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折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58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折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携带并可以对半折叠成扁平状的桌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常见的折叠桌,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9年4月22日公告的专 利号为200820087511. 1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为2008年5月13日,其特征是桌面分成 两部分,用两组脚管和支撑管用来支撑两部分桌面,但是在打开过程中,需要操作使支撑管 卡入桌面下的卡槽里,收拢时需要把支撑管从卡槽力脱卸下来,才能折叠,操作起来比较复 杂,由于安装点设置在桌面下部,使用者操作起来也不方便,同时由于卡槽在使用过程中由 于误操作容易脱槽,造成桌面倾翻,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新折叠机构来解决桌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拆 装而导致操作的不便捷性和复杂性,以及由于使用者的误操作而导致桌面倾翻的安全隐患 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桌面板、左桌框、右桌框、中间接头、左脚管、右脚管、左延伸 管、右延伸管、左撑管、右撑管、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定位部件、端头套,其特征是折叠桌由 左桌框和右桌框两部分组成,桌面板固定在左桌框和右桌框上,左桌框和右桌框通过铆钉 铆接在中间接头上;左脚管和右脚管通过铆钉铆接在中间接头上;在左脚管和右脚管端头 安装端头套,左延伸管穿过端头套安放在左脚管内,右延伸管穿过端头套安放在右脚管内; 左连接管一端与定位部件相连,另一端与左撑管相铆接,左连接管上设置铆钉孔,与左脚管 相铆接;右连接管一端与定位部件相连,另一端与右撑管相铆接,右连接管上设置铆钉孔, 与右脚管相铆接;左撑管一端和左桌框相铆接,另一端与左连接管相连;右撑管一端和右 桌框相铆接,另一端与右连接管相连。使用时,左脚管和右脚管撑开成倒V型,伸缩左延伸管和右延伸管,使桌面达到使 用时需要的高度,此时由中间接头、左脚管、右脚管、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组成的五连杆 机构发生运动,由左脚管和左连接管的运动带动中间接头、左脚管、左连接管、左撑管和左 桌框的五连杆机构发生运动,以及由右脚管和右连接管的运动带动中间接头、右脚管、右连 接管、右撑管和右桌框的五连杆机构发生运动,使桌面达到水平状态。确保桌子的使用状 态,根据五连杆运动原理,合理设置各个孔距,使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成水平一条线状态, 定位部件达到完全展开状态,定位部件的限位装置限制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向上运动,由 此使中间接头、左脚管、右脚管、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组成的四连杆结构达到锁紧状态。桌面板承重时,直接传递给左桌框和右桌框,一部分力通过左脚管和左延伸管传 递到地面,另一部分力通过支撑管传递给左连接管,此时,左连接管上产生扭力,由于定位部件使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达到自锁状态,因此由左撑管的作用力所产生的扭力通过定位 部件传递给右连接管,同样由右撑管的作用力所产生的扭力通过定位部件传递给左连接 管,两者力矩相互抵消而平衡;同时承重力通过铰接部位传递给左脚管和左延伸管,进而传 递给地面,同理,右桌框的承重力也是通过右脚管和右撑管以及右延伸管传递给地面,进而 实现桌面板承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只需要通过转动左脚管和右脚管,就可以通过中间接头、左 脚管、右脚管、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组成的五连杆机构带动由中间接头、左脚管、左连接 管、左撑管和左桌框组成的左五连杆结构以及中间接头、右脚管、右连接管、右撑管和右桌 框所组成的右五连杆结构发生运动,从而实现桌面的打开与收拢,整个折叠机构连接成一 个整体,打开和折叠过程不需要拆装部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并且克服了容易脱卸造成 的安全隐患,而且新颖美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3,主要包括桌面板1、左桌框2、右桌框3、中间接头4、左脚 管5、右脚管6、左延伸管7、右延伸管8、左撑管9、右撑管10、左连接管11、右连接管12、定 位部件13、端头套14,其特征是折叠桌由左桌框2和右桌框3两部分组成,桌面板1通过铆 钉或者螺钉固定在左桌框2和右桌框3上,左桌框2和右桌框3通过铆钉铆接在中间接头 4上;参见图3,左桌框2和右桌框3通过中间接头4把桌子的左右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并且 可以绕中间接头4的铆接点转动;左脚管5和右脚管6通过铆钉铆接在中间接头4上;在左 脚管5和右脚管6端头安装端头套14,左延伸管7穿过端头套14安放在左脚管5内,右延 伸管8穿过端头套14安放在右脚管6内,左延伸管7和右延伸管8分别可在左脚管5和右 脚管6内自由伸缩,并且通过弹销定位;左连接管11 一端与定位部件13相连,另一端与左 撑管9相铆接,左撑管9的另一端和左桌框2相铆接,并在左连接管11上设置铆钉孔,与左 脚管5相铆接;右连接管12 —端与定位部件13相连,另一端与右撑管10相铆接,右撑管10 的另一端和右桌框3相铆接,右连接管12上设置铆钉孔,与右脚管6相铆接;左脚管5和右 脚管6通过中间接头4把由中间接头4、左脚管5、左连接管11、左撑管9、左桌框2所组成 的五连杆支撑系统和由中间接头4、右脚管6、右连接管12、右撑管10和右桌框3所组成的 五连杆支撑系统这两个支撑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折叠时,参见图2,转动左脚管5和右脚管6,使由中间接头4、左脚管5、右脚管6、 左连接管11、右连接管12所组成的五连杆机构发生运动,左连接管11和右连接管12带动 定位部件13向下运动;由于左脚管5和左连接管11发生运动,由此由中间接头4、左脚管5、左连接管11、左撑管9、左桌框2所组成的五连杆机构也发生运动,使左桌框2向下运动, 同理,由于右脚管6和右连接管12发生运动,带动右桌框3向下运动。随着继续转动左脚 管5和右脚管6,直至两者平行,参见图4,左脚管5、左撑管9、左连接管11以及左延伸管7 都收纳到左桌面板1下;右脚管6、右撑管10、右连接管12以及右延伸管8都收纳到右桌面 板2下,最后成为扁平状,方便携带和运输。使用时,参见图5,由于左桌框2和右桌框3直接安装在一体的中间接头4上,这一 结构使左桌框2和右桌框3在传递桌面的重力时,不会下陷,使桌面保持水平状态,增强了 桌面的使用性能。桌面板1可以采用铝管、木条、塑料条、密度板或者金属板制作而成;中间接头4、 定位部件13、端头套14采用工程塑料注塑而成;左桌框2、右桌框3、左脚管5、右脚管6、左 延伸管7、右延伸管8、左撑管9、右撑管10、左连接管11、右连接管12采用金属管材经过切 割,冲孔,弯制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即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对折桌,主要包括桌面板(1)、左桌框(2)、右桌框(3)、中间接头(4)、左脚管(5)、右脚管(6)、左延伸管(7)、右延伸管(8)、左撑管(9)、右撑管(10)、左连接管(11)、右连接管(12)、定位部件(13)、端头套(14),其特征是桌面板(1)固定在左桌框(2)和右桌框(3)上,左桌框(2)和右桌框(3)铆接在中间接头(4)上;左脚管(5)和右脚管(6)铆接在中间接头(4)上;在左脚管(5)和右脚管(6)端头固定端头套(14),左延伸管(7)穿过端头套(14)安放在左脚管(5)内,右延伸管(8)穿过端头套(14)安放在右脚管(6)内;左连接管(11)一端与定位部件(13)相连,另一端与左撑管(9)相铆接,左撑管(9)的另一端和左桌框(2)相铆接,并且左连接管(11)与左脚管(5)相铆接;右连接管(12)一端与定位部件(13)相连,另一端与右撑管(10)相铆接,右撑管(10)的另一端和右桌框(3)相铆接,并且右连接管(12)与右脚管(6)相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折桌,其特征是在于由中间接头(4)、左脚管(5)、右脚 管(6)、左连接管(11)、右连接管(12)组成五连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折桌,其特征是在于由中间接头(4)、左脚管(5)、左 连接管(11)、左撑管(9)、左桌框(2)组成左五连杆支撑机构以及由中间接头(4)、右脚管(6)、右连接管(12)、右撑管(10)、右桌框(3)所组成的右五连杆支撑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对折桌,主要包括桌面板、左桌框、右桌框、中间接头、左脚管、右脚管、左延伸管、右延伸管、左撑管、右撑管、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定位部件、端头套,其特征是通过转动左脚管和右脚管,通过由中间接头、左脚管、右脚管、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组成的五连杆机构带动由中间接头、左脚管、左连接管、左撑管和左桌框组成的左五连杆结构以及中间接头、右脚管、右连接管、右撑管和右桌框所组成的右五连杆结构发生运动,从而实现桌面的打开与收拢。两组连杆机构通过中间接头连接成一个整体,打开和折叠过程不需要拆装部件,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美观,适合外出旅游、野餐等使用。
文档编号A47B3/087GK201743197SQ20102010532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郑雪峰 申请人:郑雪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