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01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密码锁。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盗贼盗窃,日常生活各种设备都用到锁。但一般的锁结构过于简单,盗贼 一般可通过各种途径把锁轻易打开,进行盗窃。于是人们用到了更先进的机械密码锁,目前 的机械密码锁一般具有9个序列弹性按键,密码量大,盗贼无法轻易按到正确的密码,大大 增加了盗窃的难度从而保证了设备内物件的安全。然后,由于物件的重要性、贵重程度不一,并不是所有物件都需要用密码量巨大 的、安全性非常好的机械密码锁来保护。因为密码量大的机械密码锁的制造工艺相对比较 复杂,成本高,如果是要保护之物品比密码锁的价格还要便宜,那就意义不大了。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机械密码锁,以用于安全要求不是很高的场
I=I O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机械密码锁,包括锁座、滑动 设置于锁座中部的锁板、滑动设置于所述锁座下部的滑卡板、固定于所述锁座上且设于所 述锁板上方的按键固定板、若干个弹性按键、开锁键、以及推动所述锁板的把手,所述锁板 设有锁口,所述弹性按键下方设有上下活动的弹性码片,所述弹性按键的个数为7个,包括 6个序列弹性按键以及复位键,所述弹性码片包括实码片、虚码片以及复位码片,所述实码 片、虚码片设于所述锁板上,当所述实码片处于复位状态时或所述虚码片处于按下状态时 所述锁板上的锁口被卡住,所述实码片侧边开设有按下状态时使锁板通过的实码缺口,所 述虚码片侧边设有当其处于复位状态时使锁板通过的虚码缺口,所述弹性码片的下部设有 推开并挂住所述滑卡板的斜面挂钩。所述锁座对应弹性按键下方处开设有竖向槽,所述弹性码片上下活动地插设于所 述竖向槽内。所述滑卡板对应所述斜面挂钩处设有与所述斜面挂钩相配合的斜面。所述开锁键设有用于推动锁板的开锁斜面,所述开锁键的下部设有当其在按下状 态时卡住滑卡板的卡勾。所述弹性按键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座连接。所述弹性码片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座连接。不同的所述虚码片、实码片上的斜面挂钩长度不一。所述弹性按键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弹性码片。所述滑卡板上连接有能使滑卡板平行滑出的连杆。所述锁板一端设于具有一斜面的凸块,所述把手对应所述凸块设有凹槽,所述凸 块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凹槽内。扭动把手可使锁板前后移动,实现开锁动作。[0015]机械密码锁还包括面板以及背板,所述面板设于所述键盘固定板上方且固定于所 述锁座上,所述面板上开有供所述弹性按键、开锁键以及所述把手伸出的通孔,所述背板设 于所述锁座下方并与所述锁座紧密抵接,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固接。面板以及背板使到机 械密码锁结构更稳固严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弹性按键的个数为 7个,减少了制造的成本与复杂性,价格便宜。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另一角度的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锁板的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滑卡板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实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虚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复位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的的开锁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机械密码锁100,包括锁座10、滑动设置于锁座10 中部的锁板20、滑动设置于锁座10下部的滑卡板30、固定于锁座10上且设于锁板20上方 的按键固定板40、7个弹性按键、开锁键60、推动锁板的把手70、面板80以及背板90。其 中,7个弹性按键包括6个序列弹性按键50以及复位键55。结合图4,锁板20两侧设有若干锁口 21 ;锁板20—端设于具有一斜面221的凸块 22 ;锁座20对应弹性按键下方处开设有竖向槽23,竖向槽23内插设有上下活动的弹性码 片。弹性码片设于弹性按键下,包括实码片51、虚码片52以及复位码片56。结合图8以及图9,开锁键60设有用于推动锁板的开锁斜面61,开锁键60的下部 设有当其在按下状态时卡住滑卡板30的卡勾62。卡勾62的作用是使锁板20被推出来后 就不能回位,因为开锁键60被按下去后卡勾62就会被滑卡板30挂住而不能回位。复位键 55下方设有复位码片56。结合图3,弹性按键通过复位弹簧53与锁座10连接。弹性码片通过复位弹簧53 与锁座连接。使得弹性按键和弹性码片能够自动复位。参考图3、图6-7,序列弹性按键50下方设置一个或两个弹性码片,每个序列弹性 按键50可以控制单个或两个同样的实码片51、虚码片52,也可以控制虚码片52、单码实码 片51、双码实码片51之间的任意两个组合,能根据需要为不同的序列弹性按键50设定不 同的弹性码片,从而改变其Q值(斜面挂钩5的长短值)。本实施例中,该弹性码片的个数 为2个。弹性码片的下部设有推开并挂住滑卡板30的斜面挂钩5。实码片51设于锁板20上,当其处于复位状态时,实码片51卡住锁板20的锁口 21使锁板20不能前后移动,实码 片51 —侧开设有当其处于按下状态时使锁板20通过的实码缺口 511。虚码片52设于锁 板20上,当其处于按下状时,虚码片52卡住锁板20的锁口,虚码片52 —侧开设有当其处 于复位状态时使锁板20通过的虚码缺口 521。结合图5,滑卡板30对应斜面挂钩5处设有与斜面挂钩5相配合的斜面31。滑卡 板30上一侧连接有能使滑卡板30平行滑出的连杆32。把手70对应凸块22设有凹槽(图未示),凸块22可伸缩地设于凹槽内。旋转把 手70使锁板20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实现上锁或解锁。面板80设于键盘固定板40上方且固定于锁座10上,面板90上开有供弹性按键、 开锁键60以及把手70伸出的通孔(图未示),背板90设于锁座10下方并与锁座10紧密 抵接,背板90与面板80固接。背板90下方还设有用于上锁的舌板91,舌板91与把手70 可绕同一轴线转动。舌板91下方还设有垫片92。使用时,先按下与密码对应的序列弹性按键50,每按下一个序列弹性按键50,对 应的实码片51的斜面挂钩5都会将滑卡板30推开并挂住,当所有序列弹性按键50都按对 时,锁板20才能前后移动,这时按下开锁键60,旋动把手70就可将锁打开;当密码按错,即 有至少一个虚码片52被按下时,虚码片52卡住锁板20的锁口 21使锁板20不能前后移动, 从而无法将锁打开,此时按下复位键55,所有按键都复位,可重新输入密码。当机柜门重新 锁上后,按下复位键55,使密码清零,下次开门时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开锁。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 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一种机械密码锁,包括锁座、滑动设置于锁座中部的锁板、滑动设置于所述锁座下部的滑卡板、固定于所述锁座上且设于所述锁板上方的按键固定板、若干个弹性按键、开锁键、以及推动所述锁板的把手,所述锁板设有锁口,所述弹性按键下方设有上下活动的弹性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键的个数为7个,包括6个序列弹性按键以及复位键,所述弹性码片包括实码片、虚码片以及复位码片,所述实码片、虚码片设于所述锁板上,当所述实码片处于复位状态时或所述虚码片处于按下状态时所述锁板上的锁口被卡住,所述实码片侧边开设有按下状态时使锁板通过的实码缺口,所述虚码片侧边设有当其处于复位状态时使锁板通过的虚码缺口,所述弹性码片的下部设有推开并挂住所述滑卡板的斜面挂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对应弹性按键下方处开设 有竖向槽,所述弹性码片上下活动地插设于所述竖向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卡板对应所述斜面挂钩处设 有与所述斜面挂钩相配合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键设有用于推动锁板的开 锁斜面,所述开锁键的下部设有当其在按下状态时卡住滑卡板的卡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键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 锁座连接,所述弹性码片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虚码片、实码片上的斜面 挂钩长度不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键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弹 性码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卡板上连接有能使滑卡板平 行滑出的连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板一端设于具有一斜面的凸 块,所述把手对应所述凸块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以及背板,所述面板设 于所述键盘固定板上方且固定于所述锁座上,所述面板上开有供所述弹性按键、开锁键以 及所述把手伸出的通孔,所述背板设于所述锁座下方并与所述锁座紧密抵接,所述背板与 所述面板固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密码锁,包括锁座、锁板、滑卡板、按键固定板、若干个弹性按键、开锁键、以及推动锁板的把手,锁板设有锁口,弹性按键下方设有上下活动的弹性码片,弹性按键的个数为7个,包括6个序列弹性按键以及复位键,弹性码片包括实码片、虚码片以及复位码片,实码片、虚码片设于锁板上,当实码片处于复位状态时或虚码片处于按下状态时锁板上的锁口被卡住,实码片侧边开设有按下状态时使锁板通过的实码缺口,虚码片侧边设有当其处于复位状态时使锁板通过的虚码缺口,弹性码片的下部设有推开并挂住滑卡板的斜面挂钩。该机械密码锁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弹性按键的个数为7个,减少了制造的成本与复杂性,价格便宜。
文档编号E05B37/20GK201649847SQ2010200270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1日
发明者袁峰林 申请人:东莞市振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