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07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其通过缺槽与凸柱的定位避免锁匙
杆与锁心反转,再利用螺环将锁心螺合锁固,使钥匙可随时组装及分解,且锁心可收纳至槽 筒,而能将锁心随身携带,较为隐密且安全。
背景技术
—般的金库或保险库的锁都做的很深,避免宵小轻易就能开锁,所以金库或保险 库钥匙长度都比普通的钥匙长,并特别重视隐密性,尤其使用者几乎都会将钥匙带在身上, 至于传统金库钥匙的结构,主要如图1所示,所述钥匙1主要由锁管11及锁匙杆12所组成, 并于锁管11前端具有卡掣孔110,而锁匙杆12的底端则设有一卡掣珠120,可供锁管11与 锁匙杆12伸縮使用。当使用时,将锁匙杆12前端的锁头13往前拉,即可使锁匙杆12的卡 掣珠120对应于锁管11的卡掣孔IIO,而能卡掣定位,使原本较短的钥匙1伸长使用,使用 完毕后,只要按压锁匙杆12的卡掣珠120,使锁匙杆12与锁管11失去压掣而能内縮于锁管 11内。 而钥匙1虽然可通过伸縮功能略微縮短长度,但仍造成携带的不便,尤其所述钥 匙1重量不变,放在身上仍然相当沉重且体积大,且所述锁匙杆12置放于锁管11内,所以 锁匙杆12的直径较小,使得锁匙杆12强度较弱,加上锁管11与锁匙杆12仅藉由卡掣孔 110及卡掣珠120结合,容易因使用上的磨损或是用力不当而脱落或折断,甚为困扰。 因此所述传统钥匙1使用上显然具有如下的缺点( — )钥匙1伸縮后重量并未减少,使得钥匙1不仅重且体积大,携带不便且隐密 性低。
( 二 )锁匙杆12是伸縮使用,所以直径较小、强度较弱,一旦不小心碰撞或出力不 当,甚至摔落到地上,容易造成锁匙杆12损害或折断,而无法开启金库。(三)锁管11与锁匙杆12利用卡掣孔IIO及卡掣珠120卡掣结合,经常性磨损容 易使卡掣珠120松脱,造成锁管11与锁匙杆12分离而无法使用,亦可能因为卡掣珠120卡 在锁管11内而无法抽出使用,相当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其主要由一锁匙杆、一螺环、一锁心 及槽筒所组成,所述钥匙杆一端为锁柄,可供使用者握持,另一端为结合端,而所述结合端 延伸有一凸条,并于凸条前端形成一定位柱,而于定位柱的另一侧凹有缺槽,可供锁心的凸 柱置入时对应贴合,避免螺环与锁心反转,而凸条上套置有一螺环,所述螺环具有内螺纹, 并能与锁心的外螺柱螺合锁固,而组成一钥匙。通过螺环的内螺纹及锁心的外螺柱配合,使 钥匙可随时组装及分解,使用时,只要将锁匙杆套置的锁环与锁心螺合,即能组成钥匙供使 用,使用完毕后,仅需将锁心螺开,再收纳至槽筒内,并可放在身上随身携带,尤其无需携带 长长的锁匙杆,造成携带或收藏的困扰,不仅携带方便且隐密性较佳,组装及分解也相当简便,较具进步及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其主要由一锁匙杆、一螺 环、一锁心及槽筒所组成,所述锁匙杆的一端延伸有一凸条,并于所述凸条上套置有一螺 环,通过所述螺环与所述锁心的螺柱螺合锁固而能结合所述锁匙杆与所述锁心;所述锁匙 杆的凸条前端形成一定位柱,且于该定位柱的另一侧凹有缺槽,而该缺槽能与所述锁心的 螺柱的凸柱对应贴合,再通过所述螺环与所述螺柱互相螺合,即能随时组装及拆解钥匙,并 将拆解后的锁心收纳于所述槽筒再通过锁圈封闭,供随身携带。 实施时,所述槽筒开有通孔供所述锁心置入,并利用所述锁圈封闭将所述锁心收 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其通过缺槽与凸柱的 定位避免锁匙杆与锁心反转,再利用螺环将锁心螺合锁固,使钥匙可随时组装及分解,且锁 心可收纳至槽筒,而能将锁心随身携带,较为隐密且安全。

图1是现有钥匙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收纳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收纳完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钥匙-l ;锁管-ll ;卡掣孔_110 ;锁匙杆_12 ;卡掣珠_120 ;锁 头-13 ;锁匙杆-2 ;锁柄-20 ;结合端-21 ;凸条_210 ;定位柱_211 ;缺槽_212 ;锁环_3 ;内 螺纹-31 ;锁心_4 ;锁头-40 ;螺柱_41 ;凸柱_42 ;钥匙_5 ;金库锁_6 ;槽筒_7 ;铁环_70 ;
外螺纹-71 ;通孔-72 ;锁圈-73。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其主要是由一锁匙杆2、一螺 环3、一锁心4及槽筒7所组成;所述钥匙杆一端为锁柄20,另一端为结合端21 ;而所述结 合端21延伸有一凸条210,且于凸条210前端形成一定位柱211 (请参图3所示),同时于 定位柱211的另一侧凹有缺槽212,并在凸条210上套置有一螺环3,所述螺环3具有内螺 纹31,而锁心4配合门锁延伸有一锁头30,并向底部延伸有一螺柱41,且于螺柱41底端凸 伸一凸柱42。 当组装时,请继续参阅图2并配合图3所示,先将螺环3后推至结合端21的前端, 而能露出凸条210的定位柱211及缺槽212,再将锁心4的螺柱41插置入凸条210的缺槽 212,并使螺柱41的凸柱42与凸条210的缺槽212对应贴合,而能定位锁匙杆2与锁心3, 避免使用时产生反转情形,接着使锁环3的内螺纹31顺着锁心4的外螺纹41向锁心4的 前端螺合锁固,即能组成一钥匙5 (如图4所示)。 当使用时,请接着参阅图5所示, 一般的金库锁6 (或保险库的门锁)都做的很深,所以需要长度较长的锁匙杆2,此时只要将锁匙杆2与锁心4与结合,即可变成长度较长的 钥匙5,能针对金库6(或保险库)的门锁而开启,同时可避免钥匙因使用或携带上的磨损而 导致折断或损坏。 使用完毕后,只要将锁心4螺开并与锁匙杆2分离,即可将锁心4单独收纳,无需 携带一整支钥匙5,减轻使用者的负担,当收纳锁心4时,将锁心放置入槽筒7内并封闭,请 参阅图6所示,所述槽筒7为圆筒状并配合锁心4的造型,顶端设有外螺纹71,中央为中空 并向两侧开有通孔72,且槽筒7的底端穿设有一铁环70。收纳时,先将锁心4倒转使锁头 40向下,而能使锁头40顺着槽筒7的通孔72穿置入槽筒7内,此时,再将锁圈73螺入槽 筒7的外螺纹71并封闭,即可完成锁心4的收纳(如图7所示),并能利用铁环70使槽筒 7与其他钥匙互相扣合在一起。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显然具有如下的优点( — )本实用新型收纳时将锁心4独立置放于槽筒7内,而能方便随身携带,不仅 较为安全且隐密性高。 ( 二 )本实用新型利用将锁心4与锁匙杆2结合,所以不会因为时常携带钥匙5而 造成锁匙杆2的毁坏或折断。(三)本实用新型藉由锁匙杆2、锁环3与锁心4的螺合方式组装钥匙5,并配合槽 筒7的收纳,不仅可随时组装及分解,尤其将锁匙杆2与锁心4分开收纳,可避免经常使用 或携带锁匙杆2,造成磨损或折断而无法使用,同时分别放置锁匙杆2与锁心4,使得钥匙5 的隐密性及安全性更为提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锁匙杆、锁环与锁心的螺合方式,而能组装使用钥匙, 避免经常性使用造成锁匙杆损坏或折断,使用完毕后,更可将锁心收纳至槽筒,而能随身携 带锁心,让使用者更为放心,且因体积小所以隐密性较高,本实用新型通过组装钥匙,达到 可随时组装及拆解钥匙,非常适合于金库或保险库的门锁应用,显较传统钥匙更具进步性 及实用性,当已符合新型的专利要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其主要由一锁匙杆、一螺环、一锁心及槽筒所组成,所述锁匙杆的一端延伸有一凸条,并于所述凸条上套置有一螺环,通过所述螺环与所述锁心的螺柱螺合锁固而能结合所述锁匙杆与所述锁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匙杆的凸条前端形成一定位柱,且于该定位柱的另一侧凹有缺槽,而该缺槽能与所述锁心的螺柱的凸柱对应贴合,再通过所述螺环与所述螺柱互相螺合,并将拆解后的锁心收纳于所述槽筒再通过锁圈封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筒开有通孔供所述 锁心置入,并利用所述锁圈封闭将所述锁心收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纳的组合式钥匙,其主要由一锁匙杆、一螺环、一锁心及槽筒所组成,所述钥匙杆一端为锁柄,可供使用者握持,另一端为结合端,且所述结合端延伸有一凸条,并于凸条前端形成一定位柱,而于定位柱的另一侧凹有缺槽,再于凸条上套置有一螺环,所述螺环具有内螺纹可与锁心的外螺柱螺合锁固,藉由螺环的内螺纹及锁心的外螺柱配合,使钥匙可随时组装及分解。使用时,只要将锁匙杆与锁心螺合,即能组成钥匙供使用,使用完毕后,仅需将锁心螺开,即能将锁心收纳至槽筒内,可方便随身携带,尤其无须携带长长的锁匙杆,造成携带或收藏的困扰,不仅携带方便且隐密性较佳,组装及分解也相当简便,较具进步及实用功效。
文档编号E05B19/08GK201539138SQ200920254000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2日
发明者陈文星 申请人:陈文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