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电热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57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电热席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取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设有安全接地层的电热席垫。
背景技术
目前科学技术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电热席垫作为取暖的现象逐渐 增多,电热席垫的取暖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等特点,但是,使用当中由于无接 地线,当尖锐导电物体穿透席垫表面层或长期潮湿环境中使用时,存在触电或漏电的可能, 直接影响使用寿命或人身安全,另外,长期使用当中,由于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体造成 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是设有安全 接地层和抵消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电磁波的安全电热席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安全电热席垫包括表面装修层、电热层、隔热底层,所述的电热层由上到下依次 为上层金属薄膜接地层和下层玻璃纤维布复合成的安全接地层、上层绝缘膜、设有上表面 电热涂层和设有下表面电热涂层的绝缘膜、下层绝缘膜、反射绝缘层复合而成,所述的上表 面电热涂层设有至少两个电极,下表面电热涂层设有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的上表面电热涂层和下表面电热涂层相互对应。所述的上下相互对应的电极之间连接反相的交流或直流电源。所述的电热涂层是条状和面状。所述的表面装饰层是天然或人造的木板或石板或皮革或玻璃或瓷砖。所述的金属薄膜的表面上涂有黑色涂层。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增强了安全性能, 而且,采用上下对应的电热涂层中由于电流方向相反,所产生的电磁波相互抵消,长期使用 对人体健康不受影响等有益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安全电热席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安全电热席垫的电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安全电热席垫的电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至图3中,本发明安全电热席垫,包括表面装修层1、电热层2、隔热底层3, 所述的电热层2由上到下依次为上层金属薄膜接地层4和下层玻璃纤维布6复合成的安全 接地层、上层绝缘膜7、设有上表面电热涂层9和设有下表面电热涂层10的绝缘膜8、下层
3绝缘膜15、反射绝缘层16复合而成,所述的上表面电热涂层9设有至少两个电极11和12, 下表面电热涂层10设有至少两个电极13和14。所述的上表面电热涂层9和下表面电热涂 层10相互对应,所述的上下相互对称的电极11与12、13与14之间连接反相的交流或直流 电源,所述的电热涂层8或9是条状和面状,所述的表面装饰层1是天然或人造的木板或石 板或皮革或玻璃或瓷砖,所述的金属薄膜4的表面上涂有黑色涂层5。
具体使用时,接通交流电或者接通通过交直流转换器17接通电源,开始取暖时, 由于通过上电热层的条壮或面状的电热层的电流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因此,电流通过时 产生的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电磁波相互抵消,另外,由于设有安全接地层,在使用当中,尖锐 导电物体穿透席垫表面层或长期潮湿环境中使用时,避免触电或漏电的可能。本发明的电 源可采用交流电或直流电。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电热席垫,包括表面装修层(1 )、电热层(2)、隔热底层(3),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电热层(2)由上到下依次为上层金属薄膜接地层(4)和下层玻璃纤维布(6)复合成的 安全接地层、上层绝缘膜(7 )、设有上表面电热涂层(9 )和设有下表面电热涂层(10 )的绝缘 膜(8)、下层绝缘膜(15)、反射绝缘层(16)复合而成,所述的上表面电热涂层(9)设有至少 两个电极(11)和(12),下表面电热涂层(10)设有至少两个电极(13)和(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电热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面电热涂层(9)和下 表面电热涂层(10)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电热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相互对称的电极(11) 与(12)、(13)与(14)之间连接反相的交流或直流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电热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涂层(8)或(9)是条 状和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电热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装饰层(1)是天然或 人造的木板或石板或皮革或玻璃瓷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电热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薄膜(4)的表面上涂 有黑色涂层(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电热席垫,包括表面装修层、电热层、隔热底层,电热层由上到下依次为上层金属薄膜接地层和下层玻璃纤维布复合成的安全接地层、上层绝缘膜、设有上表面电热涂层和设有下表面电热涂层的绝缘膜、下层绝缘膜、反射绝缘层复合而成,上表面电热涂层设有至少两个电极,下表面电热涂层设有至少两个电极。上表面电热涂层和下表面电热涂层相互对应。本发明适用于电热取暖,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安全、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电磁波相互抵消等特点。
文档编号A47C27/00GK102106664SQ20101060001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李夏林, 李龙男 申请人:李龙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