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插机械锁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锁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插功 能的机械锁体。
技术背景
锁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类型很多,其中一种为机 械锁体。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机械锁体在锁门状态下,外人可以利用薄 的插片通过门缝拨开斜舌,从而把门插开,安全系数不高,没有真正 起到锁门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 种防插机械锁体,它必须在门外使用配置的钥匙才能开门,从而大大 提高了锁体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置有斜舌和执手拨桃, 其中,在斜舌的后方设有一总体呈L形的防插片,防插片的一端和与 执手拨桃联动的方芯拨桃配合,方芯拨桃同时经由铰接于壳体内上侧 的斜舌锁定片与斜舌拨片配合,防插片的另一端通过拨柱与铰接于壳 体内下侧的三角舌拨片配合,三角舌拨片与一平行于斜舌、且前端可 伸出壳体外端的防插小舌相连。
所述的执手拨桃位于防插片上方,其上设有防插解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防插片和防插小舌的存在,只 有在门外使用配置的钥匙才能打开门,安全性较好,另外,它通过与 执手拨桃联动的方芯拨桃与防插片的配合以及三角舌拨片、防插小舌 和防插片之间的配合,使用者站在门内转动执手拨桃时,方芯拨桃首 先带动防插片转动,同时又可将斜舌拉回,从而将门打开,非常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体在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执拨桃将斜舌拉回壳体内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体其壳体100内设置有斜舌10
和执手拨桃20,在斜舌10的后方设有一总体呈L形的防插片30,防 插片30的一端和与执手拨桃20联动的方芯拨桃21配合,方芯拨桃 21同时经由铰接于壳体100内上侧的斜舌锁定片11与斜舌拨片12 配合,防插片30的另一端通过拨柱31与铰接于壳体100内下侧的三 角舌拨片40配合,三角舌拨片40与一平行于斜舌10、且前端可伸 出壳体10O外端的防插小舌50相连。另外,执手拨桃20位于防插片 30上方,其上设有防插解锁片22。
见附图2所示当门在锁上状态时,使用者站在门内转动执手拨 桃20,方芯拨桃21首先带动防插片30转动,同时通过斜舌锁定片 11及斜舌拨片12带动斜舌10锁回壳体100内,从而将门打开。防 插解锁片22则可使防插小舌50缩回壳体100内,而防插小舌50在 縮回壳体100内时,带动三角舌拨片40转动,使防插片30得以释放, 而防插片30转动后,方芯拨桃21即可将斜舌10拉回,从而将门打 开,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防插机械锁体,其壳体(100)内设置有斜舌(10)和执手拨桃(20),其特征在于在斜舌(10)的后方设有一总体呈L形的防插片(30),防插片(30)的一端和与执手拨桃(20)联动的方芯拨桃(21)配合,方芯拨桃(21)同时经由铰接于壳体(100)内上侧的斜舌锁定片(11)与斜舌拨片(12)配合,防插片(30)的另一端通过拨柱(31)与铰接于壳体(100)内下侧的三角舌拨片(40)配合,三角舌拨片(40)与一平行于斜舌(10)、且前端可伸出壳体(100)外端的防插小舌(50)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手 拨桃(20)位于防插片(30)上方,其上设有防插解锁片(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插机械锁体。其壳体内设置有斜舌和执手拨桃,其中,在斜舌的后方设有一总体呈L形的防插片,防插片的一端和与执手拨桃联动的方芯拨桃配合,方芯拨桃同时经由铰接于壳体内上侧的斜舌锁定片与斜舌拨片配合,防插片的另一端通过拨柱与铰接于壳体内下侧的三角舌拨片配合,三角舌拨片与一平行于斜舌、且前端可伸出壳体外端的防插小舌相连。由于防插片和防插小舌的存在,只有在门外使用配置的钥匙才能打开门,安全性较好,另外,它通过与执手拨桃联动的方芯拨桃与防插片的配合以及三角舌拨片、防插小舌和防插片之间的配合,使用者站在门内转动执手拨桃时,方芯拨桃首先带动防插片转动,同时又可将斜舌拉回,从而将门打开。
文档编号E05B63/20GK201003327SQ20072004804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30日
发明者岷 刘 申请人:岷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