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54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椅子,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折叠椅,及带有扶手的折叠椅。
技术背景传统的折叠椅是通过前椅腿、后椅腿、座框支撑杆以及一连接件组成四连杆机构来实 现折叠的,后椅腿比前椅腿短,其顶部枢接于后椅腿的中偏上位置,座框支撑杆的中偏后 位置与前椅腿的中部位置枢接,座框支撑杆近后端部位置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枢接,该连 接件的另一端与后椅腿近上端部位置枢接。在折叠椅完全张开时,利用该连接件抵靠在设 于座框支撑杆一侧的突出部上方,座板得以水平固定,在该完全张开状态下,该突出部位 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部之间的下方,使用者的重心主要在于座板的中前部,该凸出部使得 座框支撑杆的后端部不会继续上翘而中前部不会下沉。另一种折叠椅的折叠机构为前椅腿的上端部和水平支杆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前椅 腿的中部和后椅腿中下部交叉地可转动连接,水平支杆于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并可转动地 连接于后椅腿大致中部处,该水平支杆用于支撑座板。当后椅腿上与水平支杆的连接部滑 动至最前端位置时,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相反则处于打开状态。对于上述第一种类型的折叠机构来说,在使用状态下其主要受力点之一为该连接件与 座框支撑杆的突出部的抵接点,该凸出部与座框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变得非常关键,否则座板无法被稳固地支撑。对于上述第二种类型的折叠机构来说,后椅腿与水平支杆的连接部 为主要受力点之一,该连接部的稳定性问题也是难点之一。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折叠 椅的折叠机构都不够牢固和稳定。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椅,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折叠椅的折叠机构不够牢固和稳定 的缺点。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
一种折叠椅,包括交叉折叠支撑架,交叉折叠支撑架包括两个X形交叉折叠杆,每 一 X形交叉折叠杆包括在中部位置互相交叉枢接的前椅腿和后椅腿,该两前椅腿的上端部 构成第一上端部,该两后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二上端部;座板,具有互相平行的第一侧边 和第二侧边,其中第一侧边或近该第一侧边位置枢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一上端 部;该座板的底面设有一可在该第一、第二侧边之间滑动的支撑杆,并且,该支撑杆的两 端连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二上端部。前述一种折叠椅,其座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为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其左 侧边和右侧边下方分别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件,两条形件与座板之间形成两滑 槽,所述支撑杆沿左右方向延伸穿设于该两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两前椅腿位于两后椅腿的外侧,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两后椅腿的间 距,而小于两前椅腿的间距。前述一种折叠椅,其两前椅腿的上端部通过一横杆一体连接,该横杆可转动地连接于 所述座板的第一侧边或近该第一侧边位置;所述两后椅腿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形成两背杆, 该两背杆之间设有背板,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部焊接于两后椅腿上端部的前上方。技术方案二一种折叠椅,其包括交叉折叠支撑架,包括两个X形交叉折叠杆,每一X形交叉折 叠杆包括在中部位置互相交叉枢接的前椅腿和后椅腿,该两前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一上端 部,该两后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二上端部,该两后椅腿上端部向上延伸形成两背杆,两背 杆之间连接有背板;座板,具有互相平行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或近该第一 侧边位置枢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一上端部,该座板的左右侧边与两后椅腿之间为 可滑动与转动连接;还包括扶手杆和扶手支撑杆,该扶手杆的后端枢接于所述背杆上,前 端与扶手支撑杆的上端枢接,扶手支撑杆的下端枢接于所述座板的第二侧边。前述一种折叠椅,其座板的底面设有一可在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滑动的支撑 杆,并且,该支撑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二上端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两端焊接固定于所述两后椅腿上端部的前上方。前述一种折叠椅,其座板左右侧边设有滑槽,后椅腿的相对位置设有滑块,该滑块伸入滑槽内实现座板与后椅腿之间的滑动转动连接。前述一种折叠椅,其扶手杆具有两个,其后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两背杆的外侧,所述扶 手支撑杆也相应有两个,其上端分别枢接于两扶手杆前端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座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为该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所述两 扶手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一横杆一体连接,该橫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板的第二侧边; 所述两后椅腿分别位于该座板的左侧边与左边的扶手支撑杆之间及右侧边与右边的扶手 支撑杆之间。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通过 支撑杆在座板下方的滑动来实现折叠椅的折叠,在使用状态下,座板的压力施于两前椅腿 的上端和该支撑杆上,并通过该支撑杆传递到两后椅腿上,由于该支撑杆沿左右方向横贯 座板的底部,因而其可承受的力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折叠椅的稳定性;二,其两扶手杆 与两后椅腿及座板巧妙连接而实现扶手杆可随折叠椅一同折叠,从而使具有上述稳定结构 的折叠椅同时具备了可折叠扶手的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其使用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视图,显示了其使用状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其折叠过程的一个状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视图,显示了其折叠过程的一个状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其折叠后的状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视图,显示了其折叠后的状态;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其使用状态;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视图,显示了其使用状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其折叠过程的一个状态; 图IO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视图,显示了其折叠过程的一个状态;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其折叠后的状态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视图,显示了其折叠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 一种折叠椅,包括交叉折叠支撑架l、座板2和背板3。该交叉折 叠支撑架1包括两个X形交叉折叠杆,每一 X形交叉折叠杆包括在中部位置互相交叉枢接 的前椅腿12、 14和后椅腿11、 13,该两前椅腿12、 14的上端部即前端部构成该交叉折 叠支撑架l的第一上端部,该两后椅腿ll、 13的上端部即后端部构成该交叉折叠支撑架 1的第二上端部,该第一上端部和第二上端部可互相折靠在一起。该两前椅腿12、 14的 上端部通过一横杆15 —体连接。两后椅腿ll、 13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形成两背杆111、 131,该两背杆lll、 131之间 设有背板3。该座板2为矩形,但并局限于矩形,其互相平行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构成座板2的第一 侧边和第二侧边,同时参照图5,其左侧边和右侧边下方分别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条 形件21、 22,两条形件21、 22与座板2之间形成两滑槽210、 220。该两滑槽210、 220 中横穿有一支撑杆4,该支撑杆4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可在两滑槽210、 220中前后滑动。上述两前椅腿12、 14上端部的横杆15可转动地枢设于座板2的前侧边即第一侧边下 方,上述可于滑槽210、 220中前后滑动的支撑杆4的两端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于两 后椅腿ll、 13上端部位置。参照图3和图5,两前椅腿12、 14位于两后椅腿11、 13的外侧,所述支撑杆4的长 度大于两后椅腿ll、 13的间距,而小于两前椅腿12、 14的间距,从而不影响折叠。在使用状态下,参照图1和图2,支撑杆4滑动至滑槽210、 220的最后端,交叉折 叠支撑架1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与座板2共同形成稳固的支撑结构。座板2受到的压力通 过横杆15和支撑杆4传递给交叉折叠支撑架1,受力合理,不存在局部受力极大的情况。折叠时,参照图3和图4,通过外力使交叉折叠支撑架1的第一上端部和第二上端部 相向折靠,支撑杆4在滑槽210、 220中向前滑动。折叠后,参照图5和图6,支撑杆4 滑动至滑槽210、 220的最前端,交叉折叠支撑架1处千完全折叠状态。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扶手结构,相同部分以 下不再详细说明,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以下主要说明其扶手结构。参照图7和图8,除了具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扶手杆51、 53和扶手支撑杆52、 54,该扶手杆51、 53的后端分别枢接于所述背杆111、 131上,前 端分别与扶手支撑杆52、 54的上端枢接,扶手支撑杆52、 54的下端通过一横杆55 —体 连接,该横杆55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座板2的第二侧边即后侧边。两扶手杆51、 53后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两背杆111、 131的外侧,所述扶手支撑杆52、 54分别枢接于两扶手杆51、 53前端的内侧,两后椅腿ll、 13分别位于该座板2的左侧 边与左边的扶手支撑杆52之间及右侧边与右边的扶手支撑杆54之间。以方便进行折叠。在折叠时,参照图9至图12,两扶手支撑杆52、 54的下端部随座板2的后侧边向下 移动,两扶手杆51、 53的前端部被两扶手支撑杆52、 54向下拉,从而使两扶手杆51、 53向下折靠。在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相同,座板2与两后椅腿11、 13之间通过支撑杆4实现 可滑动、可转动连接。除此之外,还可在座板2左右侧边设置滑槽,在后椅腿ll、 13的 相对位置设置滑块,使该滑块伸入滑槽内实现座板2与后椅腿11、 13之间的滑动转动连 接。还可以是其它可能的形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 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椅,包括交叉折叠支撑架,交叉折叠支撑架包括两个X形交叉折叠杆,每一X形交叉折叠杆包括在中部位置互相交叉枢接的前椅腿和后椅腿,该两前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一上端部,该两后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二上端部;座板,具有互相平行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其中第一侧边或近该第一侧边位置枢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一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座板的底面设有一可在该第一、第二侧边之间滑动的支撑杆,并且,该支撑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二上端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 为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其左侧边和右侧边下方分别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 件,两条形件与座板之间形成两滑槽,所述支撑杆沿左右方向延伸穿设于该两滑槽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椅腿位于两后椅腿的外侧, 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两后椅腿的间距,而小于两前椅腿的间距。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椅腿的上端部通过一横杆一 体连接,该横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板的第一侧边或近该第一侧边位置;所述两后 椅腿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形成两背杆,该两背杆之间设有背板,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部焊 接于两后椅腿上端部的前上方。
5、 一种折叠椅,其包括交叉折叠支撑架,包括两个X形交叉折叠杆,每一X形交叉折叠杆包括在中部位 置互相交叉枢接的前椅腿和后椅腿,该两前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一上端部,该两后椅 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二上端部,该两后椅腿上端部向上延伸形成两背杆,两背杆之间连 接有背板;座板,具有可相平行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或近该第一侧边位置枢 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一上端部,该座板的左右侧边与两后椅腿之间为可滑动 与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杆和扶手支撑杆,该扶手杆的后端枢接于所述背杆上, 前端与扶手支撑杆的上端枢接,扶手支撑杆的下端枢接于所述座板的第二侧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底面设有一可在所述第一 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滑动的支撑杆,并且,该支撑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 架的第二上端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焊接固定于所述两 后椅腿上端部的前上方。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左右侧边设有滑槽,后椅 腿的相对位置设有滑块,该滑块伸入滑槽内实现座板与后椅腿之间的滑动转动连接。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具有两个,其后端分别枢 接于所述两背杆的外侧,所述扶手支撑杆也相应有两个,其上端分别枢接于两扶手杆 前端的内侧。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分别为该座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所述两扶手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一横杆一体连接,该横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板的第二侧边;所述两后椅腿分别位于该座板的左侧边与左边的扶手支撑杆之间及右侧边与右边的扶手支撑杆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折叠椅,包括交叉折叠支撑架,交叉折叠支撑架包括两个X形交叉折叠杆,每一X形交叉折叠杆包括在中部位置互相交叉枢接的前椅腿和后椅腿,该两前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一上端部,该两后椅腿的上端部构成第二上端部;座板,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该第一、二侧边或近该第一、二侧边位置枢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一上端部;该座板的底面设有一可在该第一、第二侧边之间滑动的支撑杆,并且,该支撑杆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交叉折叠支撑架的第二上端部。本发明通过支撑杆在座板下方的滑动来实现折叠椅的折叠,其可承受的力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折叠椅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47C4/00GK101396209SQ20071000957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4日
发明者冷鹭浩 申请人:冷鹭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