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篮架上的拉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6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篮架上的拉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篮架,具体属于一种拉篮架上的拉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橱柜用的拉篮一般都是独立设计,而拉篮的结构是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的配件组合而成,所述配件包括置物篮面、多条围栏、角铁或者金属固定片,围栏一端或者两端焊接有角铁或者金属固定片,然后用螺钉通过角铁或者固定片上孔将两条围栏固定,再由螺钉穿过预设的上述孔,固定构成一篮架,在篮架内安装一置物篮面,再安装上支柱构成整个拉篮架。
上述橱柜用的拉篮存在以下缺点1)、在运输时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运输;而拉篮反复拆装,螺钉的齿牙容易磨损,造成连接不稳固;螺钉容易生锈,生锈的螺钉腐蚀横杆,使其不能拆卸,强行拆卸会导致置物架损坏,而整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拉篮架上的拉篮,其优点结构合理便于运输、连接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拉篮架上的拉篮,包括置物篮面及其两侧的左围栏和右围栏,在所述左围栏和右围栏的两端分别具有弯向置物篮面上轴心线方向的插接部,插接部分别插套入所述置物篮面上对应的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和右向下围栏,所述左向上围栏与右向上围栏,以及左向下围栏与右向下围栏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相邻的端部分别具有对称的斜口,斜口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上述左向上围栏与右向上围栏,以及左向下围栏与右向下围栏分别置于置物篮面上的上隔筋和下隔筋上,所述上隔筋和下隔筋的两端分别与左围栏和右围栏插套连接。
上述左向上围栏与右向上围栏,以及左向下围栏与右向下围栏上具有斜口的端分别螺固于上隔筋和下隔筋上。
上述左围栏和右围栏上分别设有与上隔筋和下隔筋插套连接的凸部。
上述凸部分别与左围栏和右围栏上对应的插接部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上述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右向下围栏分别呈直角梯形,其具有斜口的一端分别固定有防刮塑料套。
上述防刮塑料套的外端呈圆弧形。
上述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和右向下围栏与对应的插接部之间由挤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拉篮架上的拉篮,包括置物篮面及其两侧的左围栏和右围栏,在所述左围栏和右围栏的两端分别具有弯向置物篮面上轴心线方向的插接部,插接部分别插套入所述置物篮面上对应的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和右向下围栏,所述左向上围栏与右向上围栏,以及左向下围栏与右向下围栏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相邻的端部分别具有对称的斜口,斜口之间设有一定距离。其结构合理。
2、上述左向上围栏与右向上围栏,以及左向下围栏与右向下围栏上具有斜口的端分别螺固于上隔筋条和下隔筋上。上述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和右向下围栏与对应的插接部之间由挤压固定连接。采用锥钉挤压的方式把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和右向下围栏和插接部扣压在一起,使其牢固扣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拉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另一实施例图4是拉篮剖视图图中1为篮面,2为左围栏,3为右围栏,4为插接部,501为左向上围栏,502为右向上围栏,503为左向下围栏,504为右向下围栏,601为上隔筋,602为下隔筋,7为斜口,8为凸部,9为塑料套,10为螺钉,11为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拉篮架上的拉篮,包括置物篮而1及其两侧的左围栏2和右围栏3,在所述左围栏2和右围栏3的两端分别具有弯向置物篮面1上轴心线方向的插接部4左围栏2和右围栏3与插接部4可以是整体结构,也是分体结构,插接部4分别插套入所述置物篮面1上对应的左向上围栏501、右向上围栏502、左向下围栏503和右向下围栏504,采用锥钉挤压的方式把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和右向下围栏和插接部挤压在一起,避免了用螺钉固定不够牢固。所述左向上围栏501与右向上围栏502,以及左向下围栏503与右向下围栏504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相邻的端部分别具有对称的斜口7,斜口7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上述左向上围栏504与右向上围栏502,以及左向下围栏503与右向下围栏504分别置于置物篮面1上的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上,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内侧设有与置物篮面1侧面相配合的凹槽,置物篮面1插入凹槽固定在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上。所述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的两端分别与左围栏2和右围栏3插套连接。上述左向上围栏501与右向上围栏502,以及左向下围栏503与右向下围栏504上具有斜口7的端分别螺固于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上。所述的斜口7的内部开有与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上的通孔相应的通孔,两通孔由螺螺固或由扣钉扣合,使上述左向上围栏501与右向上围栏502,以及左向下围栏503与右向下围栏504更牢固地连接在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上。
如图4所示,上述左围栏2和右围栏3上分别设有与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插套连接的凸部8。上述凸部8分别与左围栏2和右围栏3上对应的插接部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采用锥钉挤压的方式把上隔筋601、下隔筋602与左围栏2、右围栏3挤压在一起,避免了用螺钉固定不够牢固。
上述左向上围栏501、右向上围栏502、左向下围栏503、右向下围栏504分别呈直角梯形,其具有斜口7的一端分别固定有防刮塑料套9。上述防刮塑料套9的外端呈圆弧形。防刮塑料套9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刮伤手。
权利要求1.拉篮架上的拉篮,包括置物篮面(1)及其两侧的左围栏(2)和右围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围栏(2)和右围栏(3)的两端分别具有弯向置物篮面(1)上轴心线方向的插接部(4),插接部(4)分别插套入所述置物篮面(1)上对应的左向上围栏(501)、右向上围栏(502)、左向下围栏(503)和右向下围栏(504),所述左向上围栏(501)与右向上围栏(502),以及左向下围栏(503)与右向下围栏(504)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相邻的端部分别具有对称的斜口(7),斜口(7)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篮架上的拉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向上围栏(501)与右向上围栏(502),以及左向下围栏(503)与右向下围栏(504)分别置于置物篮面(1)上的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上,所述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的两端分别与左围栏(2)和右围栏(3)插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拉篮架上的拉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向上围栏(501)与右向上围栏(502),以及左向下围栏(503)与右向下围栏(504)上具有斜口(7)的端分别螺固于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拉篮架上的拉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围栏(2)和右围栏(3)上分别设有与上隔筋(601)和下隔筋(602)插套连接的凸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拉篮架上的拉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部(8)分别与左围栏(2)和右围栏(3)上对应的插接部(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篮架上的拉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向上围栏(501)、右向上围栏(502)、左向下围栏(503)、右向下围栏(504)分别呈直角梯形,其具有斜口(7)的一端分别固定有防刮塑料套(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拉篮架上的拉篮,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刮塑料套(9)的外端呈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篮架上的拉篮,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向上围栏(501)、右向上围栏(502)、左向下围栏(503)和右向下围栏(504)与对应的插接部(4)之间由挤压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篮架上的拉篮,它包括置物篮面及其两侧的左围栏和右围栏,在所述左围栏和右围栏的两端分别具有弯向置物篮面上轴心线方向的插接部,插接部分别插套入所述置物篮面上对应的左向上围栏、右向上围栏、左向下围栏和右向下围栏,所述左向上围栏与右向上围栏,以及左向下围栏与右向下围栏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相邻的端部分别具有对称的斜口,斜口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便于运输、连接稳固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B46/00GK2740051SQ20042009376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0日
发明者黎松江 申请人:黎松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