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65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偷锁破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计算机数据其价值远比计算机本体高,为了避免有心人士偷走计算 机以后夺取内部数据,许多商用计算机内部会加装一个数据保护系统,并与计算机本体的防偷锁(Kensington lock)破坏检测装置结合。当防偷锁被破坏之 后,防偷锁破坏检测装置将适时地发出信号给数据保护系统,使数据保护系 统死锁硬盘,以避免数据遭窃。防偷锁破坏检测装置多是使用开关来确定防偷锁是否被破坏。通常有两 种判断模式,即常开模式和常关模式两种。常开模式为在一般使用下,开关 通过外部机制处于开启状态,当防偷锁被破坏时,开关成为关闭状态,使数 据保护系统判定防偷锁被破坏,从而锁住数据储存媒介。常关模式为在一般 使用下,开关保持关闭状态,当防偷锁被破坏时,将触发开关,使开关成为 开启状态,使数据保护系统判定防偷锁被破坏,从而锁住数据储存媒介。但常开模式因通过外部机制使开关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可能导致开关 内部弹性元件的弹性疲劳而失去作用,因而影响可靠性。而常关模式必须确 定防偷锁被破坏后可精确地触发开关,才能达到数据保护的功效,这无论是 在机构设计或者电路设计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度,并提高整体设计成本。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防偷锁破坏检测装置,使计算机内部数据可以有更 加完善的保护,是现今厂商所努力的目标之一。新型内容因此本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结构,用以确定防偷锁是否被破坏。 根据本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 一种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连接于数据 保护系统上,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具有防偷锁托架和检测组件。防偷锁托架 具有防偷锁孔和阻断件。防偷锁孔对应防偷锁,使防偷锁可以固定在防偷锁 托架上。检测组件具有连接器和传输线。连接器连接到数据保护系统,而传 输线则绕过阻断件,并连接于连接器上,使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检测组件为通 路状态。当防偷锁被破坏时,导致防偷锁托架产生位移,阻断件将阻断传输 线,使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检测组件为断路状态。在各实施例中,将传输线绕过阻断件,当破坏防偷锁导致防偷锁托架产 生位移时,阻断件将阻断传输线。由此,数据保护系统可判断防偷锁是否被 破坏,进而完整地保护计算机内部数据。本新型仅通过多个元件来构成整个 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为低成本易实现的解决方案,且实施例中也不使用 任何弹性元件,因此提高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的可靠性。


为使本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和实施例能更明显易于理解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表示依照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 图2表示依照本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偷锁托架的放大图 图3表示依照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 图4表示依照本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偷锁托架的放大图;以及 图5表示依照本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实际应用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新型的实施例中利用传输线绕过阻断件,当破坏防偷锁导致防偷锁 托架产生位移时,阻断件将阻断传输线,进而触发数据保护系统的保护动作。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改变各元件的材质和相对位置,以符合实际应用 上的各种机构设计。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图1表示依照本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 构100。图2则表示依照本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偷锁托架的放大图。防偷锁 破坏4企测结构100包括防偷锁托架110和4全测组件120。防偷锁托架110具 有防偷锁孔112和阻断件114。防偷锁孔112对应防偷锁(图中未表示)设置, 使防偷锁可固定于防偷锁孔112上。检测组件120具有连接器122和传输线 124。连接器122与数据保护系统相连接,而传输线124绕过阻断件114,并 连接于连接器122上,使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检测组件为通路状态。由于传输线124两端都连接于连接器122上,因此数据保护系统可检测 到传输线124保持通路状态。此时设定数据保护系统为正常使用情况,不对 计算机内部数据进行保护。当有心人士欲偷窃计算机并夺取内部数据时,需 要分离防偷锁和计算机,以将计算机移至特定地点,进行数据读去的动作。 由于防偷锁和防偷锁托架110相互固定,因此当防偷锁离开计算机时,造成 防偷锁托架110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从而导致阻断件114阻断传输线124。在本实施例中,防偷锁托架110为不锈钢材质,阻断件114大致为L型 的片状结构。当防偷锁托架110产生位移时,阻断件114将断开传输线124, 因而使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检测组件120为断路状态,并开启数据保护,以避 免数据遭窃。第二实施例防偷锁离开计算机时所使用的力量非常大,可能造成防偷锁托架呈现不 规则移动,或者使连接器脱离与数据保护系统间的连结,使得传输线不能形 成断路状态。第二实施例针对第一实施例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作进一步地 改进,以期望传输线在防偷锁被破坏时可确保成为断线状态。同时参照图3和图4。图3表示第二实施例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300。 图4表示第二实施例中防偷锁托架310的放大图。防偷锁托架310包括第一 滑动组件316,而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300包括第二滑动组件330。第一滑 动组件316与第二滑动组件330两者相互对应设置,因此可以控制防偷锁托 架310的^i移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组件316为一个导引轨结构,第二滑动组件330 由导引柱结构332和第一螺丝334组成,导引柱结构332可以是由计算机机 壳凸出的柱状结构,第一螺丝334则锁定在导引柱结构332上。整个防偷锁 破坏检测结构300将防偷锁托架310通过第一滑动组件316(导引轨结构)装 设在第二滑动组件330之间,即将防偷锁托架310装设于导引柱结构332与 第一螺丝334之间。因此防偷锁托架310产生位移时将沿着第一滑动组件
3 16(导SI轨结构)的方向移动。此外,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300包括束缚件340,其设置于防偷锁托架 310与检测组件320之间。而传输线324缠绕在束缚件340上。通过束縛件 340的设置,当防偷锁托架310产生位移时,牵引传输线324的力将终止于 束缚件340的位置,因此可避免连接器322脱离数据保护系统,并确保阻断 件314可阻断传输线324。此外,束缚件340可以为计算机机壳上的特定凸 出结构。接着参照图5。该图示意地表示将第二实施例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装 设在笔记型计算机上的情形。其中,防偷锁破坏结构还包括第二螺丝514。 第二螺丝514锁定在束缚件340上,以避免缠绕在束绰件340上的传输线324 脱离束缚件340。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是利用传输线绕过阻断件的结构,当破坏防偷锁导致 防偷锁托架位移时,阻断件阻断传输线以产生断路的方式,来使数据保护系 统判定防偷锁被破坏,进而锁住计算机内部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虽然本新型已以上述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出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连接于数据保护系统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包括一防偷锁托架,具有一防偷锁孔和一阻断件,所述防偷锁孔对应于一防偷锁设置,使所述防偷锁固定于所述防偷锁托架上;以及一检测组件,具有一连接器和一传输线,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数据保护系统上,所述传输线绕过所述阻断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器上,使所述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所述检测组件为通路状态,当所述防偷锁被破坏致使所述防偷锁托架产生位移时,所述阻断件阻断所述传输线,使所述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所述检测组件为断路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件 大致为一L型片状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偷锁 托架为不锈钢材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防偷 锁被破坏致使防偷锁托架产生位移时,阻断件将切断传输线,使数据保护系 统判定检测组件为断路状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偷锁 托架还包括一第一滑动组件,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还包括一第二滑动组件, 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二滑动组件相互对应设置,以控制防偷锁托架的位移方 向。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 动组件为一导引轨结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 动组件为一导引柱结构和一第一螺丝,第一螺丝锁定在导引柱结构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束 绰件,设置于防偷锁托架与检测组件之间,使传输线缠绕在束缚件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锁 定在束缚件上的第二螺丝。
专利摘要一种防偷锁破坏检测结构,包括防偷锁托架和检测组件。防偷锁托架具有对应防偷锁设置的防偷锁孔和阻断件。检测组件具有连接器和传输线。连接器连接到数据保护系统上,传输线则绕过阻断件并连接于连接器上,使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检测组件为通路状态。当防偷锁被破坏时,使防偷锁托架产生位移,阻断件将切断传输线,使数据保护系统判定检测组件为断路状态。
文档编号E05B73/00GK201017321SQ20072013939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7日
发明者唐嘉政, 苏建融, 许志江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