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6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茶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茶几,属于智能设备领域,包括:茶几本体和固定底座,茶几本体至少包括桌面、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桌面由触摸显示装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成;第一盖板盖合在第一腔体的上部,第一腔体内设有网络设备和第一数据接口,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数据接口与触摸显示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第二盖板盖合在第二腔体的上部,第二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电子终端设备和第二数据接口,电子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数据接口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第三腔体位于触摸显示装置的正下方。该智能茶几能够接驳更多的数据和信息载体,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升级拓展,方便了用户进行信息分享。
【专利说明】
一种智能茶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茶几。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茶几不再是简单地用于摆放茶具和生活用品的家具,更多的是将茶几变成一个多媒体中心和信息分享平台,用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0003]现有技术,智能茶几以智能化为核心技术,集成了触摸膜和智能软件,通过触控系统实现用户与智能桌面的交互和信息分享,比如分享照片、多人操作共同游戏等。
[0004]现有技术,智能茶几的配置是固定的,无法对配置进行综合管理及升级拓展;另夕卜,智能茶几的接口系统设于茶几本体的表面,若放置在茶几桌面上的多个电子产品通过多根数据线连接至该接口系统时,由此容易导致杂乱无章,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降低了用户体验【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茶几无法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升级拓展和无法接驳更多的数据和信息载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茶几。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智能茶几,包括茶几本体和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几本体至少包括桌面、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桌面由触摸显示装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成;所述第一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网络设备和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触摸显示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电子终端设备和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电子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触摸显示装置的正下方。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安装有驱动所述茶几本体相对所述固定底座转动的转动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置有多条横向散热槽,所述多条横向散热槽卡接有多个可拆卸的支撑板。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有多个平行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块。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多个线槽。
[0011 ]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中空轴机构、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上盘体水平设置在所述茶几本体的底部,所述下盘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内均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均与所述上盘体的下端面接触,所述中空轴机构竖直贯穿于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的中心位置,所述中空轴机构的上端位于所述茶几本体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中空轴机构的下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中心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中空轴机构与所述下盘体接触部分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下盘体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多个开口槽对应的多个隐藏槽,所述固定底座设有与所述隐藏槽对应的电源线走线槽,所述固定底座还设有电源插头槽。
[0013]优选地,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
[0014]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是触摸屏玻璃,所述触摸屏玻璃厚度为3-10mm。
[0015]优选地,所述网络设备至少包括路由器和服务器的一种或多种。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由于智能茶几桌面设有触摸显示装置以及在茶几内部的多个腔体内分别设有电子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数据接口,因此智能茶几具有模块化结构,能够实现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升级拓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智能茶几能够实现接驳更多的数据和信息载体,以及满足用户对智能产品收纳的需求;此外,由于该智能茶几具有能够驱动茶几本体相对固定底座转动的转动装置,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旋转,当将智能桌面上的信息展示给对面的用户观看时,旋转智能茶几,对方无需起身更换位置,便能直观地看到要分享的信息,因此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一种智能茶几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茶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21]图3是沿图2的A-A线得到的智能茶几的示例截面透视图;
[0022]图4是沿图2的B-B线得到的智能茶几的示例截面透视图;
[0023]图5是沿图2的C-C线得到的智能茶几的示例截面透视图;
[0024]图6是沿图2的D-D线得到的智能茶几的示例截面透视图;
[0025]图7是图5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8是图3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8]1.茶几本体;2.固定底座;3.桌面;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第三腔体;7.转动装置;21.电源线走线槽;22.电源插头槽;31.触摸显示装置;32.第一盖板;33.第二盖板;41.网络设备;42.第一数据接口;43.横向散热槽;44.支撑板;45.第一窗口;51.电子终端设备;52.第二数据接口; 53.倾斜板;54.限位块;55.第二窗口; 56.电源插板;57.插板滑盖;71.中空轴机构;72.上盘体;73.下盘体;74.旋转限位机构;311.触控面板;312.显示面板;331.线槽;731.凹槽;732.滚珠;733.隐藏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0033]参照图1-6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几包括茶几本体I和固定底座2;其中,茶几本体I包括桌面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和第三腔体6。桌面3由触摸显示装置31、第一盖板32和第二盖板33组成。第一盖板32、第二盖板33均可以转动地安装在茶几本体I的边缘处,具体地,第一盖板32、第二盖板33分别通过两个阻尼转轴与茶几本体I相连接。另外,显示装置31与第一盖板32和第二盖板33之间还设有引水凹槽(未示出),这样能够避免茶水渗入到智能茶几的腔体内,并便于将水排出。
[0034]触摸显示装置3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触控面板311和显示面板312。进一步,触控面板311可以是触摸屏玻璃,触摸屏玻璃厚度可以为3mm、6mm或10_。由此,用户可以灵敏地使用触摸显示装置31进行智能交互,同时触摸显示装置31既不影响整体效果,又具有防水、防刮划等功能,非常方便放置茶杯等物品。
[0035]第一盖板32盖合在第一腔体4的上部,第一腔体4内设有网络设备41和第一数据接口42,网络设备41通过第一数据接口42与触摸显示装置31进行数据通信;第二盖板33盖合在第二腔体5的上部,第二腔体5内设有至少一个电子终端设备51和第二数据接口 52,电子终端设备51通过第二数据接口 52与网络设备41进行数据通信;第三腔体6位于触摸显示装置31的正下方。网络设备41至少包括路由器和服务器的一种或多种。这样,根据用户的需求,网络设备41可以是无线路由器、服务器或者移动存储硬盘,电子终端设备51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网络设备41与触摸显示装置31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由此,智能茶几具有模块化的结构,能够实现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升级拓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外该智能茶几能够实现接驳更多的数据和信息载体,以及满足用户对智能产品收纳的需求。
[0036]第一腔体4内设置有多条横向散热槽43,多条横向散热槽43卡接有多个可拆卸的支撑板44。由此,根据用户需要,多个可拆卸的支撑板44可以灵活地卡接到多条横向散热槽43上,能够满足不同的网络设备41的容纳需求,从而提高了第一腔体4的空间利用率;此外,横向散热槽43能够吸收网络设备41产生的热量,保护网络设备41避免因过热造成的性能不稳定。
[0037]第二腔体5内设有多个平行的倾斜板53,倾斜板53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块54。由此,通过在第二腔体5内设置多个平行的倾斜板53及多个限位块54,便于电子终端设备51的存放,该电子终端设备5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等,从而提尚了第一■腔体5的容纳性能。
[0038]第二盖板33上设有多个线槽331。由此,当放置在智能茶几外的电子终端设备需要用数据线连接到第二腔体5内的第二数据接口 52时,将数据线通过第二盖板33上的多个线槽331连接到第二数据接口 52,能够避免第二盖板33压到电子终端设备所连接的数据线。
[0039]第一腔体4与第三腔体6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第一窗口45,第二腔体5与第三腔体6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第二窗口 55。由此,通过开设的第一窗口 45和第二窗口 55,便于对触摸显示装置散热,以及便于对电源线和数据线进行分配和管理。
[0040]第二腔体5内还设有电源插板56,电源插板56上部设有插板滑盖57,当使用电源插板56时,将插板滑盖57卡进插板滑盖卡槽中;当不使用电源插板56时,则将插板滑盖57从电源滑盖卡槽中抽出。
[0041 ]第三腔体6设有一个抽屉,该抽屉结构为现有常规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技术点,故图中未画出,设置抽屉,便于储物。
[0042]固定底座2安装有能够驱动茶几本体I相对固定底座2转动的转动装置7。参照图7所示,转动装置7包括中空轴机构71、上盘体72和下盘体73,上盘体72水平设置在茶几本体I的底部,中空轴机构71竖直贯穿于上盘体72和下盘体73的中心位置,中空轴机构71的上端位于茶几本体I的底部中心位置,中空轴机构71的下端位于固定底座2的中心位置,中空轴机构71的上端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未示出),在该环形凹槽与上盘体72之间的茶几本体底部内对称设有两个柱形空腔(未示出),柱形空腔内分别设有旋转限位机构74,该旋转限位机构74包括一个滚球和位于滚球底部的一个弹簧。由此,旋转限位机构74可以确保智能茶几在0° -180°范围内旋转。
[0043]参照图6、图8所示,下盘体7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731,多个凹槽731内均安装有滚珠732,滚珠732均与上盘体72的下端面接触。由此,通过转动装置7的中空轴机构71、上盘体72和下盘体73相互配合,使茶几本体I相对于底座2能够进行旋转;由于上盘体72是水平设置在茶几本体I的底部,且下盘体73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的多个凹槽731内安装滚珠732,以及中空轴机构71竖直贯穿于上盘体72和下盘体73的中心位置,因而能够保证上盘体72与茶几本体I平稳地相对于下盘体73旋转;同时智能茶几能够灵活地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平稳旋转,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4]中空轴机构71与下盘体73的接触部分设有隐藏口(未示出),下盘体73的下端面设有与隐藏口对应的多个隐藏槽733,多个隐藏槽733在下盘体73的下端面呈环状扇形分布,固定底座2至少设有与隐藏槽733对应的两个电源线走线槽21,固定底座2还设有电源插头槽22。由此,电源线完全隐藏在智能茶几的内部,起到保护电源线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智能茶几的整洁美观。
[004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智能茶几,包括茶几本体和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几本体至少包括桌面、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桌面由触摸显示装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成;所述第一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一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网络设备和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触摸显示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第二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电子终端设备和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电子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触摸显示装置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安装有驱动所述茶几本体相对所述固定底座转动的转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置有多条横向散热槽,所述多条横向散热槽卡接有多个可拆卸的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有多个平行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多个线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中空轴机构、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上盘体水平设置在所述茶几本体的底部,所述下盘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内均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均与所述上盘体的下端面接触,所述中空轴机构竖直贯穿于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的中心位置,所述中空轴机构的上端位于所述茶几本体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中空轴机构的下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中心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轴机构与所述下盘体接触部分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下盘体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多个开口槽对应的多个隐藏槽,所述固定底座设有与所述隐藏槽对应的电源线走线槽,所述固定底座还设有电源插头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是触摸屏玻璃,所述触摸屏玻璃厚度为3-10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至少包括路由器和服务器的一种或多种。
【文档编号】A47B31/00GK205728723SQ201620400208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冯志群, 周枢, 吴剑, 费兆军
【申请人】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