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30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尤其涉及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的床。并且涉及可简单地进行转变为折叠状态的操作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通常,婴儿在从出生到大约一岁期间,都是让他睡在包围了四周周围这种形态的婴儿床上。随着婴儿的成长,这样的婴儿床就成了没用的东西。
由于婴儿床本身仅是让婴儿睡觉的东西,因此受损可能性比较少,是足够可以进行再利用的。使用过婴儿床的婴儿,如果成长后也能继续使用该床的话,就可以使他具有爱惜物品这样的想法。并且,通过在成长后仍继续使用已经改形的婴儿床,可以长期恒久地保持婴儿时期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的记忆,可以培育其温暖的心。
满足上述需要的婴儿床被公开在JP特开2004-41629号公报中。在此公报公开的婴儿床中,床的床框长度被设置成可调节的。婴儿时将床框的长度缩短,孩子成长后,将床的床框长度放长。
就上述公报所公开的婴儿床而言,通过将床的床框长度放长,可使其作为大人用床使用。然而,在比较作为婴儿床的形态和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时,床的宽度尺寸是一样的。因此,大人将此床以大人用床的形态使用时,宽度就显得狭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该床的长度及宽度这两种尺寸均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
本发明是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的床。在作为婴儿床的形态下,具有床板、和包围该床板周围的围栏。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下,围栏的一部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婴儿床中的围栏高度一般大于床板的宽度尺寸。因此,如果将围栏的一部分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则可以获得充分的床宽尺寸。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围栏包括位于头侧的头部框;位于足侧的足部框;位于侧面侧的侧部框。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下,与侧部框一起,头部框或足部框的一部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侧部框的长度与婴儿床的床板长度大致相同。因此,在侧部框的基础上,如果将头部框或足部框的一部分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的话,则可以确保足够的床长度及宽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头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足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足部框的外侧足部框。在该实施方式中,侧部框、内侧头部框、及内侧足部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更优选为,外侧头部框及外侧足部框分别成为头侧的框部件及足侧的框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在外侧头部框的上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对头部伸出构件,该一对头部伸出构件伸出并延长至内侧头部框的上下端面上。在外侧足部框的上下端面,也固定安装有一对足部伸出构件,该一对足部伸出构件伸出并延长至内侧足部框的上下端面上。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一对头部伸出构件及一对足部伸出构件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从地面托起的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内侧头部框及内侧足部框可分别相对于侧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内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外侧头部框及外侧足部框可分别相对于内侧头部框及内侧足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外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如果是这种构成,则由于折叠状态下的体积较小,因此可有效地利用搬运时或仓库存放时的空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头部框包括固定于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在该实施方式中,侧部框及足部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外侧头部框可相对于内侧头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外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并且,足部框可相对于内侧头部框,从弯曲成90度的状态转动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内侧头部框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托起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外侧头部框成为头侧的框部件。
更优选为,足部框包括在作为婴儿床的使用形态下与侧部框对置并平行地延伸的弯曲壁。此时,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下,弯曲壁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托起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作为婴儿床的使用形态下的床板,在其头侧端部及足侧端部具有向下方伸出的腿部,在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下,该床板被配置成从下方支撑由围栏的一部分形成的大人用床的床板背面。
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床,具有矩形的床板、和包围该床板周围的围栏。围栏包括位于头侧的头部框;位于足侧的足部框;位于侧面侧的侧部框。头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足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的内侧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足部框的外侧足部框。根据这种构成的婴儿床,可简单地进行转变为折叠状态的操作,并且可以减小折叠状态的体积。


图1是表示成为婴儿床形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转变为大人用床形态的中间阶段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成为大人用床形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成为大人用床形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折叠状态的床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成为婴儿床形态的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转变为大人用床形态的中间阶段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成为大人用床形态的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形态图1~图5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床。图1表示成为适于婴儿床的形态的床1,图3及图4表示成为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的床1。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大人”一词,未必仅有成人后的大人的意思,而应理解为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这样的孩子在内的意思。
参照图1对床1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成为婴儿床形态的床1具有矩形的床板2;包围该床板2的周围四面的围栏。围栏通常呈格子形状,但图中出于方便表示为单纯的平板形状。
围栏具有位于睡在床板2上的婴幼儿头侧的头部框3;位于足侧的足部框4;位于左手侧的左侧部框5;位于右手侧的右侧部框(省略图示)。未图示的右侧部框例如被设置为可上下滑动或可拆卸。在婴儿床底部的四个拐角部,安装有用于移动的脚轮11。该脚轮11被设置成为可拆卸,在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时,将被拆去。
床板2在其头侧端部及足侧端部具有向下伸出的腿部2a。为了可调节床板2的高度,头部框3及足部框4分别具有在上下隔开间隔设置的多个孔9。在图示的状态中,通过被嵌入到位于最上方的孔内的四个螺钉8(头部框3上两个,足部框4上两个),来固定床板2的高度。对于出生不久的婴儿,出于照顾的便易度、坠落的危险性较小等理由,而将床板2固定在较高的位置上。在婴幼儿成长变大的时候,因为会有活跃的活动,所以从防止坠落的观点出发,将床板2固定在较低的位置上。
婴幼儿成长后不需要使用婴儿床的时候,如图1所示,如果将右侧部框拆下的话,则可以作为儿童的学习桌来使用。
头部框3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左侧部框5的内侧头部框3a;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头部框3a的外侧头部框3b。足部框4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到左侧部框5的内侧足部框4a;通过铰链1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足部框4a的外侧足部框4b。这样通过铰链将各框可转动地连接,可容易地进行形态变更及折叠。
如图所示,在外侧头部框3b的上下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对头部伸出构件6。该一对头部伸出构件6,伸出并延长至内侧头部框3a的上下端面上。并且,各头部伸出构件6具有用于接收螺钉8的孔6a。
在外侧足部框4b的上下端面也固定安装有一对足部伸出构件7。该一对足部伸出构件7,伸出并延长至内侧足部框4a的上下端面上。并且,各足部伸出构件7具有用于接收螺钉8的孔7a。
图2表示外侧头部框3b与内侧头部框3a弯曲的状态、以及外侧足部框4b与内侧足部框4a弯曲的状态。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可分别相对于左侧部框5,从沿同一平面延伸的状态(参照图4)到转动至向内侧弯曲而重合的状态(参照图5)。并且,外侧头部框3b及外侧足部框4b,可分别相对于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从沿同一平面延伸的状态(参照图1)转动至向外侧弯曲并重合的状态(参照图5)。
在图1所示的婴儿床形态中,通过螺钉8将头部框3及足部框4固定于床板2,因此由头部框3、足部框4、左侧部框5及右侧部框(省略图示)组成的围栏的形状被固定。
在从图1所示的婴儿床的形态变更为图3及图4所示的大人用床的形态时,卸下四个螺钉8,分离床板2及右侧部框(省略图示)。并且,也卸下四个脚轮11。该状态就是图2所示的状态。
从图2所示的状态,使左侧部框5的内侧面与地面相面对,并将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延伸到与左侧部框5同一平面。如图3及图4所示,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在分别与左侧部框5沿同一平面延伸的状态下,与左侧部框5的两端面几乎无缝隙地抵接,因此不会发生超越平面状态而弯曲的情况。
如图3及图4所示,外侧头部框3b及外侧足部框4b,成为分别相对于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以90度弯曲的位置关系。该弯曲状态,通过将用于固定床板2的四个螺钉8嵌入到头部伸出构件6的孔6a及足部伸出构件7的孔7a内来固定。具体地说,将固定于外侧头部框3b的一对头部伸出构件6和内侧头部框3a用两个螺钉8固定,将固定于外侧足部框4b的一对足部伸出构件7和内侧足部框4a用两个螺钉8固定。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大人用床的形态中,一对头部伸出构件6及一对足部伸出构件7,成为对上浮于地面的大人用床的床板进行支撑的腿部。大人用床的床板由左侧部框5、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形成。并且,外侧头部框3b及外侧足部框4b,分别成为头侧的框部件及足侧的框部件。在婴儿床的形态中使用的床板2,在大人用床的形态时,从下面支撑沿水平延伸的大人用床的床板,而用于稳定地保持床板的水平状态。床板2的腿部2a,被设为能够发挥这种功能的长度。
图5表示搬运时或仓库存放时的折叠状态的床。如图所示,内侧头部框3a重合于左侧部框5上,外侧头部框3b重合于内侧头部框3a上。同样,内侧足部框4a重合于左侧部框5上,外侧足部框4b重合于内侧足部框4a上。并且,在该折叠构造上,床板2及右侧部框(省略图示)被重叠放置。由于这样折叠的床的体积较小,因此可以实现搬运及仓库存放时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图6~图8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床20。图示的床20可转换成图6所示的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图8所示的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
成为适于婴儿床的形态的床20,具有床板21;包围该床板21的周围的围栏。围栏具有位于睡在床板21上的婴幼儿头侧的头部框22;位于足侧的足部框24;位于右手侧的右侧部框23;位于左手侧的左侧部框(省略图示)。床板21通过螺钉26由头部框22及足部框24固定支撑在规定的高度上。省略了图示的左侧部框例如被设置为可上下移动或可拆卸。
如图所示,头部框22包括从右侧部框23的端部弯曲成直角并延伸的内侧头部框22a;通过铰链25被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头部框22a的外侧头部框22b。内侧头部框22a与右侧部框23的弯曲角度被固定。
足部框24通过铰链(省略图示)被可转动地连接于右侧部框2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足部框24在其端部包括与右侧部框23对置并平行地延伸的弯曲壁24a。
外侧头部框22b可相对于内侧头部框22a,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图6)转动至向内侧弯曲并重合的状态(图8)。足部框24可相对于右侧部框23,从弯曲成90度的状态(图6)转动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图8)。
当从图6所示婴儿床的形态转换成图8所示的大人用床的形态时,卸下螺钉26并取下床板21,并将左侧部框(省略图示)也卸下。展开的中间状态如图7所示。
在图8所示的大人用床的形态中,右侧部框23及足部框24在同一平面上延伸而用作床板。足部框24的弯曲壁24a及内侧头部框22a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在托起的状态下予以支撑的腿部。并且,外侧头部框22b成为头侧的框部件。该外侧头部框22b的竖起状态通过适当的固定单元来维持。
婴儿床形态时的床板21被配置于大人用床形态的床板下方,并被用于从下方稳定地支撑该床板。
本发明也着眼于婴儿床本身的构造上。即,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床1具有矩形的床板2;包围该床板2周围的围栏。围栏包括位于头侧的头部框3;位于足侧的足部框4;位于侧面侧的侧部框5。头部框3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5的内侧头部框3a;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头部框3a的外侧头部框3b。足部框4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侧部框5的内侧足部框4a;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内侧足部框4a的外侧足部框4b。根据这种构成的婴儿床,可以简单地进行转变为折叠状态的操作,且进一步减小折叠状态的体积。
并且,本说明书中出现的“头部”,“足部”,“右”以及“左”等用语,是为了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而便于使用的词。
以上,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在与本发明同一范围内或在均等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或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有效地适用于可以兼作婴儿床和大人用床的两用床。并且,本发明可作为折叠操作简单的婴儿床被有效地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床,可转换成适于婴儿床的形态、和适于大人用床的形态,该床的特征在于,在作为婴儿床的形态中,具有床板、和包围该床板周围的围栏,在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中,上述围栏的一部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围栏包括位于头侧的头部框;位于足侧的足部框;位于侧面侧的侧部框,在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中,与上述侧部框一起,上述头部框或足部框的一部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上述足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侧部框的内侧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内侧足部框的外侧足部框,上述侧部框、上述内侧头部框、及上述内侧足部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上述外侧头部框及上述外侧足部框分别成为头侧的框部件及足侧的框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侧头部框的上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对头部伸出构件,该一对头部伸出构件伸出并延长至上述内侧头部框的上下端面上,在上述外侧足部框的上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对足部伸出构件,该一对足部伸出构件伸出并延长至上述内侧足部框的上下端面上,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上述一对头部伸出构件及上述一对足部伸出构件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从地面以托起的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头部框及上述内侧足部框可分别相对于上述侧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内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上述外侧头部框及上述外侧足部框可分别相对于上述内侧头部框及上述内侧足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外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框包括固定于上述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上述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侧部框,上述侧部框及上述足部框被用作大人用床的床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头部框可相对于上述内侧头部框,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转动至向外侧弯曲并重叠的状态,上述足部框可相对于上述侧部框,从弯曲成90度的状态转动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状态,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中,上述内侧头部框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托起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上述外侧头部框成为头侧的框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上述足部框包括在作为婴儿床的使用形态下与上述侧部框对置并平行地延伸的弯曲壁,在作为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下,上述弯曲壁成为将大人用床的床板以托起状态予以支撑的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作为婴儿床的使用形态下的上述床板,在其头侧端部及足侧端部具有向下方伸出的腿部,在大人用床的使用形态下,该床板被配置成从下方支撑由上述围栏的一部分形成的大人用床的床板背面。
11.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具有矩形的床板、和包围该床板周围的围栏,上述围栏包括位于头侧的头部框;位于足侧的足部框;位于侧面侧的侧部框,上述头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侧部框的内侧头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内侧头部框的外侧头部框,上述足部框包括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侧部框的内侧足部框;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述内侧足部框的外侧足部框。
全文摘要
婴儿床形态下的床(1)具有矩形的床板(2)、包围该床板(2)的周围四面的围栏。围栏具有位于睡在床板(2)上的婴幼儿头侧的头部框(3);位于足侧的足部框(4);位于左手侧的左侧部框(5);位于右手侧的右侧部框(省略图示)。头部框(3)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左侧部框(5)的内侧头部框(3a);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头部框(3a)的外侧头部框(3b)。足部框(4)包括通过铰链(省略图示)可转动地连接于左侧部框(5)的内侧足部框(4a);通过铰链(1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内侧足部框(4a)的外侧足部框(4b)。在作为大人用床的形态中,左侧部框(5)、内侧头部框(3a)、及内侧足部框(4a)被用作床板。
文档编号A47D7/03GK1960662SQ200580017280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日
发明者葛西健造, 大西伊知朗 申请人: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