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无框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216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无框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尤其是一种中空无框玻璃窗。
背景技术
一般的中空玻璃窗都是采用铝框,影响室内透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透光性好的中空无框玻璃窗。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中空无框 玻璃窗,包括上型材、下型材、以及将中空无框玻璃支撑于上型材与下型材之间的联接器, 所述中空无框玻璃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层以及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 璃层之间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玻璃条及第二玻璃条,所述第一玻璃条的外侧边与 中空无框玻璃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相平齐,所述第二玻璃条的外侧边与中空无框玻璃沿宽 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相平齐。所述第一玻璃条、第二玻璃条通过无影胶与第一玻璃层与第二 玻璃层粘合连接。第一玻璃条与第二玻璃条分别为普通玻璃,所述第一玻璃条与第二玻璃条的延伸 高度相平齐;所述第一玻璃条与第二玻璃条的厚度为6mm,宽度为15mm。所述第一玻璃层以 及第二玻璃层分别为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的厚度为5mm。在所述第一玻璃条及第二玻璃条的上方设设置有上中空压条,所述第一玻璃条及 第二玻璃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下中空压条。所述下中空压条与上中空压条中设有分子筛; 所述上中空压条的上部打有AB胶,下中空压条的下部打有AB胶。由于采用了玻璃条框架,使得中空玻璃层之间透光不受影响,中空玻璃窗的透光 性得到改善。

图1为中空无框玻璃窗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中空无框玻璃窗处于叠合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按照图1的中空无框玻璃窗的局部正视示意图。图4是按照图3的侧视图。其中1-中空无框玻璃窗21-第一玻璃层 34-下中空压条[0014]10-第一玻璃窗22-第二二玻璃层34a-分子筛[0015]15-支撑部30-第三三玻璃窗4-下型材[0016]16-夹持部31-第--玻璃条4a, 4b, 4c-轨道[0017]16a-第一齿状件31a-第一玻璃条外侧边5a, 5b, 5c-联接器[0018]16b-第二齿状件32-第二二玻璃条6-型材[0019]18-AB胶32a-第二玻璃条外侧边 7-凹槽2-上型材33-上中空压条8-凹槽20-第二玻璃窗 33a-分子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所示,是一种三轨道式中空无框玻璃窗1,其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 玻璃窗10,第二玻璃窗20,以及第三玻璃窗30 ;其中第二玻璃窗20位于第一玻璃窗10及 第三玻璃窗30之间。中空无框玻璃窗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型材6,左侧型材6与右侧 型材6的材料及规格均相同,但两者呈180度正对设置,型材6上设置有凹槽7,第一玻璃 窗10可选择地啮合锁定于左侧型材6的凹槽7内,第三玻璃窗10可选择地啮合锁定于右 侧型材6的凹槽7内。中空无框玻璃窗1的上方设置有上型材2,下方设置有下型材4。下 型材4设置有分别供第一、第二、第三玻璃窗10、20、30于其中滑移的第一、第二、第三轨道 4a.4b.4c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玻璃窗10、20、30的下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联接器5a、 5b、5c固定配接,以支撑第一、第二、第三玻璃窗10、20、30于第一、第二、第三轨道4a、4b、4c 内滑移。由于第一、第二、第三联接器5a、5b、5c的构造相同,为表述方便,只对其中的第一 联接器5a作详细说明。第一联接器5a包括与第一轨道4a滑移配接的支撑部15,以及与第一玻璃窗10固 定配接的夹持部16,其中夹持部16设置成U形,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齿状件16a及第二 齿状件16b,每个齿状件16a,16b均延伸有一定的高度且布置有多个齿端朝下的齿,齿状物 16a, 16b之间设有与第一玻璃窗10厚度相匹配的凹槽8,第一玻璃窗10的下端部通过齿状 件16a,16b与联接器的凹槽8紧配合,这样的结构使玻璃窗10的稳定性更加可靠。参照图3、图4所示,以三轨道式中空无框玻璃窗1的第一玻璃窗10作为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第一玻璃窗10为中空无框玻璃窗,其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层21及第二 玻璃层22,第一玻璃层21与第二玻璃层22均为5mm的钢化玻璃,当然钢化玻璃的厚度不限 于5mm,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第一玻璃层21与第二玻璃层22之间设置有沿高度方向 延伸的第一玻璃条31及第二玻璃条32,第一玻璃条31及第二玻璃条32分别设置于靠近 中空玻璃窗1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玻璃条31,32与第一、第二玻璃层之间使用无影胶相粘 合;其中第一玻璃条31的外侧边31a与中空玻璃窗10 —侧边相平齐,第二玻璃条32的外 侧边32b与中空玻璃窗10的另一侧边相平齐,第一玻璃条31与第一玻璃条32均为厚度为 6mm,宽度为15mm的普通玻璃,该普通玻璃的厚度和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第一玻 璃条31与第一玻璃条32于第一、第二玻璃层21,22之间的延伸高度相同,但距离中空玻璃 窗10的整体高度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适用于在第一玻璃条31与第 一玻璃条32的上部设置上中空压条33,在第一玻璃条31与第一玻璃条32的下部设有下 中空压条34,其中上中空压条33及下中空压条34中分别设有分子筛33a,34a,上中空压条 33的上部打有AB胶,下中空压条34的下部也打有AB胶,这样使得第一、第二玻璃条31,32 作为玻璃条框架与第一、第二玻璃层21,22连接;由于采用于了第一玻璃条31及第二玻璃 条32作为中空玻璃窗10的框架,使得中空玻璃层之间透光不受影响,从而使中空玻璃窗10 的透光性得到改善。
权利要求一种中空无框玻璃窗,包括上型材(2)、下型材(4)、以及将中空无框玻璃(10,20,30)支撑于上型材与下型材之间的联接器(5a,5b,5c),所述中空无框玻璃窗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层(21)以及第二玻璃层(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玻璃条(31)及第二玻璃条(32),所述第一玻璃条的外侧边(31a)与中空无框玻璃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相平齐,所述第二玻璃条的外侧边(32a)与中空无框玻璃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条(31)、第二玻 璃条(32)通过无影胶与第一玻璃层(21)与第二玻璃层(22)粘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条(31)与第二 玻璃条(32)为普通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21)以及第 二玻璃层(22)分别为钢化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条(31)与第二 玻璃条(32)的延伸高度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条(31)与第二 玻璃条(32)的厚度为6mm,宽度为1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层(21)以及第 二玻璃层(22)的厚度为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条及第二玻璃 条的上方设置有上中空压条(33),所述第一玻璃条及第二玻璃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下中空 压条(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空压条(33)与下中 空压条(34)中设有分子筛(33a,34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空无框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空压条(33)的上 部打有AB胶(18),下中空压条(34)的下部打有AB胶(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无框玻璃窗,其包括包括上型材、下型材、以及将中空无框玻璃支撑于上型材与下型材之间的联接器,所述中空无框玻璃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层以及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之间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玻璃条及第二玻璃条,所述第一玻璃条的外侧边与中空无框玻璃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相平齐,所述第二玻璃条的外侧边与中空无框玻璃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相平齐;由于在中空无框玻璃窗上采用了玻璃条框架,中空无框玻璃窗的透光性较好。
文档编号E06B3/667GK201605964SQ2009202771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日
发明者汪明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友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