆(14)、(5)其支点分别嵌接在支架(9)和(28)上,支架(9)、(28)分别用螺钉紧固于底座(8)和(27)上,支架和底座可采用木质或塑料,底座(27)宜用铸铁或其下垫铁板。支架(9)(28)上连接杠杆的横梁宜用金属材料(如铁管),将(9)(8)和(28)(27)分别安置于灶台(29)和平整地面(30)上。杠杆(14)的两端用8#铅丝或尼龙绳固定(杠杆上须钻出相应的孔)或鈎挂上重力筒(11)和锅盖(23)上的锅盖爪(20),(20)宜用钢丝。杠杆(5)的两端用相同方法固定或挂住下重力筒(4)和灶门盖(26),吊挂灶门盖宜用铁丝或铅丝,灶门盖(26)用铸铁,排灰灶管(25)用铁管,(11)和(4)可塑铸成圆、方、截锥等几何形状,为敞口筒、筒底开孔与阀门配合。锅及锅盖(23)铝、铁制品均可。牵引线(19)将杠杆(14)动力臂一端与料槽(21)紧固连接,可采用夹具或螺钉紧固,(19)可采用尼龙细绳。料槽(21)置于支架(9)的端桩上,可采用插接或活榫头或活页连接,使其能随着牵引线转动为宜。料槽(21)由料腔、倾斜滑槽、料门及料门开启线组成。料门开启线一端接料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9)端桩上,同时也可将复位坠子(22)固定其上,(22)的复位线通过料腔上的滑轮或钉子与复位坠子连接,复位线可采用尼龙线,坠子的重量在0.1公斤左右。料槽(21)可采用无毒塑料或镀锌铁皮或铝皮,料门开启线及开启线(12)以及连接闹钟(18)闹铃发条和阀门(16)的开启线均可采用尼龙线。连接(17)、(11)、(4)和(1)的三段导水管及导汽管(6)采用塑料或胶软管,(16)(10)(3)阀门也可采用塑料。上汽阀(24)由带有通气孔(其直径2~3毫米)的圆柱状汽阀嵌接或用螺纹加塑料封圈或胶圈连接在锅盖(23)上,该汽阀上相距3~5毫米放上与之配合的小瓶(如盘尼西林针药瓶大小)用橡胶或塑料套将瓶体和圆柱状汽阀套紧连接,瓶颈与(6)连接,(6)的另一端与(3)连接,(3)上的充气球可采用普通橡皮气球。流量控时阀(2)可采用医用输液器夹,以达到流量定时定量流泄为宜。(4)(11)是两个相同容积的筒以能盛装1~1.5公斤 的水为宜,盛水箱(17)及集水箱(1)的容积应大于(11)或(4)。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定时器、杠杆机构与锅灶相连接组成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a、有上下两个盛泄水的重力筒(11)(4)分别通过杠杆(14)(5)与固定于锅盖(23)上的锅盖爪(20)和灶门盖(26)连接,b、重力筒(11)通过导水管(15)与盛水箱(17)的阀门(16)连接,(16)通过其上的开启线与闹钟(18)的闹铃发条连接,(11)内的阀门(10)通过开启线(12)固定在固定端(13)上,杠杆(14)挂(11)的一端通过牵引线(19)将带有复位坠子(22)的插接于支架(9)上的料槽(21)连接,c、重力筒(4)通过带充气球的阀门(3),筒口经导汽管(6)与(23)上的上汽阀(24)相连,筒底经导水管上的流量控时阀(2)与集水箱(1)相连,d、两个重力筒(11)和(4)间经导水管(7)连接。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是两重力筒(11)(4)的容积相同以盛装1~1.5公斤的水为宜,盛水箱(17)和集水箱(1)的容积宜大于重力筒(11)或(4)的容积。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是重力筒(11)(4)的形状可制作成圆形,方形,截锥形等几何形状。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是上汽阀(24)由带通气孔(直径在2~3毫米)的圆柱状汽阀、小瓶及与瓶体配合的橡胶或塑料套套接,小瓶瓶颈与导汽管(6)套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自动蒸饭器、它是由闹钟、盛水箱、重力筒、杠杆机构、料槽及流量控时阀、上汽阀等和锅灶连接组成。该套装置是以煤作热源,能在家中无人时按约定时间自动完成煮饭或蒸燉食物的任务,有自动启闭锅盖、灶门盖下料及完成供热后自行关闭灶盖,安全节能,成本低等优点,适合用煤地区的农村和小城镇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47J27/00GK87205084SQ87205084
公开日1988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5日
发明者罗进国 申请人:罗进国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