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面板以及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500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面板以及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面板以及折叠桌。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折叠桌的折叠面板,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3年6月25日公告的 ZL02259586.4,包括桌面、桌腿以及支撑杆,桌面与桌M^连接,支撑杆连接于桌 面与桌腿之间,桌面为相分离的两块小桌面,小桌面下固接有橫梁,不同小桌面下 相对应的左、右两段横梁之间为铰链连接,其铰链连接处^&接一纵梁,^H殳有将两 段梁体锁紧与松释的活动扳扣装置.该技术方案中的活动扳扣装置,不但结构复杂、 制i^烦以及成本高,而且通过活动扳扣装置的定位销定位并承受两小桌面展开后 的重力,支撑强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面板以及折叠桌,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折叠面板的活动 扳扣装置所存在的结构复杂、结构复杂、制it^烦、成本高以及支撑强度不高的不 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面板,它包括两面板部以及一中心枢 轴,两面板部之间通过铰接构成可折叠的连接关系,该中心枢轴为两面板部的铰接 枢轴,它还包括锁接部,该锁接部包括一连接部、 一弹性体以及一卡接部,该连接 部和中心枢轴之间固定连接,该卡接部和中心枢轴之间相对滑动,该弹性体设于连 接部和卡接部之间;上述的卡接部具有固接的两插接部,上述的两面板部均开设有 被插接部,其中,两插接部在弹性体弹力作用下分别插接于两被插接部。
该面板部底面具有纵梁,上述的被插接部开设于纵梁内侧。
该锁接部还包括一端封闭的套筒,套筒套接弹性体并可相对中心枢轴滑动,该 套筒开口端对应连接部,封闭端固接插接部,
该锁接部还包括一手柄,手柄固接于套筒开口端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可以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面板,它包括两面板部,两面 板部之间构成可折叠的连接关系,它还包括锁接部,该锁接部包括一连接部、 一弹 性体以及一卡接部,该连接部和第一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该卡接部和第一面板部 之间相对滑动,该弹性体设于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其中,该卡接部在弹性体弹力 作用下插接于开设在第二面板部的被插接部.
该面板部上固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耳片,另配设有中心枢轴固接该两第一
凸耳片;该第二面板部上固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耳片,该两第二凸耳片可转动 连接于中心枢轴;其中,折叠面M开后,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的相近侧面相 靠接。
该连接部设于第一面板部底面,该被插接部位于第二面板部底部.
该连接部固设在中心枢轴上,该弹性体套接中心枢轴外,且弹性体笫一端固接 连接部,第二端固接卡接部.
该锁接部还包括一端封闭的套筒,套筒套接弹性体并可相对中心枢轴滑动,该 套筒开口端对应连接部,封闭端固接插接部。
该锁接部还包括一手柄,手柄固接于套筒开口端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可以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桌,它包括折叠面板以及支腿, 支腿连接于折叠面板之下,该折叠面板包括第一面板部以及第二面板部,第一面板 部和第二面板部之间构成可折叠的连接关系,它还包括锁接部,该锁接部包括一连 接部、 一弹性体以及一卡接部,该连接部和第一面板部固定连接,该卡接部和第一 面板部之间相对滑动,该弹性体设于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其中,该卡接部在弹性 体弹力作用下插接于开设在第二面板部的被插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折叠面M开后,两插接部在弹性体弹力作用下分别 插接于两被插接部,通过卡接部的两插接部以及两被插接部配合以锁接两面板部之 间的相对转动,使得折叠面板稳定在展开状态,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 锁接或松释方便快速的优点。面板部底面具有纵梁,被插接部开设于纵梁内側,由 于两面板部受力方向朝下,因此本技术特征可使得锁接部最有力提供支撑作用以穗 定折叠面M开状态。套筒套接弹性体并可相对中心枢轴滑动,封闭端固接插接部, 则锁接或松释方便快速.折叠面;feUl开后,连接于第一面板部的卡接部在弹性体弹 力作用下插接于第二面板部的被插接部,通过连接部、卡接部以及被插接部之间的 关系锁接两面板部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折叠面板稳定在展开状态,则具有结构简 单、制造成本低、强度高以及锁接或松释方便快速的优点.折叠面^Ml开后,第一 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的相近側面相靠接,支撑强度高. 附闺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桌的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桌处于全折叠状态的剖面示意困.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桌处于全折叠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


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的B处放大剖面图.
标号说明
折叠面板l,第一面板部ll,第一面板部ir,纵梁12,中心柩轴13,锁接部 14,凸耳片15,连接部141,弹性体142,套筒143,手柄144,第一插接部145, 第二插接部146,第一被插接部121,第二被插接部122;
支腿2,固定杆21;
支撑部3,锁定件31,斜撑杆32.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
图1、图2以及困3, 一种折叠桌,它包括一折叠面板l、四根支腿2 以及两个支撑部3,四个支腿2顶部均可转动连接于折叠面板1,支撑部3连接于 折叠面板1和支腿2之间.
请查阅
图1以及困3,折叠面板1包括两个面板部11,其为吸塑桌板.吸塑桌 板包括塑料面板、塑料底板、蜂窝纸板以及内衬件,面板和底板分別固定贴覆在蜂 窝纸板的上下面,内衬件夹于面板与底板之间,且完全包覆或间隔部分包復蜂窝纸 板.塑料面板和塑料底板均为塑料复合板,其由吸塑或塑料挤出板直接加工而成, 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塑料复合板厚度为0,3毫米至4毫米之间.塑料 复合板可以使用的材料为ABS、 PP或PS等。塑料复合板的表面印刷有各种木紋、 大理石等天然材质颜色的印刷层;或,复合有各种木紋、大理石等天然材质颜色的 薄膜层;或,复合有各种木紋、大理石等天然材质颜色的转印薄膜,转印后去除薄 膜,然后再喷涂热固化或光固化的光油,以增加表面的硬度和耐候性,经过吸塑成 型的塑料底板和塑料面板的重合边通过焊接或胶水连接成一体,重合边可以在側 面,也可以在底面,内村件为封闭形或U形或H形的框架,其由管件或型材或五 金件加工而成,或由管件或型材或五金件和注塑件所构成的复合件加工而成,该内 衬件用于加强折叠面板l的强度,用于连接其它结构,用于增强与其他结构的连接 强度。内衬件的角部衬有加强件,其由五金件或塑料件加工而成,该加强件与框架 用卡接、螺紋连接或焊接在一起,则不但可以加强角部抗冲击能力,而且也起连接
作用。请查阅图3,吸塑桌板11的塑料底板和内衬件相配合形成纵梁12.
请查阅
图1、困2、图3、困4、困5、图6以及困7,面板部ll上固设有两对 称设置的凸耳片15;两面板部ll的凸耳片15铰接连接,而且该中心枢轴13穿过 该四凸耳片15;其中,折叠面;feL艮开后,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的相近側面相 靠接。折叠面板1上还设置有一个锁接部14,锁接部14包括一连接部141、 一弹 性体142、 一"^"接部、 一个套筒143以及一手柄144.上述的连接部141和中心枢 轴13之间固定连接;上述的弹性体142套接中心枢轴13,而且其一端接于连接部 141;套筒143套接弹性体142,且其第一端i殳有可供中心枢轴13穿过的环片,弹 性体142第二端连接并顶抵环片;上述的手柄144固设于套筒143的笫二端外側; 上述的卡接部具有一体成型的一固定板、一第一插接部145以及一第二插接部146, 固定板固接于环片.第一面板部ll底面的纵梁12上开设有第一被插接部121,笫 二面板部ll底面的纵梁12上开设有第二被插接部122.上述的固定板在弹性体142
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一插接部145和第二插接部146分别插接于第一被插接部121和 第二插接部146.
请查阅
图1以及图3,四根支腿2中两根支腿2分别通过一连接片枢接于一 吸塑桌板ll的两纵梁12,而且该两根支腿2之间还固定有一固定杆21.另外两根 支腿2也分别通过一连接片枢接于另一吸塑桌板11的两纵梁12,而且该另外两根 支腿2之间也还固定有一固定杆21,两组斜支撑与面板部ll连接的铰链点可以重 合在对折桌的桌板折叠旋转点上.
请查阅图3,支撑部3包括一斜撑杆32以及一锁定件31.锁定件31包括一 固定部、一U形片以及一锁接装置,固定部固接于固定杆21. U形片包括一中竖 片以;sjtt称固设于中竖片两側的側竖片,中竖片上开设有略大于斜撑杆32橫截面 的滑动口 ,该側竖片的末側面中间部分向外凸设使得側竖片内側面形成一便利于自 动锁接的弧形面,且在该側竖片上开设有锁接通孔,该锁接通孔位于孤形面和中竖 片之间;该U形片的中竖片、两側竖片底端均固设于固定部.锁接装置包:iti殳于 斜撑杆32内的笫二弹性体,该弹性体两端均设有锁接柱,该锁接柱在弹力作用下 穿过斜撑杆32并插接于锁接通孔以锁接锁定件31和斜撑杆32.斜撑杆32笫一端 枢接于中心枢轴13,另一端穿过滑动口并在滑动过程中还可相对转动,展开到位 后通过锁接装置锁接相对位置.
请查阅
图1,下面结合附困说明本实施例的折叠以^LH开过程.折叠过程为 首先用户用手按下锁接柱压缩第二弹性体并使得锁接柱脱开锁接通孔,也既是该锁 接装置松释;接着相对折4面板1折叠支腿2,此时斜撑杆32相对滑动口滑动,
又由于中竖片厚度薄(滑动口深度小)而且滑动口还略大于斜撑杆32橫截面,因 此斜撑杆32同时还可相对滑动口转动,于是支腿2可相对折叠面板l转动,转动 支腿2直到其靠接折叠面板1底面;然后拔动手柄144移动并压缩弹性体142以使 得第一插接部145和第二插接部146分别脱离于第一被插接部121和笫二插接部 146,然后相对转动两面板部,对折两个面板部ll,最后第一插接部145和第二插 接部146在弹力作用下回复到原位。展开过程为首先拔动手柄144移动并压缩弹 性体142以使得第一插接部145和第二插接部146后退,转动以展开两个吸塑桌板 11,直到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的相近側面相靠接,松开手柄144,在弹性体142 弹力作用下第一插接部145和第二插接部146分别插接于第一被插接部121和第二 插接部146,折叠面板稳定在展开状态;接着相对折叠面板1转动支腿2,此时斜 撑杆32相对滑动口滑动以及转动;当两斜撑杆32的两锁接柱运动到弧形面时继续 转动支腿2,斜撑杆32相对滑动口滑动的同时弧形面顶抵锁接柱以压缩第二弹性 体;最后,锁接柱运动到并插接于側竖片的锁接通孔,锁接装置31锁接,斜撑杆 32和锁定件31之间的位置固定,设置滑动口与固定杆21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 此时斜撑杆32底端靠接于固定杆21顶面而且斜撑杆32底面靠接于滑动口内底面, 于是支腿2和折叠面板1之间的位置固定。
根据需要在斜撑杆32内的适当位置还可设置一第三弹性体,第三弹性体两端 均设有笫二锁接柱,该第二锁接柱在弹力作用下穿过斜撑杆32.当支腿2靠接折 叠面板1底面时,此时U形片滑动到锁接柱位置而且第二锁接柱插接于锁接通孔 以锁接锁定件31和斜撑杆32.
根据需要也可在折叠面板1底面设置卡座,用于卡接支腿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 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面板,它包括两面板部以及一中心枢轴,两面板部之间通过铰接构成可折叠的连接关系,该中心枢轴为两面板部的铰接枢轴,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锁接部,该锁接部包括一连接部、一弹性体以及一卡接部,该连接部和中心枢轴之间固定连接,该卡接部和中心枢轴之间相对滑动,该弹性体设于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上述的卡接部具有固接的两插接部,上述的两面板部均开设有被插接部,其中,两插接部在弹性体弹力作用下分别插接于两被插接部。
2.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叠面板,其特征是该面板部底面具有纵梁, 上述的被插接部开设于纵梁内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面板,其特征是该锁接部还包括一端封 闭的套筒,套筒套接弹性体并可相对中心枢轴滑动,该套筒开口端对应连接部,封 闭端固接插接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面板,其特征是该锁接部还包括一手柄, 手柄固接于套筒开口端外側。
5. —种折叠面板,它包括两面板部,两面板部之间构成可折叠的连接关系, 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锁接部,该锁接部包括一连接部、 一弹性体以及一卡接部,该 连接部和第一面板部之间固定连接,该卡接部和第一面板部之间相对滑动,该弹性 体设于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其中,该卡接部在弹性体弹力作用下插接于开设在第 二面板部的被插接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面板,其特征是该面板部上固设有两对 称设置的笫一凸耳片,另配设有中心枢轴固接该两第一凸耳片;该笫二面板部上固 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耳片,该两第二凸耳片可转动连接于中心枢轴;其中,折 叠面礼H开后,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的相近侧面相靠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面板,其特征是该连接部设于第一面板 部底面,该被插接部位于笫二面板部底部。
8. 4fMt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面板,其特征是该连接部固设在中心枢 轴上,该弹性体套接中心枢轴夕卜,且弹性体第一端固接连接部,第二端固接卡接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面板,其特征是该锁接部还包括一端封 闭的套筒,套筒套接弹性体并可相对中心枢轴滑动,该套筒开口端对应连接部,封 闭端固接插接部.
10. —种折叠桌,它包括折叠面板以及支腿,支M接于折叠面板之下,该折 叠面板包括第一面板部以及第二面板部,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之间构成可折叠 的连接关系,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锁接部,该锁接部包括一连接部、 一弹性体以及 一"^"接部,该连接部和第一面板部固定连接,该卡接部和第一面板部之间相对滑动, 该弹性体{更于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其中,该卡接部在弹性体弹力作用下插接于开 设在第二面板部的被插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面板以及折叠桌。一种折叠面板,它包括两面板部以及一中心枢轴,两面板部之间通过铰接构成可折叠的连接关系,该中心枢轴为两面板部的铰接枢轴,它还包括锁接部,该锁接部包括一连接部、一弹性体以及一卡接部,该连接部和中心枢轴之间固定连接,该卡接部和中心枢轴之间相对滑动,该弹性体设于连接部和卡接部之间;上述的卡接部具有固接的两插接部,上述的两面板部均开设有被插接部,其中,两插接部在弹性体弹力作用下分别插接于两被插接部。折叠桌的桌面板采用的是上述的折叠面板。本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强度高以及锁接或松释方便快速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B3/00GK201008428SQ20072000641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冷鹭浩 申请人:冷鹭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