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游戏围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463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的游戏围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用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包括框架本体、设置在框架本体上的布套,其
中框架本体包括位于各个角部的立杆;上框架,该上框架包括设置于每相邻的 两根立杆之间的第一侧杆、第二侧杆、保持架,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的外端部 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立杆的上端部相连接,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的内端部分别与 保持架相枢轴连接,在保持架上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和解锁两 种工作状态,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侧杆与第二侧杆大致呈一条直
线,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侧杆与第二侧杆沿其内端部处折叠;下 框架,该下框架包括底盘连接件和多根底撑杆,底撑杆的外端部分别与立杆的 下端部相连接,底撑杆的内端部分别与底盘连接件相枢轴连接,底盘连接件具 有锁定和解锁两种工作状态,当所述的底撑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时,底盘连接件 处于锁定状态,当底撑杆处于折叠状态时,底盘连接件处于解锁状态。
本申请人专利号为20072003458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现有的游 戏围框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保持架内的档块,第一侧杆的内端 部通过第一转轴与保持架相转动连接,第二侧杆的内端部通过第二转轴与保持 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相平行设置,档块通过第三转轴与 保持架相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相垂直设置,所述的档块的上端部具 有支撑面,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侧杆的内端部和第二侧杆的内端 部被夹在保持架的内壁与支撑面之间,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侧杆 的内端部和第二侧杆的内端部分别与支撑面相脱离,由于档块在保持架内的摆 动受限,因此,操作极不灵活,折叠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操作 方便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包括框架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框架本体上的布套,所述的框架本体包括 多根立杆,所述的立杆位于所述的框架本体的各个角部;
上框架,所述的上框架包括设置于每相邻的两根立杆之间的第一侧杆、第 二侧杆、保持架,所述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的外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相邻的两 根立杆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的内端部分别与所述的保 持架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保持架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 和解锁两种工作状态,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杆与 所述的第二侧杆大致呈一条直线,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 第一侧杆与所述的第二侧杆分别沿其内端部处折叠;
下框架,所述的下框架包括底盘连接件和多根底撑杆,所述的底撑杆的外 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立杆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的底撑杆的内端部分别与底盘连 接件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底盘连接件具有锁定和解锁两种工作状态,当所述的 底撑杆处于同一平面上时,所述的底盘连接件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的底撑杆 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底盘连接件处于解锁状态;
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具有容置槽的连接块,所述的第一侧杆的内端部通过 第一转轴与保持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侧杆的内端部通过第二转轴与保持 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的保持架的相 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条导向孔,所述的连接块通过至少一根与所述的第一 转轴相平行设置的锁定轴与所述的保持架相连接,且所述的锁定轴插设在所述 的导向孔内,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杆的内端部和 第二侧杆的内端部均担设在所述的锁定轴上;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所述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中至少有一根与所述的锁定轴相脱离且与锁定轴相 脱离的侧杆的内端部位于所述的连接块的容置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孔为两个,所述的锁定轴也为两根,在所述的连 接块的相对的两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两条上部相远离下部相靠近的限位孔,所 述的锁定轴依次穿过所述的导向孔和限位孔与所述的保持架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块的外表面固定设置一凸块,所述的保持架上开设有一长度方 向与框架本体的上下方向相一致的导向开口,所述的凸块通过所述的导向开口
伸出所述的保持架。
在所述的保持架的内侧壁与所述的连接块的内侧之间还连接有一弹性件。 所述的第一侧杆的内端部的底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侧杆的内端部的底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锁定轴卡 设在所述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的锁定轴卡设在所述的第二凹槽内;当所述的锁 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锁定轴与所述的第一凹槽相脱离,所述的锁定 轴与所述的第二凹槽相脱离。
所述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的内端部具有一导向斜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锁 定机构仅由具有容置槽的连接块与保持架通过锁定轴相连接,当锁定机构处于 锁定状态时,侧杆内端部担设在锁定轴上,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侧杆 内端部脱离锁定轴且位于连接块的容置槽内,该锁定机构结构较简单,操作很 方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游戏围框的框架本体展开状态下的立体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游戏围框的框架本体处于半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与保持架以及侧杆的结构分解附图4为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附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附图6为锁定机构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的示意附图为图6中B-B方向剖视附图8为锁定机构处于完全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图8中C-C方向剖视其中100、框架本体;
1、 立杆;
2、 上框架;21、第一侧杆;22、第二侧杆;23、保持架;24、锁定 机构;25、第一转轴;26、第二转轴;27、第一凹槽;28、第二凹 槽;29、导向斜面;
3、 下框架;31、底盘连接件;32、底撑杆;
4、连接块;41、容置槽;5、导向孔;6、导向孔;7、锁定轴; 8、锁定轴;9、限位孔;10、限位孔;42、凸块;43、导向开口; 44、 弹性件;具体买施万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l和图2所示的游戏围框,包括框架本体100、设置在所述的框架本体 100上的布套(图中未显示),所述的框架本体IOO包括
多根立杆1,所述的每根立杆1位于所述的框架本体100的各个角部; 上框架2,所述的上框架2包括设置于每相邻的两根立杆1之间的第一侧杆 21、第二侧杆22、保持架23,所述的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的外端部分别 与所述的相邻的两根立杆1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 的内端部分别与所述的保持架23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保持架23上设置有锁定 机构24,所述的锁定机构24具有锁定和解锁两种工作状态,当所述的锁定机构 24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杆21与所述的第二侧杆22大致呈一条直线, 如附图4所示,当所述的锁定机构24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杆21与 所述的第二侧杆22沿其内端部处折叠,如附图2所示;
下框架3,所述的下框架3包括底盘连接件31和多根底撑杆32,所述的底 撑杆32的外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立杆1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的底撑杆32的内 端部分别与底盘连接件31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底盘连接件31具有锁定和解锁 两种工作状态,当所述的底撑杆32处于同一平面上时,所述的底盘连接件31 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的底撑杆3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底盘连接件31处 于解锁状态。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24与保持架23以及第一侧杆21、第二侧杆 22结构分解图,其中,所述的锁定机构24包括具有容置槽41的连接块4,在 连接块4的两侧相对的开设有两条上部相远离下部相靠近的限位孔9、 10,在连 接块4的一侧还固定有一凸块42,所述的保持架23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两条与 保持架23长度方向一致的导向孔5、 6,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侧杆21内端部通过第一转轴25与保持架23相转动连接,第二侧杆22 内端部通过第二转轴26与保持架23相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5与第二转轴26 相平行设置,连接块4通过锁定轴7、 8与保持架23相连接,锁定轴7、 8与第 一转轴25也相平行设置,锁定轴7依次穿过保持架23的导向孔5与连接块4 的限位孔9、锁定轴8依次穿过保持架23的导向孔6与连接块4的限位孔10 实现连接块4与保持架23的连接。
保持架23上还开设有与保持架23上下方向相一致的导向开口 43,连接块4上的凸块42通过导向开口 43伸出至保持架23的外侧。
第一侧杆21的内端部底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7,在第二侧杆22的内端部底 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8,当锁定机构24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轴7卡设在第一凹 槽27中,锁定轴8卡设在第二凹槽28中,从而使得锁定更牢固。
且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的内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导向斜面29。 在保持架23的内侧与连接块4的内侧之间还连接有一弹性件44。 图4和图5所示的为锁定机构24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 此时,第一侧杆21与第二侧杆22的处于同一直线上,且锁定轴7卡设在第一 侧杆21的第一凹槽27中,锁定轴8卡设在第二侧杆22的第二凹槽28中,弹 性件44处于释放状态;
图8和图9所示的为锁定机构24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 当处于解锁状态,第一侧杆21与第二侧杆22相对保持架23折叠,且第一侧杆 21的内端部与第二侧杆22的内端部分别位于连接块4的容置槽41内,弹性件 44仍处于释放状态。
图6和图7为锁定机构由锁定状态至解锁状态转换示意图,当需要将游戏 围框折叠起来时,向上推动凸块42,且拨动锁定轴7、 8使得锁定轴7、 8分别 脱离第一凹槽27和第二凹槽28,在导向孔5、 6和限位孔9、 IO的带动下,连 接块4向上运动,此时,弹性件44受力被压縮,第一侧杆21绕第一转轴25转 动至其内端部位于连接块4的容置槽41中,第二侧杆22同样也绕第二转轴26 转动至其内端部位于连接块4的容置槽41中从而完成折叠,弹性件44再次被 释放,连接块4回复原位;当需要打开游戏围框,向下按动第一侧杆21和第二 侧杆22,使得第一侧杆21绕第一转轴25逆时针转动,第二侧杆22绕第二转轴 26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的导向斜面29,使得第一侧杆 21和第二侧杆22很容易绕轴转动,当锁定轴7位于第一侧杆21的第一凹槽27 和锁定轴8位于第二侧杆22的第二凹槽28中时,锁定机构再次被锁定,此时, 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处于同一直线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包括框架本体(100)、设置在所述的框架本体(100)上的布套,所述的框架本体(100)包括多根立杆(1),所述的立杆(1)位于所述的框架本体(100)的各个角部;上框架(2),所述的上框架(2)包括设置于每相邻的两根立杆(1)之间的第一侧杆(21)、第二侧杆(22)、保持架(23),所述的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的外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相邻的两根立杆(1)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的内端部分别与所述的保持架(23)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保持架(23)上设置有锁定机构(24),所述的锁定机构(24)具有锁定和解锁两种工作状态,当所述的锁定机构(24)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杆(21)与所述的第二侧杆(22)大致呈一条直线,当所述的锁定机构(24)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杆(21)与所述的第二侧杆(22)分别沿其内端部处折叠;下框架(3),所述的下框架(3)包括底盘连接件(31)和多根底撑杆(32),所述的底撑杆(32)的外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立杆(1)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的底撑杆(32)的内端部分别与底盘连接件(31)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底盘连接件(31)具有锁定和解锁两种工作状态,当所述的底撑杆(32)处于同一平面上时,所述的底盘连接件(31)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的底撑杆(3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的底盘连接件(31)处于解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24)包括具有容置槽(41)的连接块(4),所述的第一侧杆(21)的内端部通过第一转轴(25)与保持架(23)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侧杆(22)的内端部通过第二转轴(26)与保持架(23)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轴(25)与第二转轴(26)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的保持架(23)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条导向孔(5、6),所述的连接块(4)通过至少一根与所述的第一转轴(25)相平行设置的锁定轴(7、8)与所述的保持架(23)相连接,且所述的锁定轴(7、8)插设在所述的导向孔(5、6)内,当所述的锁定机构(24)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杆(21)的内端部和第二侧杆(22)的内端部均担设在所述的锁定轴(7、8)上;当所述的锁定机构(24)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的第一侧杆(21)和第二侧杆(22)中至少有一根与所述的锁定轴(7、8)相脱离且与锁定轴(7、8)相脱离的侧杆的内端部位于所述的连接块(4)的容置槽(41)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孔(5、 6)为两个,所述的锁定轴(7、 8)也为两根,在所述的连接块(4)的相 对的两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两条上部相远离下部相靠近的限位孔(9、 10),所 述的锁定轴(7、 8)依次穿过所述的导向孔(5、 6)和限位孔(9、 10)与所述 的保持架(2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一凸块(42),所述的保持架(23)上开设有一长度方 向与框架本体(100)的上下方向相一致的导向开口 (43),所述的凸块(42) 通过所述的导向开口 (43)伸出所述的保持架(23)。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保持架(23)的内侧壁与所述的连接块(4)的内侧之间还连接有一弹性件(44)。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 杆(21)的内端部的底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7),所述的第二侧杆(22)的内端 部的底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7),当所述的锁定机构(24)处于锁定状态时,所 述的锁定轴(7)卡设在所述的第一凹槽(27)内,所述的锁定轴(8)卡设在 所述的第二凹槽(27)内;当所述的锁定机构(24)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 锁定轴(7)与所述的第一凹槽(27)相脱离,所述的锁定轴(8)与所述的第 二凹槽(28)相脱离。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 杆(21)和第二侧杆(22)的内端部具有一导向斜面(2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游戏围框,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包括多根立杆、上框架、下框架,其中上框架包括设置于每相邻的两根立杆之间的第一侧杆、第二侧杆、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设置有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侧杆与第二侧杆大致呈一条直线,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侧杆与第二侧杆沿其内端部处折叠,锁定机构由具有容置槽的连接块与保持架通过锁定轴相连接,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侧杆内端部担设在锁定轴上,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侧杆内端部脱离锁定轴且位于连接块的容置槽内,该锁定机构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47D13/06GK201160703SQ200820032410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9日
发明者张兴荣, 钟友明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