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04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火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厅用具,特别是一种包括可旋转火锅的餐桌用具。
背景技术
冬日围炉而坐,边吃边聊,是人们的一大乐趣。但现有的火锅直接坐在灶盘上,不能旋转,进餐形式单调,使人们不能享受到旋转选择涮品和汤料进餐的乐趣。而现有的餐桌上仅置有旋转转盘,转盘上再放灶火和火锅,就会因锅沿太高,使涮食不方便,而且火锅不能转动,不能选择喜欢的菜品和汤料。现有的解决方法是给每个食客配备一个小火锅,其缺憾是体现不出共同进餐的气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转火锅,解决现有火锅不能旋转和现有餐桌与火锅配套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转火锅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餐桌中心开有下沉式灶孔,孔内置有炉灶,餐桌上由滚轮支撑有环形转盘,环形转盘内圈置有支撑于餐桌上的轴承圈隔离环盘,轴承圈隔离环盘内圈向心连接至少三个销座,销座内由销子固定有轴承,火锅的锅沿下面与轴承接触。
上述轴承圈隔离环盘由轴承圈上盖装一环形隔离盘组成,隔离盘下面环形分布有至少三个挡块,挡块的分布内径小于轴承圈内径。
上述轴承圈隔离环盘内的轴承略高于轴承圈隔离环盘的盘面高度。
上述滚轮的替代物是滚珠或轴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餐桌上置有下沉式火锅,转火锅具有旋转功能,与餐桌配套安装,构造简单,方便实用,增添了共同进餐的乐趣,解决了现有火锅使用不便、不能旋转的技术问题;并解决了现有餐桌与火锅配套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适合于燃气火锅或各种天然燃料和化学燃料火锅进行涮锅、炖肉、煲汤等多用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轴承圈隔离环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轴承圈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B-B剖面图;图6是轴承圈安装轴承的俯视图。
图7是隔离盘的仰视图。
图中1-火锅、2-轴承、3-轴承圈隔离环盘、4-餐桌、5-环形转盘、6-轴承圈、7-滚轮、8-隔离盘、9-炉灶、10-销座、11-销子、12-挡块、13-火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火锅,在餐桌4中心开有下沉式灶孔,孔内置有炉灶9,餐桌上由滚轮支撑有环形转盘5,滚轮7均匀支撑在餐桌上,利用滚轮的转动,可以实现转盘的旋转。支撑环形转盘的滚轮7也可以用滚珠或轴承替代。
环形转盘内圈置有支撑于餐桌上的轴承圈隔离环盘3,轴承圈隔离环盘3支撑在餐桌下沉式灶孔的外周,轴承圈隔离环盘内圈向心固定有轴承2,火锅1的锅体置于餐桌的下沉式灶孔内和炉灶9的上方,火锅1的锅沿下面与轴承2接触。火锅1内垂直锅底固定有隔板13,用以分隔不同味道的汤料,使汤料不容易串味。
轴承圈隔离环盘的构造实施例参见图3轴承圈隔离环盘由轴承圈6上盖装一环形隔离盘8组成,隔离盘8下面环形分布有至少三个挡块12,挡块的分布内径小于轴承圈6内径。轴承圈6内向心连接三个销座10。
参见图4、5、6,轴承圈6内向心连接三个销座10,销座内由销子11固定有轴承2。上述轴承圈隔离环盘内的轴承2略高于轴承圈隔离环盘的盘面高度。
参见图7,隔离盘8下面固定有至少三个挡块12置于轴承圈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转火锅,其特征在于在餐桌中心开有下沉式灶孔,孔内置有炉灶,餐桌上由滚轮支撑有环形转盘,环形转盘内圈置有支撑于餐桌上的轴承圈隔离环盘,轴承圈隔离环盘内圈向心连接至少三个销座,销座内由销子固定有轴承,火锅的锅沿下面与轴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圈隔离环盘由轴承圈上盖装一环形隔离盘组成,隔离盘下面环形分布有至少三个挡块,挡块的分布内径小于轴承圈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圈隔离环盘内的轴承略高于轴承圈隔离环盘的盘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替代物是滚珠或轴承。
专利摘要一种转火锅,在餐桌中心开有下沉式灶孔,孔内置有炉灶,餐桌上由滚轮支撑有环形转盘,环形转盘内圈置有支撑于餐桌上的轴承圈隔离环盘,轴承圈隔离环盘内圈向心连接至少三个销座,销座内由销子固定有轴承,火锅的锅沿下面与轴承接触。轴承圈隔离环盘可由轴承圈上盖装一环形隔离盘组成,隔离盘下面环形分布有至少三个挡块,挡块的分布内径小于轴承圈内径。本实用新型成套安装,构造简单,方便实用,增添了共同进餐的乐趣,解决了现有火锅与餐桌不配套、使用不便、不能旋转的技术问题。适合于燃气火锅或各种燃料火锅进行涮锅、炖肉、煲汤等多用途。
文档编号A47B11/00GK2705060SQ20042004979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
发明者丁存 申请人:丁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