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8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近视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近视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近视防护器。
背景技术
据调查,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率为20%左右、中学生的近视发生率为50%左右,且逐年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中小学生长期近距离看书、写字。为了保护中小学生的眼睛,预防近视,国家教委对中小学生的看书、写字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沿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但由于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差,三个“一”的要求只能在有人提醒的前提下短时间做到,大部分时间又恢复到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上去,从而使三个“一”的要求落空。针对这一情况,在市场上相继出现了预防近视的多种器具,如英姿带、贝贝架等,这些器具,夏天带着太热、冬天又太紧,不受中小学生欢迎,中小学生不愿使用,自然也就不能预防近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小学生携带方便、预防近视效果好的近视防护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桌面夹持架,其结构特点是在该桌面夹持架上固接有两上伸的支撑耳,支撑耳上轴接有上伸的支撑杆和套装在支撑杆内的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固接有限位板,在支撑杆和升降杆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在支撑杆的底部设有过渡弧面。
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是在支撑杆的前壁上设有环形槽,由该环形槽内设有插入到升降杆底部上的锁定柱,在支撑杆的后壁上设有供锁定柱伸出的多个孔。
在支撑杆的前壁上设有高度提示刻度。
由上所述,这种近视防护器,平时中小学生不必穿带在身上而是放置在书包内,不增加身体负担,从而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在看书、写字时,通过调节限位板的高度限定中小学生的坐姿,使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沿一拳远,促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看书、写字的姿势,防止近视的发生,因此预防近视效果好,并且该近视防护器可以通过撑杆底部的过渡弧面调节角度,增加中小学生使用的舒适感及灵活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的近视防护器,包括桌面夹持架1,桌面夹持架1包括用竖板连接在一起的上盘板和下盘板,在下盘板上设有定位螺栓,在该桌面夹持架1上固接有两上伸的支撑耳2,支撑耳2上通过转轴11轴接有上伸的支撑杆3和套装在支撑杆3内的升降杆4,升降杆4的上端固接有限位板5,在支撑杆3和升降杆4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该高度调节装置,是在支撑杆3的前壁上设有环形槽8,由该环形槽8内设有插入到升降杆4底部上的锁定柱6,在支撑杆3的后壁上设有供锁定柱6伸出的多个孔10,使升降杆4可以相对固定在支撑杆3的不同位置上,在支撑杆3的底部设有过渡弧面7,该过渡弧面7将支撑杆3底部平面上的前壁侧的直角加工成圆弧状,以保证支撑杆3连同升降杆4可以向使用者一方转动,增加舒适感和可调节度,同时在支撑杆3的前壁上设有高度提示刻度9,方便升降杆4相对支撑杆3的高度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近视防护器,包括桌面夹持架(1),其特征是在该桌面夹持架(1)上固接有两上伸的支撑耳(2),支撑耳(2)上轴接有上伸的支撑杆(3)和套装在支撑杆(3)内的升降杆(4),升降杆(4)的上端固接有限位板(5),在支撑杆(3)和升降杆(4)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防护器,其特征是在支撑杆(3)的底部设有过渡弧面(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视防护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是在支撑杆(3)的前壁上设有环形槽(8),由该环形槽(8)内设有插入到升降杆(4)底部上的锁定柱(6),在支撑杆(3)的后壁上设有供锁定柱(6)伸出的多个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视防护器,其特征是在支撑杆(3)的前壁上设有高度提示刻度(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视防护器,包括桌面夹持架,在该桌面夹持架上固接有两上伸的支撑耳,支撑耳上轴接有上伸的支撑杆和套装在支撑杆内的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固接有限位板,在支撑杆和升降杆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在支撑杆的底部设有过渡弧面。本实用新型不增加身体负担,从而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在看书、写字时,通过调节限位板的高度限定中小学生的坐姿,使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沿一拳远,促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看书、写字的姿势,防止近视的发生,因此预防近视效果好。
文档编号A47B41/00GK2671421SQ20032012126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富军, 苏纪政, 古荣光, 姚廷英 申请人:古荣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