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电动健康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33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低电动健康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低电动健康床,特别是一种通过连杆机构 调整床架高度的电动健康床。
背景技术
一般健康床在结构设计上,为方便使用者用餐或阅读,通常会将 其床头部位作成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设计,利用简易的摇杆机构,让使 用者得以利用手动调整其倾斜角度,以取得较为舒适的卧姿或方便用 餐、阅读的姿势。然而就前述的健康床的调整机构来说,其调整需通 过他人的协助进行,使用者躺在健康床上无法自行调整,造成诸多不 便之处,尤其对不良于行的使用者来说,更不方便下床来使用其调整 机构,以取得较为舒适的卧姿或方便用餐、阅读的姿势。一般健康床的高度固定,对于不良于行的使用者来说,下床、上 床的动作,是十分艰难的,特别是不良于行的使用者要由床上移至轮 椅上,不恰当的健康床高度将会造成诸多不便。另外一般健康床的床 缘不一定会设置护栏,避免使用者在睡眠当中,由床上摔落至地面, 当前述状况发生时,由一般健康床的高度摔落至地面,将造成使用者 极大的伤害,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使用者可能因此骨折,或造成更严重 的伤害。鉴于上述健康床所存在的缺点,有必要提出一种使用者能够在床 上调整倾斜角度,并且能够调整至极低高度,由床上摔落至地面也不 会造成严重伤害的健康床。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使 用者能够在床上调整倾斜角度,并且能够调整至极低高度,由床上摔 落至地面也不会造成严重伤害的健康床。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低电动健康床,包含 一床头底座,该床头底座具有一导引部; 一床头架,该床头架套设于 该床头底座的该导引部,该床头架可沿着该导引部滑动; 一床尾底座,该床尾底座设置于与该床头底座相对应的位置,且该床尾底座具有一导引部; 一床尾架,该床尾架套设于该床尾底座的该导引部,该床尾 架可沿着该导引部滑动; 一床框,该床框设置于该床头架以及该床尾 架的下缘;以及两组高度调整机构,分别设置于该床头架与该床头底 座之间以及该床尾架与该床尾底座之间,前述的两组高度调整机构为 同动,以调整该床框距离地面的一高度,并在调整该高度时,可使该 床框保持与地面平行。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的高度调整 机构包含 一连杆组,该连杆组由一第一连杆、 一第二连杆、 一第三 连杆以及一第四连杆所组成,其中,位于上方的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 连杆的上端分别枢接于该床头架,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的下端则 分别与下方的该第三连杆与该第四连杆的两对应端枢接,位于下方的 该第三连杆与该第四连杆的下端则分别枢接于该床头底座上方,而构 成一平行连杆机构,并于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三连杆的枢接处枢接一第 一滑块,该第一滑块设有一第一螺孔,且该第二连杆与该第四连杆的枢接处枢接一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设有一第二螺孔,其中,该第二 螺孔具有与该第一螺孔相反的螺旋方向; 一第一导螺杆,旋组穿过该第一螺孔; 一第二导螺杆,旋组穿过该第二螺孔,其中,该第二导螺 杆具有与该第一导螺杆相反的螺旋方向;以及一马达齿轮组,该马达 齿轮组可同时驱动该第一导螺杆与该第二导螺杆,使得该第一滑块与 该第二滑块分别于该第一导螺杆与该第二导螺杆上移动,以改变该床框距离地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超低电动健康床能够让使用者在床
上调整倾斜角度,并且能够调整至极低高度,即使使用者由床上摔落 至地面也不会造成严重伤害。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超低电动健康床的侧面示意图;图2A显示图1中高度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2B显示图2A中高度调整机构的调整操作示意图;图3A显示图1中床框的可调床板的示意图;图3B显示当图2A中可调床板的调整操作示意图;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超低电动健康床的侧面示意图;图5A显示图4中高度调整机构的示意图;图5B显示图5A中高度调整机构的调整操作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0超低电动健康床111可调床板112旋转推杆113马达110床框120床头架130床尾架140床头底座141导引部150床尾底座151导引部160高度调整机构161连杆组162第一导螺杆164第二导螺杆168马达齿轮组1111导引部1112轴部1122滚轮1122旋转轴部1123齿轮1611第一连杆1612第二连杆1613第三连杆1614第四连杆1615第一滑块1616第二滑块200超低电动健康床210床框211导引部212导引杆220床头架230床尾架240床头底座241导引部250床尾底座251导引部260高度调整机构261第一连杆组262第二连杆组263第三连杆组264第四连杆组265第一滑块266第二滑块267高度调整导螺杆268马达齿轮组2611第一连杆2612第二连杆2621第一连杆2622第二连杆2631第一连杆2632第二连杆2641第一连杆2642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超低电动健康床100的侧面 示意图,其主要包含一床框110、 一床头架120、 一床尾架130、 一床 头底座140、 一床尾底座150以及两组高度调整机构160。床框110设置于床头架120以及床尾架130的下缘,床头架120 套设于床头底座140的一导引部141,床头架120可沿着床头底座140 的导引部141滑动, 一高度调整机构160设置于床头架120与床头底 座140之间,床尾底座150设置于与该床头底座140相对应的位置, 且该床尾底座具有一导引部151;床尾架130则套设于该导引部151, 床尾架130可沿着床尾底座150的导引部151滑动, 一高度调整机构 160设置于床尾架130与床尾底座150之间,通过前述的两组高度调整 机构160的调整,可变更床框IIO距离地面的高度,另外前述两组高 度调整机构160为同动,以在调整床框110距离地面的高度时,使床 框IIO保持与地面平行。图2A显示图1中高度调整机构160的示意图。高度调整机构160 包含 一连杆组161、 一第一导螺杆162、一第二导螺杆164以及一马 达齿轮组168。
连杆组161由第一连杆1611、第二连杆1612、第三连杆1613以 及第四连杆1614所组成,其中,第一连杆1611与第二连杆1612的上 端分别枢接于床头架120,第一连杆1611与第二连杆1612的下端则分 别与下方的第三连杆1613与第四连杆1614的两对应端枢接,第三连 杆1613与第四连杆1614的下端则分别枢设于床头底座140上方,并 于第一连杆1611与第三连杆1613的枢接处枢接一第一滑块1615,该 第一滑块1615设有一第一螺孔(图中未示),且第二连杆1612与第 四连杆1614的枢接处枢接一第二滑块1616,该第二滑块1616设有一 第二螺孔(图中未示),其中,第二螺孔具有与第一螺孔相反的螺旋 方向,例如当第一螺孔为右手螺旋时,第二螺孔为左手螺旋。第一导螺杆162,旋组穿过设置于第一滑块1615的第一螺孔,第 一导螺杆162具有与第一螺孔相同的螺旋方向;第二导螺杆164,旋组 穿过设置于第二滑块1616的第二螺孔,第二导螺杆164具有与第二螺 孔相同的螺旋方向其中,第二导螺杆164具有与第一导螺杆162相反 的螺旋方向。马达齿轮组168可同时驱动第一导螺杆162与第二导螺杆164,使 得第一滑块1615与第二滑块1616分别于该第一导螺杆162与该第二 导螺杆164上移动,以改变床框110距离地面的高度。请参考图2B, 通过该马达齿轮组168同时驱动第一导螺杆162与第二导螺杆164,使 得第一滑块1615与第二滑块1616分别于该第一导螺杆162与该第二 导螺杆164上移动,可改变床框110距离地面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 当床框110调整至最低位置时,床框110加上床垫后,床垫顶部距离 地面的高度约为15公分。请参考图3A,床框IIO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可调床板111、 一旋 转推杆112以及一马达113。该可调床板111具有至少一导引部1111 以及一轴部1112,该轴部1112枢接于床框110,使得该可调床板lll
可绕着轴部1112旋转;该旋转推杆112—端具有一滚轮1121,另一端 具有一轴部1122以及!齿轮1123,该轴部1122枢接于床框110,使 得旋转推杆112可绕着轴部1122旋转;该马达113设置于床框110的 一凹陷部,不突出于床框110,以节省空间,避免影响外观,该马达 113通过马达齿轮1131驱动设置于旋转推杆112的齿轮1123使得旋转 推杆112绕着轴部1122旋转,通过设置于旋转推杆112的滚轮1121 推顶可调床板111的导引部1111,调整可调床板111的倾斜角度。请 参考图3B,通过马达113驱动设置于旋转推杆112的齿轮1123,可调 整可调床板111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齿轮1123使用蜗轮齿轮, 马达齿轮1131使用蜗杆齿轮,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超低电动健康床,使用者不但能够通过 一控制器,控制前述的马达113运转,在床上即可调整倾斜角度,以 取得较为舒适的卧姿或方便用餐、阅读的姿势,并且床框高度能够调 整至一极低高度,在本实用新型中约为15公分,使用者由床上摔落至 地面也不会造成严重伤害。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超低电动健康床200的侧 面示意图,其主要包含一床框210、 一床头架220、 一床尾架230、 一 床头底座240、 一床尾底座250以及两组高度调整机构260。床框210套设于床头底座240的导引部241与床尾底座250的导 引部251,使得床框210可沿着导引部241与导引部251移动,另外床 头架220与床尾架230则分别套设于床框210的导引部211,使得床头 架220与床尾架230可沿着导引部211移动; 一高度调整机构260设 置于床头底座240、床框210以及床头架220之间;另一高度调整机构 260则设置于床尾底座250、床框210以及床尾架230之间;通过前述 的两组高度调整机构260的调整,可变更床框210距离地面的高度, 并且同时调整床头架220与床尾架230的高度,另外前述两组高度调 整机构260为同动,以在调整床框210距离地面的高度时,使床框210
保持与地面平行。图5A显示图4中高度调整机构260的示意图。高度调整机构260 包含 一第一连杆组261、 一第二连杆组262、 一第三连杆组263、 一 第四连杆组264、 一第一滑块265、 一第二滑块266、 一高度调整导螺 杆267以及I马达齿轮组268。第一滑块265与第二滑块266套设于床框210的一导引杆212,使 得第一滑块265与第二滑块266可沿着导引杆212移动,第一滑块265 与导引杆212之间以及第二滑块266与导引杆212之间可设置线性轴 承(滑轨),以导引第一滑块265与第二滑块266的运动并且减少摩 擦力,但不以此为限。第一连杆组261枢接于床头底座240与床框210之间,该第一连 杆组261由第一连杆2611以及第二连杆2612所组成,其中,第一连 杆2611的上端枢接于第一滑块265,该第一连杆2611的下端则枢接于 床头底座240,第二连杆2612的上端枢接于床框210,该第二连杆2612 的下端则枢接于第一连杆2611。第二连杆组262也枢接于床头底座240与床框210之间,该第二 连杆组262由第一连杆2621以及第二连杆2622所组成,其中,第一 连杆2621的上端枢接于第二滑块266,该第一连杆2621的下端则枢接 于床头底座240,第二连杆2622的上端枢接于床框210,该第二连杆 2622的下端则枢接于第一连杆2621。第三连杆组263枢接于床头架220与床框210之间,该第三连杆 组263由第一连杆2631以及第二连杆2632所组成,其中,第一连杆 2631的上端枢接于床头架220,该第一连杆2631的下端则枢接于第一 滑块265,第二连杆2632的上端枢接于第一连杆2631,该第二连杆2612 的下端则枢接于床框210。
第四连杆组264也枢接于床头架220与床框210之间,该第四连 杆组264由第一连杆2641以及第二连杆2642所组成,其中,第一连 杆2641的上端枢接于床头架220,该第一连杆2641的下端则枢接于第 二滑块266,第二连杆2642的上端枢接于第一连杆2641,该第二连杆 2642的下端则枢接于床框210。高度调整导螺杆267穿过设置于床框210的导引杆212的一螺孔 (图中未示),马达齿轮组268设置于床头底座240上,且该马达齿 轮组268连接高度调整导螺杆267,可驱动该高度调整导螺杆267旋转, 通过该马达齿轮组268驱动该高度调整导螺杆267旋转,可调整该床 框210距离地面的高度,同时通过第一连杆组261、第二连杆组262、 第三连杆组263、第四连杆组264、,第一滑块265以及第二滑块266的 作用,可同时调整床头架220距离地面的高度。请参考图5B,当马达齿轮组268驱动高度调整导螺杆267,使床 框210距离地面的高度增加时,第一滑块265与第二滑块266会因为 第一连杆组261与第二连杆组262的作用而朝两侧移动,进而通过第 一滑块265与第二滑块266推动第三连杆组263与第四连杆组264,而 使得床头架220向上移动,而增加床头架220距离地面的高度。由于 床头架220上可能会设置各种置物空间或设备,当床框210距离地面 的高度改变时,床头架220距离地面的高度随之改变,可以有效避免 床框210于高度改变时,与前述的置物空间或设备产生碰撞。高度调 整机构260设置于床尾底座250、床框210以及床尾架230之间的动作 原理与前述高度调整机构260设置于床头底座240、床框210以及床头 架220之间相同,在此并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床框210亦可具有如 图3A显示的可调床板,在此亦不赘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 点,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 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的各种改变或修饰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 揭露的范围内,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床头底座,该床头底座具有一导引部;一床头架,该床头架套设于该床头底座的该导引部,该床头架可沿着该导引部滑动;一床尾底座,该床尾底座设置于与该床头底座相对应的位置,且该床尾底座具有一导引部;一床尾架,该床尾架套设于该床尾底座的该导引部,该床尾架可沿着该导引部滑动;一床框,该床框设置于该床头架以及该床尾架的下缘;以及两组高度调整机构,分别设置于该床头架与该床头底座之间以及该床尾架与该床尾底座之间,前述的两组高度调整机构为同动调整。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高 度调整机构包含一连杆组,该连杆组由一第一连杆、 一第二连杆、 一第三连杆以 及一第四连杆所组成,其中,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枢 接于该床头架,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的下端则分别与下方的该第 三连杆与该第四连杆的两对应端枢接,该第三连杆与该第四连杆的下 端则分别枢接于该床头底座,并于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三连杆的枢接处 枢接一第一滑块,该第一滑块设有一第一螺孔,且该第二连杆与该第 四连杆的枢接处枢接一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设有一第二螺孔,其中, 该第二螺孔具有与该第一螺孔相反的螺旋方向;一第一导螺杆,旋组穿过该第一螺孔;一第二导螺杆,旋组穿过该第二螺孔,其中,该第二导螺杆具有 与该第一导螺杆相反的螺旋方向;以及一马达齿轮组,该马达齿轮组可同时驱动该第一导螺杆与该第二 导螺杆,使得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分别于该第一导螺杆与该第二 导螺杆上移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床 框包含至少一可调床板,该可调床板具有至少一导引部以及一轴部,该轴部枢接于该床框;一旋转推杆,该旋转推杆的一端具有一滚轮,该旋转推杆的另一 端具有一旋转轴部以及一齿轮,该旋转轴部枢接于该床框;以及一马达,该马达设置于该床框的一凹陷部,该马达通过一马达齿 轮驱动设置于该旋转推杆的该齿轮,通过设置于该旋转推杆的该滚轮 推顶该可调床板的该导引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齿 轮为蜗轮齿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马 达齿轮为蜗杆齿轮。
6. —种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床头底座,该床头底座具有一导引部;一床尾底座,该床尾底座设置于与该床头底座相对应的位置,且 该床尾底座具有一导引部;一床框,该床框套设于该床头底座的该导引部与该床尾底座的该 导引部;一床头架,该床头架套设于该床框的一导引部,该床头架可沿着 该导引部滑动;一床尾架,该床尾架套设于该床框的一导引部,该床尾架可沿着 该导引部滑动;以及两组高度调整机构,分别设置于该床头架、该床框与该床头底座 之间以及该床尾架、该床框与该床尾底座之间,前述的两组高度调整 机构为同动调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高 度调整机构包含一第一滑块,该第一滑块套设于该床框的一导引杆,使得该第一 滑块可沿着该导引杆移动;一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套设于该床框的该导引杆,使得该第二 滑块可沿着该导引杆移动;一第一连杆组,该第一连杆组枢接于该床头底座与该床框之间, 该第一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 于该第一滑块,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床头底座,该第二连杆 的一端枢接于该床框,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组,该第二连杆组枢接于该床头底座与该床框之间, 该第二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 于该第二滑块,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床头底座,该第二连杆 的一端枢接于该床框,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一连杆;一第三连杆组,该第三连杆组枢接于该床头架与该床框之间,该 第三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于 该第一滑块,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床头架,该第二连杆的一 端枢接于该床框,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一连杆;一第四连杆组,该第四连杆组枢接于该床头架与该床框之间,该 第四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于 该第二滑块,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床头架,该第二连杆的一 端枢接于该床框,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一连杆;一高度调整导螺杆,该高度调整导螺杆旋组穿过设置于该床框的 该导引杆的一螺孔;以及一马达齿轮组,该马达齿轮组设置于该床头底座,且该马达齿轮 组连接该高度调整导螺杆。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该 床框包含至少一可调床板,该可调床板具有至少一导引部以及一轴部,该 轴部枢接于该床框,使得该可调床板可绕着该轴部旋转;一旋转推杆,该旋转推杆的一端具有一滚轮,该旋转推杆的另一 端具有一旋转轴部以及一齿轮,该旋转轴部枢接于该床框,使得该旋 转推杆可绕着该旋转轴部旋转;以及一马达,该马达设置于该床框的一凹陷部,该马达通过一马达齿 轮驱动设置于该旋转推杆的该齿轮,使得该旋转推杆绕着该旋转轴部 旋转。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齿 轮为蜗轮齿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低电动健康床,其特征在于,上述的 马达齿轮为蜗杆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低电动健康床,包含一床头底座、一床头架、一床尾底座、一床尾架、一床框以及两组高度调整机构,该高度调整机构用以调整该床框距离地面的高度,该高度调整机构包含一连杆组、一第一导螺杆、一第二导螺杆以及一马达齿轮组,该连杆组的上端枢接于该床头架,该连杆组的下端则枢接于该床头底座,第一导螺杆与第二导螺杆分别旋组穿过设置于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螺孔,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枢接于该连杆组,该马达齿轮组可同时驱动该第一导螺杆与该第二导螺杆,使得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分别于该第一导螺杆与该第二导螺杆上移动,以改变该床框距离地面的高度。
文档编号A47C19/04GK201011979SQ2007200018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8日
发明者余昱谆 申请人:余昱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