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13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盗锁领域,特别涉及机械锁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安全防盗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趨多的电子防盗锁被应用于 安全防盗的各个领域。但现在的电子锁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大大限 制了其应用范围。而机械锁以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技术含量低,难以应用于电子防盗领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普通机械锁改装而成的改进的 电子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电子锁,主要由原机械锁的锁体组成,锁体内设有带 有复位弹簧的小锁舌和双插锁舌,双插锁舌与带有拨孔的移动板相连, 上述小锁舌通过联动板与移动板相连,锁体的锁孔处还设有一个与上 述拨孔配合的拨叉I ,锁体内侧还设有一个与小锁舌配合的锁死幵关,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连接有电源控制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 设有一个与上述拨叉I配合的拨片I ;锁体内还设有与电源控制器相 连的应急开关和限位开关;锁体内还设有一个带有锁芯的副锁孔,锁 芯的拨片II与一个触发上述应急开关的拨叉II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电机与普通机械防盗锁的巧妙 连接,将普通机械锁改造成电子锁,由电机驱动普通锁的开锁装置, 实现锁的开启与关闭,并利用电路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电路 控制与机械锁有机结合,具有方便实用、质量好、价格低的特点。可 广泛应用于智能防盗等技术领域,应用面广、实用价值高,易于推广 和应用。适用于防盗门锁升级换代,使普通机械锁升级为电动防盗锁。改装方便、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机的结 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锁体、2为小锁舌、3为双插锁舌、4为移动板、5 为联动板、6为拨孔、7为拨叉I、 8为锁死开关、9为电源控制器、 IO为电机、ll为拨片I、 12为锁芯、13为拨片n、 14为拨叉I1、 15 为应急开关I、 16为应急开关I1、 17为限位开关I、 18为限位开关 II 、 19为限位开关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由原普通机械锁改装而成的电子 锁,主要由机械锁、电机10、电源控制器9及摇控装置组成。机械锁 采用三插防盗锁,主要由锁体l组成,锁体1内设有一个小锁舌2和 -个双插锁舌3。小锁舌2上带有复位弹簧,并与联动板5相连;双 插锁舌3后端安装在带有拨孔6的移动板4上,上述联动板5连接该 移动板4,实现小锁舌2与双插锁舌3的联动。锁孔处设有一个可转 动的拨叉I7,拨叉I7伸入上述拨孔6内,用于拨动移动板4。在锁 体1的内侧还设有一个与小锁舌2配合的锁死开关8,锁体1锁定后, 关闭锁死开关8,小锁舌2及双插锁舌3定位。如图2所示,电机IO 采用步进电机IO或直流减速电机10,电机IO的输出轴伸入锁孔内, 在输出轴纵向轴孔内安装有一个拨片I 11,并由铆钉固定;拨片Ill 与上述拨叉I7配合,并带动拨叉I7转动。该电机10由电源控制器 9控制,可实现正转、反转、停转等功能。锁体1上还设有一个带有 锁芯12的副锁孔,锁芯12由钥匙拨动,如图3所示,锁芯12的端部 设有拨片IH3,该拨片ni3与一个拨叉II14配合。上述电源控制器9 内设置有由摇控接收电路、单片机及电源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并由 摇控装置摇控操作。如图1所示,锁体1内还设有与上述控制电路相 连的三个限位开关和两个应急开关,限位开关I 17由上述锁死开关8 触发,限位开关I118由上述移动板4触发,限位开关mi9由上述联动
板5触发;限位开关用于检测控制锁具的开、闭状态,实现锁具的自
动化;应急开关I 15、应急开关I116由上述拨叉II14触发,用于在电 子锁出现故障时,实现用钥匙开启和关闭电子锁。
当锁死开关8锁死时,就触发限位开关I17,这时电源控制器9 不作任何相应,电子锁处于锁死状态。
当开锁时,电机10正向转动,通过输出轴上的拨片I 11拨动拨 叉I 7,拨叉I 7通过移动板4上的拨孔6拨动双插锁舌3回位的同时, 带动小锁舌2,与之相连的联动板5触发限位开关I1119,通知电源控 制器9锁已被打开。
当闭锁时,电机10反向转动,拨叉I7拨动移动板4,移动板4 带动双插锁舌3前行,直到移动板4触发限位开关I118,通知电源控 制器9锁己被锁死,停止电机10转动。
当电子锁出现故障无法通过遥控实现开启和关闭时,将钥匙插入 锁芯12,钥匙正转时,锁芯12的拨片1113带动拨叉1114触发应急开 关115,此时电机10正向转动并将锁打开,钥匙反转时,锁芯12的 拨片II 13带动拨叉II 14触发应急开关II 16,此时电机10反向转动并 将锁锁死。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子锁,主要由原机械锁的锁体(1)组成,锁体(1)内设有带有复位弹簧的小锁舌(2)和双插锁舌(3),双插锁舌(3)与带有拨孔(6)的移动板(4)相连,上述小锁舌(2)通过联动板(5)与移动板(4)相连,锁体(1)的锁孔处还设有一个与上述拨孔(6)配合的拨叉I(7),锁体(1)内侧还设有一个与小锁舌(2)配合的锁死开关(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连接有电源控制器(9)的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上设有一个与上述拨叉I(7)配合的拨片I(11);锁体(1)内还设有与电源控制器(9)相连的应急开关和限位开关;锁体(1)内还设有一个带有锁芯(12)的副锁孔,锁芯(12)的拨片II(13)与一个触发上述应急开关的拨叉II(14)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应 急开关设计为两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 述限位开关设计为三个,限位开关I (17)由锁死开关(8)触发,限位开 关II(18)由移动板(4)触发,限位开关III(19)由联动板(5)触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电 源控制器(9)内设置有由摇控接收电路、单片机及电源电路组成的控制 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电子锁,是由普通机械锁改装而成,锁体内设有联动的小锁舌和双插锁舌,锁孔处设有拨叉I,特点是还包括一个连接有电源控制器的电机,电机设有与拨叉I配合的拨片I;锁体内还设有与电源控制器相连的应急开关和限位开关;锁体内锁芯的拨片II与一个触发应急开关的拨叉II配合。通过电机与普通机械防盗锁的巧妙连接,将普通机械锁改造成电子锁,由电机驱动普通锁的开锁装置,实现锁的开启与关闭,并利用电路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电路控制与机械锁有机结合。
文档编号E05B63/14GK201007131SQ200720017380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2日
发明者于会山, 肖文昌 申请人:聊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