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4067阅读:19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门窗领域,涉及一种门窗外开窗与内开
窗的转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门窗外开窗转内开窗的方式,采用了腔两侧悬臂完全
对称的T字形中梃结构,而外开窗侧必须增加转向框才能实现外开窗 的开启;其缺点是型材用量较大、影响外视效果、加工方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外开窗 转内开窗的"Z"字形中梃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内容简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开窗与内 开窗的转向结构,采用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Z"字形结构,实 现外开窗与内开窗之间的转换。
"Z"字形中梃为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型材, 一侧悬臂在室 内,另一侧悬臂在室外,将"Z"字形中梃斜切呈45。角,外开窗专 用边框与"Z"字形中梃组合在一起,内开窗边框直切呈90。角与"Z" 字形中梃通过"T"形连接组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 陷,具有降低型材用量、外视效果美观、加工方便等优点。

图1是"Z"字形中梃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Z"字形中梃、2是外开窗专用边框、3是内开窗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 图做具体说明。见图i, "z"字形中梃结构是外开窗与内开窗的转向 结构,采用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z"字形结构,实现外开窗与 内开窗之间的转换。"Z"字形中梃1为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型材, 一侧悬臂在室内,另一侧悬臂在室外,将"z"字形中梃1斜切,呈45°角,外开窗专用边框2与"Z"字形中梃1组合在一起,内开窗 边框3直切呈90°角与"Z"字形中梃1通过"T"形连接组合在一 起o
实施过程"Z"字形中梃1为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型材, 一侧悬臂在室内,用于与外开窗结构的配合; 一侧悬臂在室外,用于 与内开窗结构的配合;将"Z"字形中梃1斜切呈45。角下料,并进 行端铣;将外开窗专用边框2与"Z"字形中梃1利用先组角后注胶 的工艺组合起来;将内开窗边框3与"Z"字形中梃1利用先"T"形 连接后注胶的工艺组合起来;从而实现外开窗与内开窗的转向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开窗与内开窗的转向结构,采用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Z”字形结构,实现外开窗与内开窗之间的转换;“Z”字形中梃(1)为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型材,一侧悬臂在室内,另一侧悬臂在室外,将“Z”字形中梃(1)斜切呈45°角,外开窗专用边框(2)与“Z”字形中梃(1)组合在一起,内开窗边框(3)直切呈90°角与“Z”字形中梃(1)通过“T”形连接组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门窗领域,涉及一种门窗外开窗与内开窗的转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开窗与内开窗的转向结构,采用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Z”字形结构,实现外开窗与内开窗之间的转换。“Z”字形中梃为腔两侧悬臂完全不对称的型材,一侧悬臂在室内,另一侧悬臂在室外,将“Z”字形中梃斜切呈45°角,外开窗专用边框与“Z”字形中梃组合在一起,内开窗边框直切呈90°角与“Z”字形中梃通过“T”形连接组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一种“Z”字形中梃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降低型材用量、外视效果美观、加工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E06B3/32GK201232479SQ20082001437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
发明者宇 单, 李文波, 杨向东, 胡宝升 申请人:王 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