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安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47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震安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家具领域中的床,尤其是一种防震安全床。
背景技术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危害力的灾害之一,地震的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尤其是地震的发生导致了大量人员的伤亡,造成无数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据统计分析,由于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古今中外许多大地震都发生在夜间,由于夜间地震时人们大多处于熟睡状态而猝不及防,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因此很多人因为来不及逃生而殒命。目前,如何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生存环境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使人们在夜间安心休息、在地震发生后安全逃生、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防震日常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在地震中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使人们免遭地震危害的新型防震安全床。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震安全床,包括床身和床板,床板设置在床身内部,其特征在于在床板与床身之间镜面对称纵向设置两个在床身与床板之间作圆周运动的弧形防护板,每个弧形防护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床板,在床板左右两侧的床身上分别安装一控制弧形防护板升降的触发装置,在床身内部安装两组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弹性动力装置。而且,所述的每个弧形防护板的左右两侧边均安装有滑块,该滑块分别安装在床身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壁所制的圆形导槽内并沿圆形导槽导向滑动。而且,所述的床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制出一水平槽,每个水平槽内均滑动嵌装两个传动连杆,位于同侧边的两个传动连杆的中部通过固定铰轴铰装在床体的左侧板或者右侧板上,位于同侧边的两个传动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各自的弧形防护板铰装连接。而且,所述的每个触发装置均包括触发连杆和触发头,触发连杆包括一水平杆和两个分别铰装在水平杆两端的竖直杆,该两个竖直杆均通过铰轴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内侧,该两个竖直杆的上端分别铰装一水平的触发头,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上部内侧分别安装一托架,两个触发头分别搭置在两个托架上;水平杆的中部铰装一向下的摆杆,两个触发装置中的摆杆下端共同安装在一通轴上,该通轴的其中一端安装一手柄。而且,所述的触发装置与传动机构通过一预紧弹簧连接,该预紧弹簧的一端缠绕在通轴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机构中的固定铰轴上。而且,所述的弹性动力装置包括半圆形的弹簧导杆和动力弹簧,该两组弹簧导杆均安装在床身上并位于弧形防护板的下方,且该两组弹簧导杆中的弹簧导杆交替均布排列;每个弹簧导杆的一端均紧固安装一限位环,另一端均活动套装一限位片,该限位片固装在各自的弧形防护板上,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环与限位片之间的弹簧导杆上。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防震安全床的床板上安装两片弧形的防护板,这样可以有效使防护板受到的冲击载荷分散开来,使防震安全床防护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保证人们的安全。2、本防震安全床的弧形防护板和床板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当弧形防护板定轴转动时可通过传动连杆带动床板平稳下降,使弧形防护板与床板之间形成更大的空间,从而提供给受灾者相对舒适的环境。同时在安全床内部有储存水和食物的空间,可以储备一定的食物,供被困人员食用,等待救援,增加了人们获救的机会。3、本防震安全床床身上所安装的八根动力弹簧平时处于压缩储能状态,当动力弹簧解除约束后可以使弧形防护板快速合上,从而使人在地震发生的几秒钟内得到有效保护。4、本发明通过巧妙的杆机构设计实现了地震中对人的保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设计的亮点之一就是以最简单的机构实现了预期的功能。本安全床设计合理、机构简单, 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能,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价比,因此本安全床拥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适合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弧形防护板未升起状态);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2的A向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弧形防护板升起状态);图5是图4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4的右视图;图7是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一种防震安全床,包括床身和床板2,床身由底板、前后侧板4以及左右侧板1组合安装而成,床板设置在床身内部。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在床板与床身之间镜面对称纵向设置两个弧形防护板3,每个弧形防护板的左右两侧边均安装有滑块,该滑块分别安装在床身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壁所制的圆形导槽7内,因此弧形防护板可沿圆形导槽在床身与床板之间作圆周导向滑动,实现上下升降。每个弧形防护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床板,其具体结构为床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制出一水平槽9,每个水平槽内均滑动嵌装两个传动连杆6,位于同侧边的两个传动连杆的中部通过固定铰轴8铰装在床体的左侧板或者右侧板上,位于同侧边的两个传动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各自的弧形防护板铰装连接。由于传动连杆的一端与弧形防护板铰接,另一端装有轴承并镶嵌在床板的水平槽内,因此当弧形防护板沿圆弧运动的时候,通过传动连杆的定轴转动可将运动传递给床板,实现床板的上下运动。在床板左右两侧的下方分别设置一触发装置,每个触发装置均包括触发连杆和触发头10,触发连杆包括一水平杆19和两个分别铰装在水平杆两端的竖直杆11,该两个竖直杆均通过铰轴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内侧,该两个竖直杆的上端分别铰装一水平的触发头,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上部内侧分别安装一托架17,两个触发头分别搭置在两个托架上; 水平杆的中部铰装一向下的摆杆20,两个触发装置中的摆杆下端共同安装在一通轴18上, 通轴的其中一端安装一位于床身外侧的手柄5。触发装置与传动机构通过一预紧弹簧14连接,该预紧弹簧的一端缠绕在通轴上, 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机构中的固定铰轴上,该预紧弹簧可加速弧形防护板的上升速度。在床身内部安装两组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弹性动力装置,每组弹性动力装置均包括半圆形的弹簧导杆16和动力弹簧13,该两组弹簧导杆均安装在床身前后侧板上并位于弧形防护板的下方,且该两组弹簧导杆中的弹簧导杆交替均布排列,每组弹簧导杆的数量不限,本实施例中为四个。每个弹簧导杆的一端均紧固安装一限位环12,另一端均活动套装一限位片15,该限位片固装在各自的弧形防护板上,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环与限位片之间的弹簧导杆上,该动力弹簧的两端分别顶紧限位环和限位片。每组弹性动力装置为一片弧形防护板提供沿圆形导槽上升的动力,当约束解除时,动力弹簧就给各自的弧形防护板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推力,弧形防护板就可以向上移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的时候,手柄带动触发连杆移动,两个触发头均向内侧做微小的移动并脱离托架,从而解除施加在弧形防护板上的约束,弧形防护板在动力弹簧以及预紧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床身两侧的圆形导槽成圆弧形向上方移动,在床板的上方形成一个防护罩,支撑住地震时可能掉下的落物,保护睡在其上的人。与此同时,弧形防护板带动传动连杆运动,由于传动连杆的下端装有轴承,镶嵌在床板两侧的水平槽中,因此传动连杆的运动就带动床板向下移动,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空间,可以供被困人员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震安全床,包括床身和床板,床板设置在床身内部,其特征在于在床板与床身之间镜面对称纵向设置两个在床身与床板之间作圆周运动的弧形防护板,每个弧形防护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床板,在床板左右两侧的床身上分别安装一控制弧形防护板升降的触发装置,在床身内部安装两组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弹性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安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弧形防护板的左右两侧边均安装有滑块,该滑块分别安装在床身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壁所制的圆形导槽内并沿圆形导槽导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安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制出一水平槽,每个水平槽内均滑动嵌装两个传动连杆,位于同侧边的两个传动连杆的中部通过固定铰轴铰装在床体的左侧板或者右侧板上,位于同侧边的两个传动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各自的弧形防护板铰装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安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触发装置均包括触发连杆和触发头,触发连杆包括一水平杆和两个分别铰装在水平杆两端的竖直杆,该两个竖直杆均通过铰轴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内侧,该两个竖直杆的上端分别铰装一水平的触发头,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上部内侧分别安装一托架,两个触发头分别搭置在两个托架上;水平杆的中部铰装一向下的摆杆,两个触发装置中的摆杆下端共同安装在一通轴上,该通轴的其中一端安装一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安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装置与传动机构通过一预紧弹簧连接,该预紧弹簧的一端缠绕在通轴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机构中的固定铰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安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动力装置包括半圆形的弹簧导杆和动力弹簧,该两组弹簧导杆均安装在床身上并位于弧形防护板的下方,且该两组弹簧导杆中的弹簧导杆交替均布排列;每个弹簧导杆的一端均紧固安装一限位环,另一端均活动套装一限位片,该限位片固装在各自的弧形防护板上,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环与限位片之间的弹簧导杆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安全床,在床板与床身之间镜面对称纵向设置两个在床身与床板之间作圆周运动的弧形防护板,每个弧形防护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床板,在床板左右两侧的床身上分别安装一控制弧形防护板升降的触发装置,在床身内部安装两组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弧形防护板的弹性动力装置。本发明通过巧妙的杆机构设计实现了地震中对人的保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设计的亮点之一就是以最简单的机构实现了预期的功能。本安全床设计合理、机构简单,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能,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价比,因此本安全床拥有较好的推广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47C19/00GK102283525SQ20101020159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于凤刚, 冯阳, 刘冬, 刘卉, 李健, 李宁, 王冬生, 白仁飞, 纪文超, 马臣 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