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晴雨自动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56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晴雨自动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刮风或下雨或室外温度较低时能自动关闭、在风停或雨停或室外温度较高时又能自动打开的晴雨自动平开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开窗只能人为手动关、开,其缺点是当用户外出而忘记关窗时,暴风雨就会进入房间,造成房间积水,地板家具受损,一旦关上窗,又导致房间长时间通风透气不良,给用户外出带来后顾之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晴雨自动平开窗,它可以实现在刮风或下雨或室外温度较低时能自动关闭,有效防止暴风雨或冷空气进入房间,而当暴风雨停止或室外温度较高后,又能自动打开,有利于房间充分通风透气,以克服现有平开窗的缺点,解决用户外出后顾之忧,给住户带来了极大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器、微型电机、丝杆、动力传递装置、平开窗门、行程开关等构成。
在刮风或下雨或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的风速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风速信号或湿度信号或温度信号传入信号处理控制器,信号处理控制器将处理后的信号驱动微型电机运转,微型电机驱动两个动力传递装置分别作互为相反的方向水平运动,两个动力传递装置又分别拉动两个平开窗门绕旋转轴水平运动,直至接触到行程开关,微型电机电源断开,微型电机停止运转,从而实现整个平开窗门自动关闭。
在风停或雨停或室外温度较高时,室外的风速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风速信号或湿度信号或温度信号传入信号处理控制器,信号处理控制器将处理后的信号又驱动微型电机反向运转,微型电机又驱动两个动力传递装置作互为相反的方向水平运动,两个动力传递装置又推动两个平开窗门绕旋转轴水平运动,直至接触到另一行程开关,微型电机电源断开,微型电机停止运转,从而实现整个平开窗门自动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一是能有效实现在刮风或下雨或室外温度较低时能自动关闭,有效防止暴风雨或冷空气进入房间,在风停或雨停或室外温度较高时又能自动打开,有利于房间充分通风透气,解决用户外出后顾之忧;二是传动装置简单,所需零部件少,实施容易,可靠性高,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
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
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零部件(丝杆)放大示意图。
图中,1.湿度/温度传感器,2.风速传感器,3.微型电机,4.行程开关,5.平开窗门,6.平开窗门,7.推拉装置,8.动力传递装置,9.窗框,10.行程开关,11.动力传递装置,12.丝杆,13.推拉装置,14.信号处理控制器,15.轴承,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
图1、2、3、4和附图5,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湿度/温度传感器[1]、风速传感器[2]、微型电机[3]、行程开关[4]、平开窗门[5]、平开窗门[6]、推拉装置[7]、动力传递装置[8]、窗框[9]、行程开关[10]、动力传递装置[11]、丝杆[12]、推拉装置[13]、信号处理控制器[14]、轴承[15]、轴承[16]构成,其中湿度/温度传感器[1]、风速传感器[2]固定在室外,且通过信号线与室内的信号处理控制器[14]相连。信号处理控制器[14]通过导线与微型电机[3]相连。行程开关[4]、行程开关[10]分别固定在窗框[9]上。行程开关[4]和行程开关[10]的一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型电机[3]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控制器[14]相连。微型电机[3]固定在窗框[9]上。微型电机[3]的转动轴与丝杆[12]相连,且在同一轴心线上。丝杆[12]通过轴承[15]、轴承[16]与窗框[9]相连。
丝杆[12]的两端为螺丝,两端螺丝的旋向互为相反。
动力传递装置[8]内有一螺丝孔,螺丝孔的孔径与丝杆[12]的外径相同,动力传递装置[8]始终与丝杆[12]处于咬合状态,丝杆[12]与动力传递装置[8]之间的动力传递正是通过其螺丝之间的螺旋运动(相互咬合)完成的。
动力传递装置[11]内有一螺丝孔,螺丝孔的孔径与丝杆[12]的外径相同,动力传递装置[11]始终与丝杆[12]处于咬合状态,丝杆[12]与动力传递装置[11]之间的动力传递正是通过其螺丝之间的螺旋运动(相互咬合)完成的。
动力传递装置[8]和动力传递装置[11]分别位于丝杆[12]的两端。
推拉装置[7]是用来推、拉平开窗门[6]的,是刚性推拉装置。推拉装置[7]的一端通过活动转轴与动力传递装置[8]相连,另一端也通过活动转轴与平开窗门[6]相连。
推拉装置[13]是用来推、拉平开窗门[5]的,是刚性推拉装置。推拉装置[13]的一端通过活动转轴与动力传递装置[11]相连,另一端也通过活动转轴与平开窗门[5]相连。
推拉装置[7]与平开窗门[6]相连的一端可以根据需要与平开窗门[6]脱立,推拉装置[13]与平开窗门[5]相连的一端也可以根据需要与平开窗门[5]脱立,确保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手动开、关平开窗门[5]和平开窗门[6]。
平开窗门[5]和平开窗门[6]分别通过铰链与窗框[9]相连,平开窗门[5]和平开窗门[6]可以分别绕铰链轴转动,达到自由开、关的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在刮风或下雨或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的风速传感器[2]或湿度/温度传感器[1]将检测到的风速信号或湿度信号或温度信号传入信号处理控制器[14],信号处理控制器[14]将处理后的信号驱动微型电机[3]正向运转,微型电机[3]驱动动力传递装置[11]、动力传递装置[8]作相向水平运动,动力传递装置[11]、动力传递装置[8]又分别拉动平开窗门[5]、平开窗门[6]绕各自的铰链轴转动,直至平开窗门[5]接触到行程开关[10],微型电机[3]电源断开,微型电机[3]停止运转,从而实现平开窗门[5]、平开窗门[6]自动关闭。
在风停或雨停或室外温度较高时,室外的风速传感器[2]或湿度/温度传感器[1]将检测到的风速信号或湿度信号或温度信号传入信号处理控制器[14],信号处理控制器[14]将处理后的信号又驱动微型电机[3]反向运转,微型电机[3]又驱动动力传递装置[11]、动力传递装置[8]作反向水平运动,动力传递装置[11]、动力传递装置[8]又分别推动平开窗门[5]、平开窗门[6]绕各自的铰链轴转动,直至平开窗门[5]接触到行程开关[4],微型电机[3]电源断开,微型电机[3]停止运转,从而实现平开窗门[5]、平开窗门[6]自动打开。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上悬窗的晴雨自动开、关和单门平开窗的晴雨自动开、关。
权利要求1.一种晴雨自动平开窗,其特征是主要由湿度/温度传感器[1]、风速传感器[2]、微型电机[3]、行程开关[4]、平开窗门[5]、平开窗门[6]、推拉装置[7]、动力传递装置[8]、窗框[9]、行程开关[10]、动力传递装置[11]、丝杆[12]、推拉装置[13]、信号处理控制器[14]、轴承[15]、轴承[16]构成,其中湿度/温度传感器[1]、风速传感器[2]固定在室外,且通过信号线与室内的信号处理控制器[14]相连。信号处理控制器[14]通过导线与微型电机[3]相连。行程开关[4]、行程开关[10]分别固定在窗框[9]上。行程开关[4]和行程开关[10]的一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型电机[3]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控制器[14]相连。微型电机[3]固定在窗框[9]上。微型电机[3]的转动轴与丝杆[12]相连,且在同一轴心线上。丝杆[12]通过轴承[15]、轴承[16]与窗框[9]相连。动力传递装置[8]内有一螺丝孔,螺丝孔的孔径与丝杆[12]的外径相同,动力传递装置[8]始终与丝杆[12]处于咬合状态。动力传递装置[11]内有一螺丝孔,螺丝孔的孔径与丝杆[12]的外径相同,动力传递装置[11]始终与丝杆[12]处于咬合状态。动力传递装置[8]和动力传递装置[11]分别位于丝杆[12]的两端。推拉装置[7]的一端通过活动转轴与动力传递装置[8]相连,另一端也通过活动转轴与平开窗门[6]相连。推拉装置[7]为刚性装置。推拉装置[13]的一端通过活动转轴与动力传递装置[11]相连,另一端也通过活动转轴与平开窗门[5]相连。推拉装置[13]为刚性装置。平开窗门[5]和平开窗门[6]分别通过铰链与窗框[9]相连,平开窗门[5]和平开窗门[6]可以分别绕铰链轴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自动平开窗,其特征是丝杆[12]的两端为螺丝,两端螺丝的旋向互为相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自动平开窗,其特征是推拉装置[7]与平开窗门[6]相连的一端可以根据需要与平开窗门[6]脱立,推拉装置[13]与平开窗门[5]相连的一端也可以根据需要与平开窗门[5]脱立,确保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手动开、关平开窗门[5]和平开窗门[6]。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自动平开窗,其特征是其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上悬窗的晴雨自动开、关和单门平开窗的晴雨自动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晴雨自动平开窗,它主要由湿度/温度传感器[1]、风速传感器[2]、微型电机[3]、行程开关[4]、平开窗门[5]、平开窗门[6]、推拉装置[7]、动力传递装置[8]、窗框[9]、行程开关[10]、动力传递装置[11]、丝杆[12]、推拉装置[1 3]、信号处理控制器[14]、轴承[15]、轴承[16]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刮风或下雨或室外温度较低时能自动关闭,有效防止暴风雨或冷空气进入房间,同时,在风停或雨停或室外温度较高时又能自动打开,有利于房间充分通风透气,解决用户外出后顾之忧,给住户带来了极大方便。
文档编号E05F15/12GK2804323SQ200520114738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3日
发明者方文淋 申请人:方文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