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66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纳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具有能够收纳被收纳物的抽屉的收纳柜。
背景技术
在厨房中,为了收纳烹调器具、烹调材料、餐具等,设有大量的收纳空间。因此,通 常在顶板(整体厨房(system kitchen)中的操作台(worktop))下设有抽屉或者柜门。近 些年,对厨房的使用方式的研究逐渐进步,通过在一定程度上设想收纳到抽屉等中的被收 纳物而对抽屉的大小或分隔的形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使用方便性的提高。作为该种情 况的例子,有以下两种在具有炉具的炉具橱柜中设置能够放入锅等的大小的抽屉或者柜 门;或者,在具有烹调空间的地柜中大多设置有能够放入餐具或者烹调器具的较浅的抽屉。然而,为了在顶板下设置收纳空间,必然将抽屉等配置在较低的位置。因此需要使 用者弯腰或者蹲下来取出或放入被收纳物。这种情况在长时间在厨房中站立工作的时候、 或者因年龄高而身体无法自由活动等情况下,可以想到会有某些使用者感到负担的情况。因此,对于较低位置的抽屉,一直在研究设法使被收纳物易于取出和放入。在专利 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抽屉的升降机构的橱柜的结构。另外,专利文献1的特征在于,通过使 抽屉仅在完全拉出的状态下升降,防止抽屉与橱柜主体碰撞。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215678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中,由于抽屉的位置升高而确实能够容易地取出 和放入被收纳物,但是其采用的是使抽屉整体旋转并上升的结构。然而,抽屉由木制或者金 属制的前板、底板、侧板等构成,即使不收纳任何物品也具有相当大的重量。况且如果在抽 屉中收纳有各种各样的被收纳物,使其旋转所需的力量有可能比一次次地屈身大得多。在 此也可以考虑以汽缸或者电动机等对上抬力进行辅助,但是机构变得复杂,存在导致厨房 的生产成本高昂、机构压迫收纳空间的本末倒置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收纳在抽屉中的被收纳物也并不限定于在烹调作业中频繁使用的物 品。即也不是必须将抽屉全部抬起到较高位置。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中,由于有可能与橱柜碰撞,因而不将抽屉 完全拉出的话,就不能使抽屉上升。这样的话,在厨房中作业的使用者不得不退一步将抽屉 拉出很多,重复多次的话有可能使人感到麻烦。进而,将拉出操作和上升操作分为单独的动作的话,必然在收容时也要采用两个 动作。因此,也存在操作者因该操作自身繁琐而不采用特地制作的功能的可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柜,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洁容易,并且能够 通过在必要时使充分的被收纳物上升,从而提高位于较低位置的抽屉的使用便利性。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述的收纳柜的代表性的结构为,该收纳柜能够自由 滑动地收容用于收纳被收纳物的抽屉,其特征在于,该收纳柜具有配置于抽屉内,并能够在内部载置被收纳物的载置部件;支撑载置部件的支撑部件;沿上下方向引导支撑部件的 柱部件;以及与支撑部件和柱部件直接连接,并对支撑部件向上方施力的弹簧。根据上述结构,将抽屉拉出后,支撑部件由柱部件引导并向上方移动(上升),支 撑部件所支撑的载置部件也上升。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配置于抽屉内部的载置部件 升降,能够使收纳在载置部件中的被收纳物上升并容易取出。此外,由于具有弹簧,并且支 撑部件由弹簧向上方施力,因此由支撑部件进行支撑的载置部件也同样被向上方施力。由 此,能够减小要使载置部件上升所需的力,即能够减小拉出抽屉的拉力,使拉出抽屉的动作 变得容易。优选的是,上述柱部件具有用于调整弹簧的张力的调整螺钉,调整螺钉的头部配 置于柱部件的外表面上。根据该结构,通过操作调整螺钉,能够调整弹簧的张弛程度。由此,能够调整弹簧 对支撑部件施加的力,亦即能够调整使由支撑部件进行支撑的载置部件上升的力。由此,能 够根据收纳在载置部件中的被收纳物的重量(数量)或种类来调整弹簧的力。此外,由于 调整螺钉的头部配置于柱部件的外侧,因此无需进行分解柱部件或支撑部件等的作业,就 能够从柱部件的外侧容易地操作调整螺钉。优选的是,上述柱部件具有上下槽,该上下槽为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槽,支撑部 件具有旋转轴相对于该支撑部件立起设置的上下辊,通过使上下辊嵌入到上下槽中,从而 使柱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弓I导支撑部件。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下辊在上下槽内旋转的同时移动,因此在拉出抽屉时使支 撑部件沿上下方向顺畅地滑动。此外,通过以上下辊作为使支撑部件上下移动的部件,能够 降低与上下槽的摩擦。由此,能够防止这些部件的损耗。优选的是,上述上下槽由设于柱部件上的一对肋形成。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在使柱 部件与肋一体成型同时形成上下槽。由此,相对于使形成上下槽的部件与柱部件为不同部 件的情况,能够削减成本。优选的是,上述柱部件具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固定设置于该柱部件上,与支 撑部件啮合并沿上下方向弓丨导支撑部件,且限制旋转轴的轴向移动。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以滑动轨道限制上下辊的旋转轴的轴向移动,从而能够防止 上下辊从上下槽中脱离(脱圈)。由此,由于保证了上下辊配置(嵌入)在上下槽内的状 态,因此能够通过支撑部件使载置部件以及被收纳物可靠地上升。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收纳柜,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洁容易,并且能够通过在 必要时使充分的被收纳物上升,从而提高位于较低位置的抽屉的使用便利性。


图1是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收纳柜的厨房的图。图2是地柜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将载置部件和支撑部件安装到抽屉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说明载置部件的图。图5是示出支撑部件的详细结构的图。图6是说明柱部件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7是柱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说明上下挡块和调整螺钉的详细结构的图。图9是说明采用上下挡块和调整螺钉对弹簧进行调整的图。图10是示出轨道的详细结构的图。图11是说明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拉出抽屉时载置部件的动作的图。符号的说明100 整体厨房;110 顶板;112 炉具;112a 烤架;112b 操作面板;114 烹调空 间;116 洗涤盆;120 炉具橱柜;122 调味料盒;124 抽屉;126 底板收纳柜;130 地柜; 130a 壁板;132 抽屉;134 抽屉;136 底板收纳柜;140 洗涤盆橱柜;144 抽屉;146 底 板收纳柜;150 载置部件;152 嵌合部;154 分隔板;156 分隔槽;160 支撑部件;162 移动部件;162a 上下辊163 滑动件;163a 啮合部;163b 弹簧卡合部;164 连接部件; 164a 梁连接部件;164b 支臂连接部件;166 梁;168 支臂;168a 臂部;168b :L字形部; 170 上滑轮;172 下滑轮;180 柱部件;180a 固定部;182 肋;182b 上下槽;184 滑动 轨道;184a 啮合部;186 弹簧;190 上下挡块;190a 弹簧卡合部;190b 前端;192 调整 螺钉;198 外壳;198a 观察窗;200 轨道;210 上轨道;210a 内侧水平部;210b 倾斜部; 210c 前侧水平部;220 下轨道;220a 内侧水平部;220b 倾斜部;220c 前侧水平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所述实施方式 中示出的尺寸、材料、以及其他具体数值等不过是为了使发明容易理解而作出的示例,除去 特别说明的情况,并不对本发明作出限定。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 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并且对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 素省略图示。图1是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收纳柜的厨房的图。厨房100为所谓的整体厨 房,其在一张顶板110(操作台)下方具有多个收纳柜(橱柜)。顶板110由合成树脂(人 造大理石)或不锈钢等构成,覆盖在厨房100整体的上表面。在顶板110上设有嵌入式地安装好的炉具112、烹调空间114、与顶板110 —体形 成的洗涤盆116。位于洗涤盆116和炉具112之间的烹调空间114为平坦的桌面,主要用于
进行烹调。顶板110的下方构成有各收纳柜,所述各收纳柜为设置炉具112主体的炉具橱柜 120、与烹调空间114对应的地柜130、以及设置有洗涤盆116的洗涤盆橱柜140。各收纳柜 发挥收纳空间的作用,在收纳柜内的空闲空间中还收纳有通到炉具112的布线、通到洗涤 盆116和水龙头的供排水管等。这样,在顶板110的下方设有多个高度和进深相等的收纳 柜,所述收纳柜与顶板110上的洗涤盆116或炉具112等各结构对应。各收纳柜自由滑动地设有各种大小的抽屉以收纳被收纳物。例如炉具橱柜120在 上部具有炉具112的烤架112a和操作面板112b,在其旁边设有作为用于收纳调味料等小物 品的小抽屉的调味料盒122。在炉具橱柜120的中央部,即烤架112a的下方配设有宽度较 大的抽屉124,该抽屉124能够收纳锅或者碗等比较大的烹调器具。并且,在炉具橱柜120 下部的底板附近,配设有抽屉式的底板收纳柜126。
5
同样地,在地柜130中具有多个比较小的抽屉132、134和底板容器136。在洗涤 盆橱柜140中具有抽屉144和底板容器146,所述抽屉144具有从底板容器146到顶板110 的高的前板。接着,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收纳柜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炉具橱柜120、地柜 130和洗涤盆橱柜140中,以地柜130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地柜13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将载置部件150和支撑部件160安装 到抽屉134上后的状态的图。如上所述,在地柜130中自由滑动地收容有上层的抽屉132、 中层的抽屉134和下层的底板收纳柜136。另外,用于使抽屉132、134、136本身拉出和推入 的轨道机构采用一般的轨道机构即可,因此省略其说明。在中层的抽屉134中配置有载置部件150,该载置部件150的内部也能够载置被 收纳物,载置部件150能够通过后述的升降机构上下移动。图4是说明载置部件150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载置部件150形成为顶面敞开的箱状,即形成为所谓的袋状。如图4所示,在载置部件150的上边缘的一边形成有钩状的嵌合部152,并且将所 述嵌合部152吊挂在后述的支撑部件160的梁166上(参照图3),由此使载置部件150构 成为可相对于梁166 (支撑部件160)进行装卸。由此,由于能够更换载置部件150,因此能 够选择形状、容积、安装个数等。并且,通过将载置部件150卸下,清扫也变得容易。此外,载置部件150具有分隔板154和分隔槽156。由此,将分隔板154插入到分隔 槽156中,能够对载置部件150内的收纳空间进行分割。因此,能够对载置于载置部件150 内的被收纳物进行整理整顿。特别是通过设置多个分隔板154和分隔槽156,能够将载置部 件150内的空间分割成多个,并将分割后空间的大小调节为预期的大小,提高了便利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板154的个数为一个,分隔槽156的个数为三个,然而 并不限定于此。分隔板154和分隔槽156的个数可以分别为一个以上,优选的是使分隔槽 156的个数比分隔板154的个数多。升降机构由设于抽屉134内的支撑部件160 (参照图5)和柱部件180、以及设于地 柜130内的壁板130a上的轨道200构成。支撑部件160和柱部件180的各要素以及轨道 200构成为沿抽屉134的左右方向对称,除了梁166以外在左右两侧分别(镜面对称地)配 置有两个。以下,对构成升降机构的部件进行详细叙述,然后对使用升降机构进行的载置部 件150的升降进行详细叙述。支撑部件160是支撑载置部件150的部件。图5是示出支撑部件160的详细结构 的图。图5(a)是从抽屉134的外侧观察支撑部件160的透视图,图5 (b)是从抽屉134的 内侧观察支撑部件160的透视图。如图5所示,支撑部件160由移动部件162、滑块163、连 接部件164、梁166、支臂168、以及多个滑轮(上滑轮170和下滑轮172)构成。移动部件162配置于抽屉134的两侧,并且构成为能够通过固定设置于抽屉134 上的柱部件180沿上下方向滑动。并且,在移动部件162上装配有能够连接后述的梁166和 支臂168的连接部件164。由此,支撑部件160整体和载置部件150能够相对于柱部件180 沿上下方向滑动。此外,移动部件162具有旋转轴相对于支撑部件160立起设置的上下辊162a。所 述上下辊162a嵌入(插入)到后述的柱部件180的上下槽182b内,并在上下槽182b内移 动。由此,在抽屉134被拉出时,上下辊162a在上下槽182b内上升,能够使支撑部件160在柱部件180引导下上升。此外,通过以上下辊162a作为使支撑部件160上下移动的部件,能够使所述上下 辊162a在上下槽182b内旋转的同时移动,因此能够在将抽屉134拉出时使支撑部件160 顺滑地沿上下方向移动。进而,由于与上下槽182b的摩擦降低,因此能够防止所述部件的 损耗。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部件162具有两个上下辊162a,然而并不限定于此, 移动部件162只要具有一个以上的上下辊162a即可。滑块163装配在移动部件162中,是用于防止上下辊162a从后述柱部件180的上 下槽182b中脱离的部件。所述滑块163具有啮合部163a,通过使啮合部163a啮合在后述 的滑动轨道184的啮合部184a中,从而使支撑部件160与滑动轨道184啮合,限制了上下 辊162a的旋转轴的轴向移动。由此,能够防止上下辊162a从上下槽182b中脱离(脱圈)。 另外,其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此外,滑块163具有供后述弹簧186的一端卡合的弹簧卡合部163b。由此,将弹簧 186的一端卡合在弹簧卡合部163b上,能够将弹簧186连接到支撑部件160上。连接部件164是用于将后述的梁166与支臂168连接到移动部件162上的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164由用于连接梁166的梁连接部件164a和用于连接支臂168的支臂连接部 件164b构成。并且,在梁166的两端分别装配梁连接部件164a,在设于抽屉134两侧的两 个支臂168上分别装配支臂连接部件164b。然后,将所述梁连接部件164a与支臂连接部件 164b连接,并将连接有支臂连接部件164b的梁连接部件164a与设于抽屉134两侧的两个 移动部件162连接。由此,梁166经由梁连接部件164a、支臂168经由支臂连接部件164b 连接到移动部件162上,从而形成收容载置部件150的框体,并且使移动部件162能够与支 臂168的动作联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连接部件164由梁连接部件164a和支臂连接部件164b 这两个部件构成,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所述部件一体成型。梁166通过吊挂载置部件150的嵌合部152,从而支撑所述载置部件150。并且, 在梁166的两端装配有梁连接部件164a,所述梁连接部件164a与移动部件162连接,由此 梁166与移动部件162连接,从而能够使它们一体地动作。支臂168经由支臂连接部件164b (准确来说是梁连接部件164a和支臂连接部件 164b)以向抽屉134的内侧延伸的方式连接(接续)在移动部件162上。由此,支臂168可 以与移动部件162 —体动作。并且,在支臂168的内侧设有多个滑轮(上滑轮170及下滑轮172)。上滑轮170 及下滑轮172随着抽屉134的移动在后述的轨道200上移动。由此,支臂168可以与抽屉 134联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支臂168由臂部168a和L字形部168b构成,L字形部168b固 定在臂部168a的内侧前端。并且,L字形部168b的内侧前端向上方弯曲成L字形状,并且 在该前端(较高位置)设有上滑轮170,在臂部168a的连接部附近(较低位置)设有下滑 轮172。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支臂168由臂部168a和L字形部168b构成,然而并不限定于 此,也可以使它们一体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部件162、滑块163、连接部件164、梁166以及支臂168均形成为不同体,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其中的两个以上部件、或者这些所有的 部件一体成型。柱部件180是沿上下方向引导支撑部件160 (移动部件162)的部件。图6是说明 柱部件180的详细结构的图。图6(a)是从抽屉134的外侧观察柱部件180的透视图,图 6(b)是从抽屉134的内侧观察取下了外壳的柱部件180的透视图。图7是柱部件180的分 解透视图。如图6所示,柱部件180具有固定部180a、一对肋182、滑动轨道184、弹簧186、上 下挡块190、调整螺钉192以及外壳198。固定部180a是用于将柱部件180固定设置于抽屉134的前板134a的后表面上的 部件。由此,将抽屉134拉出或者推入时,能够使柱部件180与抽屉134向相同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件180上设有两个固定部180a,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设 有一个以上固定部180a即可。在柱部件180上立起设置有一对(2个)肋182,从而形成后述的上下槽182b。由 此,能够在使柱部件180与肋182 —体成型的同时形成上下槽182b,与使形成上下槽182b 的部件和柱部件180形成为不同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成本。上下槽182b由肋182形成,是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槽。所述上下槽182b中嵌 入有设于移动部件162(支撑部件160)上的上下辊162a(参照图7)。由此,由于能够使上 下辊162a在上下槽182b内移动,因此通过沿上下方向引导上下辊162a,能够以柱部件180 沿上下方向引导支撑部件160。滑动轨道184固定设置于该柱部件180中,通过与支撑部件160啮合而沿上下引 导支撑部件160,并且限制上下辊162a的旋转轴的轴向移动。详细来说,滑动轨道184具 有啮合部184a,所述啮合部184a与构成支撑部件160的滑块163所具有的啮合部163a啮
口 O在啮合部163a与啮合部184a啮合的时候,如图7所示,设于柱部件180上的滑动 轨道184的啮合部184a抵接在滑块163的啮合部163a的前表面(具有后述的弹簧卡合部 163b的表面)上。这样的话,滑块163的啮合部163a与滑动轨道184的啮合部184a形成 为啮合状态(参照图6(b))。通过如上所述地使啮合部163a与啮合部184a啮合,使滑块163可移动的方向仅 为上下方向,能够限制其向水平方向的移动。由此,装配有滑块163的移动部件162所具有 的上下辊162a被限制了旋转轴的轴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上下辊162a从上下槽182b 中脱离(脱圈),因此能够保持上下辊162a配置(嵌入)于上下槽182b内的状态,能够通 过支撑部件160使载置部件150以及被收纳物可靠地上升。弹簧18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拉伸弹簧,其一端直接连接在构成支撑部件160的滑 块163的弹簧卡合部163b上,另一端直接连接在后述的上下挡块190的弹簧卡合部190a上 (参照图8)。由此,移动部件162 (支撑部件160)相对于柱部件180被向上方施力,被支撑 在支撑部件160上的载置部件150也同样被向上方施力。因此,能够对升降机构进行的载 置部件150的升降进行辅助,减小使载置部件150上升所需的力,即将抽屉134拉出的力, 使抽屉134的拉出动作变得容易。上下挡块190通过操作后述的调整螺钉192而在柱部件180内上下移动。图8是说明上下挡块190和调整螺钉192的详细结构的图。如图8所示,上下挡块190具有弹簧 卡合部190a,弹簧186的端部卡合在弹簧卡合部190a上。由此,如后所述地操作调整螺钉 192使上下挡块190移动,从而能够调整弹簧186的张弛程度。调整螺钉192是用于使上下挡块190移动,并调整弹簧186的张力的螺钉。由此, 通过操作调整螺钉192使上下挡块190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上下挡块190调整弹 簧186的张弛程度。再次参照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螺钉192的头部192a配置于柱部件180的外 表面上。由此,在调整弹簧186的力(张弛程度)时,无需分解柱部件180或支撑部件160 等的作业,从柱部件180的外侧就能够容易地操作调整螺钉192。外壳198是覆盖柱部件180的内部的部件,即所谓盖。由此,能够防护弹簧186等 设于柱部件180内部的部件不受到收纳在抽屉134内的被收纳物的碰撞,能够防止所述部 件的破损。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98具有观察窗198a。对于观察窗198a的详细结 构在后面叙述。图9是说明使用上下挡块190和调整螺钉192调整弹簧186的图。图9 (a)示出 了上下挡块190处于移动范围的上方的状态,图9 (b)示出了上下挡块190处于移动范围的 下方的状态。此外,图9(c)示出了在图9(a)所示的柱部件180上装配有外壳198的状态 的放大图,图9(d)示出了在图9(b)所示的柱部件180上装配有外壳198的状态的放大图。 另外,图9示出了将抽屉134(未图示)拉出,支撑部件160完全上升的状态。在图9(a)中,在上下挡块190位于上方,支撑部件160完全上升的情况下,弹簧 186处于基本拉伸到最大的状态。即,处于弹簧186对移动部件162(支撑部件160)向上 方施力的力最大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调整弹簧186的力(张弛程度)的时候,利用工具 (未图示)使设于柱部件180外表面上的调整螺钉192的头部192a(参照图8(b))旋转。如图9(b)所示,通过上述操作,上下挡块190在移动范围内向下方移动,弹簧186 向上下挡块190的弹簧卡合部190a缩紧。接着,在支撑部件160完全上升的情况下,弹簧 186处于完全缩紧的状态。由此,能够使弹簧186对移动部件162 (支撑部件160)向上方施 力的力最小。此外,如图9 (c)和(d)所示,能够从设于柱部件180的外壳198的观察窗198a观 察上下挡块190的前端190b,能够确认弹簧186的力(张弛程度)。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 且可靠地把握弹簧186的状态。如上述所说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调整螺钉192旋转,能够使上下挡块 190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弹簧186对移动部件162(支撑部件160)施力的力,即调整使被支 撑部件160支撑的载置部件150上升的力。由此,能够根据收纳在载置部件150中的被收 纳物的重量(数量)和种类调整弹簧186的力。轨道200配置于地柜130 (收纳柜)内的壁板130a上,引导上滑轮170和下滑轮 172(参照图3)。图10是示出轨道200的详细结构的图。如图10所示,在轨道200上设有 多个槽,上方的槽为供上滑轮170行进的上轨道210,下方的槽为供下滑轮172行进的下轨 道 220。上轨道210在其中央部具有朝向前侧上升的倾斜部210b、在比倾斜部210b靠前侧 的位置具有大致水平地弓I导上滑轮170的前侧水平部210c、在比倾斜部210b更靠内侧的位置具有大致水平地引导上滑轮170的内侧水平部210a。并且,与上轨道210同样地,下轨道 220也具有引导下滑轮172的内侧水平部220a、倾斜部220b、前侧水平部220c。根据上述结构,将抽屉134拉出后,设于支臂168上的滑轮(上滑轮170和下滑 轮172)在轨道200的上轨道210和下轨道220上延轨道形状从抽屉134的内侧移动到近 前侧。接着,在滑轮到达倾斜部210b和220b后,滑轮在沿倾斜部210b和220b的形状(倾 斜)移动的同时上升,由此能够使支臂168也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也向上方移动。与此相 伴地,与支臂168连接的支撑部件160由柱部件180引导向上方移动(上升),由支撑部件 160支撑的载置部件150上升。由此,能够以采用轨道200、滑轮和支臂168的简单的机构 使配置于抽屉134内部的载置部件150升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水平部210a和220a、倾斜部210b和220b、以及前侧 水平部210c和220c基本为直线,其交点(弯曲点)带有圆弧。此时,优选圆弧的曲率半径 比上滑轮170、下滑轮172的半径大(弯曲程度小)。然而,也可以使倾斜部210b和220b 形成为划出S字的圆滑曲线,或者使内侧水平部210a和220a以及前侧水平部210c和220c 也倾斜、屈曲乃至弯曲。以下,对上述结构的地柜130的、在升降机构作用下的载置部件150的动作进行说 明。图11是说明在升降机构作用下将抽屉134拉出时载置部件150的动作的图。图11(a)示出了抽屉134被收容在地柜130中的状态。此时,支撑部件160 (移动 部件162等)由弹簧186(未图示)向上方施力,而上滑轮170和下滑轮172位于轨道200 的内侧水平部210a和220a上,因此支撑部件160高度方向的位置受到限制。因此,载置部 件150处于下降最多的状态。图11(b)示出了抽屉134被拉出过程中的状态。此时,由于上滑轮170和下滑轮 172位于倾斜部210b和220b,因此在抽屉134被拉出时支臂168上升,支撑部件160和载 置部件150也上升。即,将抽屉134拉出的力变换为使载置部件150上升的力。此时,由于 通过弹簧186使支撑部件160 (移动部件162等)向上方施力,因此能够降低将抽屉134拉 出所需的力。图11(c)示出了抽屉134基本被拉出的状态。此时,滑轮170、172位于轨道200 的前侧水平部210c和220c。由此,在抽屉134被拉出的状态下,载置部件150的重量由前 侧水平部210c和220c支撑,从而能够防止抽屉134退回到地柜130内。此时在支撑部件 160相对于柱部件180的移动界限或者弹簧186的缩小界限的作用下,支撑部件160的高度 达到上限。由此,即使下滑轮172从轨道200的前侧前端突出也没有问题。在将抽屉134收纳到基础橱柜130中的时候,形成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将抽屉134 从被拉出状态(参照图11(c))推入时,如图11(b)所示地滑轮170、172靠近倾斜部210b 和220b。这时,滑轮170、172受到倾斜部210b和220b引导而下降,因此支臂168在保持水 平姿势的同时被拉下。由此,通过单纯地将抽屉134推入的操作,支撑部件160以及载置部 件150下降。如上述所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收纳柜,将抽屉134拉出时,设于支臂 168上的滑轮(上滑轮170和下滑轮172)在轨道200上从抽屉134的内侧向近前侧移动, 连接在支臂168上的支撑部件160被柱部件180引导向上方移动(上升)。由此,以简易的 结构能够使配置于抽屉134内部的、由支撑部件160支撑的载置部件150升降,能够使收纳在载置部件150中的被收纳物上升而容易取出。此时,由于载置部件150随着抽屉134的 拉出推入操作而升降,因此操作简洁容易,并且,由于使被收纳物上升到无需屈身就能够取 出的足够的高度,因此能够提高较低位置的抽屉的使用便利性。此外,由于具有弹簧186,并通过弹簧186对支撑部件160以及由支撑部件160支 撑的载置部件150向上方施力,因此能够减小使载置部件150上升所需的力,即减小拉出抽 屉134的力,能够使拉出抽屉134的动作变得容易。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地柜130的抽屉134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在其他 抽屉132或者底板收纳柜136中设置载置部件150,此外也可以在其他收纳柜如炉具橱柜 120或洗涤盆橱柜140的抽屉中设置载置部件150。以上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当然并 不限定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 或者修正例,这些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用于例如厨房那样具有抽屉的收纳柜。
权利要求
一种收纳柜,能够自由滑动地收容用于收纳被收纳物的抽屉,其特征在于,该收纳柜具有配置于所述抽屉内,并能够在内部载置被收纳物的载置部件;支撑所述载置部件的支撑部件;沿上下方向引导所述支撑部件的柱部件;以及与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柱部件直接连接,并对该支撑部件向上方施力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部件具有用于调整所述弹簧的张力的调整螺钉, 所述调整螺钉的头部配置于所述柱部件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部件具有上下槽,该上下槽为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槽, 所述支撑部件具有旋转轴相对于该支撑部件立起设置的上下辊, 通过使所述上下辊嵌入到所述上下槽中,从而使所述柱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引导所述 支撑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槽由设于所述柱部件上的一对肋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部件具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固定设置于该柱部件上,与所述支撑部件啮 合并沿上下方向弓丨导该支撑部件,且限制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柜,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洁容易,并且能够通过在必要时使充分的被收纳物上升,从而提高位于较低位置的抽屉的使用便利性。本发明所述的收纳柜的结构为,该收纳柜能够自由滑动地收纳可收纳被收纳物的抽屉(134),其特征在于,该收纳柜具有载置部件(150),其配置于抽屉内,并能够在内部载置被收纳物;支撑部件(160),其支撑载置部件;柱部件(180),其沿上下方向引导支撑部件;以及弹簧(186),其与支撑部件和柱部件直接连接,并对支撑部件向上方施力。
文档编号A47B88/04GK101849744SQ20101012831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佐藤寿树, 土田克俊, 山田和义, 本田仁郎, 须川勇二, 齐藤隆一 申请人:可丽娜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大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