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27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酒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送酒水的酒推车,适合餐厅酒楼等处使用。
背暴技术
现有的餐饮小推车,大多是用不锈钢做成的方形餐车,其顶面及下部的柜体内可放置各 种小菜、酒水等物品,餐车底部设有滚轮方便推动。但这种餐车的顶板没有挡边,柜体上也 没有固定架,放置在该顶面的物品容易被碰掉或滑落,特别是用于运送酒水等易碎品时,更 加是要小心翼翼,使用上很不方便,而且现有的餐车造型简陋,当用于高档的宾馆酒楼时显 得格格不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物品滑落、外观美观、适合运送酒水 的酒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酒推车,包括车架、 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多层水平搁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底部的多个滚轮,其中,至少有一层 水平搁板的周边凸设有防止物品滑落的挡边以及至少在一层水平搁板上固设有酒瓶固定架。
所述酒瓶固定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搁板的柱体以及固定在所述柱体顶部周边的多个能 容纳酒瓶的套环。
所述水平搁板设有上、中、下三层,所述酒瓶固定架设置在中层或下层的水平搁板上。 所述上层水平搁板与中层水平搁板之间、或者中层水平搁板与下层水平搁板之间设置有 包围部分側面的侧板。
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固设有方便推拉的把手。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酒推车的水平搁板设有挡边可防止其上的物品被碰掉 或滑落,且水平搁板上设有酒瓶固定架,方便运送酒类饮品,而且外形设计新颖、美观大方。


图i为本实用新型酒推车实施例一的结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酒推车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酒推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多层水 平搁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的多个滾轮3。其中,至少有一层水平拥板2的周边凸 设有挡边5,可防止放置的物品滑落或碰掉,该挡边5可采用铜镀金花边条,非常精致美观。 此外,至少在一层水平搁板2上固设有酒瓶固定架6,该酒瓶固定架6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 搁板2的柱体61以及固定在所述柱体61顶部周边的三个或以上能容纳酒瓶的铜花边条套环 62,所述柱体61采用镀金的铜管.为了方便推拉,所述车架l的左右两側均固设有镀金的铜 管做成的把手7。
如图l所示的实施例一中,所述水平搁板2设有上、中、下三层,其中上层和下层水平 搁板2设有挡边5,所述酒瓶固定架6设置在中层的水平搁板2上,所述车架l左側的上层 水平搁板2与中层水平搁板2之间、以及中层水平搁板2与下层水平搁板2之间设置有包围 该側侧面的側板8,所述车架1右側的中层水平搁板2与下层水平搁板2之间也设置有包围 该側側面的侧板8。所述側板8的外表面可设计有装饰图案,不但增加了美感,而且可以将 一些较散乱的物品置于所述侧板8内部,使本实用新型的酒推车看上去更整齐美观。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所述水平搁板2也设有上、中、下三层,每层水平搁板2、均 设有挡边5,所述酒瓶固定架6设置在下层的水平搁板2上,各层水平搁板2之间通过四根
柱子ll连接和支撑。
所述车架1和水平搁板2的外形可以采用方形、椭圆形等不同的形状,水平搁板2可釆 用木质或玻璃或两者的结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酒推车外观上具有更多变化、更加美观。
权利要求1、一种酒推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多层水平搁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的多个滚轮(3),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层水平搁板(2)的周边凸设有挡边(5)以及至少在一层水平搁板(2)上固设有酒瓶固定架(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瓶固定架(6)包括固定在所述 水平搁板(2 )的柱体(61)以及固定在所述柱体(61 )顶部周边的多个能容纳酒瓶的套环(62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搁板(2)设有上、中、下三 层,所述酒瓶固定架(6)设置在中层或下层的水平搁板(2)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酒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水平搁板(2)与中层 水平搁板(2)之间、或者中层水平搁板(2)与下层水平搁板(2)之间设置有包围部分側面 的側板(8)。
5、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酒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左右两側固 设有方便推拉的把手(7)。
专利摘要一种酒推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多层水平搁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1)底部的多个滚轮(3),其中,至少有一层水平搁板(2)的周边凸设有铜镀金花边条挡边(5)以及至少在一层水平搁板(2)上固设有铜条镀金酒瓶固定架(6)。本实用新型的酒推车可有效防止置于其上的物品滑落,且能固定酒瓶,外形美观大方,适合宾馆酒楼等处运送酒水使用。
文档编号A47B31/00GK201055112SQ200720121328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日
发明者郭炳伦 申请人:郭炳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