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86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中式快餐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目前有一些中式快餐企业采取在中心厨房内进行中餐食品的制作,冷却后按一定量灌装到包装盒后,送至各门市店进行销售,对于堂吃顾客,需要马上将中餐食品进行加热。加热一般利用微波炉,对于中式快餐门市店,它所拥有的微波炉量较多,目前微波炉只能摊放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上方的空间得不到充分使用,工作台占地面积较大,其次,有些中式快餐门市店的前、后堂之间用柜台分隔,后堂还需要分隔出加工场所,这就要求有较大的后堂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利用空间整齐摆放微波炉、又能作为分隔用的多用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包括顶板、中板、底板、两前边柱和两后边柱的两层框架,框架的前侧且处于两前边柱之间设有前中柱,框架的前中柱与两前边柱之间各对应上、下层设有上、下翻门。
所述前边柱由前上边柱和前下边柱组成,所述后边柱由后上边柱和后下边柱组成,所述前中柱由前上中柱和前下中柱组成;前上边柱、前上中柱和后上边柱固定在顶板与中板之间,前下边柱、前下中柱和后下边柱固定在中板与底板之间。
所述两上翻门的上方各设有固定在前上中柱与前上边柱之间的上面板,上翻门的顶部连接有上铰接支架,上翻门通过上铰接支架连接在对应的前上中柱与前上边柱之间;所述两下翻门的上方各设有固定在前下中柱与前下边柱之间的下面板,下翻门的顶部连接有下铰接支架,下翻门通过下铰接支架连接在对应的前下中柱与前下边柱之间。
在顶板与中板的后侧之间根据微波炉宽度设置后上中柱,在中板与底板的后侧之间设
置后下中柱,后上中柱与后下中柱是上下对应的。
4所述框架的两侧在前上边柱与后上边柱之间固定有上侧板,在前下边柱与后下边柱之间固定有下侧板。
所述顶板、中板、底板的底面上根据微波炉的摆放位置各固定有1 3个电源插座,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电源插座之间设有排线管。所述顶板、中板和底板上各设有出气孔。
所述顶板、中板、底板为不锈钢板,顶板、中板、底板各具有由边缘经三折形成的折边。
所述底板折边的底部安装有前、后撑脚,在底板的底面上且处于前、后撑脚之间设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框架,每一层中可放置多个微波炉,后面采用开放式,利用了空间来摆放微波炉而且可以整齐摆放,使工作场所整洁。框架内设有电源插座和排线管,微波炉使用方便、安全。垫高本多用柜,例如放在矮柜上,可以作为后堂的分隔,微波炉的摆放是正面朝后,工作人员在由框架分隔出的后方场所进行食物的加工,由于框架前面设有翻门,选择框架内某一区域不放微波炉,形成送食物的通道,在后方场所完成加工的食物,放入框架内的送食物的通道,由处于框架前面的服务员丌门取出,使用方便。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具有包括顶板1、中板2、底板3、两前边柱4、两后边柱14以及处于两前边柱4之间的前中柱5的两层框架,框架的前中柱5与两边柱4之间各对应上、下层设有上、下翻门8、 11。见附图,本实施例中,前边柱4由前上边柱4-1和前下边柱4-2组成,后边柱14由后上边柱14-1和后下边柱14-2组成,前中柱5由前上中柱5-1和前下中柱5-2组成;前上边柱4-1、后上边柱14-1和前上中柱5-1固定在顶板1与中板2之间,前下边柱4-2、前下中柱5-2和后下边柱14-2固定在中板2与底板3之间。在顶板1与中板2的后侧之间设置1 2根后上中柱15-1,在中板2与底板3的后面之间同样设置1 2后下中柱15-2,后上中柱15-1与后下中柱15-2是上下对应的。本实施例设置2根后上中柱15-1和2根后下中柱15-2,后上中柱15-1之间、后下中柱15-2之间、后上中柱15-1与后上边柱14-1之间、后下中柱15-2与后下边柱14-2之间的距离大于微波炉的宽度。框架的左右两侧在前上边柱4-1与后上边柱14-1之间固定有上侧板16-1,在前下边柱4-2与后下边柱14-2之间固定有下侧板16-2。
所述两上翻门8的上方各设有固定在前上中柱5-1与前上边柱4-1之间的上面板6,两上翻门8顶部各连接有上铰接支架7,前上中柱5-1左右两侧各固定有向前凸出的凸板5-3,两前上边柱4-l上各固定有向前凸出的凸板4-3,凸板上均设有销孔,两销轴分别通过前上中柱凸板5-3上的销孔与相对的前上边柱凸板4-3上的销孔连接到铰接支架7两端端面上的销孔内,使上翻门8铰接在前上中柱5-l与前上边柱4-l之间。
所述两下翻门11的上方各设有固定在前下中柱5-2与前下边柱4-2之间的下面板9,下翻门11顶部连接有下铰接支架10,前下中柱5-2左右两侧各固定有凸板5-4,两前下边柱4-2上各固定有凸板4-4,由两销轴分别通过前下中柱凸板5-4上的销孔与前下边柱凸板4-4上的销孔连接到铰接支架IO两端端面上的销孔内,使下翻门11铰接在对应的前下中柱5-2与下边柱4-2之间。
所述顶板1、中板2、底板3的底面上根据微波炉的摆放位置各固定有1 3个电源插座12,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电源插座12之间设有排线管13。所述顶板1、中板2和底板3上各设有出气孔1-2、 2-2、 3-2。中板2和底板3上各设有微波炉定位块19。
所述顶板l、中板2、底板3均采用不锈钢,顶板l、中板2、底板3均具有由边缘经三折形成的折边l-l、 2-1、 3-1,以增加顶板l、中板2、底板3的强度。所述底板折边3-l上安装有前、后撑脚17。由于要作为分隔用,在底板3的底面上且处于前、后撑脚17之间设有隔板18。
图5中,中板2上放在微波炉20,底板3上设有送食物的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顶板(1)、中板(2)、底板(3)、两前边柱(4)和两后边柱(14)的两层框架,框架的前侧且处于两前边柱(4)之间设有前中柱(5),框架的前中柱(5)与两前边柱(4)之间各对应上、下层设有上、下翻门(8、11)。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快餐门巿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柱(4)由前上边柱(4-1)和前下边柱(4-2)组成,所述后边柱(14)由后上边柱(14-1)和后下边柱(14-2)组成,所述前中柱(5)由前上中柱(5-1)和前下中柱(5-2)组成;前上边柱(4-l)、前上中柱(5-1)和后上边柱(14-1)固定在顶板(1)与中板(2)之间,前下边柱(4-2)、前下中柱(5-2)和后下边柱(14-2)固定在中板(2)与底板(3)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上翻门(8)的上方各设有固定在前上中柱(5-1)与前上边柱(4-1)之间的上面板(6),上翻门(8)的顶部连接有上铰接支架(7),上翻门(8)通过上铰接支架(7)连接在对应的前上中柱(5-1)与前上边柱(4-1)之间;所述两下翻门(11)的上方各设有固定在前下中柱(5-2)与前下边柱(4-2)之间的下面板(9),下翻门(11)的顶部连接有下铰接支架(10),下翻门(11)通过下铰接支架(10)连接在对应的前下中柱(5-2)与前下边柱(4-2)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在顶板(1)与中板(2)的后侧之间根据微波炉宽度设置后上中柱(15-1),在中板(2)与底板(3)的后侧之间设置后下中柱(15-2),后上中柱(15-1)与后下中柱(15-2)是上下对应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框架的两侧在前上边柱(4-1)与后上边柱(14-1)之间固定有上侧板(16-1),在前下边柱(4-2)与后下边柱(14-2)之间固定有下侧板(16-2)。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l)、中板(2)、底板(3)的底面上根据微波炉的摆放位置各固定有1 3个电源插座(12),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电源插座(12)之间设有排线管(13)。
7.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中板(2)和底板(3)上各设有出气孔(1-2、 2-2、 3-2)。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l)、中板(2)、底板(3)为不锈钢板,顶板(1)、中板(2)、底板(3)各具有由边缘经三折形成的折边(1-1、 2-1、 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折边(3-1)的底部安装有前、后撑脚(17), 在底板(3)的底面上且处于前、后撑脚(17)之间设有隔板(18)。
专利摘要一种快餐门市店用多用柜,具有包括顶板、中板、底板、两前边柱和两后边柱的两层框架,框架的前侧且处于两前边柱之间设有前中柱,框架的前中柱与两前边柱之间各对应上、下层设有上、下翻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框架,每一层中可放置多个微波炉,后面采用开放式,利用了空间来摆放微波炉而且可以整齐摆放,使工作场所整洁。框架内设有电源插座和排线管,微波炉使用方便、安全。垫高本多用柜,例如放在矮柜上,可以作为后堂的分隔,微波炉的摆放是正面朝后,工作人员在由框架分隔出的后方场所进行食物的加工,由于框架前面设有翻门,选择框架内某一区域不放微波炉,形成送食物的通道,由处于框架前面的服务员开门取出,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7F3/00GK201260543SQ200820135400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
发明者周泽清 申请人:周泽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