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转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64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转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椅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休闲椅一般是单纯的座椅,摇椅,或躺椅。无论哪一种产品,其使用功能或 造型结构特点等都有所约束,即功能单一 ;并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休闲这一主题。而现有集 合的座椅和躺椅功能的多功能椅,结构复杂,功能转换需要多个装置才能使实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座椅、摇椅和躺椅于一体的结构简单的多功能 转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转椅,它包括三个相互连接支撑板,三个支撑板 两侧连接支撑架,三个支撑板的共同连接在一端构成"Y"形,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夹 角为100 11(T ,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夹角为100 110。;支撑架由第一直杆、第 二直杆、外圆弧杆和过渡杆构成,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圆弧杆连接,第一直杆与外圆弧 杆圆弧杆连接,过渡杆两端分别与第二直杆和外圆弧杆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一 直杆中部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外圆弧杆连接,第三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杆的 端部连接。 第二直杆着地支撑,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组合成座椅,外圆弧杆着地支 撑,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组合成摇椅,第一直杆着地支撑,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 板之间组合成躺椅。 该多功能转椅的使用者通过简单翻转,就可以实现三种不同功能的转换,使用者 再也不会为了家里只有躺椅或只有摇椅而烦恼,可以尽情的享受休闲生活。其体积小巧,只 占用很少的家庭空间,整个产品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用一次成型和焊接的方式来进行 生产制造。产品的材料主要材料为金属,塑料,生产加工都比较方便。

图1多功能转椅结构示意图。 图2座椅状态示意图。 图3摇椅状态示意图。 图4躺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多功能转椅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3,三个支 撑板在同一端连接构成"Y"形整体结构。三个支撑板可以是高强塑料注塑形成的整体零件, 三个支撑板的交汇中心设有加强支承杆4以增加强度。支撑板可以是双层结构,同时具有
3弧度,以增加坐、靠和躺的舒适性。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的夹角为100 110° ;第 一支撑板1与第三支撑板3的夹角为100 110° ,余角为第二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3之 间的夹角,三个角的和为360。。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的夹角为110。, 第一支撑板1与第三支撑板3的夹角为110° ,第二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3之间的夹角为 140° 三个构成"Y"形支撑板的两侧连接支撑架100。两个支撑架的结构相同,以其中的 右侧进行描述。 支撑架由第一直杆10、第二直杆20、外圆弧杆30和过渡杆40构成,第一直杆10 与第二直杆20之间由圆弧杆11连接,第一直杆与外圆弧杆30之间由圆弧杆12连接,过渡 杆40两端分别与第二直杆20和外圆弧杆30连接;第一直杆10、第二直杆20、外圆弧杆30 和过渡杆40连接构成光滑的封闭图形。过渡杆40的形状可依据需要设计,使人体半躺时 的舒适,同时保证支撑强度。 第一直杆10长度大于第二直杆的长度20,外圆弧杆30的玄长大于第二直杆20的 长度。这样可以保证作为摇椅时,椅子摇晃的稳定性。 第一支撑板1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10中部连接,第二支撑板2的另一端与外圆弧 杆30连接,第三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杆20的端部连接。 支撑板与支撑架的连接结构为第一支撑板1与两个第一直杆IO之间由连接支承 杆50连接,连接支承杆50穿过第一支撑板的端部,两端连接螺帽手柄51 ;第二支撑板2与 两个外圆弧杆30之间由连接支承杆52连接,连接支承杆52穿过第二支撑板的端部,两端 连接螺帽手柄53 ;第三支撑板3与两个第二直杆20之间由连接支承杆54连接,连接支承 杆54穿过第二支撑板的端部,两端连接螺帽手柄55。 第一直杆10与外圆弧杆30之间连接有加强杆60,第一直杆10与第二直杆20之 间连接有加强杆61。 支撑架的杆件上设有柔性套垫62。 第二直杆着地支撑,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组合成座椅,如图2所示;外圆 弧杆着地支撑,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组合成摇椅,如图3所示;第一直杆着地支 撑,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组合成躺椅,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转椅,它包括三个相互连接支撑板,三个支撑板两侧连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三个支撑板的共同连接在一端构成“Y”形,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夹角为100~110°,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夹角为100~110°;支撑架由第一直杆、第二直杆、外圆弧杆和过渡杆构成,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圆弧杆连接,第一直杆与外圆弧杆圆弧杆连接,过渡杆两端分别与第二直杆和外圆弧杆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中部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外圆弧杆连接,第三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杆的端部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转椅,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杆长度大于第二直杆的长度,外圆弧杆的玄长大于第二直杆的长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转椅,其特征在于三个支撑板的交汇中心设有加强支承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转椅,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与两个第一直杆之间由连接支承杆连接,连接支承杆穿过第一支撑板的端部,两端连接螺帽手柄;第二支撑板与两个外圆弧杆之间由连接支承杆连接,连接支承杆穿过第二支撑板的端部,两端连接螺帽手柄;第三支撑板与两个第二直杆之间由连接支承杆连接,连接支承杆穿过第二支撑板的端部,两端连接螺帽手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转椅,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杆与外圆弧杆之间连接有加强杆,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转椅,它包括三个相互连接支撑板,三个支撑板两侧连接支撑架,三个支撑板的共同连接在一端构成“Y”形,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夹角为100~110°,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夹角为100~110°;支撑架由第一直杆、第二直杆、外圆弧杆和过渡杆构成,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圆弧杆连接,第一直杆与外圆弧杆圆弧杆连接,过渡杆两端分别与第二直杆和外圆弧杆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中部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外圆弧杆连接,第三支撑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杆的端部连接。其体积小巧,只占用很少的家庭空间,整个产品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者通过简单翻转,就可以实现三种不同功能的转换。
文档编号A47C7/00GK201452345SQ20092008645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刘加贵 申请人:江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