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回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11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滑轨回归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回归机构,尤指一种可达到简易式回归,进而结构简化、组装 快速及节省成本的一种滑轨回归机构。
背景技术
台湾专利「滑轨之自动关闭装置」,其系由固定架、滑块、两弹簧、滑钩与连动件等 构件所组成之自动关闭装置,以具有自动关闭之功效,该专利系利用该固定架之滑座的厚 度较薄,以防止中滑轨在向后复归滑移时不会与滑座之前侧干涉碰撞,且不需另外在中滑 轨之后侧开设较大面积之开放槽孔来避开滑座,俾以增加结构强度并扩大滑轨之负载范 围,进而提高滑轨之适用性;该「滑轨之自动关闭装置」其虽可提高滑轨之适用性,惟却因该自动关闭装置系由 固定架、滑块、两弹簧、滑钩与连动件所组成,且该滑钩设有枢轴、导柱、定位钩槽、弧凸块及 定位槽,因此该自动关闭装置之构件繁多,导致整体结构复杂、组装速度缓慢及制程成本昂 贵之缺失,因而常为使用者所垢病;是故,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发明人所欲解决之技术困难点之所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滑轨之自动关闭装置」其整体结构复杂、组装速度缓慢及制程成本昂贵,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回归机构,其可达到简易式回归之功效,进而可达到 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轨回归机构,包含—外滑轨,该外滑轨一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内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一侧 设有槽沟,且该固定座一端设有缺口部,又该固定座两侧设有固定部,且该外滑轨内设有一 滑动件,该滑动件一体成型设有卡部,该卡部穿设于固定座之容置空间,且该卡部一侧设有 凹口部,又该凹口部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部,且该凹口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接触部,另该滑动件 两侧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一端固设于固定座之固定部;一中滑轨,该中滑轨滑设于外滑轨内,且该中滑轨触接于滑动件一侧;一内滑轨,该内滑轨一侧设有带动件,该带动件挡止于卡部之凹口部。藉由该带动件挡止于滑动件其卡部之凹口部,俾使该带动件可带动滑动件向外滑 动移位,而可使该滑动件之卡部卡固于固定座之缺口部,又藉由该带动件滑设于凹口部之 第二接触部,俾使该卡部可脱离于固定座之缺口部,再藉由该弹性件本身之弹力,而可使该 滑动件及卡部一同向内复归原位,因而可达到简易式回归之功效,进而可达到结构简化、组 装快速及节省成本之目的者。为使本发明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兹与现有技术作一比较分析如下现有技术1、该自动关闭装置之构件繁多。
2、整体结构复杂。3、组装速度缓慢。4、制程成本昂贵。本发明的优点为1、可达到结构简化。2、组装快速。3、节省成本。4、可减少该带动件脱离凹口部之第一接触部时的噪音。5、可减少该带动件触接到凹口部之第二接触部时的噪音。6、可提升该滑动件与固定座之使用寿命。


图1为本发明大部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示意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带动件带动滑动件移位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卡部卡固于固定座的缺口部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带动件触接第二接触部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卡部脱离缺口部的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弹性件拉回滑动件的动作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11、容置空间12、槽沟13、缺口部14、固定部15、收纳部2、滑 动件21、卡部22、凹口部23、第一接触部24、第二接触部25、弹性件26、缓冲机构261、 轴心262、弹性套2621、滑动部3、带动件31、空隙10、外滑轨20、中滑轨30、内滑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发明之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之功效能 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系提供一种滑轨回归机构,其包含一外滑轨10,该外滑轨10 —端设有固定座1,该固定座1内设有容置空间11,该容 置空间11 一侧设有槽沟12,该槽沟12与容置空间11相贯通,且该固定座1 一端设有缺口 部13,该缺口部13设于容置空间11 一侧,又该固定座1两侧设有固定部14,该固定部14 可为夹口,另该固定座1内设有收纳部15,该收纳部15设于容置空间11 一侧,且该外滑轨 10内设有一滑动件2,该滑动件2 —体成型设有卡部21,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该卡部21 穿设于固定座1之容置空间11,又该卡部21可为凸块,且该卡部21 —侧设有凹口部22,该 凹口部22可为斜口,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又该凹口部22 —侧设有第一接触部23,该第 一接触部23可为斜面,且该凹口部22另一侧设有第二接触部24,该第二接触部24也可为 斜面,另该滑动件2两侧设有弹性件25,该弹性件25 —端固设于固定座1之固定部14,且 该弹性件25可为弹簧,又该滑动件2设有缓冲机构26,该缓冲机构26穿设于固定座1之
4收纳部15,且该缓冲机构26设有轴心261,又该缓冲机构26设有弹性套262,该弹性套262 固设于轴心261 —端,且该弹性套262外周围可设有阻尼油,又该弹性套262 —端设有滑动 部2621,且该滑动部2621之外径略大于该固定座1其收纳部15之内径,另该缓冲机构26 可为缓冲棒;一中滑轨20,该中滑轨20滑设于外滑轨10内,且该中滑轨20 —端触接于滑动件 2 一侧;一内滑轨30,该内滑轨30 —侧设有带动件3,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该带动件3 挡止于卡部21之凹口部22,且该带动件3系可滑设于凹口部22之第一接触部23,又该带 动件3系可滑设于凹口部22之第二接触部24,另该带动件3可为圆凸块,且该带动件3周 围至少一侧设有空隙31 ;请再配合参阅图1、图5所示,俾当该内滑轨30带动该带动件3向外拉时,藉由该 带动件3挡止于滑动件2其卡部21之凹口部22,俾使该带动件3可带动该滑动件2之卡 部21沿着固定座1之槽沟12向外滑动移位,而可使该滑动件2—同移位,且可使该弹性件 25 一同被带动而拉伸,同时藉由该滑动件2设有缓冲机构26,俾使该缓冲机构26其弹性 套262之滑动部2621可在固定座1之收纳部15形成一小阻力点,而可使该弹性套262可 被延长拉伸使其直径变小,因而可轻力拉出该轴心261,且藉由该中滑轨20 —端触接于滑 动件2 —侧,而可使该中滑轨20被该滑动件2带动而滑动移位,请再配合参阅图5、图6所 示,而当该卡部21被该带动件3带动移位对应至缺口部13时,藉由该卡部21其凹口部22 一侧所设之第一接触部23为斜面,俾使该带动件3可沿着该第一接触部23向外滑动移位, 使得该滑动件2之卡部21可受带动件3之推力而往该缺口部13的方向移位并滑入该缺口 部13内,再藉由该弹性件25被拉伸后之反向弹力,因而可使该滑动件2之卡部21卡固于 固定座1之缺口部13,此时,该带动件3未挡止于卡部21之凹口部22,因此该带动件3可 被内滑轨30继续向外带动而移位,再藉由该带动件3周围设有空隙31,使得该带动件3可 具有避震功效,而可减少该带动件3脱离凹口部22之第一接触部23时的噪音;请再配合参阅图1、图7所示,又当该内滑轨30受外力推抵而带动该带动件3向固 定座1方向复位时,该带动件3可触接到凹口部22之第二接触部24,藉由该带动件3周围 设有空隙31,而可减少该带动件3触接到凹口部22之第二接触部24时的噪音,再藉由该第 二接触部24为斜面,请再配合参阅图7、图8所示,该带动件3可沿着第二接触部24滑移 至凹口部22内,藉由该第二接触部24为斜面,而可使该卡部21可往缓冲机构26之方向移 位,因而可使该滑动件2之卡部21可脱离于固定座1之缺口部13,同时可使该卡部21可移 位对应至固定座1之槽沟12,请再配合参阅图9所示,又藉由该滑动件2所设之弹性件25 本身的弹力,予以拉回该滑动件2及卡部21,而可使该卡部21可沿着固定座1之槽沟12向 固定座1方向复归原位,且可使该滑动件2及缓冲机构26 —同复位即如图4所示,因而可 达到简易式回归之功效,进而可达到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之目的者;同时藉由该 缓冲机构26设有弹性套262,该弹性套262其滑动部2621之外径略大于该固定座1其收纳 部15之内径,因此当该缓冲机构26向内复位时,即可使该弹性套262之滑动部2621在固 定座1之收纳部15形成一较大的阻力点,而可使该滑动部2621被挤压膨胀而形成阻尼效 果,且藉由该弹性套262外周围可设有阻尼油,而可使该滑动件2缓慢复归原位,以达到缓 冲功效,因而可防止该滑动件2被弹性件25之弹力快速拉回原位而撞击到该固定座1发出
5噪音声响,进而可提升该滑动件2与固定座1之使用寿命; 因此,本发明系藉由该带动件3挡止于滑动件2其卡部21之凹口部22,俾使该带 动件3可带动滑动件2向外滑动移位,而可使该滑动件2之卡部21卡固于固定座1之缺口 部13,又藉由该带动件3滑设于凹口部22之第二接触部24,俾使该卡部21可脱离于固定 座1之缺口部13,再藉由该弹性件25本身之弹力,而可使该滑动件2及卡部21 —同向内复 归原位,因而可达到简易式回归之功效,进而可达到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之目的 者ο
权利要求
一种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滑轨回归机构包含一外滑轨(10),该外滑轨(10)一端设有固定座(1),该固定座(1)内设有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一侧设有槽沟(12),且该固定座(1)一端设有缺口部(13),又该固定座(1)两侧设有固定部(14),且该外滑轨(10)内设有一滑动件(2),该滑动件(2)一体成型设有卡部(21),该卡部(21)穿设于固定座(1)之容置空间(11),且该卡部(21)一侧设有凹口部(22),又该凹口部(22)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部(23),且该凹口部(22)另一侧设有第二接触部(24),另该滑动件(2)两侧设有弹性件(25),该弹性件(25)一端固设于固定座(1)之固定部(14);一中滑轨(20),该中滑轨(20)滑设于外滑轨(10)内,且该中滑轨(20)触接于滑动件(2)一侧;一内滑轨(30),该内滑轨(30)一侧设有带动件(3),该带动件(3)挡止于卡部(21)之凹口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缺口部(13)设于容置空间 (11) 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1)之固定部(14)为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1)内设有收纳部 (15),该收纳部(15)设于容置空间(11) 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卡部(21)为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凹口部(22)为斜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凹口部(22)—侧之第一接触 部(23)为斜面,且该凹口部(22)另一侧之第二接触部(24)为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25)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滑动件(2)设有缓冲机构 (26),且该缓冲机构(26)设有轴心(261),又该缓冲机构(26)设有弹性套(262),该弹性套 (262)固设于轴心(261) 一端,又该弹性套(262) 一端设有滑动部(26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机构(26)为缓冲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带动件(3)为圆凸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回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带动件(3)周围至少一侧设 有空隙(3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回归机构,尤指一种可达到简易式回归,进而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的一种滑轨回归机构。包含一外滑轨,该外滑轨一端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内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一侧设有槽沟,该固定座一端设有缺口部,又该固定座两侧设有固定部,该外滑轨内设有一滑动件,该滑动件一体成型设有卡部,该卡部穿设于固定座之容置空间,该卡部一侧设有凹口部,又该凹口部一侧设有第一接触部,该凹口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接触部,另该滑动件两侧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一端固设于固定座之固定部;一中滑轨,该中滑轨滑设于外滑轨内,该中滑轨触接于滑动件一侧;一内滑轨,该内滑轨一侧设有带动件,该带动件挡止于卡部之凹口部。
文档编号A47B88/04GK101933720SQ20101026005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廖瑞忠 申请人: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