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742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摇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家庭居室使用的电动摇椅,是对现有电动摇椅的进一步改进。
背景技术
摇椅以其座椅的摇摆方式而向使用者提供安乐舒适感,电动摇椅由于无需人力自助便可持续摇摆,使用起来更为舒适方便。然而,中国专利说明书01240098.x公开的电动摇椅存在着以下的不足其一是底座与椅体用钢带连接不紧导致松动以致错位;其二是在机械传动机构中,没有离合装置导致使用者不能自由式摇动而且停电不能使用;其三是摇摆的幅度不能调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底座与椅座连接紧密、可在人工和电动之间切换、摇动幅度可调的电动摇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底端具有弧形摆杆2的椅座、框型底座1、椅座下方安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框型底座上两侧安设有支架21,支架顶端的轴轮6与椅体两侧弧形导轨7相配置,驱动装置上安设有离合器,曲柄连杆机构输出端与可上下摆动的滑杆20相铰接,滑杆与椅座相连。
按上述方案,在椅座下端的弧形摆杆2上均匀分布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销轴19,对应在框型底座上设有可与销轴19相啮合的缺口18。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当椅座作前后摆动时,经椅座与底座之间销轴相啮合,同时通过支架轮轴和弧形导轨相配置,使其连接更为合理紧密;2.在驱动装置中加装了离合器,使电动摇椅具备“电动”和“人工”两种工作状态,使用起来更为方便;3.本实用新型在电动摇椅上加装了一个滑杆,连杆一端与摇臂连接,一端与滑杆相铰接,滑杆可以一端为支点在弧形固定轨道中作上下摆动,当上摆时,作用点上移,椅体摇动的幅度变小,当下摆时,作用点下移,椅体摇动的幅度变大,这进一步增强了摇椅的舒适感。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底端具有弧形摆杆2的椅座,椅座包括有椅体8和底架9, 椅体两侧安有扶手5,底架下端固联弧形摆杆2,弧形摆杆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销轴19,与框型底座上的缺口相配置,在椅体两侧的下方还安设有侧板22,侧板上安设有滑杆20,滑杆20一端与侧板22铰连,另一端与一弧形滑槽3相配置,定位后用固紧螺栓4锁定滑杆的中部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在侧板22上还开设有一弧形导轨或导槽7,椅座下端与框型底座1相配置,框型底座两边的纵向角钢上开设有缺口18与弧形摆杆2上的销轴19相配置;框型底座上两侧安设有支架21,支架顶端的轮轴6与椅体两侧弧形导轨7相配置,顶端轮轴6可以在其中自由滑动,椅座下方还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17,电机的驱动端与变速箱16相连,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的传动机构15与曲柄连杆机构相接,在皮带轮传动装置的输出端可安设一电磁离合器12,其由皮带13与皮带轮相联并由竖杆14支承,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有曲柄11和连杆10,曲柄一端与电磁离合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椅座上的滑杆20相连。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摇椅,包括有底端具有弧形摆杆(2)的椅座、框型底座(1)、椅座下方安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框型底座上两侧安设有支架(21),支架顶端的轴轮(6)与椅体两侧弧形导轨(7)相配置,驱动装置上安设有离合器,曲柄连杆机构输出端与可上下摆动的滑杆(20)相铰接,滑杆与椅座相连。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摇椅,其特征在于弧形摆杆(2)上均匀分布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销轴(19),对应在框型底座上设有可与销轴(19)相啮合的缺口(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家庭居室使用的电动摇椅,包括有底端具有弧形摆杆(2)的椅座、框型底座(1)、椅座下方安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框型底座上两侧安设有支架(21),支架顶端的轴轮(6)与椅体两侧弧形导轨(7)相配置,驱动装置上安设有离合器,曲柄连杆机构输出端与可上下摆动的滑杆(20)相铰接,滑杆与椅座相连。按上述方案,在椅座下端的弧形摆杆(2)上均匀分布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销轴(19),对应在框型底座(1)上设有可与销轴(19)相啮合的缺口(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底座与椅体连接紧密、可以在人工和电动之间切换、可以调节摇动幅度。
文档编号A47C3/02GK2647135SQ20032011550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0日
发明者徐航 申请人:徐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