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82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特别是一种对防盗门上防撬扣边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门一般由门扇和门架两部分组成,门扇的一侧通过铰链与门架铰接,另一侧装有与门架配合的防盗锁,为了提高防撬性能,一般在锁侧的门架上增设防撬台阶,在门扇上增设与门架防撬台阶相匹配的防撬边,但这种结构虽然在防撬性能上有所提高,但仍然无法解决防盗门被撬的问题;为此,许多研究单位、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为了提高防盗门的防盗性能进行开发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产品面世;因此,开发一种防撬性能好的防盗门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防盗门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防撬性能好的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门架、门扇,门扇一侧通过暗铰链与门架铰接,另一侧装有与门架配合的防盗锁,门扇内设有填充体,所述锁侧的门架外表面设有二级阶梯式里、外凹槽,门扇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里、外凹槽相匹配里、外防撬扣边。
为了提高防撬性能,所述铰链侧的门架外表面最好设有防撬台阶,门扇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防撬台阶相匹配的防撬边。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撬性能及密封性能,所述铰链侧的门架上最好设有里凹槽,门扇的内门面上设有与里凹槽相匹配的内防撬边,里凹槽上设有与门扇的内防撬边相配合的密封条。所述锁侧的门架上最好设有里台阶,里台阶上设有与门扇内门面配合的密封条。
采用上述结构后,锁侧门架上的二级阶梯式里、外凹槽与门扇外门面上的里、外防撬扣边相匹配,使盗贼的撬具根本无法伸及锁体,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防撬性能好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门架1、门扇8,门扇8一侧通过暗铰链12与门架1铰接,另一侧装有与门架1配合的防盗锁7,门扇8内设有填充体9,所述锁侧的门架1外表面设有二级阶梯式里、外凹槽4、2,门扇8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里、外凹槽4、2相匹配里、外防撬扣边5、3,使盗贼的撬具根本无法伸及锁体,从而起到防撬的效果,为了提高防盗性能,门架1上设有与防盗锁7的锁舌相配合的加强板6。所述铰链侧的门架1外表面设有防撬台阶11,门扇8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防撬台阶11相匹配的防撬边10,这样可以提高铰链侧门扇8的防撬性能。所述铰链侧的门架1上设有里凹槽16,门扇8的内门面上设有与里凹槽16相匹配的内防撬边15,里凹槽16上设有与门扇8的内防撬边15相配合的密封条13;所述锁侧的门架1上设有里台阶14,里台阶14上设有与门扇8内门面配合的密封条13,这样,可进一步提高防盗门的防撬性能及密封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包括门架(1)、门扇(8),门扇(8)一侧通过暗铰链(12)与门架(1)铰接,另一侧装有与门架(1)配合的防盗锁(7),门扇(8)内设有填充体(9),其特征是所述锁侧的门架(1)外表面设有二级阶梯式里、外凹槽(4、2),门扇(8)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里、外凹槽(4、2)相匹配里、外防撬扣边(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其特征是所述铰链侧的门架(1)外表面设有防撬台阶(11),门扇(8)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防撬台阶(11)相匹配的防撬边(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其特征是所述铰链侧的门架(1)上设有里凹槽(16),门扇(8)的内门面上设有与里凹槽(16)相匹配的内防撬边(15),里凹槽(16)上设有与门扇(8)的内防撬边(15)相配合的密封条(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其特征是所述锁侧的门架(1)上设有里台阶(14),里台阶(14)上设有与门扇(8)内门面配合的密封条(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式双层凹槽型扣边防盗门,针对现有防盗门防撬性能差的问题,所解决的方案包括门架(1)、门扇(8),门扇(8)一侧通过暗铰链(12)与门架(1)铰接,另一侧装有与门架(1)配合的防盗锁(7),门扇(8)内设有填充体(9),所述锁侧的门架(1)外表面设有二级阶梯式里、外凹槽(4、2),门扇(8)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里、外凹槽(4、2)相匹配里、外防撬扣边(5、3);所述铰链侧的门架(1)外表面设有防撬台阶(11),门扇(8)的外门面上设有与防撬台阶(11)相匹配的防撬边(10)。采用上述结构后,锁侧门架(1)上的二级阶梯式里、外凹槽(4、2)与门扇(8)外门面上的里、外防撬扣边(5、3)相匹配,使盗贼的撬具根本无法伸及锁体,具有结构合理、防撬性能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E06B5/11GK2883627SQ20062010136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徐步云 申请人:徐步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