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6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坐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椅、特别涉及一种充气坐椅。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坐椅为木制或PIC、PVC。塑料制作成的,但还有用金属作框架,坐椅放置海绵、用布料、皮革包装。以钉或螺钉固定即形成坐椅,该种结构的坐椅缺点是因为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与组装、不防潮湿,另外,还要耗费大量的木材,不但制造成本高,而且使用木材对环境保护极为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常见坐椅不方便运输与组装,不防潮湿及制造成本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充气坐椅。
本实用新型是由椅架、坐靠板、内芯、软性内拉筋,海绵、布料衬,布料面或皮革面,充气嘴等组成,其中,椅架上设有用螺杆通过坐靠板上的孔而穿插入通过的孔后拧固于椅架上,内芯是由不透水、不透气的材料制成,该内芯成型为大写“L”型状,内芯的表面覆设一层海绵,海绵的表面覆设一层布料衬,布料衬的表面覆设一层布料面或皮革面,内芯的空间内各相对面粘接烤压上拉设有数个软性内拉筋,其“L”型状折点处设有用螺杆穿过通孔拧固于坐靠板相对应位置上,坐靠板的靠面上左右没有固定抚手的螺纹杆通孔,坐靠板的坐面上左右设有固定抚手的螺纹杆通孔。其中座位上下垂直通孔,靠背为前后通孔,用于将纽扣型状金属片或非金属片用绳兜穿拉系牢相卡插在凹型圆槽内,绳在软性内拉筋中的通孔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用绳兜穿接系牢于纽扣形的金属片或非金属片后相卡插在凹型圆槽内,系在软性内拉筋中的通孔内的绳长度与软性内拉筋长度相等或略长,以使该充气坐椅在充气后定型为坐椅的形状,防止涨鼓,充气嘴或自动进气嘴设在“L”折叠点背面并与内芯相连通。脚踏充气桶的冲气管可直接充气坐椅充气嘴相连接,将充气桶任意固定于椅体下面竖支撑柱上。也不固定充气桶。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非金属PIC、PVC。塑料制与木制。金属制坐椅,具有运输、移动等组装方便、防潮湿、乘坐舒适,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还能节约大量木材,具有环境保护的意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椅架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椅架设置的坐靠板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由椅架1;坐靠板2;内芯3;软性内拉筋4;海绵5;布料衬6;布料面或皮革面7等组成,其中,椅架1上设有、用螺杆通过坐靠板2的孔21而穿插通过1的孔11拧固于椅架1上面,内芯3是用不透水,不透气的材料制成,该3成型为大写“L”形状,3的表面覆设一层5,在5的表面覆设一层6,在6的表面覆设一层7,在3的空间31内各相对面接烤压上拉设有数个4,在3的“L”型状折点处设有用螺杆穿过通孔32拧固于2的22位置上,在2的靠面上左右设有相对应固定抚手8的81螺纹通孔23,在2的坐面上左右设有用螺杆穿过8的82孔在穿通过孔2的24孔拧固,其中在3的座位上下垂直通孔33,靠背为前后通孔34,用于将纽扣型状金属或非金属片9用绳兜穿拉系牢相卡插在凹型圆槽内,绳在4中的通孔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用绳兜穿接系牢于纽扣形的金属片或非金属片后相卡插在凹型圆槽内,系在软性内拉筋的通孔内的绳长度与软性内拉筋长度相等或略长,以使该充气坐椅在充气后定型为坐椅的形状,防止涨鼓,充气嘴或自动进气嘴设在“L”型折弯点背面并与内芯相连通,用冲气桶直接与充气坐椅充气嘴相连接充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非金属PIC、PVC、塑料制与木制、金属坐椅,具有运输、移动与组装方便,防潮湿,乘坐舒适,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还能节约大量材料具有环境保护的意义。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坐椅,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椅架,坐靠板、内芯、软性内拉筋、海绵、布料衬、布料面或皮革面,充气嘴组成,其中,内芯是由不透水、不透气的材料制成,该内芯的表面覆设有一层海绵,海绵的表面覆设一层布料衬,面料衬的表面覆设一层布料面或皮革面,内芯的空间相对设有数个软性内拉筋,充气嘴设于坐椅的背面与内芯相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坐椅,其特征在于其内芯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坐椅,其是由椅架、坐靠板、内芯、软性内拉筋、海绵、布衬、布料面或皮革面充气嘴组成,其中坐椅内芯是由不透气、不透水的材料制成,该坐椅具有运输、移动组装方便,防潮湿、乘坐舒适、制造成本低优点,还能节约大量木材,具有环境保护的意义。
文档编号A47C7/40GK2894449SQ20062011670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5日
发明者朴蕾 申请人:朴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