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包括墙壁上设置的窗户,以及排风扇与控制器,所述窗户中部设置的厚玻璃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内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的背部与固定网架相连接,排风扇正面的活动口上粘贴有牛皮纸,牛皮纸的面积大于活动口的面积;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下落槽、蜡块、输入/输出电源线,输入/输出电源线上连接的导电片在金属外壳内呈上下正对设置,输入电源线上位于金属外壳内的部位通过蜡块与金属外壳的顶壁相粘接。本设计不仅能够在火灾时自动排风、便于降低火灾损失、结构简单,而且实用性较强、成本较低、牢靠性较强。
【专利说明】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具体适用于在火灾时自动排气以降低火灾损失,同时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成本较低、牢靠性较强的优点。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出售和生活中采用的窗户都是手动开启的,这就意味当室温升高,尤其当室内发生火灾时,窗户仍旧关闭,不具备通风效果,不仅不便于降低室内的温度,更不利于排出室内火灾造成的烟雾,不有利于降低火灾的损失。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148801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1月1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健康型智能窗户,该实用新型包括转轴、窗架、可移动窗户、温度感应器、有毒气体感应器、湿度感应器、齿条、排风扇、固定器、皮带构成,其中可移动窗户固定在窗架中间,能在其中间来回移动,转轴安装在窗架的上方,皮带固定在转轴上,当转轴转动时,皮带也跟着转动,窗帘是串在皮带上的,从而可以实现窗帘的拉动,齿条、排风扇安装在可移动窗户的下方,齿条与排风扇上的齿轮是捏合的,排风扇是通过固定器与可移动窗户相连。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温度感应器、有毒气体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接受到的信号对排风扇进行控制以实现窗户的自动开启,当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0004]首先,该实用新型需要在窗户上设置齿条、排风扇、固定器、皮带等多种机构以实现窗户的开启,与原窗户相比,改动太大,结构复杂,而且其齿条的设置不利于正常情况下窗户的开启;
[0005]其次,该实用新型在设计中设置了多个传感器,如温度感应器、有毒气体感应器、湿度感应器等,虽然测量范围很广,但对于传感器的具体设置方式,以及传感器测得的信号与排风扇之间的控制关系都没有涉及,可操作性较弱,不利于实施,而且,需要购买多个传感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实用性较低、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成本较低的嵌有排风扇的窗户。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包括墙壁上设置的窗户,以及排风扇与控制器,所述窗户上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
[0008]所述窗户包括边框及其中部设置的厚玻璃,厚玻璃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的内部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的尾端与活动口背面上设置的固定网架相连接,活动口正面上与固定网架相对的部位粘贴有牛皮纸,牛皮纸的面积大于活动口的面积;
[0009]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与蜡块,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排风扇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左壁上开设的下落槽后延伸至金属外壳的内部,下落槽的底部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输入电源线上位于金属外壳内的部位通过蜡块与金属外壳的顶壁相粘接,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的内部,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输出导电片的背面通过绝缘管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正面的正上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输入导电片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相连接。
[0010]所述活动口的形状是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实用新型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中的厚玻璃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的内部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的背部与固定网架相连接,排风扇正面的活动口上粘贴有牛皮纸,牛皮纸的面积大于活动口的面积,当火灾导致室温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控制器导通排风扇、电源,排风扇启动后会产生强风,强风能吹走活动口上粘贴的牛皮纸,从而实现室内外的通风,不仅能够降低室内的温度,而且能够排出室内的烟雾,以防止烟雾熏人,从而降低火灾损失,此外,本设计只需在原始窗户的玻璃上开口,再嵌入排风扇即可,不仅对原始窗户改动小,而且不妨碍正常情况下窗户的开启。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火灾时自动排风降温,便于降低火灾损失,而且结构简单。
[0013]2、本实用新型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中的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蜡块与下落槽,使用时,火灾导致的高温会升高金属外壳的温度,高温的金属外壳会融化与其相粘接的蜡块,当蜡块融化后,输入电源线沿着下落槽落下,下落的输入电源线带动其上连接的输入导电片与位于其正下方的输出导电片相接触,以搭接成电路,从而导通排风扇、电源,以自动开启排风扇,非常便于实施,而且结构十分简单,价格较低,性价比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用性较强,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排风扇的右视图。
[0016]图3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左视图。
[0018]图中:墙壁1、窗户2、边框21、厚玻璃22、活动口 23、固定网架24、玻璃孔道25、牛皮纸3、排风扇4、电源5、控制器6、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錯块64、下落槽65、输出导电片66、绝缘管67、输入导电片6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说明】

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参见图1 -图4,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包括墙壁I上设置的窗户2,以及排风扇4与控制器6,所述窗户2上设置有排风扇4,排风扇4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5电路连接;
[0021]所述窗户2包括边框21及其中部设置的厚玻璃22,厚玻璃22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 23,活动口 23的内部设置有排风扇4,排风扇4的尾端与活动口 23背面上设置的固定网架24相连接,活动口 23正面上与固定网架24相对的部位粘贴有牛皮纸3,牛皮纸3的面积大于活动口 23的面积;
[0022]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与錯块64,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排风扇4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61左壁上开设的下落槽65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下落槽65的底部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的部位通过蜡块64与金属外壳61的顶壁相粘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5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66,输出导电片66的背面通过绝缘管67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66正面的正上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68,输入导电片68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相连接。
[0023]所述活动口 23的形状是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0024]使用时,火灾导致的高温会升高金属外壳61的温度,高温的金属外壳61会融化与其相粘接的蜡块64,当蜡块64融化后,输入电源线62会沿着下落槽65落下,下落的输入电源线62带动其上连接的输入导电片68与位于其正下方的输出导电片66相接触,以搭接成电路,从而导通排风扇4、电源5,启动后的排风扇4会产生强风,强风能吹走活动口 23上粘贴的牛皮纸3,从而实现室内外的通风,不仅能够降低室内的温度,而且能够排出室内的烟雾,以防止烟雾熏人,从而降低火灾损失。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包括墙壁(I)上设置的窗户(2),以及排风扇(4)与控制器(6 ),所述窗户(2 )上设置有排风扇(4 ),排风扇(4 )通过控制器(6 )与电源(5 )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户(2)包括边框(21)及其中部设置的厚玻璃(22),厚玻璃(22)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口(23),活动口(23)的内部设置有排风扇(4),排风扇(4)的尾端与活动口(23)背面上设置的固定网架(24)相连接,活动口(23)正面上与固定网架(24)相对的部位粘贴有牛皮纸(3),牛皮纸(3)的面积大于活动口(23)的面积; 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与錯块(64),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排风扇(4)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61)左壁上开设的下落槽(65)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下落槽(65)的底部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的部位通过錯块(64)与金属外壳(61)的顶壁相粘接,输出电源线(63 )的一端与电源(5 )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63 )的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66),输出导电片(66)的背面通过绝缘管(67)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66)正面的正上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68),输入导电片(68)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有排风扇的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口(23)形状是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文档编号】E06B7-02GK204283149SQ201420665875
【发明者】唐蓓蕾 [申请人]唐蓓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