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秋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36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秋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秋千,尤其是涉及一种将供电装置与脚架整合的婴儿秋千。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婴儿秋千都设置有供电装置来实现其音乐播放或摇摆等其他辅助功能,而供电装置的常见装设方式是将其设置于用来驱动婴儿秋千摇动的驱动座内或是支撑脚管上。在设置驱动座内的设计中,由于驱动座内通常已安装有其他驱动相关元件,如驱动马达等。所以如果要再将供电装置装入驱动座内,就会需要额外的容置空间,同时也会影响原本就安装于驱动座内的其他元件的配置。故此种将供电装置设置于驱动座内的设计, 不仅会降低婴儿秋千整体结构设计的弹性,同时也会增加驱动座在婴儿秋千上所占用的体积,进而影响到婴儿秋千的外观设计。由上述可知,如何在不影响外观以及结构收合的前提下配置供电装置实为目前婴儿秋千在结构设计上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供电装置设置于脚架对应枢转定位机构的位置上的婴儿秋千,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秋千,包括一承载座,用来承载一婴儿;一第一脚架,具有一第一枢接座;至少一悬臂杆,连接于该第一脚架以及该承载座;一第二脚架,具有一第二枢接座,该第二枢接座枢接于该第一枢接座,该第二脚架用来与该第一脚架以及该悬臂杆共同支撑该承载座于一承载面上;一枢转定位机构,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之间,该枢转定位机构用来限制该第二脚架相对该第一脚架的枢转;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来连接并驱动该悬臂杆;以及一供电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之间,该供电装置用以提供该驱动装置电力,以使该承载座可相对于该第一脚架摇动。综上所述,本发明将供电装置改设置于脚架的枢接座之间,并对应枢转定位机构的位置上,用于让婴儿秋千在整体外观上显得更加简洁俐落。此外,由于供电装置直接设置于脚架之间的枢接座上,因此本发明也可避免以往在收合婴儿秋千的过程中与其他元件相互干涉的问题发生,进而增加婴儿秋千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婴儿秋千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婴儿秋千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第一脚架以及第二脚架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在婴儿秋千处于展开状态时的透视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在卡合件位于该锁定位置时的内部示意图6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在卡合件位于该释锁位置时的内部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在婴儿秋千处于收合状态时的透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婴儿秋千12承载座
14第一脚架16悬臂杆
18第二脚架20驱动装置
22供电装置24枢转定位机构
26承载面28第一枢接座
30第二枢接座31枢转轴
32容置空间34供电电池
36外盖38电源接头
40限位结构42滑动块
44卡合件46操作件
48弹性件50、52 限位块
54凸齿56第一定位槽
58a、58b 第二定位#S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一婴儿秋千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婴儿秋千10包括一承载座12、一第一脚架14、至少一悬臂杆16 (在图1中显示二个)、一第二脚架18、一驱动装置20、一供电装置22,以及一枢转定位机构M ;承载座12用来承载婴儿,其优选地为供婴儿躺卧的婴儿摇床或是供其乘坐的婴儿摇椅;悬臂杆16连接于第一脚架14以及承载座12 ;第二脚架18枢接于第一脚架14,第二脚架18用来与第一脚架14以及悬臂杆16共同支撑承载座12于一承载面沈上,其中承载面沈可为一般住家居所中可供婴儿秋千10放置的地面,如地板等;驱动装置20设置于第一脚架14顶端,并与悬臂杆16 连接。驱动装置20用来驱动悬臂杆16,以带动悬臂杆16及承载座12相对于第一脚架14 摇动。驱动装置20例如为马达,优选地加上配合的传动皮带或齿轮组等等。接下来,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2为图1所示婴儿秋千10的部分分解示意图。由图1以及图2可知,第一脚架14具有一第一枢接座观,第二脚架18具有一第二枢接座30, 第二枢接座30枢接于第一枢接座观上。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枢接座30优选地利用本身的一枢转轴31穿设于第一枢接座观上,以使第二脚架18可相对于第一脚架14枢转,从而使婴儿秋千10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而处于收合状态或是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供电装置 22与驱动装置20电连接,以提供其驱动承载座12摇动所需的电力等。至于供电装置22的配置与装置设计,其详述如下。如图2所示,在供电装置22的配置方面,第一枢接座观与枢转定位机构M相对的另一侧上形成一容置空间32,而供电装置22则是优选地部分容置于容置空间32内;而在装置设计方面,供电装置22包括一供电电池34、一外盖36,以及一电源接头38 ;供电电池34设置于容置空间32内且优选地为一充电电池,而外盖36设置于第一枢接座28上,外盖36用来遮蔽供电电池34,以供保护之用; 电源接头38电连接于供电电池34,以用来传输充电电力至供电电池34,或者是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通过电源接头38直接供电给驱动装置20。此外,电源接头38设置于第一枢接座观相对水平方向往下倾斜一特定角度的位置上,其中该特定角度实质上等于45度,如此即可借助将电源接头38设置于第一枢接座观上较不明显之处的设计,以达到保持婴儿秋千10的简洁外观的功效。而在枢转定位机构M的配置与机构设计方面,请同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图3 为图2所示第一脚架14以及第二脚架18的部分放大示意图;枢转定位机构M设置于第一脚架14以及第二脚架18枢接的位置上,其包括一限位结构40、一滑动块42、一卡合件44、 一操作件46,以及一弹性件48 ;限位结构40形成于第一枢接座观上,限位结构40包括两个限位块50及52,而滑动块42则是形成于第二枢接座30上,滑动块42凸出于第二枢接座 30的壳体,因此可在限位结构40内随第二枢接座的枢转在限位块50及52之间滑动,以限制第二脚架18相对第一脚架14的枢转范围。也就是说,当第二枢接座30相对于第一枢接座观枢转以使婴儿秋千处于展开状态或收合状态时,滑动块42会与限位块50或52相互干涉,以阻止第二脚架18继续相对于第一脚架14枢转下去,用于限制使用者仅能在一适当范围内拉动第二脚架18,以避免因错误操作或用力不当而导致婴儿秋千10损坏。上述卡合件44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枢接座观以及第二枢接座30之间。卡合件44用来卡合第一枢接座观与第二枢接座30,以固定住第一枢接座观与第二枢接座30 的相对位置,其在此实施例中的卡合设计详述如下。由图2以及图3可知,卡合件44具有至少一凸齿54 (在图2中显示两个),而第一枢接座观上形成有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一定位槽56,在图3中显示两个第一定位槽56为一组。第二枢接座30上形成有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定位槽,本实施例中在图3中显示四个第二定位槽。其中枢转轴31相对两侧的第二定位槽为一组,因此两组第二定位槽58a及58b分别对应第二脚架18的展开位置及收合位置。 卡合件44相对于第一枢接座观以及第二枢接座30,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枢接座观以及第二枢接座30之间。当要固定第二脚架18时,凸齿M即同时卡合于第一定位槽56,以及第二定位槽58a或58b,以固定住第一脚架14与第二脚架18的相对位置。或是将卡合件44的凸齿M与第二枢接座30的第二定位槽58a或58b分离,以使第二脚架18可相对于第一脚架14枢转。上述操作件46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枢接座30上,操作件46用来驱动卡合件 44移动至与第二定位槽58a或58b分离的位置。在此实施例中,操作件46优选地为一按钮结构,以便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使卡合件44与第二枢接座30分离。而上述弹性件48 在此实施例中为一弹簧,其优选地设置于卡合件44以及第一枢接座观之间,以用来提供弹力至卡合件44,用于驱动卡合件44回到同时卡合住第一定位槽56,以及第二定位槽58a或 58b的位置,从而达到卡合件44可自动回位的效果。在此进一步地针对婴儿秋千10的结构作动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6,图4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M在婴儿秋千1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透视示意图,图 5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M在卡合件44位于一锁定位置时的内部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M在卡合件44位于一释锁位置时的内部示意图。当婴儿秋千1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脚架18与第一脚架14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滑动块42与限位块 50相互干涉(如图4所示),且卡合件44上的凸齿M同时卡合住第一枢接座观上的第一定位槽56以及第二枢接座30上的第二定位槽58a(如图5所示)。如此一来,借助凸齿M与第一定位槽56以及第二定位槽58a的卡合,第二脚架18无法相对于第一脚架14枢转, 进而使婴儿秋千10可稳固地处于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以便使用者进行后续的操作。而在释锁状态下,滑动块42与限位块50的干涉可以防止第二脚架18相对于第一脚架14过度枢转,也可以防止卡合机构失效时发生脚架塌陷的意外发生。若是使用者想要收合婴儿秋千10,则仅须按压操作件46,以驱动卡合件44从如图 5所示的该锁定位置移动至如图6所示的该释锁位置(此时,弹性件48被压缩),直到使凸齿M完全脱离第二定位槽58a为止。此时,由于第二定位槽58a已不再被凸齿M所卡合住,因此,使用者即可推动如图4所示的第二脚架18相对于第一脚架14顺时钟枢转,直到限位块52阻挡住滑动块42为止。在此过程中,第二脚架18从如图4所示的位置枢转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其中图7为图1所示枢转定位机构M在婴儿秋千10处于收合状态时的透视示意图;接着,使用者即可停止按压操作件46,则被压缩的弹性件48所提供的弹性恢复力即可驱动卡合件44从如图6所示的该释锁位置回到如图5所示的该锁定位置。于此同时,凸齿M就会随着卡合件44的移动而从仅卡合于第一定位槽56的位置移动至同时卡合住第一定位槽56以及如图3所示的另一组第二定位槽58b的位置。如此一来,借助凸齿 54与第一定位槽56以及第二定位槽58b的卡合,第二脚架18无法相对于第一脚架14枢转,进而使婴儿秋千10可稳固地处于收合状态,以便使用者进行后续摆放之用。而在释锁状态下,滑动块42与限位块52的干涉可以防止第二脚架18相对于第一脚架14过度枢转。另一方面,若是使用者想要再次展开婴儿秋千10,则仅须按压操作件46,以驱动卡合件44移动至第二定位槽58b不再被凸齿M卡合住的位置(此时,弹性件48被压缩), 因此,使用者即可拉动如图7所示的第二脚架18相对于第一脚架14从如图7所示的位置逆时钟枢转至如图4所示的位置,直到限位块50阻挡住滑动块42为止;接着,使用者即可停止按压操作件46,则被压缩的弹性件48所提供的弹性恢复力即可驱动卡合件44从如图 6所示的该释锁位置回到如图5所示的该锁定位置而使得凸齿M同时卡合住第一定位槽 56以及第二定位槽58a,用于限制住第二脚架18无法相对于第一脚架14枢转,进而使婴儿秋千10可稳固地处于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以供使用者作为承载婴幼儿之用。除此之外,用来固定住第二脚架18与第一脚架14的相对位置的设计,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利用卡合件的凸齿与枢接座上的定位槽的卡合,其也可改用其他结构设计以达到相同的固定效果。卡合件44也可改为一插销或一塑胶齿轮件,举例来说,若是卡合件44改采用插销的设计,则处于展开状态或收合状态的婴儿秋千10就可利用该插销插入第一枢接座观与第二枢接座30上相对应形成的固定孔内的固定方式,以固定住第一枢接座观与第二枢接座30的相对位置。另外,上述第二定位槽58a、58b的设置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数量。换句话说,其也可根据婴儿秋千10的实际应用需求而有所增加,用于使婴儿秋千10可具有多段式脚架定位功能,从而增加婴儿秋千10在操作上的弹性。相比较于背景技术将供电装置设置于驱动座内或是支撑脚管上的设计,本发明将供电装置改设置于脚架的枢接座上。如此一来,本发明不仅可让婴儿秋千在整体外观上显得更加简洁俐落,同时,由于供电装置直接设置于脚架之间的枢接位置上,因此本发明也可避免以往在收合婴)L秋千的过程中与其他元件相互干涉的问题发生,进而增加婴_; L秋千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秋千,包括承载座,用来承载婴儿;第一脚架,具有第一枢接座;至少一悬臂杆,连接于该第一脚架以及该承载座;第二脚架,具有第二枢接座,该第二枢接座枢接于该第一枢接座,该第二脚架用来与该第一脚架以及该悬臂杆共同支撑该承载座于一承载面上;枢转定位机构,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之间,该枢转定位机构用来限制该第二脚架相对该第一脚架的枢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来连接并驱动该悬臂杆;以及供电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之间,该供电装置用以提供该驱动装置电力,以使该承载座可相对于该第一脚架摇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枢转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限位结构,形成于该第一枢接座上;以及至少一滑动块,形成于该第二枢接座上,当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枢转时, 该滑动块与该限位结构干涉,以限制该第二脚架相对该第一脚架的枢转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限位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块,该滑动块在该第二枢接座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枢转时与该两限位块的其中之一相互干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枢转定位机构另包括卡合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以及该第二枢接座枢接的位置上,该卡合件用来卡合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以固定住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第一枢接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第二枢接座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定位槽,该卡合件相对于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以及该第二枢接座之间,且该卡合件具有至少一凸齿,当该卡合件位于一锁定位置时,该凸齿同时卡合于该第一定位槽以及该些第二定位槽至少其中之一中,以固定住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的相对位置;当该卡合件位于一释锁位置时,该凸齿与该些第二定位槽至少其中之一分离,以使该第一枢接座可相对于该第二枢接座枢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枢转定位机构另包括操作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枢接座上,该操作件用来驱动该卡合件移动至该释锁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操作件为一按钮结构,该按钮结构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枢接座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枢转定位机构另包括弹性件,偏压于该卡合件,该弹性件用来提供弹力至该卡合件,以驱动该卡合件移动至该锁定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簧,该弹簧设置于该卡合件及该第一枢接座之间。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卡合件为一塑胶齿轮件及一插销其中之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第一枢接座与该枢转定位机构相对的另一侧上形成一容置空间,该供电装置部分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供电装置包括 供电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外盖,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上,该外盖用来遮蔽该供电电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供电电池为一充电电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供电装置另包括 电源接头,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上且电连接于该供电电池。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电源接头位于该第一枢接座相对水平方向往下倾斜一特定角度的位置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特定角度等于45度。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秋千,其中该驱动装置设置于该第一脚架顶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婴儿秋千,其包括一承载座、一第一脚架、至少一悬臂杆、一第二脚架、一枢转定位机构、一驱动装置及一供电装置。该悬臂杆连接于该第一脚架及该承载座。该第二脚架具有一第二枢接座,枢接于该第一脚架的一第一枢接座,该第二脚架用来与该第一脚架及该悬臂杆共同支撑该承载座于一承载面上。该枢转定位机构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之间,用来限制该第二脚架相对该第一脚架的枢转。该驱动装置用来连接并驱动该悬臂杆。该供电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与该第二枢接座之间,用以提供该驱动装置电力,以使该承载座可相对于该第一脚架摇动。
文档编号A47D13/10GK102396927SQ20101027421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7日
发明者张小健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