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覆层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35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覆层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种平躺家具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尤其是用于具有板条隔垫的床架,该床垫配有保持机构,在该保持机构上可拆卸地固定至少一个可放置在床垫上的配有固定机构的覆层。
背景技术
为了使床垫能够尽可能地匹配于使用者的需求,可以使这个床垫配有具有所期望特性的覆层。由此可以使一种基本由核芯材料制成并配有包套的床垫通过选择一定的覆层特殊地构成,该覆层被安置到床垫上。
为了避免这些覆层在床垫上往复滑移和可能对位于床垫上的人的舒适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的折叠,已知将这些覆层固定在床垫上。例如已知作为固定机构使用拉链。在此可以完全分开的拉链的一部分固定在床垫上,而另一部分固定在覆层上。因此通过这个或多个拉链可以将覆层与床垫连接。
对于这种固定方式存在缺陷,所述拉链必需这样固定在床垫或覆层上,使它们精确地相一致。如果要将另一覆层放置在床垫上并与其连接,则必需对这个覆层配备相应的拉链元件。这种加工是相对复杂的,为此对于可取下来的覆层不仅在床垫上而且在覆层上都要配置这种拉链元件,这例如在清洗时会是不利的。此外,当在床垫两侧配有这种拉链元件时,这些拉链元件在下床垫上刮划,这是不期望的。此外这种固定方法存在缺陷,尤其是对于位于底部支架上的床垫,其头部和脚部是可调整的,所述覆层在床垫的折弯部位折叠,或在床垫的伸展部位过度地延展,这可能对躺卧舒适性产生不良影响。
代替拉链也可以以公知的方式使用襻扣连接。但是这种连接存在脏污的缺陷,由此可能降低粘附性,另外在拆开粘附时经常产生扰人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用于一个床垫的固定系统,该床垫具有安置在其上的覆层,该固定系统能够以最佳的方式将覆层固定在床垫上,尽管床垫被折弯或弯曲。这个固定系统还可以灵活地应用。
按照本发明这个目的由此得以实现,每个保持机构由一个纵向延伸的、基本上纵向稳定的柔性元件组成,从该元件中的两个第一部位分别与床垫连接,而位于其间的第二部位是外露的,所述保持机构至少在周边的一部分上固定在床垫的顶面和/或底面的边缘部位上,而且两个第二部位之间的各间距是基本恒定的,而所述固定机构安置在覆层的边缘部位上并且这样设置,使它们基本分别对置于保持机构的第二部位,并且这些固定机构可以与保持机构的相应第二部位连接。
由此可以使覆层以最佳的方式固定在床垫上,尽管所述床垫由于头部和脚部的调整方法在表面上具有长度变化。
所述固定机构的各相互间距以有利的方式相应于保持机构的两个第二部位之间间距的整数倍。因此所述固定机构可以位于它们所需的地方,它们相对于保持机构的第二部位总是匹配地安置。
所述纵向延伸的元件以有利的方式在保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其中交替地在一个与床垫连接的第一部位上衔接一个第二外露部位。由此能够使保持机构简单地固定在床垫上。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方案是,所述纵向延伸的元件安置在一个第一连接带的纵向边缘部位处,其另一纵向边缘部位与床垫所配置的包套连接、尤其是缝接。由此使保持机构简单地安置在床垫上。
所述覆层的固定机构以有利的方式也包括至少另一纵向延伸的、基本上纵向稳定的柔性元件,该元件也具有与覆层连接的第一部位和位于两个第一部位之间的第二外露部位,那些第二部位相互间具有一个基本上恒定的间距,该间距相应于保持机构的第二部位的相互间距。因此所述覆层的固定机构和床垫的保持机构具有相同的基本元件,这易于加工和应用。
所述另一纵向延伸的元件安置在一个第二连接带的一个纵向边缘部位处,其另一纵向边缘部位与覆层所配置的一个包套连接,尤其是进行缝接。由此也简化在覆层上的固定。
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通过其端部部位分别固定在第二部位中的另一纵向延伸的元件上,而另一端部部位具有一个挂钩的形状,该挂钩可以悬挂在纵向延伸的元件的第二部位上。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得到一个非常简单且匹配的固定方法。
至少所述另一纵向延伸元件以有利的方式设计成具有一个粗度d的绳。设计成另一挂钩的连接元件的所述一个端部部位能够卡在这个绳上,该挂钩的端部配有一个凸起,通过该凸起局部封闭另一挂钩的开孔,由此避免连接元件不经意的脱钩。但是由此可以使连接元件例如为了清洗不仅从床垫而且从覆层上以简单的方法拆下来。
所述连接元件以有利的方式由一种弹性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实现轻易地卡到绳上,并且这样能够实现一个方便且经济的加工。


下面借助于附图示例性地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示出图1保持机构和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它们分别固定在一个连接带上并通过连接元件相互连接,图2床垫的一个拐角部位的截面图,该床垫具有覆层和保持机构和固定机构,图3根据图2的截面图,其中一个连接元件用于使保持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图4一个床垫的立体图,在其上设置保持机构,图5图4中床垫的一个拐角部位的放大图,图6一个覆层的立体图,在其上安置所述固定机构,图7按照图6的覆层的一个拐角部位的放大图,图8一个具有覆层的床垫的立体图,该覆层具有可调整的头部和脚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以立体图示出保持机构1和固定机构2。所述保持机构1固定在一个第一连接带3上,而固定机构2安置在一个第二连接带4上。第一连接带3与床垫连接,这一点还要描述,而第二连接带4与一个覆层连接,这一点同样还要描述。
所述保持机构1和固定机构2包括一个纵向延伸的、基本上纵向稳定且为柔性的元件5或者6,该元件例如分别由一个粗度为d的绳构成(见图2)。当然这些纵向延伸的元件5或者6也可以以另一形式构成,例如为连接带形。每个纵向延伸的元件5和6分别沿着第一部位7或8与第一连接带3或第二连接带4连接,而在所述第一部位7或8之间存在第二部位9或10,在其中纵向延伸的元件5或6是外露的。所述固定机构2的纵向延伸的元件6的第二部位10在图1中贴靠在下面的、第二连接带4的不可见的侧面上。纵向延伸的元件5与第一连接带3的固定和纵向延伸元件6与第二连接带4的固定可以在第一部位7或8上通过缝纫实现,但是也可以设想,当第一连接带3和第二连接带4由一种织物构成时,这些纵向延伸的元件5或6分别织在第一连接带3或第二连接带4的纵向边缘部位11上。纵向延伸的元件5或6的固定必需是不能进行纵向移动。
这样设置第一连接带3的第一部位7和第二部位9,使两个第二部位之间的间距分别是恒定的并且长度为a。第一部位7和第二部位9的长度基本相同,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约1至2cm。
以相应的方式使另一纵向延伸元件6这样设置在第二连接带4上,使得在这里第二部位10相互间也具有一个恒定的间距,它的长度为b。这两个间距a和b在这个实施例中是相同的,所述固定机构2的第一部位8和第二部位10同样是基本等长的,该长度相应于保持机构1的第一部位7和第二部位9的长度。
为了相互连接,所述保持机构1和固定机构2如同下面还要看到的那样相互平行地取向,其中所述保持机构1的一个第一部位7分别位于固定机构2的第一部位8对面,并因此使保持机构1的第二部位9位于固定机构2的第二部位10对面。将一个下面还要描述的连接元件12安装到固定机构2的另一纵向延伸的元件6中,它具有一个端部13,而另一端部部位14可以在一个第二外露部位9处悬挂进保持机构1的纵向延伸的元件5中。
因此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元件12可以在另一纵向延伸元件6的任意一个位置上安置在固定机构2的一个外露部位10上,并且在保持机构1的第二部位9对面悬挂到纵向延伸的元件5中。可以使用这样多的连接元件,如同所需要的那样,它们可以用于那些必需的地方。因此所述连接元件的应用可以非常灵活地构成。
在图2中示出一个床垫15和一个覆层16的拐角部位。所述床垫15的核芯材料配有一个包套17,该包套包括一个在床垫15边缘部位上延伸的第一部分18和一个覆盖床垫15顶面和底面的平面19。在包套的第一部分18与平面19之间的连接缝20中缝进第一连接带3的另一纵向边缘部位20。因此使纵向延伸元件5在包套17外面外露地位于床垫15上。
所述覆层16同样配有包套21,在其连接缝中对应于床垫15地缝进第二连接带4的另一纵向边缘部位22。在这里纵向延伸元件6也外露地位于覆层16的表面上。
由图3可以看出一个连接元件12,它用于连接纵向延伸元件5与纵向延伸元件6。这个连接元件12具有一个端部部位13,该端部部位设计成另一挂钩23。所述挂钩23在其端部配有一个凸起24,通过该凸起局部地封闭另一挂钩23的开孔。所述另一挂钩23卡在布置在覆层16上的固定机构2的纵向延伸元件6上面,通过凸起24使连接元件固定在纵向延伸元件6上。
另一端部14具有一个挂钩25的形状,它可以以常见的方式悬挂在固定在床垫上的保持机构1的纵向延伸元件5中。通过这种连接元件结构使连接元件以常见的方式保持在覆层的固定机构2上,为了松开床垫15与覆层16之间的连接,通常使挂钩25与纵向延伸元件5脱开。但是为了清洁覆层16可以将连接元件12从固定机构2上移开,因为该连接元件由一种弹性塑料制成,因此为了从纵向延伸元件6上取下来可以使挂钩23向上弯曲,使得纵向延伸元件6可以在凸起24下面穿过。
当然所述连接元件12也可以反过来布置,也就是说,将另一挂钩23卡在保持机构1的纵向延伸元件5上,而挂钩25悬挂在固定机构2的纵向延伸元件6上。
由图4和5可以看出床垫15。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机构1在床垫15的整个周边上引导。不可见的床垫15的底面也可以以相应的方式配有保持机构1。当然可以设想,所述保持机构1不在床垫15的整个周边上引导,而是也可以使所述保持机构以条带的形式安置在床垫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覆层16相应地配有固定机构2,如同图6和7可以看到的那样。在这里所述固定机构2也可以安置在覆层16的顶面和底面上,但是这一点通常不是必需的。
图8示出一个床垫15,其中头部和脚部可以竖立。通过上述固定系统在床垫15的这种位置中也可以得到覆层16与床垫15之间的最佳连接。一方面通过连接元件的所述结构可以使保持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并因此使覆层16相对于床垫15产生一定的纵向位移,另一方面在这种布置中可以使连接元件分别安装在保持机构或固定机构的适当位置上。
通过所述系统还可以在覆层与床垫之间加入一个中间层,该中间层可以具有一定的特性。由此可以以实用的任意方式构成一个具有覆层的床垫,该覆层可以具有实用的任意特性。通过相应地选择实际上可以满足位于床垫上的人的任意形式的需求。
尤其是在床垫上保持机构也可以用于另一目的,例如可以使固定床单或床垫饰物通过挂钩悬挂在这个保持机构中,其中这个覆层以最佳的方式固定在床垫上。例如对于一个双人床也可以使两个床垫通过使用附加连接元件相互连接,该连接元件在其端部上配有挂钩。也可以设想,将多个覆层放置在一个床垫上并固定在床垫上,当固定机构分别位于这个覆层的顶面和底面上时,可以使这些覆层相互连接。
权利要求
1.用于一个躺卧家具的、尤其是用于一个具有板条隔垫的床架的具有覆层的床垫,该床垫(15)配有保持机构(1),在该保持机构上可拆卸地固定至少一个可支承在床垫(15)上的配有固定机构(2)的覆层(16),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持机构(1)由一个纵向延伸的、基本上纵向稳定的柔性元件(5)组成,从该元件中分别有两个第一部位(7)与床垫(15)固定连接,而位于其间的第二部位(9)是外露的,所述保持机构(1)至少在周边的一部分上固定在床垫(15)的顶面和/或底面的边缘部位上,而且在两个第二部位(9)之间的各间距(a)分别是基本恒定的,而所述固定机构(2)安置在覆层(16)的边缘部位上,并且这样设置,使该固定机构基本分别对置于保持机构(1)的一个第二部位(9),并且所述固定机构(2)可以与保持机构(1)的相应第二部位(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各相互间距(b)相应于保持机构(1)的两个第二部位(9)之间间距(a)的整数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延伸的元件(5)在保持机构(1)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并且交替地在一个与床垫(15)连接的第一部位(7)上衔接一个第二外露部位(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延伸的元件(5)安置在一个第一连接带(3)的纵向边缘部位(11)处,其另一纵向边缘部位(20)与床垫(15)所配置的包套(17)连接,尤其是进行缝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层(16)的固定机构(2)包括至少另一个纵向延伸的、基本上纵向稳定的柔性元件(6),该元件具有与覆层(16)连接的第一部位(8)和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部位(8)之间的第二外露部位(10),所述第二部位(10)相互间具有一个基本上恒定的间距(b),该间距(b)相应于保持机构(1)的第二部位(9)的相互间距(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纵向延伸的元件(6)安置在一个第二连接带(4)的一个纵向边缘部位(11)上,其另一纵向边缘部位(22)与覆层(16)所配置的一个包套(21)连接,尤其是进行缝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还包括连接元件(12),该连接元件通过其一个端部部位(13)保持在一个第二部位(10)中的另一纵向延伸的元件(6)上,而另一端部(14)具有一个挂钩的形状(25),该挂钩可以悬挂到保持机构(1)的纵向延伸的元件(5)的第二部位(9)中。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另一纵向延伸的元件(6)是粗度为(d)的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12)的一个端部部位(13)构成为另一挂钩(23),其端部配有一个凸起(24),利用该凸起局部地封闭所述另一挂钩(23)的开孔。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覆层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12)由一种弹性塑料制成。
全文摘要
对于一个配有保持机构(1)的床垫,可以放置一个配有固定机构(2)的覆层,其中该覆层可拆卸地固定在床垫上。所述保持机构(1)由一个纵向延伸的、基本上纵向稳定的柔性元件(5)构成,从该元件中分别使两个第一部位(7)与床垫连接,而位于其间的第二部位(9)是外露的。两个第二部位(9)之间的间距(a)基本上是恒定的,所述固定机构(2)这样安置在覆层上,使它们基本上贴靠在保持机构(1)的一个第二部位(9)上。所述固定机构(2)可与保持机构(1)的相应第二部位(9)连接。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使覆层以简单的方法与床垫连接。
文档编号A47C31/10GK1647727SQ20051000428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5日
发明者S·拉热 申请人:马特拉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