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背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0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背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用于抱持婴幼儿时使用的、称为婴幼儿用背带的婴儿背巾。
背景技术
上述婴儿背巾能配合婴幼儿的成长、保护者的体格、或使用途径等以各 种穿戴形态来穿戴。因此,因其便利性高而广泛普及。最近,也有关于将以往的构成加以改良的婴儿背巾的文献公开。 例如,公开有下述专利文献1的"婴幼儿用背带"。上述"婴幼儿用背带"的构成,以其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呈勒紧的形态将 整体形成为大致纺锤状。于上述婴幼儿用背带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之间具备 有包裹婴幼儿的保护部。上述保护部折叠成折皱状且伸縮自如。进一步地, 于所述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能连结该两端部的连结机构。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主要内容,由于上述保护部形成为折皱状, 因此可以根据负载于其上的婴幼儿的体格与运动来改变包裹该婴幼儿的保 护部的尺寸。然而,下述专利文献1的婴幼儿用背带有如下问题。上述保护部虽形成为折皱状且伸缩自如,但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以勒紧的 形态连结。而且,虽然相对于保护部以斜挂来穿戴上述婴幼儿用背带,但当 保护者以斜挂来穿戴婴幼儿用背带时,该婴幼儿用背带中的、特别是相当于 保护者的侧腹的部位紧贴于保护者的侧腹。艮P,虽然上述保护部形成为具有相当于婴幼儿用背带的长边方向的两端 部之间的长度,但实际上由于以紧贴于保护者的身体来穿戴,因此折皱状的4保护部也有无法向宽度方向充分扩展至适合所包裹的幼儿的尺寸的情形,最 坏甚至可能会缠绕。因此,在婴幼儿被包裹于保护部的状态下,可以设想位于保护部的长边 方向的两侧的婴儿的头部或脚部侧会特别地受到压迫,对婴儿与保护者双方 而言均无法确保舒适的状态。另外,由于这样的保护部无法充分地包裹住婴幼儿,因此当穿戴婴幼儿 用背带的保护者呈例如向前弯腰的姿势等时,有可能无法将婴幼儿稳定地保 持于所述婴幼儿用背带中。反之,当不过度紧贴于保护者的身体、宽松地穿戴婴幼儿用背带时,保 护部会因婴幼儿的自重导致折皱伸展而呈往下方突出的形态。因此,当婴幼儿被包裹于往下方突出的形态的保护部中时,保护部的内 部会迫使头颈部和腹部呈过度弯曲的姿势。另外,由于无法稳定地穿戴在保护者的身体上,因此对保护者而言也不 会是舒适的穿戴状态。再者,保护者可以以例如"面对面直立式怀抱"等的、保护部仅包裹住 婴幼儿的背面侧(臀部及背部)的抱法,即以不使保护部介入婴幼儿与保护 者之间的、直接面对面的抱法来穿戴上述婴幼儿用背带。艮P,当采用"面对面直立式怀抱"等的抱法时,保护者与婴幼儿直接接 触,为不在该保护者与婴幼儿之间介入保护部的抱法。因此,保护者须经常 将幼儿往靠自己的一侧紧贴地怀抱幼儿。另外,作为其它的与婴儿背巾相关的文献,公开有下述专利文献2的"怀 抱幼儿带"。上述怀抱幼儿带使内布与外布呈双层,并缝合长边方向的部位 以形成环状物。且上述环状物具有束紧上述两块布的环。可以将上述环状物的周方向上的上述环与上述缝合部之间的一侧的部 位挂于肩部,同时通过另一侧的部位来怀抱幼儿而使用上述怀抱幼儿带。下述专利文献2中的怀抱幼儿带,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那样由重合上述 两块布而形成,从而积极地使其宽度扩展。由此,能稳定地支撑婴幼儿。然而,上述环状物虽可通过使用两块布来使其宽度容易地扩展,但由于 只是重合上述两块布后的状态,因此例如在穿戴时幼儿扭动时等,也可能导 致该两块布成为彼此偏离的状态。因此,相反地,从婴幼儿的安全方面来考虑可以说仍有问题。另外,伴 随该问题,保护者须至少以一只胳膊从下侧支撑婴幼儿(参照专利文献2的 图1),由于随着抱法不同而会使上述两块布容易彼此偏离,因此也会导致抱 法受限制的问题。专利文献l:特开2003-47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开平5-20665号公报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确保婴幼儿的安全性的、且对保护者 与婴幼儿而言均可舒适地使用的婴儿背巾。根据权利要求l的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婴儿背巾,该婴儿背巾整体 由片状构件形成,具有包裹婴幼儿的包持部和能结合于穿戴者的肩部的肩结 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持部形成为具有伸缩性;于所述包持部的上端部, 形成有能将婴幼儿取出和放入所述包持部的开口部;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 缘,形成有用以限制该开口边缘的伸縮的伸縮限制机构。作为用以使上述片状构件特别是上述包持部形成为具有伸縮性的例子, 可举出由编织物来形成上述片状构件。具体地说,上述包持部,以例如纬编或经平组织编织(tricot)等的编织 方法为代表,也可以通过其它的能确保伸縮性的形成方法来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例如尼龙等的伸縮性材料来形成上述包持部。这样,由编织物形成上述片状构件特别是上述包持部时,假设即使是没 有伸缩性的材料,由于构成编织物的组织本身具有伸缩性,因此也能确保片 状构件的伸縮性。另外,也可以使用橡胶片等具有伸縮性的构件来形成上述包持部。这样,使用伸縮性材料来形成上述片状构件、特别是上述包持部时,由 于材料本身可伸縮,因此能确保片状构件的伸縮性。此外,上述包持部或上述片状构件的上端部表示为,例如当保护者以所 谓的"摇篮式怀抱"来穿戴上述婴儿背巾时,相当于包持部的宽度方向(上 下方向)的上端侧的边缘。另外,限制上述开口边缘的伸縮的上述伸縮限制机构,可以通过例如接 缝(缝合部)形成。通过于上述开口边缘形成接缝,可以限制该形成有接缝 的部位的伸縮,其结果,可以限制上述开口边缘的伸縮。用于形成该接缝而使用的缝线,即使使用具有伸缩性的线也能限制上述 开口边缘的伸縮。这样,当使用尼龙等具有伸縮性的线时,由于即使通过上述伸缩限制机 构来限制,也可以通过适度地伸縮该限制了的部位的线,来使作用于线的拉 伸力被吸收,因此可防止线断开。当形成上述接缝时,也可以通过于上述开口边缘、以形成为后述的缝褶形状后的状态来形成接缝,或以形成了褶皱(pleats)后的状态来形成接缝。 另外,也包括通过对开口边缘赋予热使其热变形后形成的伸缩限制机构。进一步地,上述伸縮限制机构包括对开口边缘施以滚边加工或缝合后形成的伸缩限制机构。根据本发明,由于上述包持部形成为具有伸縮性,因此包裹婴幼儿时,其形状会根据婴幼儿的体形、体格而伸缩。因此,上述包持部可以紧贴于婴幼儿以及保护者的身体,且即使婴幼儿扭动也能稳定地包裹住。再者,通过上述的构成,即使婴幼儿在包持部内部站立时,包持部也可 以伸展并加深包持部的内部的深度。因此能保护婴幼儿,使婴幼儿不掉落到 包持部的外侧。而且,通过上述构成,婴幼儿于包持部内部不会感到压迫感。另外,穿戴者能轻易地使包持部内的婴幼儿紧贴于自己的身体。因此,能极力抑制穿戴者怀抱婴幼儿时的负担,也能增加收容于包持部内的婴幼儿的稳定性。而且,于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形成有伸縮限制机构。因此,可以将开口边缘的伸縮限制成使开口边缘不会过度伸展或松弛。因此,上述包持部具有伸縮性,且能保持其开口部不过度开口,婴幼儿也不会经由开口部掉落。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婴儿背巾优选以一块具有伸縮性的面布将上述片状构件形成成环状,且于该片状构件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翻折,以形成双层构造。这样,通过使用一块具有伸縮性的面布将该片状构件形成环状,能使穿脱时无须以带扣(buckle)等的连结构件进行连结或分离,且能通过斜挂容易地穿戴。再者,由于不在包持部形成缝合部,而通过翻折片状构件的宽度方向的 中间部来形成双层构造,因此不会因上述缝合部而阻碍上述包持部的伸缩。因此,能根据婴幼儿的体型而柔软地伸缩上述包持部,且更能增加包持 部内的婴幼儿的舒适性。再者,因为通过上述包持部,与保护者相面对侧也存在片状构件,所以 并非仅婴幼儿的背面侧被包裹,与保护者相面对侧也被包裹住了。因此,也 能防止例如婴幼儿从保护者与包持部之间偏离掉落等的情况的发生。另外,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婴儿背巾优选上述开口边缘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片状构件的周方向的长度更短。这样,通过使开口边缘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片状构件的周方向的长度更 短,即使包持部伸展也能使开口部的大小止于较小的状态。因此能包裹住包 持部内的婴幼儿,使其不会从开口部掉落。在此,作为用于使上述开口边缘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片状构件的周方向 的长度更短的优选的构成,可以列举出例如通过缝褶来形成用以限制上述开 口边缘的伸縮的上述伸縮限制机构。再者,即使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谷折与山折来形成上述开口边缘的规定 部位、并缝合上述交替地翻折后的部位来形成褶皱,也能较短地形成上述开 口边缘的长度。此外,也可以通过具备带子(tape)、皮带(belt)、橡胶绳等的长条构件, 带扣(buckle)、钩状物(hook)、按扣(snap)、面粘扣带、拉链、钮扣等的 固定机构,或者这些的组合而构成。通过如上所述的链褶或褶皱来形成用以限制上述开口边缘的伸缩的上 述伸縮限制机构时,可以使片状构件的周方向的长度止于较短的状态,同时 可以限制该开口边缘的伸縮。再者,通过链褶或褶皱来形成上述伸缩限制机构时,无须具备用以限制 伸缩的其它构件,可仅以基本地缝合开口边缘的部位而容易地形成。另外,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上述婴儿背巾,也可在上述片状构件的 周方向上的上述包持部与上述肩结合部之间形成用以限制上述包持部与上 述肩结合部之间的伸縮的伸缩限制机构。关于用以限制上述包持部与上述肩结合部之间的伸缩的上述伸縮限制 机构,也与用以限制上述开口边缘的伸縮的上述伸縮限制机构同样地,可以 通过包括形成接逢(缝合部)、或者施以滚边加工或缝合、更进一步对开口 边缘赋予热使其热变形等后形成的机构来限制伸縮。这样,通过形成用以限制片状构件的周方向上的包持部与肩结合部之间 的伸缩的伸缩限制机构,当进行斜挂时,特别是负载容易产生作用时,可以 限制成使该包持部与肩结合部之间的部位不过度伸展。由此,可以防止包持 部往下偏离等、以及婴儿背巾的形状走样或破损。用以限制上述包持部与上述肩结合部之间的伸縮的上述伸缩限制机构, 特别是在片状构件的上述包持部与上述肩结合部之间的上端部侧(开口端部 侧)及下端部侧(片状构件的宽度方向的翻折侧)形成时,通过该上下各端 部的伸缩限制机构能更好地限制片状构件的伸縮。在此,通过在上述片状构件的周方向上的上述肩结合部与上述包持部之 间的上述开口边缘形成用以限制上述开口边缘的伸縮的上述伸缩限制机构; 用以限制开口边缘的伸縮的上述伸縮限制机构,可以将片状构件的上述包持 部与上述肩结合部之间的伸缩从其间的上端部侧来进行限制。另外,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上述婴儿背巾优选在上述片状构件的周 方向上的上述包持部与上述肩结合部之间,形成为宽度从上述包持部到上述 肩结合部逐渐变小。由于这样地形成时,肩结合部可以为适应穿戴者的肩部的宽度,因此可 容易地挂于该肩部,从而得到良好的穿戴状态,且外观上也可以美观地穿戴。另外,通过使片状构件的周方向上的包持部与肩结合部之间形成为宽度 逐渐变小,可以避免负载仅集中作用于一个部位。另外,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上述婴儿背巾,当所述片状构件中的相 当于穿戴者的前身处的部位与相当于后身处的部位彼此重合时,面整体形成 为彼此大致一致的对称形状。这样地形成时,能使穿戴者的前身处与后身处的各部位紧贴。由此也能 提高收容于包持部内的婴幼儿的稳定性。另外,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婴儿背巾,优选于上述片状构件的上述肩结合部形成有缝合处,且上述肩结合部具有肩垫。这样,通过于上述片状构件的上述肩结合部形成有缝合部,可以限制成 使肩结合部不会过度伸缩。另外,可以增强特别容易受到载重的肩结合部。而且,在制造婴儿背巾时要将平面状的上述片状构件作成环状,此时可 以通过在肩结合部缝合上述片状构件来作成环状。这样,通过在肩结合部形成有缝合部,可以使片状构件中的相当于前身 处的部位与相当于后身处的部位形成为彼此一致,从而可以以通用的片状构 件的构成构件来形成上述片状构件。因此,能获得制造成本与劳动力的效率化。另外,即使于肩结合部形成有缝合部,通过具有肩垫,也可以在将肩结 合部结合于肩部时,不会因缝合部局部性地抵接于肩部而带给穿戴者不舒适 感,从而可以确保穿戴时的舒适性。


图1为显示穿戴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后的状态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外观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右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左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仰视图;图8为图3的X-X截面图;图9为图3的Y-Y截面图;图10为使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为使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展开后的状态的右视图;图12为使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13为使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展开后的状态的仰视图14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15为显示斜挂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后的状态的外观图16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使用说明图17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使用说明图18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使用说明图19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使用说明图20为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的使用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ll婴儿背巾、12片状构件、13外面布、14内面布、15肩结合部、16 包持部、17a,17b,17c缝褶、12aa开口边缘(上端边缘)、21下端缝合部、22 肩部缝合部、23肩垫、B开口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为显示保护者以称为"摇篮式怀抱"的怀抱方法穿戴本实施例的婴 儿背巾11的样子。
上述图1所示的婴儿背巾11整体由片状构件12形成,该片状构件12 由重合面布后的双层构造形成。此处如图2所示,将上述片状构件12中的 位于外侧的面布设定为外面布13,将位于内侧的面布设定为内面布14。
上述片状构件12为组合富有伸縮性和弹力性的尼龙、以及与肌肤触感 良好的棉而形成的编织物。'
此外,在制造婴儿背巾11时,该尼龙与棉能在其尚为纤维状(丝状
12(filament))的阶段、或者在线状的阶段彼此组合。
如上所述,由于上述片状构件12使用尼龙为材料,且面整体以针织物 形成,因此能发挥优越的伸縮性。
这样,只要能形成具有优越伸縮性的上述片状构件12,也可以使用例如 聚氨酯弹性线等其它的伸缩性优异的纤维、线来形成上述片状构件12。
另外,以例如圆形针织等的讳编,经平组织编织(tricot)、拉舍尔花边 (raschel lace)等的经编,罗纹编织(rib knit)等的编法为代表,也可以通 过其它的能确保伸縮性的形成方法来形成上述片状构件12。
再者,除了如上所述的使用棉作为材料外,也可使用例如开士米 (cashmere)、羊毛、丝绸等其它的肌肤触感良好的材料来形成上述片状构件 12。
另外,如上述图2所示,通过环状(筒状)的形态来形成上述婴儿背巾 11。即,上述婴儿背巾11在成为环状的形态的婴儿背巾11的轴向的中央部, 具有能使保护者进行斜挂的穿戴用贯穿口 A。
再者,如图3到图7所示,上述婴儿背巾11具有肩结合部15,该肩结 合部15具有可将周方向上的一个部位结合于保护者的左右任意一个肩部的 宽度。
艮口,图3到图7分别为使婴儿背巾ll在相对于上述穿戴用贯穿口 A的 两侧正对的部位彼此面接触时的主视图、右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仰视图。 此外,因婴儿背巾11的后视图与主视图为对称显示,故省略。 再者,上述婴儿背巾11,在其周方向上,当保护者斜挂该婴儿背巾11 时,在相当于保护者的前身处以及后身处的各部位具备能包裹婴幼儿的包持 部16。
上述婴儿背巾11的周方向上的上述肩结合部15与上述包持部16之间, 如图3所示,形成为宽度从上述包持部16到上述肩结合部15逐渐变小。上述婴儿背巾11于上述包持部16的上端部形成有可以幵口的开口部B,
当保护者斜挂上述婴儿背巾H时,该开口部B可以将婴幼儿取出和放入包 持部16 (参照图2)。
即,当保护者以如图1所示的"摇篮式怀抱"穿戴上述婴儿背巾11时, 位于上述包持部16的上端侧的上端边缘为成为开口部B的开口边缘12aa的 部位。
再者,在上述婴儿背巾11的周方向上的上述肩结合部15与上述包持部 16之间的上述开口边缘12aa,如图3及图4的要部放大图所示的那样构成 缝褶形成部17。
在上述片状构件12中的相当于保护者的前身处的部位与相当于后身处 的部位的各自的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上形成上述缝褶形成部17,在开口边 缘12aa共计形成有四处。各缝褶形成部17由三个缝褶17a,17b,17c构成。
另外,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上述片状构件12中,在相当于各缝褶 17a,17b,17c的部位形成沟状,使上述包持部16整体能松弛,形成容易包裹
婴幼儿的立体形状。
此外,图8为显示图3的X-X截面图,图9为显示图3的Y-Y截面图。 上述缝褶17a,17b,17c可以通过在开口边缘12aa中抓取其中的一部分,
并使该抓取的部位以重合于其周边的状态缝合而形成(参照图11的要部放
大图)。
这样,由于开口边缘被勒紧,因此上述开口边缘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片 状构件的周方向的下端侧的长度更短。
但是,上述开口边缘12aa并不限于上述缝褶Ha,17b,17c,另外也可具 备带子(t叩e)、皮带(bdt)、橡胶绳等的长条构件,带扣(buckle)、钩状 物(hook)、按扣(snap)、面粘扣带、拉链、钮扣等的固定机构,或者这些 的组合。而且也可以赋予热使开口边缘12aa热变形。再者,也可以通过折叠开口边缘12aa、或者交替地反复进行谷折与山折并以形成后的褶皱形状来 可伸展地形成伸缩限制机构。这样,开口边缘12aa可以具备使开口部不会 过大的、可限制其伸缩的机构。
接着,当双层构造的片状构件12展开为一层构造时,即,基于使彼此 重合的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彼此分离的形态,使用图10至图13说明上述 婴儿背巾11的形态。
此外,图IO为显示使婴儿背巾ll展开后的状态的主视图与后视图,图 11、图12、图13分别为显示上述婴儿背巾11的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 由于婴儿背巾11的左视图与右视图为相同的显示,因此省略。
艮P,婴儿背巾ll,在将片状构件12由双层构造展开为一层构造时,相 对于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线部18,上述外面布13与上述内面布14为左右 对称的形态。
在缝制前的工序中,图中未示,片状构件12当然为平面状的形态,缝 合其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以形成肩部缝合部22,形成如图IO、以及图12所示 的环状。在位于片状构件12的同方向的肩结合部15的部位形成该上述肩部 缝合部22。
再者,相对于上述中间线部18,向上述外面布13的内侧折叠上述内面 布14可以形成片状构件12。
艮口,婴儿背巾11,如上述的那样,即使在相对于中间线部18的两侧具 有的面布中,将任意一侧的面布编入另一侧的面布的内侧时,也能构成采取 同一的形态的双层构造。这样,当作成双层构造时,位于采用环状的形态的 婴儿背巾11的外周侧的面布相当于上述外面布13,位于内周侧的面布相当 于上述内面布14。
再者,当将上述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以上述那样彼此重合时,上述片 状构件12的中间线部18位于婴儿背巾11的下端部。另外,在除去上述中间线部18的长边方向的上述包持部16后的两侧, 形成有上述缝合部21。由于当将片状构件12作成双层构造时该缝合部21
位于下端部,因此设定为下端缝合部21。
上述缝合部21可以适当地施以缝合、滚边加工。这样,于上述缝合部 21形成缝合等时,可以起到使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容易彼此重合地折叠的 作用。
当将片状构件12作成双层构造时,位于上述中间线部18的线上的下端 缝合部21,并不会形成于片状构件12的周方向上的包持部16的下端侧,而 会特别形成于上述肩结合部15与上述包持部16之间的下端部(参照图3)。
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由如上所述的形态形成。
接着,使用图14来简洁地说明上述形态的婴儿背巾11的制造方法的例子。
(1) 如图14 (a)所示,将一块由针织物形成的片状构件12裁切成矩 形(长方形状)。
(2) 如图14 (b)所示,缝合上述片状构件12的长边方向的两瑞部 12c,12d,使该片状构件12成环状(筒状)。
(3) 如图14 (c)所示,将上述片状构件12于其宽度方向(上下方向) 的中间部线部18翻折。具体地说,将上述片状构件12的上下方向的下半部 往上半部的内侧翻折。由此,翻折部分(折痕)位于已成为双层构造的片状 构件12的下端部。
(4) 如图14 (d)所示,沿图中虚线所示的分隔线C裁断上述片状构 件12的翻折部分的一个部位。
(5) 如图14 (e)所示,缝合被裁切的翻折部分的一个部位的外面布 13与内面布14。
(6) 如图14 (f)所示,于上述片状构件12的开口边缘12aa (上端部)形成四个缝褶形成部17。通过上述(1)到(6)的工序,可以形成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 接着,通过如上述图1所示的称为"摇篮式怀抱"的穿戴方法来说明保护者穿戴上述婴儿背巾11的步骤。首先,如图15所示,以肩结合部15为例,保护者以将其结合于保护者的右肩的状态来斜挂上述婴儿背巾11。这样,保护者能仅以斜挂容易地穿戴上述婴儿背巾11。接着,保护者首先以一个胳膊抱起幼儿,同时以另一个胳膊将包持部16 中的构成片状构件12的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的幵口边缘12aa彼此分离。由此,保护者可以打开上述包持部16的上端部的开口部B (参照图2), 如上述图1所示地那样将婴幼儿经由该开口部B收容于上述包持部16中。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在如上述的那样将婴幼儿包裹于上述包持部16 中时,能产生如下的作用与效果。本实施例的包持部16具有伸縮性(弹性),且不在包持部16的下端部 形成下端缝合部21。因此,如图16所示,能使包持部16根据婴幼儿的体型 发生弯曲变形。由此,婴幼儿的臀部等身体部位能以紧贴的状态充分的紧贴于包持部 16。从而,由于能确保包持部16内的婴幼儿的稳定性,且包持部16可伸缩, 因此婴幼儿也不会感受到压迫感。而且,于开口部B的开口边缘12aa形成有缝褶形成部17。通过形成该 缝褶形成部17,在形成缝褶后的部位形成接缝。通过该接缝可以限制开口边 缘12aa的伸縮。由此,因为可以通过在开口边缘12aa形成缝褶形成部17来限制该开口 边缘12aa的伸縮,所以可将该开口边缘12aa的伸縮限制成开口边缘12aa 不会过度伸展或松弛。另外,由于通过形成缝褶形成部17来勒紧开口边缘12aa,因此可以较 短地形成开口边缘12aa的长度。由此,能使开口部B的大小止于较小的状态。由此,上述包持部16虽具有伸縮性,但即使婴幼儿的体重施加于开口 边缘12aa,也不会导致开口部B过度扩展,婴幼儿也不会经由开口部B而 掉落。此外,将婴幼儿相对于上述包持部16取出和放入时,由于开口部B能 依照保护者的意图而展开,因此能轻易地使其开口。而且,如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ll那样,通过在片状构件12的周方向上 的肩结合部15与包持部16之间形成缝褶形成部17,可以在穿戴婴儿背巾 11时,增强特别容易产生负载的肩结合部15与包持部16之间的部位的强度,并能保持婴儿背巾11整体形状不走样。因此,包持部16内的婴幼儿例如颈部不会过于弯曲,腹部不会过分受 到压迫。另外,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以一块具有伸缩性的面布来将片状构件 12形成为环状,进而形成为分别与保护者的前身处及后身处抵接的形状。因此,婴儿背巾11,可以以紧贴于保护者的身体的状态,且大致包裹婴 幼儿的全身使婴幼儿不会掉落。再者,通过随婴幼儿的体重而伸展的包持部16的复原力(弹性力),保护者即使不积极地怀抱婴幼儿,也能使婴幼儿的身体紧贴于自己的身体。因此,在可以增加保护者与婴幼儿的一体性的同时,可以极力抑制怀抱 婴幼儿时的负担。如上所述,通过将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形成为左右对称形状的同时, 通过上述下端缝合部21缝合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可以获取制造婴儿背巾 11的制造成本与劳动力的效率化。而且,于肩结合部15形成有肩部缝合部22。因此,当制造婴儿背巾ll时,能以相同形状的片状构件12的构成构件来形成片状构件12中的相当于 前身处的部位与相当于后身处的部位,再将这些汇集后形成片状构件12。因此,能进一步获取制造成本与劳动力的效率化。另外,如上所述,上述下端缝合部21形成于上述片状构件12的下端部, 用以限制上述开口边缘12aa的伸缩的上述缝褶形成部n形成于上述片状构 件12的上端部。另外,如上所述,上述下端缝合部21以及上述缝褶形成部17,均形成 于上述片状构件12的周方向上的上述肩结合部15与上述包持部16之间。因此,上述下端缝合部21以及上述缝褶形成部17,能使上述片状构件 12的周方向上的上述肩结合部15与上述包持部16之间的强度,从其间的上 下两端部来充分地增强。因此,穿戴婴儿背巾11时,能阻止特别容易产生载重且宽度小的上述 片状构件12的周方向上的上述肩结合部15与上述包持部16之间过度伸展 或破损。另夕卜,当婴儿背巾ll进行水洗时,由于能以两块面布B,14彼此分离的 状态水洗片状构件12,因此比较卫生。另外,通过在片状构件12上形成下 端缝合部21,可以在水洗完成后,通过下端缝合部21容易地将片状构件12 复原成双层构造。接着,说明从保护者侧观看的婴儿背巾的穿戴。由于上述肩结合部15形成为具有相当于保护者的肩部的宽度,因此能 以面接触状态抵接于保护者的肩部,同时位于肩结合部15的片状构件12也 具有伸縮性。因此,保护者能舒适地穿戴婴儿背巾11。再者,如图l的虚线所示,于上述肩结合部15也可以安装肩垫23。进 一步地,肩垫23也可以使用面粘扣带等的固定机构来形成为穿脱式。这样,通过安装肩垫23,能防止上述肩结合部15的上述肩部缝合部22局部性地抵接于肩部。因此,保护者不会感到肩部不舒服,并能更舒适地穿戴使用婴儿背巾11。 另外,上述婴儿背巾11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摇篮式怀抱",保护者也 能以其它的穿戴方法来穿戴。例如,保护者可以以如图17所示的那样使婴幼儿面向前方、称为"前 向式怀抱"的抱法穿戴。或者,也可以以图中未示的婴幼儿面对保护者的状 态的所谓"面对面直立式怀抱"的抱法来穿戴。保护者以上述"前向式怀抱"或"面对面直立式怀抱"的穿戴方法穿戴 以往的具有形成为片状的包持部的婴儿背巾时,为保护者与婴幼儿为直接 的、面对面的、片状构件12不介于其间的穿戴形态。因此,当婴幼儿于包持部16内剧烈扭动时,有可能导致婴幼儿从保护 者偏落或掉落。相对于此,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保护者以上述"前向式怀抱"、"面 对面直立式怀抱"中的任意一种穿戴方法穿戴该婴儿背巾11时,由于婴儿 呈被包裹于袋状的包持部16中的状态,因此婴幼儿的外侧整体、包括保护 者与婴幼儿之间均存在于有包持部16的片状构件12中。因此,即使婴幼儿于包持部16内剧烈扭动时,也能确实防止包持部16 本身产生偏移掉落、或婴幼儿从包持部16掉落的事态。另外,由于片状构件12具有伸缩性,因此包持部16中的婴幼儿的接地 部位会随着婴幼儿的自重而伸展,因此,假如婴幼儿站立在包持部16内时, 如图18所示,婴幼儿的自重会集中作用于包持部16中的婴幼儿的接地部位。因此,由于片状构件12伸展而使袋状的包持部16的深度加深,因此幼儿不会掉落,能保持幼儿的安全。当然,也能以不介入包持部16的片状构件12,而直接以保护者与婴幼20儿为面对面的状态来穿戴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因此,以下简单说明上述"面对面直立式怀抱"的穿戴方法中的、以如 上所述的直接以保护者与婴幼儿为面对面的状态来穿戴本实施例的婴儿背 巾11的步骤。首先,在如上述图15所示的斜挂婴儿背巾11的状态下,保护者例如以 左臂抱起婴幼儿。同时以右手在不使包持部16的片状构件12的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之间分离、即扩大包持部16中的片状构件12与保护者之间的 空间后,迅速地将婴幼儿置入保护者与片状构件12之间。然后,如图19所示,保护者通过使抵接于婴幼儿的背部以及臀部的包 持部16中的片状构件12的皱褶等伸展,可以如图20所示,在完全抵接于 具有优异伸缩性的上述片状构件12的状态下支撑婴幼儿。因此,如上所述,即使不介入该片状构件12、通过使婴幼儿与保护者面 对面接触的上述"面对面直立式怀抱"来怀抱婴幼儿时,由于特别是婴幼儿 的臀部以相对于片状构件12为合身的状态来穿戴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 因此即使婴幼儿扭动也不会偏移而掉落。另外,对婴幼儿而言,柔软的片状 构件12很合身,因此能获得良好的穿戴状态。另外,由于婴儿背巾11的片状构件12为由外面布13与内面布14的双 层构造所形成,因此与由1块面布形成的以往的片状构件12相比较,可以 很好地保护婴幼儿。再者,由于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整体由上述片状构件12形成,因此 无须像以往的婴儿背巾ll那样,须具有用以将形成为带状后的婴儿背巾11 连结成环状的连结构件等其它构件,另外,也无须将包持部16形成为折皱 状,因此可以将其折叠,且即使折叠后体积也不会增大,因此能收纳成小型。另外,本实施例的婴儿背巾11,可以用例如网眼织物等更具有通气性的 材料、或者使用起毛状的布料来形成上述片状构件12、或者外面布13、内面布14中的任意一侧的面布。另外,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与本发明的构成的对应关系,本实施方式的缝褶17a,17b,17c对应于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开口边缘12aa的伸縮的伸缩限制 机构,以下同样地,中间线部18对应于片状构件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尼龙对应于伸縮性材料;下端缝合部21对应于用以限制上述片状构件的周方向上的上述包持部 与上述肩结合部之间的伸缩的伸縮限制机构;肩部缝合部22对应于缝合部,不过,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 方式的构成,还可以得到如上所述的多个实施方式。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在婴幼儿产品中,可以作为用于怀抱婴幼儿而使用的婴儿背巾来 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背巾,该婴儿背巾整体由片状构件形成,具有包裹婴幼儿的包持部和能结合于穿戴者的肩部的肩结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持部形成为具有伸缩性;于所述包持部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将婴幼儿取出和放入所述包持部的开口部;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形成有用以限制该开口边缘的伸缩的伸缩限制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以一块具有伸缩性的面布 将所述片状构件形成环状,且于该片状构件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翻折,以形 成双层构造。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所述开口边缘的长度形成 为比所述片状构件的周方向的长度更短。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所述片状构 件由编织物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所述片状构 件由伸缩性材料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在所述片状 构件的周方向上的所述包持部与所述肩结合部之间,形成有用以限制所述包 持部与所述肩结合部之间的伸縮的伸缩限制机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在所述片状 构件的周方向上的所述包持部与所述肩结合部之间,形成为宽度从所述包持 部到所述肩结合部逐渐变小。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当所述片状 构件中的相当于穿戴者的前身处的部位与相当于后身处的部位彼此重合时, 面整体形成为彼此大致一致的对称形状。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于所述片状构件的所述肩结合部形成有缝合处,且所述肩结合部具有肩垫。
10、 根据权利要求l-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于所述片状 构件的周方向上的所述肩结合部与所述包持部之间的所述开口边缘,形成有 用以限制所述开口边缘的伸縮的所述伸縮限制机构。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背巾,其中,通过缝褶来形成限制所述 开口边缘的伸縮的所述伸縮限制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婴儿背巾11,该婴儿背巾11整体由片状构件12形成,具有包持婴幼儿的包持部16和能结合于穿戴者肩部的肩结合部15。所述包持部16形成为具有伸缩性,于所述包持部16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将婴幼儿取出和放入所述包持部16的开口部B,于所述开口部B的开口边缘12aa形成有用以限制该开口边缘12aa的伸缩的伸缩限制机构17。
文档编号A47D13/00GK101262799SQ20068003385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
发明者村上寅松 申请人:提瑞克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