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94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特别是一种可自动检测拨动条回位状态的电子锁。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广泛销售的一种电子锁,其锁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内部设置有锁舌、锁舌控制部件、将外部力量传动给锁舌控制部件的转动部件、用于锁定转动部件的拨动部件和电机,所述拨动部件内设置有金属的拨动条。拨动条的作用是通过电机驱动,为转动部件解锁,使转动部件可以通过外把手带动旋转,从而通过锁舌控制部件开锁。在锁门时,则通过电机的驱动,使拨动条锁定转动部件,从而起到锁门后,外部力量不能通过转动部件传递到锁舌控制部件,而防止开锁的目的。因此,在使用时,如果电机出现故障,或锁体内存在某种障碍,使拨动条不能正常工作,则即使开、关锁的信息输入正确,电子锁也不能实现开、关锁动作。尤其是在关锁时,如果转动部件没有锁定,而使用者没能获知这一信息,则存在很大的安全防盗问题。平常使用时,使用者不得不在锁门后,再转动一下把手,以确认门已锁好。使用较为麻烦。因此,一个用于检测拨动条状态的自动检测开关对于电子锁来讲是必不可缺的部件。而由于电子锁锁体内的结构紧凑,剩余空间少,不可能在其中增设类似光电检测开关、限位开关等普通的检测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空间小、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电子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锁,包括金属锁体,所述金属锁体内设置有锁舌、锁舌控制部件、将外部力量传动给锁舌控制部件的转动部件、用于锁定转动部件的拨动部件和电机,所述拨动部件内设置有金属的拨动条,所述拨动条与金属锁体导通,所述电机的金属外壳外设置有一层防止电机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导通的绝缘层,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检测棒,所述检测棒的上部份为绝缘部,其下部分为导电部,且在其外表面上盘旋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顶端位于绝缘部内,其底端位于导电部内,所述检测棒的导电部与电机的金属外壳导通,所述拨动条的一端置于螺纹槽内。
所述检测棒可以为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圆柱体,其下部涂覆电镀层从而构成其导电部。
所述绝缘层可以包裹在电机的金属外壳的侧表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绝缘部和导电部的检测棒,并使电机的金属外壳与连杆的导电部导通,同时使电机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绝缘,从而使电机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之间形成两个极性,使金属的拨动条成为导通和断开这两极的介质,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检测电机的金属外壳是否与金属锁体导通,而准确检测拨动条的工作状况。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而且占地空间小,能够适用于结构紧凑的高精密度的电子锁。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检测拨动条工作状况,从而确保了产品的使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设有外部开锁旋孔的固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电机和检测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的电子锁,包括金属锁体30,所述金属锁体30内设置有将外部转动力量传动给主锁舌1使主锁舌1动作的主锁舌控制部件、将外部转动力量传动给控制锁舌2和辅助锁舌3使其动作的辅助锁舌控制部件、将外部力量传动给主锁舌控制部件和辅助锁舌控制部件的转动部件4、电机9和检测棒10以及拨动部件8。所述电机9的侧表面上包裹有一层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可以为绝缘橡胶,从而将电机9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30绝缘。所述拨动部件8内包括金属拨动条82和拨动条81。
参考附图2、3,所述转动部件4包括套接件42和转动块41,所述套接件42套接于设有外部开锁旋孔51的固件52之外,所述固件52的凸块53可在所述套接件42设有的第一凹槽43中转动,于所述套接件42上开有一缺口,缺口内容设一扣块44,所述扣块44可在拨动部件8的压掣作用下将凸块53卡于所述第一凹槽43内,从而使转动部件4可以转动,实现其的解锁动作。
参考附图4,所述检测棒10呈圆柱形,并采用ABS塑料或其它绝缘材料制成。其下部外涂覆有一层电镀层(图中填充黑点部分),从而使检测棒10上形成绝缘部10a和导电部10b。所述检测棒10的外表面上还环绕开设有螺纹槽11,所述螺纹槽11的顶端位于绝缘部10a内,其底端位于导电部10b内。所述检测棒10的底端固装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其电镀层与电机9的金属外壳导通。
本电子锁在门锁上时,拨动部件8的拨动条82的前端置于检测棒10上的螺纹槽11的最顶端,即检测棒10的绝缘部10a内,电机9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30绝缘,凸块53在第一凹槽43内滑动,所以外把手空转,不能开启门锁。而当电子锁接受如电子钥匙等发送的密码后,驱动电机9,带动检测棒10向下转动,这时拨动条82的前端从检测棒10的螺纹槽11的顶端移动至其底端,从而可以向下压拨动部件8的拨动条81,作用于扣块44伸入第一凹槽43内。此时转动电子锁的外把手,转动部件4转动,使得主锁舌控制部件和辅助锁舌控制部件动作,从而开启门锁。因此门锁打开时,拨动条82使电机9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30导通。而当门再次被锁上时,电机9通过检测棒10的向上转动,使拨动条82回位,即使电机9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30断路。由此,电子锁的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检测电机9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30的通断状态,准确获知拨动条82位置,以便在拨动条82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锁,包括金属锁体,所述金属锁体内设置有锁舌、锁舌控制部件、将外部力量传动给锁舌控制部件的转动部件、用于锁定转动部件的拨动部件和电机,所述拨动部件内设置有金属的拨动条,所述拨动条与金属锁体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金属外壳外设置有一层防止电机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导通的绝缘层,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检测棒,所述检测棒的上部份为绝缘部,其下部分为导电部,且在其外表面上盘旋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顶端位于绝缘部内,其底端位于导电部内,所述检测棒的导电部与电机的金属外壳导通,所述拨动条的一端置于螺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棒为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圆柱体,其下部涂覆电镀层从而构成其导电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裹在电机的金属外壳的侧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锁,包括金属锁体,所述金属锁体内设置有锁舌、锁舌控制部件、将外部力量传动给锁舌控制部件的转动部件、用于锁定转动部件的拨动部件和电机,所述拨动部件内设置有金属的拨动条,所述拨动条与金属锁体导通,所述电机的金属外壳外设置有一层防止电机的金属外壳与金属锁体导通的绝缘层,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检测棒,所述检测棒的上部分为绝缘部,其下部分为导电部,且在其外表面上盘旋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顶端位于绝缘部内,其底端位于导电部内,所述检测棒的导电部与电机的金属外壳导通,所述拨动条的一端置于螺纹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检测拨动条的状态,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5B47/06GK2649715SQ200420007798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吴宏利, 王爱武 申请人:吴宏利, 王爱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