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透光量的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45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节透光量的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透光量的窗。
技术背景现有窗户由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玻璃构成。这种现有的窗户无法做 到调节透光量,如果要遮挡光线,就要使用窗帘,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窗帘 一是布帘, 一是百叶帘,用布帘的缺点是,要遮挡光线,就全部将光线遮 挡掉。用百叶帘,虽然可以部分遮挡光线,但是会在室内形成阴影,并且 透过百叶窗的光线不够均匀和柔和。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光线透过均匀、柔和,不会产生阴影的 可调节透光量的窗,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透光量的窗釆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透光量的窗,包括外窗框, 一边与外窗框一边铰链的内窗 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框内嵌有两层圆形偏振玻璃片,其中至少一块 为可旋转的圆形偏振玻璃片。所述可旋转的圆形偏振玻璃片为内层的圆形偏振玻璃片,所述该内层 的圆形偏振玻璃片可旋转90。。所述内层的圆形偏振玻璃片上固定有把手。 所述把手为圆形把手,固定在内层圆形偏振玻璃片的中央位置。 釆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窗框内嵌有两层圆形偏振玻璃片,这样可以 通过旋转圆形偏振玻璃片来调节两层圆形偏振玻璃片之间的偏振角度,从 而来调节通过圆形偏振玻璃片的透光量,这种方式透光的光线,不仅不会 产生阴影,而且光线均勾柔和。。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调节透光量的特点,透过的光线具有均匀柔和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窗框 2,内窗框 3,铰链 4、外层的圆形偏振玻璃片 5,内层的圆形偏振玻璃片 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透光量的窗,包括外窗框l,内窗框 2。内窗框2的一边与外窗框1的一边利用铰链3连接。在内窗框2内嵌有 两层圆形偏振玻璃片4、 5。其中外层的圆形偏振玻璃片4固定不动,内层 的圆形偏振玻璃片5可旋转90。。在该内层的圆形偏振玻璃片5中央位置 安装有一个把手6,该把手6为圆形把手。通过握住把手'6旋转内层的圆形偏振坡璃片5,可以调节外层的圆形偏 振玻璃片4和内层的圆形偏振玻璃片5之间形成的偏振角度,从而可以调 节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的透光量,由于未釆用其它物体来遮挡光线, 因此,透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的光线不会产生阴影,并且光线均匀柔和。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 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透光量的窗,包括外窗框,一边与外窗框一边铰链的内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框内嵌有两层圆形偏振玻璃片,其中至少一块为可旋转的圆形偏振玻璃片。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节透光量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 转的圆形偏振坡璃片为内层的圆形偏振坡璃片,所述该内层的圆形偏振玻 璃片可旋转9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透光量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 的圆形偏振玻璃片上固定有把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透光量的窗,其特征在亍所述把手 为圆形把手,固定在内层圆形偏振玻璃片的中央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透光量的窗,包括外窗框,一边与外窗框一边铰链的内窗框,所述内窗框内嵌有两层圆形偏振玻璃片,其中至少一块为可旋转的圆形偏振玻璃片。这种可调节透光量的窗结构简单,具有调节透光量的特点,透过的光线具有均匀柔和的优点。
文档编号E06B3/54GK201110111SQ20072007484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0日
发明者余安敏, 澜 俞, 承 喻 申请人: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