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24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秋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秋千。
背景技术
儿童秋千一般由支撑架、吊臂以及秋千座构成,秋千座通过吊臂连接于支撑架上, 支撑架通常主要由分立于两侧的侧支架和连接在两侧支架之间横杆构成,而侧支架通常为 一体式构造,不可折叠,在收纳秋千或携带秋千时,需要拆开侧支架和横杆,使之分别以独 立的杆件而一起放置到包装盒中,下一次使用时再重新组装,使用比较麻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199489.X公开的一种儿童秋千中,其侧支架包含长 度可以调节的撑杆架,这样的话,便可通过缩短撑杆架的长度来减小秋千的体积,实际上, 整个支撑架本身是无法折叠的,故即使缩短撑杆架的长度,整个秋千的体积仍比较大,携带 起来并不方便。市场上还出现了支撑架可以折叠的儿童秋千,其支撑架由分立于两侧的侧支架和 连接在侧支架之间的横杆组成,两侧支架在顶部相互铰接,在需要携带秋千时,要先将横杆 拆下来,然后收拢侧支架,方可折叠,并且,由于有零部件被拆卸,故需要通过包装盒来收纳 后方能携带。需要使用时,展开侧支架后,还要通过工具将横杆重新安装时才能正常使用, 实际上,这对于普通家庭使用者来说并不方便,而当拆下的部件有遗漏或丢失时,支撑架即 无法正常展开使用,反而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秋千,其支撑架可以方便地折叠或展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支撑架、吊臂、秋千座,秋千座通过 吊臂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对秋千整体构成支撑的底撑架、用于连接吊臂的直杆, 直杆的下端部与底撑架相转动连接,在直杆和底撑架之间设置有对两者进行锁定的锁定机 构。将锁定机构操作解锁后,直杆和底撑架便可相对转动以收拢,使支撑架折叠,而展开支 撑架后利用锁定机构将底撑架相对直杆锁定,便可正常使用该儿童秋千。在一种优化的实施方案中,直杆的下端部可以固定连接件,连接件与底撑架相转 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件的形状或构造,可以使底撑架相对直杆收拢得更紧凑,以减小支撑 架折叠后的体积。更优化地,连接件与直杆之间构成一个夹角,该夹角的值大于0小于180度。连接 件以相对直杆形成夹角的方式来安排,便可以使底撑架相对直杆收拢时能达到与直杆近乎 平行的效果。进一步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连接件中的销钩,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销 钩勾住底撑架,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销钩脱离底撑架,销钩与连接件相转动连接, 且在销钩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扭簧。销钩上连接有一用于牵引销钩运动的拉杆,该拉杆延 伸出连接件之外。可以利用连接件将销钩隐藏在内,以在保持支撑架整体外形整洁的同时,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销钩,导致锁定机构意外解锁。更进一步地,拉杆上可以连接一滑块,该滑块可沿直杆滑动地设置于直杆上。通过 滑块的移动来带动拉杆移动,从而牵引销钩作相对连接件转动的运动,操作比较省力。更进一步地,直杆可以为空心管体构造,这样便可以将滑块安置在直杆的内腔中, 以使锁定机构解锁的操作部件被隐藏起来,不影响整体外形的美观性。更进一步地,直杆的壁上开有插孔,一按钮可移动地插在该插孔中,且按钮的端部 经过插孔而插入到直杆内腔中,滑块上具有相对直杆倾斜的导向斜面,按钮上具有与导向 斜面相接触的接触面。按压按钮,可以使滑块在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下沿直杆移动,从而便 可通过拉杆牵引销钩运动。在另一种优化的实施方案中,锁定机构可以包括转动连接于直杆上的销钩、用于 牵引销钩运动的拉杆,在销钩与直杆之间设置有扭簧,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销钩勾 住底撑架,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销钩脱离底撑架。通过控制销钩转动,便可实现锁 定机构对底撑架的锁定或解锁。进一步地,直杆可以为空心管体构造,在直杆内腔中可以设置可沿直杆滑动的滑 块,滑块与拉杆相连接。通过控制滑块移动,便可控制拉杆牵弓I锁钩运动,操作比较便利。而 将滑块安排在直杆内腔中,以使之被隐藏,可增强整体的外形美观效果。更进一步地,直杆的壁上开有插孔,一按钮可移动地插在该插孔中,按钮的端部插 入直杆内腔中,滑块上具有相对直杆倾斜的导向斜面,按钮上具有与导向斜面相接触的接 触面。按压按钮,使滑块在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下移动,从而通过拉杆牵引锁钩运动以实现 锁定机构的解锁,此操作比较省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底撑架和直杆转动连接而组成支撑架,只要使锁定机 构解锁,就^EfiSSfiE 底撑架,使直杆与底撑架相对转动而收拢,便可折叠支撑 架,而展开支撑架后利用锁定机构将其锁定,又可以正常使用,操作非常方便。整个支撑架 的构成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其在折叠时无需拆卸组成部件,故可避免由于缺少零部件而无 法正常展开使用的问题,也无需担心操作人员由于缺少基本的常识而无法将支撑架展开使 用。

附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儿童秋千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附图2为图1所示儿童秋千的侧视结构图,其中,连接件的外壳被部分拆下来;附图3为图2所示秋千中的控制锁定结构解锁的主要操作部件的剖视放大图;附图4为图2所示秋千中的底撑架和直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放大结构图;附图5为图2所示秋千中的支撑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其中1、支撑架;11、直杆;12、底撑架;13、连接件;131、阻挡壁;14、拉杆;15、销 钩;16、扭簧;17、按钮;171、接触面;18、固定座;19、滑块;191、导向斜面;2、吊臂;3、秋千
座;4、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24]见图1和2所示的一种儿童秋千,该秋千的主体由支撑架1、吊臂2以及秋千座3 构成,支撑架1主要包括底撑架12和直杆11,底撑架12用于放置在地面上,以对秋千整体 构成支撑,直杆11的下端部与底撑架12通过连接件13相转动连接,直杆11的上部通过吊 臂2连接秋千座3。在吊臂2底端设置有安装座4,秋千座3即连接于该安装座4上,在实际应用中,安 装座4内还可以设置驱动吊臂2摆动的驱动机构,以使秋千座3和吊臂2可以来回摆动,形 成可控制的摇晃效果。如图2及图4所示,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直杆11的下端,该连接件13与底撑架 12相转动连接。连接件13可以设计为带壳体的构造,以将底撑架12连接到连接件13上的 部分藏住,使整体外观整洁,而连接件13的外壳也应开设孔,来允许底撑架12相对连接件 13作转动。同时,用于将底撑架12锁定到连接件13上的锁定机构也可以设置在连接件13 中,以对锁定机构进行隐藏及保护,既不影响整体外形,还可防止操作者特别是儿童误碰锁 定机构,导致支撑架1被意外折叠而引起事故发生。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件13上转动 连接销钩15,该销钩15处于连接件13的内腔中,在正常展开支撑架1时,销钩15勾住底撑 架12的后端下侧部,使得底撑架12不能相对连接件作顺时针运动,而在连接件13的壳体 上部还具有阻挡壁131,该阻挡壁131在底撑架12后端的上方进行限位,使底撑架12不能 相对连接件13作逆时针运动,此时,底撑架12相对连接件13即被锁定。当然,也可以直接 对销钩15的形状进行改变,使之勾住底撑架12时可将将底撑架12锁定,而无需利用连接 件13的外壳体对底撑架12进行限位。销钩15与连接件13之间设置有扭簧16,在销钩15上连接有用于牵引其运动的 拉杆14,该拉杆14延伸出连接件13之外,该拉杆14的移动由一可沿直杆11移动的滑块 19来操作,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直杆11为空心管体构造,滑块19处于直 杆11的内腔中而被隐藏起来,直杆11内腔中具有固定座18,滑块19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 座18上,滑块19的移动通过一从直杆11的外侧插入直杆11内腔中的按钮17来控制。滑 块19上具有相对直杆11倾斜的导向斜面191,按钮17上相应的具有与之相配合的接触面 171,该接触面也应相对直杆11倾斜,按压按钮17时,通过接触面171与导向斜面191的配 合,可以使滑块19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拉杆14移动,在拉杆14的牵引下,销钩15便可克服 扭簧16的弹力而相对连接件13转动,使之脱离底撑架12而使底撑架12被释放,此时便可 顺时针转动底撑架12,使之向直杆11靠拢,从而将支撑架1如图5所示的那样折叠。连接件13最好与直杆1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值应大于0小于180度,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的那样,这样可以使底撑架12相对直杆11收拢时能达到与直杆11 近乎平行的程度,以减小支撑架1折叠后的体积,如图5所示。展开支撑架1时,只要将直杆11相对底撑架12转动至最大角度,即底撑架12受 连接件13上的阻挡壁131的阻挡而无法继续转动时,直接利用销钩15将底撑架12勾住即 可正常使用。而在展开支撑架1的过程中,为防止销钩15对底撑架12的转动有阻碍,操作 者就需要按住按钮17,使销钩15转动而给底撑架12留出进入锁定位置的空间,底撑架12 转动结束后,松开按钮17,销钩15便可在扭簧16的作用力下自动将底撑架12勾住。当然,上述内容只是针对儿童秋千的一种实施例,而秋千还可以其他方式构造,比 如,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秋千的支撑架1由直杆11和底撑架12相转动连接构成,用于锁定底撑架12的销钩15转动连接于直杆11上,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取消了连 接件12,其他部分的构造可参照上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上面介绍的内容 自行实施,在此不再采用附图作进一步解释。 以上实施例仅针对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实际上,该装置 可以有多种构造形式,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不限于图示及以上说明所指的这些形式。
权利要求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支撑架(1)、吊臂(2)、秋千座(3),所述秋千座(3)通过吊臂(2)连接于支撑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对秋千整体构成支撑的底撑架(12)、用于连接吊臂(2)的直杆(11),所述直杆(11)的下端部与底撑架(12)相转动连接,在所述直杆(11)和底撑架(12)之间设置有对两者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11)的下端部固定有连接 件(13),所述连接件(13)与底撑架(12)相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与直杆(11)之间 构成一个夹角,该夹角的值大于0小于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连接 件(13)中的销钩(15),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销钩(15)勾住底撑架(12),当锁 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销钩(15)脱离底撑架(12),所述销钩(15)与连接件(13)相 转动连接,且在销钩(15)与连接件(13)之间设置有扭簧(16),所述销钩(15)上连接有一 用于牵引销钩(15)运动的拉杆(14),该拉杆(14)延伸出连接件(13)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4)上连接有一滑块 (19),该滑块(19)可沿直杆(11)滑动地设置于直杆(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11)为空心管体构造,所 述滑块(19)处于直杆(11)的内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11)的壁上开有插孔,一 按钮(7)可移动地插在该插孔中,所述按钮(7)的端部插入直杆(11)内腔中,所述滑块 (19)上具有相对直杆(11)倾斜的导向斜面(191),所述按钮(17)上具有与导向斜面(191) 相接触的接触面(1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直杆 (11)上的销钩(15)、用于牵引销钩(15)运动的拉杆(14),在销钩(15)与直杆(11)之间设 置有扭簧(16),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销钩(15)勾住底撑架(12),当锁定机构 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销钩(15)脱离底撑架(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11)为空心管体构造,所 述直杆(11)内腔中设置有可沿直杆(11)滑动的滑块(19),所述滑块(19)与拉杆(14)相 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11)的壁上开有插孔,一 按钮(17)可移动地插在该插孔中,所述按钮(17)的端部插入直杆(11)内腔中,所述滑块 (19)上具有相对直杆(11)倾斜的导向斜面(191),所述按钮(17)上具有与导向斜面(191) 相接触的接触面(17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支撑架、吊臂、秋千座,秋千座通过吊臂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对秋千整体构成支撑的底撑架、用于连接吊臂的直杆,直杆的下端部与底撑架相转动连接,在直杆和底撑架之间设置有对两者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将锁定机构操作解锁后,直杆和底撑架便可相对转动以收拢,使支撑架折叠,而展开支撑架后利用锁定机构将底撑架相对直杆锁定,便可正常使用该儿童秋千,操作非常方便。整个支撑架的构成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其在折叠时无需拆卸组成部件,故可避免由于缺少零部件而无法正常展开使用的问题,也无需担心操作人员由于缺少基本的常识而无法将支撑架展开使用。
文档编号A47D13/10GK201743335SQ2010200613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伟, 江国勇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