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69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汽车配套使用的铝梯。
背景技术
自行车或摩托车厂家在搬运产品过程中,经载物汽车上下装载或卸载时,由于物体过重或过多,给搬运带来困扰。有时必须使用吊运,灵活性差,效率低,成本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梯子可以使该问题得以简单解决,还可以解决 方便携带和移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和搬运极为方便的铝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梯,其铝梯主体由上组件、中组件和下组件依次 活动连接构成可折叠结构,上组件、中组件和下组件都是由架设在两根梯柱之 间的多个横梁组成,上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座,连接座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 延伸构成上端斜面。
上述中组件侧边可以安装有把手。上述把手连接有链条。
上述中组件的横梁个数为6,下组件的横梁个数为4,上组件的横梁个数为3。
实际使用时,打开折叠的铝梯,将铝梯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将上组件的连接座放置车厢内,通过梯子可以直接将自行车或摩托车推到车厢内或卸下,使用极为方便。该梯子可以折叠,附带把手,铝梯质轻摩擦力大,便于搬动。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l是本实用新型铝梯的结构图。
图2是侧视图。
图3是铝梯折叠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图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铝梯的结构。铝梯主体由上组件1、 中组件2和下组件3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可折叠结构,上组件l、中组件2和下组 件3都是由架设在两根梯柱5之间的多个横梁6组成,上组件1的端部固定连 接座4,连接座4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延伸构成上端斜面。
铝梯折叠后的长度设计成98.8厘米时,宽度为37.0厘米,上组件长39.58 厘米,中组件长为93.7厘米,下组件长为54.98厘米,打开后的整个梯长为1.88 米,上组件和下组件分别与中组件呈IO度的夹角,形成一定弧度,便于使用, 同时将中组件的横梁个数定为六,下组件的横梁个数为四,上组件的横梁个数 为三。针对该梯型这种尺寸的设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中组件侧边可以安装把手7,把手连接链条方便背挂。
尽管上文中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这仅是示例性的,本 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领会到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还可以有多种其它
权利要求1. 一种铝梯,其特征在于其铝梯主体由上组件、中组件和下组件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可折叠结构,上组件、中组件和下组件都是由架设在两根梯柱之间的多个横梁组成,上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座,连接座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延伸构成上端斜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组件侧边安装有把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接有链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组件的横梁个数为6, 下组件的横梁个数为4,上组件的横梁个数为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梯,与汽车配套使用。铝梯主体由上组件、中组件和下组件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可折叠结构,上组件、中组件和下组件都是由架设在两根梯柱之间的多个横梁组成,上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座,连接座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延伸构成上端斜面。实际使用时,打开折叠的铝梯,将铝梯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将上组件的连接座放置车厢内,通过梯子可以直接将自行车或摩托车推到车厢内或卸下,使用极为方便。该梯子可以折叠,附带把手链条,铝梯质轻便于搬动和携带,具有极强的市场价值。
文档编号E06C1/00GK201078182SQ200720177608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恩斌 申请人:李恩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