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16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依据墙的厚度进行宽度调整
的门框条结构。
背景技术
门框条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是用来制作门框的,门框通常为下开口的框 形,要制成门框就必须用一根门框条结构来作为横梁,用二根门框条结构来作为竖梁,将横 梁的两端分别与二根竖梁的顶端相固定后就构成了一个门框,门框内侧通常用来安装门, 门框外侧通常是与墙体相接,也就是说门框是装在建筑物墙体所预设的门洞中,为了保证 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门框条结构的宽度通常应该与墙体的厚度相适配,但是,由于现有的 门框条结构的宽度是不可作任何调整的,而现有的墙体在建筑过程中,其厚度一般又存在 差异,这就导致了现有门框条的宽度很难与墙体的厚度相匹配,有可能造成门框的宽度不 及墙体的厚度,这样就会影响美观;也有可能造成门框的宽度超过墙体的厚度,这样就必须 对门框条进行加工修整,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 不但可以依据墙体厚度的多少来调整其宽度,而且由于利用了多块板制作而成,使得加工 工艺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 包括 —前门框条,该前门框条是由宽度不等的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构成,前内板、 前中板和前外板分别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前中板的后端向前错位于前内 板和前外板的后端而在所述前门框条的后端构成一条的凹槽; —后门框条,后门框条由宽度不等的后内板和后外板构成,后内板和后外板沿板 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后内板的前端向前错位于后外板的前端而在后门框条的 前端构成一条能够对应嵌入所述凹槽的凸沿; 该后门框条的凸沿嵌接在前门框条的凹槽中并能够沿该凹槽前后移动,一个或多
个螺丝锁接在构成凸沿的后内板与构成凹槽的前内板、前外板之间。 所述的前中板的前端与前外板的前端相平齐。 所述的前中板前端与前外板前端的相接处还设有用于镶边的第一镶边槽。 所述的前内板的后端与前外板的后端相平齐。 所述的前内板的前端设有小凹条。 所述的后内板的后端与后外板的后端相平齐。 所述的后内板后端与后外板后端的相接处还设有用于镶边的第二镶边槽。 所述的前中板的厚度与后内板的厚度相同。[0015] 所述的前外板的厚度与后外板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由前门框条和后门框条组成。前门框 条由宽度不等的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构成,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沿板面相贴靠并粘 接后在前门框条的后端形成一条凹槽。后门框条由宽度不等的后内板和后外板构成,后内 板和后外板沿板面相贴靠并粘接后在后门框条的前端形成一条凸沿。由于凹槽的宽度与前 中板的厚度相同,凸沿的宽度与后内板的厚度相同,因此,将前中板的厚度设计成与后内板 的厚度相同,就可以使后门框条的凸沿嵌入前门框条的凹槽中;而且,将前外板的厚度设计 成与后外板的厚度相同,就可以使前门框条的凹槽与后门框条的凸沿处在能够相互配合的 位置。使用时,将后门框条的凸沿嵌入前门框条的凹槽中,前门框条和后门框条构成一个门 框条,由前门框条的前端至后门框的后端构成了门框条的宽度,当墙体的厚度超过门框条 的宽度时,将后门框条的凸沿从前门框条的凹槽中拉出一些距离,使门框条的宽度加宽,以 适配于墙体的厚度,当门框条的宽度与墙体的厚度匹配时,用螺丝将后门框条的凸沿锁在 前门框条的凹槽中,使门框条的宽度固定;当墙体的厚度小于门框条的宽度时,将后门框条 的凸沿向前门框条的凹槽推进一些距离,使门框条的宽度变窄,以适配于墙体的厚度,当门 框条的宽度与墙体的厚度匹配时,用螺丝将后门框条的凸沿锁在前门框条的凹槽中,使门 框条的宽度固定。在前门框条的前端开有一第一镶边槽,用于后期镶边处理,该第一镶边槽 从前中板前端与前外板前端的相接处开出;在后门框条的后端开有一第二镶边槽,用于后 期镶边处理,该第二镶边槽从后内板后端与后外板后端的相接处开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前门框条与后门框条的配合关系系, 既可以使用在由门外向门里的方向上,也可以使用在由门里向门外的方向上,即前门框条 与后门框条可以颠倒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一前门框条和一后门框条来构成宽度可调 的门框条结构,且该前门框条是由宽度不等的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构成,前内板、前中 板和前外板分别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前中板的后端向前错位于前内板和 前外板的后端而在所述前门框条的后端构成一条的凹槽;后门框条是由宽度不等的后内板 和后外板构成,后内板和后外板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后内板的前端向前 错位于后外板的前端而在后门框条的前端构成一条能够对应嵌入所述凹槽的凸沿;通过前 门框条的凹槽与后门框条的凸沿的配合,能够实现依据墙体厚度的多少来调整其宽度。由 于前门框条和后门框条分别由板体组成,这样加工时,既可利用平时加工剩下的板体,使资 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又因采用板体组合,使加工工艺更简单。该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不但 加工工艺简单,且因可调整宽度而适用于各种墙体,安装起来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 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縮小宽度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大宽度状态的截面视图;[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该门框条结构100包 括 —前门框条1,该前门框条1是由宽度不等的前内板11、前中板12和前外板13构 成,前内板11、前中板12和前外板13分别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前中板12 的后端向前错位于前内板11和前外板13的后端而在所述前门框条的后端构成一条的凹槽 14 ; —后门框条2,后门框条2由宽度不等的后内板21和后外板23构成,后内板21和 后外板23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后内板21的前端向前错位于后外板23的 前端而在后门框条的前端构成一条能够对应嵌入所述凹槽14的凸沿24 ; 该后门框条的凸沿24嵌接在前门框条的凹槽14中并能够沿该凹槽前后移动,一 个或多个螺丝锁接在构成凸沿的后内板21与构成凹槽的前内板11、前外板13之间。
其中 前中板12的前端与前外板13的前端相平齐; 前中板12前端与前外板13前端的相接处还设有用于镶边的第一镶边槽15 ; 前内板11的后端与前外板13的后端相平齐; 前内板11的前端设有小凹条16 ; 后内板21的后端与后外板23的后端相平齐; 后内板21后端与后外板23后端的相接处还设有用于镶边的第二镶边槽25 ; 前中板12的厚度与后内板21的厚度相同; 前外板13的厚度与后外板23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由前门框条1和后门框条2组成。前 门框条1由宽度不等的前内板11、前中板12和前外板13构成,前内板11、前中板12和前 外板13沿板面相贴靠并粘接后在前门框条的后端形成一条凹槽14。后门框条2由宽度不 等的后内板21和后外板23构成,后内板21和后外板23沿板面相贴靠并粘接后在后门框 条的前端形成一条凸沿24。由于凹槽14的宽度与前中板12的厚度相同,凸沿24的宽度与 后内板21的厚度相同,因此,将前中板12的厚度设计成与后内板21的厚度相同,就可以使 后门框条的凸沿24嵌入前门框条的凹槽14中;而且,将前外板13的厚度设计成与后外板 23的厚度相同,就可以使前门框条的凹槽14与后门框条的凸沿24处在能够相互配合的位 置。使用时,将后门框条的凸沿24嵌入前门框条的凹槽14中,前门框条1和后门框条2构 成一个门框条100,由前门框条1的前端至后门框2的后端构成了门框条100的宽度,当墙 体的厚度超过门框条100的宽度时,将后门框条的凸沿24从前门框条的凹槽14中拉出一 些距离,使门框条100的宽度加宽,以适配于墙体的厚度,当门框条100的宽度与墙体的厚 度匹配时,用螺丝将后门框条的凸沿24锁在前门框条的凹槽14中,使门框条的宽度固定; 当墙体的厚度小于门框条100的宽度时,将后门框条的凸沿24向前门框条的凹槽14推进 一些距离,使门框条100的宽度变窄,以适配于墙体的厚度,当门框条的宽度与墙体的厚度 匹配时,用螺丝将后门框条的凸沿24锁在前门框条的凹槽14中,使门框条的宽度固定。在前门框条的前端开有一第一镶边槽15,用于后期镶边处理,该第一镶边槽15从前中板12前
端与前外板13前端的相接处开出;在后门框条的后端开有一第二镶边槽25,用于后期镶边
处理,该第二镶边槽25从后内板21后端与后外板23后端的相接处开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前门框条1与后门框条2的配合关系
系,既可以使用在由门外向门里的方向上,也可以使用在由门里向门外的方向上,即前门框
条与后门框条可以颠倒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但本实 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门框条,该前门框条是由宽度不等的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构成,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分别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前中板的后端向前错位于前内板和前外板的后端而在所述前门框条的后端构成一条的凹槽;一后门框条,后门框条由宽度不等的后内板和后外板构成,后内板和后外板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后内板的前端向前错位于后外板的前端而在后门框条的前端构成一条能够对应嵌入所述凹槽的凸沿;该后门框条的凸沿嵌接在前门框条的凹槽中并能够沿该凹槽前后移动,一个或多个螺丝锁接在构成凸沿的后内板与构成凹槽的前内板、前外板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中板的前端 与前外板的前端相平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中板前端与 前外板前端的相接处还设有用于镶边的第一镶边槽。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内板的后端 与前外板的后端相平齐。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内板的前端 设有小凹条。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内板的后端 与后外板的后端相平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内板后端与 后外板后端的相接处还设有用于镶边的第二镶边槽。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中板的厚度 与后内板的厚度相同。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外板的厚度 与后外板的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度可调的门框条结构,包括一前门框条和一后门框条,该前门框条是由宽度不等的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构成,前内板、前中板和前外板分别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前中板的后端向前错位于前内板和前外板的后端而在所述前门框条的后端构成一条的凹槽;后门框条是由宽度不等的后内板和后外板构成,后内板和后外板沿板面相贴靠并在贴靠处粘接相固定,后内板的前端向前错位于后外板的前端而在后门框条的前端构成一条能够对应嵌入所述凹槽的凸沿。采用该结构后,通过前门框条的凹槽与后门框条的凸沿的配合,能够实现依据墙体厚度的多少来调整其宽度。
文档编号E06B1/20GK201474494SQ20092030313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4日
发明者徐冠勤 申请人:徐冠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