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84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置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使多层置物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层篮子置物架构造,皆如图1所示,系一主架1,于其正面焊接数个上、下排列的篮架2。上述结构,其实存在有下列缺点(1)各篮架2,系设成“固定形状”的金属杆线焊接呈篮子状,故其不可变化形状。又,各篮架2焊接固定形状于主架1,也呈不可变化的形状。
(2)换言之,其形状呈不可“收折、贴平”的变化的形状。因此,其体积为固定的,在非使用状态(行销过程)的包装、搬运过程中体积较达,不可收折减小体积,故较占空间及包装、搬运的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主要技术、目的为将多层的各篮架,设成可收折平的侧网片、底网片所组成,并将各篮架设成可收折组合于主架,而使得各篮架使用时伸展呈可置放物品的状态,不使用时收折平贴于主架,达到减小体积,进而获得减小包搬运体积及降低成本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的置物架结构包含相互组合的一主架、数个篮架;其中,该主架,设成具有数层横杆,横杆的双端设有侧勾,并于双侧设具有底勾的直杆;该篮架,包含有一底网片,可与底网片一起凸出呈篮子形状、亦可弯折平贴于底网片再弯折平贴于主架的二片侧网片,其二侧网片下方两端设有结合勾而得勾合于底网片,又,主架的二侧勾可勾合于篮架的二侧网片,主架的二底勾可勾合于篮架的底网片,形成主架、各篮架组合一体。


图1为现有构造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伸展状态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的收折状态正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的收折状态侧视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呈多个堆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图4A、图4B,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架结构包含一主架10、数个篮架20,通过组合而形成;其中,该主架10,设成具有数层横杆11,横杆11的双端设有侧勾12,并于双侧设具有底勾14的直杆13;该篮架20,设成由一底网片21、二片侧网片22组合而成,其二侧网片22下方两端设有结合勾23而得以勾合于底网片21,又,主架10的二侧勾12可勾合于篮架20的二侧网片22,主架的二底勾14可勾合于篮架20的底网片21,形成主架10、各篮架20而组合一体。
预先制成主架10、底网片21、侧网片22的形状,后将二侧网片22的结合勾23分别勾合于一底网片21的双端,最后再将底网片21勾合于主架10的直杆13的底勾14,即完成组装一体,获得极简易、快速的功效。
当呈“伸展状态置物”时如图3所示,将篮架20的底网片21伸展凸出(与主架10呈垂直角度),并将篮架20的二侧网片22被主架10的横杆11侧勾12所勾合,而得以保持底网片21双端有垂直、侧网片22的“篮子”状,即可供置物。
当不使用欲减小体积时如图4A、图4B所示,将二侧网片22扳转脱离横杆11侧勾12,使的不再勾合、而可使二侧网片22平贴于底网片21,又将底网片21及连同二侧网片22向上扳转,而得以平贴于主架10,即可达到收折减小体积的效果。又,如图5所示,可将多个收折后的主架10、篮架20予以相互堆叠;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使单一主架10、篮架20减小体积,亦可使多个呈相互堆叠状而减小体积。这样的效果,在“包装、搬运、收藏”时,可大大减小体积及空间,而得以方便库存、搬运、及降低包装、搬运、库存厂房空间的成本。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设成“侧勾12、底勾14、结合勾23”的组合,形成藉由各勾获得“转角度”的组合效果,因此可供伸展、收折,达到极佳的实用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置物架结构,系包含相互组合的一主架、数个篮架;其特征在于,该主架,设成具有数层横杆,横杆的双端设有侧勾,并于双侧设具有底勾的直杆;该篮架,包含有一底网片,可与底网片一起凸出呈篮子形状、亦可弯折平贴于底网片再弯折平贴于主架的二片侧网片,其二侧网片下方两端设有结合勾而得勾合于底网片,又,主架的二侧勾可勾合于篮架的二侧网片,主架的二底勾可勾合于篮架的底网片,形成主架、各篮架组合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结构,其使多层的置物篮架获得不使用时减小体积的功效;主要系设成由一主架、数个篮架所组成,主架双侧设有侧勾、底勾,篮架设成由具有结合勾的侧网片、底网片相互勾合组成,篮架得被主架的侧勾、底勾勾合,因此,藉由各勾的勾合结构,而得让篮架的侧网片平贴底网片、再平贴于主架,并得以伸展置物,达到收折减小体积,故可或得减小包装、搬运的体积的功效。
文档编号A47B47/00GK2768556SQ20042012041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耀照 申请人:张耀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