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展示柜与展示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79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展示柜与展示柜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展示柜以节省空间的一种滑 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展示柜与展示柜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所需的用品也趋向多元化,尤其是在食物或者是精致 用品上的多样性,更是日新月异。一般而言,当卖场里或营业店面中的商品或食品的种类越 多,就必须通过适当的陈列与展示,让消费者得以了解商品或者是食品的状态,以利进行消 费选择。如图1所示,该图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96647所揭露的展示柜示意图。在常用 的技术中,该展示柜的设计属于抽屉式的操作方式,亦即,通过拉动抽屉,使该展示柜具有 一开口,以将商品置入该展示柜内,或者是由该展示柜内取出商品。虽然该技术,可以提供 方便取放商品,以及提供展示商品的功效,然而,抽屉式的展示柜有一个缺点就是在拉动时 占用空间,使得使用上并不方便。此外,又如图2所示,该图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351659所揭露的一种展示柜,该 技术中,并非为如图1所示的抽屉式的开关方式,而是利用上下移动的门体来作为开门的 机制。虽然该技术可以获得空间上的效益,但是展示柜并无法随着开门时而对应移动,使得 展示柜内深度比较深的商品并无法被取到,增加了使用上的不便性。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滑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展示柜来解决常用技术所产生 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其凭借一转动以及支臂的导引机制,让展示平台 凭借该转动而产生一线性位移运动,进而增加展示平台上商品的取用以及置放的方便性, 并且可以增加展示的视角。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柜,其是将一滑动机构设置于一具有开口的壳体内,并 利用一罩体与该推动部相连接,以形成一展示柜。该展示柜通过该罩体的转动带动该推动 部进行该转动运动,使得平台可以在该罩体转动至定位时推出该开口,以空出该壳体内的 一空间容置该罩体,增加了空间的利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柜,兼顾小空间,且能清楚的让参观者看到展示柜的展 示物,并能通过打开罩体而方便的拿取展示物。该展示柜且具防尘功能,还能在打开特定时 间之后,自行关闭罩体。为达上述目的,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其包括有一平台; 一对固定座,其分别设置于该平台的两侧;一对支臂,其分别与该对固定座相对应,每一支 臂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二枢接端,每一支臂以该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以 及一推动部,其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与该平台相耦接,该推动部凭借一转动运动推动该平台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柜,其包括有一壳体;一平台,其设 置于该壳体内;一对固定座,其分别设置于该平台的两侧且固设于该壳体上;一对支臂,其 分别与该对固定座相对应,每一支臂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二枢接端,每一支臂以该 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一推动部,其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与该平 台相耦接;以及一罩体,其与该推动部相连接,且于一第一位置时封闭该壳体,该罩体凭借 一作用力而转动,进而带动该推动部进行一转动运动,该罩体于转动的过程中,该推动部凭 借该转动运动带动该平台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当该罩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平台凭 借该线性位移运动而突出该壳体。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展示柜组,其包括有多个展示柜,其依序堆迭,每一个展示柜更具有一壳体;一平台,其设置于该壳 体内;一对固定座,其分别设置于该平台的两侧且固设于该壳体上;一对支臂,其分别与 该对固定座相对应,每一支臂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二枢接端,每一支臂以该第一枢 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一推动部,其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与该平台相耦 接;以及一罩体,其与该推动部相连接,且于一第一位置时封闭该壳体,该罩体凭借一作 用力而转动,进而带动该推动部进行一转动运动,该罩体于转动的过程中,该推动部凭借该 转动运动带动该平台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当该罩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平台凭借该 线性位移运动而突出该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其凭借一转动以及支臂的导引机制,让展示平 台凭借该转动而产生一线性位移运动,进而增加展示平台上商品的取用以及置放的方便 性,并且可以增加展示的视角。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柜,其是将一滑动机构设置于一具有开口的壳体内, 并利用一罩体与该推动部相连接,以形成一展示柜。该展示柜通过该罩体的转动带动该推 动部进行该转动运动,使得平台可以在该罩体转动至定位时推出该开口,以空出该壳体内 的一空间容置该罩体,增加了空间的利用性。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柜,兼顾小空间,且能清楚的让参观者看到展示柜的 展示物,并能通过打开罩体而方便的拿取展示物。该展示柜且具防尘功能,还能在打开特定 时间之后,自行关闭罩体。

图1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96647所揭露的展示柜示意图;图2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351659所揭露的一种展示柜;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臂的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示意图;图4B为转板与第二枢接端枢接示意图;图5为连杆与该连接座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A与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动作示意图;[0025]图7A与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柜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与该转板连接关系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IOA与图IOB为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柜罩体于第一位置关闭状态以及于第二位 置打开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模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单元实施例示意图;图14A与1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柜组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该滑动机构;20-平台;200-连接座;2000-凹槽;201-开槽; 202-凹槽;21-对固定座;210-架体;211-凹槽;22-支臂;220-第一枢接端;2200-第一通 孔;2201-第一栓柱;221-第二枢接端;2210-第二通孔;2211-第二栓柱;23-推动部;230、 231-转板;232-连杆;233-滑轨;2330-滑座;2331-滑件;234-夹板;24-支撑板;25-座 体;251-座体凹槽;3-展示柜;30-壳体;300-顶板;301-支撑板;302-侧板;31、31a_罩 体;310、310a-侧板;311-施力板;32-照明模组;320-透光罩;321-发光体;322、323_气 孔;324-风扇;33-缓冲机构;330-容置座;3300-开槽口 ;331-阻尼元件;3310-弹性元件; 3311-液压缸体;3312-通孔;332-连接架;333、334_固定元件;34-动力单元;340-转动 元件;341-线性齿件;342-转动齿件;343-容置座;344-固定座;345-支座;346-连杆组; 3460-第一杆件;3461-第二杆件;347-线性位移单元;35-控制单元;36-计时元件;37-开 关控制元件;38a-位置感测器;38b-感测器;39-障碍物感测元件;4-展示柜组;40-固定 片;41-固定元件;42-吊架;43-支架;90-顺时针转动;91-逆时针转动;92-第一方向; 93-第二方向;94-作用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 文特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审查员可 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请参阅图3A与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立体示意图;图3B 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该滑动机构2包括有一平台20、一对固 定座21、一对支臂22以及一推动部23。该平台20两侧上具有开槽201以及凹槽202。该 对固定座21,分别设置于该平台20的两侧。该对支臂22,分别与该对固定座21相对应,每 一支臂22具有一第一枢接端220以及一第二枢接端2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枢接端 220由该支臂22上的一第一通孔2200以及一第一栓柱2201所构成,每一第二枢接端221 则由该支臂22上的一第二通孔2210以及一第二栓柱2211所构成。每一支臂22以该第一 枢接端枢220连接于该固定座21上,且分别通过该平台20上的开槽201。如图4A所示, 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臂的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示意图。该固定座21具有一架体 210,其上具有一凹槽211。该第一枢接端220通过该第一栓柱2201卡套在该凹槽211上, 使得该支臂22可以该第一枢接端220为轴心转动。再回到图3A与图3B所示,该推动部23,其与该对支臂22的第二枢接端221相枢接以及与该平台20相耦接,该推动部23通过一转动运动推动该平台20进行一线性位移运 动。在本实施例中,该推动部23包括有一对转板230与231、一连杆232以及一对滑轨233。 该对转板230与231,分别与该对支臂22的第二枢接端221相枢接。请参阅图4B所示,该 图为转板与第二枢接端枢接示意图。以转板230为例,该第二枢接端221的第二栓柱2211 通过第二通孔2210而连接于转板230上,使得转板230能够以该第二栓柱2211为轴进行 转动运动。要说明的是,图4A与图4B的枢接方式,可以利用其他常用技术予以置换,并不 以图4A与图4B的实施方式为限。再回到图3A与图3B所示,该连杆232,其连接该对转板230与231,该连杆232更 与该平台20上的底面上所连接的至少一连接座200相耦接,该平台20上的凹槽202更可 提供容置该连杆232。请参阅图5所示,该图为连杆与该连接座连接关系示意图。本实施例 中,每一连接座200具有一凹槽2000,且连接于该平台的底面。该连杆232则容置于该凹 槽2000内。在一实施例中,该支臂22亦可以抵靠于该连杆232上。再回到图3A与图3B 所示,该对滑轨233,其分别设置于该对转板230与231的一侧,每一滑轨233具有一滑座 2330及一滑件2331,该滑座2330固设于一支撑板24上,该滑件2331可以根据需要直接或 者是通过一座体与该平台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滑件2331通过一座体25与该平台20 相连接。请参阅图6A与图6B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动作示意图。当该转板 230凭借一外力进行顺时针转动90时,转板230与231会以该支臂22的第二枢接端221为 轴进行一转动运动,此时连杆232会随着该转动运动而开始顺时针转动90,由于该支臂22 又枢接于该固定座21上,因此当转体230与231转动的同时,该支臂22也会以该第一枢接 端220为轴而进行逆时针转动91。由于该支臂22以该第一枢接端220进行逆时针转动,因 此会带动该转板230与231向下移动。由于滑座2330固定于支撑板24上,而滑件2331又 滑设于滑座2330上,凭借该支臂22以及转板230与231的两个转动机制,使与该滑件相偶 接的平台产生第一方向92的线性位移运动,而向外推出一距离,以形成图6B的状态。推出 的距离则约为该第二枢接端221与该连杆232连接该转体230位置的距离。至于当该转体 230与231逆时针转动91时,该支臂22则会以该第一枢接端220顺时针转动90,因此可以 平台凭借该滑轨而向第二方向93移动,进而带动平台回复原位。此外,连杆232穿过座体 凹槽251受其限制,除了转动外,仅能随着滑件2331的线性移动,与平台20及座体25 —同 位移。请参阅图7A与图7B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柜实施例立体示意图。该展示 柜3包括有一壳体30、一滑动机构2以及一罩体31。该壳体30包括有一顶板300以及一 支撑板301。该顶板300与该支撑板301间的两侧具有侧板302,使得该壳体30呈现一开 口 303。该滑动机构2,其如图3A与图3B所示的结构,该滑动机构2设置于该壳体30内。 该罩体31与该滑动机构2中的转板230与231相连接。如图8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 罩体与该转板连接关系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仅显示罩体的一部份以及以转板230来说 明。该罩体的侧板310嵌入该转板230与其一侧的夹板234之间,在以固定元件加以固锁。 再回到图7A与图7B所示,该罩体31于一第一位置时,如图7A的状态,封闭该壳体30的开 口 303,使得该滑动机构2容置于该壳体30内。请参阅图9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 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罩体并非如图7A所示的罩体为具有曲度的罩体。本实施例的罩体31a由多边形的侧板310a所构成,因此罩体整体具有多边形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展示柜的动作。如图IOA与图IOB所示,由于罩体31与 该推动部23相连接,且于一第一位置时封闭壳体30的开口,以形成如图IOA所示的状态。 该罩体31凭借一作用力94而转动,进而带动该推动部23进行一转动运动。在本实施例 中,罩体31前缘有一施力板311,以方便使用者施力。施力板311受作用力94向上开启而 带动该罩体31转动,使得推动部23的转板230以第二枢接端为轴,顺时钟转动。当该转板 230产生转动时,请配合前述图6A与图6B的滑动机构的运作机制,该罩体31带动该转板 230于转动的过程中,该推动部23凭借该转动运动带动该平台20进行向第一方向92进行 线性位移运动。在平台20线性位移的过程中,连杆232随着转板230旋转而移动,但受座 体凹槽251及滑件2331限制,仅能线性往92方向连同座体25及平台20 —起移动。而作 为轴心的第二枢端,受连杆232移动限制,也仅能以该连杆232为轴心,顺时针转动90。此 时,支臂22的运动,受限于第一枢接端220被固定在固定座21上,当转板230顺时针转动 90时,第二枢接端221被动跟着运动,此时支臂22看起来是以第一枢接端为轴心,逆时针转 动91。当该罩体31转动至一第二位置而打开时,该平台20凭借该线性位移运动而突出壳 体外,使该罩体30的一侧容置于该平台20所空出的空间,以形成如图IOB的状态。平台20 的位移量,为滑轨223的滑座2330与滑件2331的最大位移量,与连杆232至第二枢接端的 距离几乎相同。前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柜基本的结构,接下来说明展示柜的附加结构。如图7A 与图11所示,其中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模组示意图。在该顶板300内对应该壳体30 内部空间中具有一照明模组32,其可以提供照明。该照明模组32,其具有一透光罩320以 及至少一发光体321。该发光体321设置于该透光罩320与该顶板300之间,该发光体321 所产生的光经过该透光罩320而对该壳体30内产生照明的功效。本实施例中,该发光体 321为灯管,但不以此为限,例如亦可为发光二极体所构成的大面积发光体。该发光体321 的数量根据需要而定,并不以本图11所示的两个灯管为限制。此外,照明模组32的左右两 侧的壳体上安排两气孔322与323,左侧气孔322下方置有一风扇324。风扇324将空气由 气孔322吸入照明模组32内,使冷空气通过顶板300与透光罩320之间,将发光体321所 产生的热量带走,由右方气孔323排出。凭借冷却气流循环可以降低发光体的温度,使其 寿命延长,更可以令照明模组32所产生的热量外移,不至影响展示柜3内部的温度。如图12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示意图。该缓冲机构33分别容置于该 连接座200内。要说明的是,缓冲机构的数量根据需要而定,而且其位置并不一定要容置在 连接座200内。由于在图3B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200有两个,不过为了方便说明,图12 中仅显示其中之一。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机构33包括有一容置座330、一阻尼元件331以 及一连接架332。该容置座330凭借一固定元件333固设于该连接座200内。该阻尼元件 331固设于该容置座330内,该阻尼元件331基本上是由弹性元件3310以及液压缸体3311 所组合而成,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该阻尼元件331 —端包括有通孔3312,该通 孔3312与该容置座330两侧的开槽口 3300相对应。该连接架332,其一端连接于该连杆 232上,而另一端则通过固定元件334将该连接架332与该阻尼元件331连接在一起,使得 该固定元件334的两端分别滑设在容置座330两侧的开槽口 3300内。设置该缓冲机构33 有两个特点,其一可以让打开罩体时省力,其二可以让关闭罩体时,让罩体在接近关闭的位置时缓慢关闭,以免压伤操作人员的手部。如图13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单元实施例示意图。在图13的实施例中, 主要是要说明打开罩体的机制并非只限于利用操作者的手部。由于平台的线性位移运动以 及转板的转动是可逆的状态,因此除了前面所述利用外力转动罩体进而使平台移出的方式 之外,也可以利用动力来推动平台产生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线性位移运动,进而让该罩 体打开或者是关闭。该动力单元34包括有一转动元件340、一线性齿件341以及一转动齿 件342。该转动元件340,其提供一转动动力,本实施例中,该转动元件340为一减速马达。 该转动元件340其连接于一容置座343上,该容置座343则枢接于与支撑板301相连接的 一固定座344上。该线性齿件341,其连接于该平台20的底面。本实施例中,该线性齿件 341通过一支座345与平台20的底面相连接。该转动齿件342,与该线性齿件341相齿接, 该转动齿件342更与该转动元件340相连接以接收该转动动力而转动。该容置座343,其与 一连杆组346相连接,该连杆组346具有第一杆件3460以及一第二杆件3461,该第一杆件 3460与一线性位移单元347相连接,该线性位移单元347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液压或者是气 压缸或者是电磁吸铁。该第二杆件3461,其与该第一杆件3460以及该容置座343相连接, 凭借该线性位移单元347提供一线性位移运动使得该第一杆件3460带动该第二杆件3461 移动,进而让该容置座343产生转动,使得容置座343内的转动元件340上的转动齿件342 与该线性齿件341相齿接或脱离该线性齿件。该动力单元34,其与一控制单元35相耦接,该控制单元35根据一触发信号而产生 一驱动信号以驱动该转动元件340进行转动。该触发信号由一计时元件36所产生的一启 动计时信号或关闭计时信号。此外,该触发信号可为一开关控制元件37所产生的一启动或 关闭信号。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动力单元34,并非必要的元件。设置动力单元的目的有 二,其一为,当该罩体打开至如图IOB所示的第二位置时,此时平台根据前述图6A与图6B 的原理,会伸出该壳体。当在如图IOB的状态时,计时元件36则开始计,当到达该设定时间 时,计时元件36可以产生关闭计时信号给该控制单元35,该控制单元35收到该关闭计时信 号时,便会产生一第一驱动信号以及一第二驱动信号。其中第一驱动信号控制该线性位移 单元347产生线性位移运动进而使得该转动齿件342与该线性齿件341相齿接。而该第二驱动信号则控制该转动元件340产生转动动力。由于该转动齿件342与 该线性齿件341相齿接,因此凭借该转动齿件342的转动使该线性齿件341向第二方向93 移动。由于该线性齿件342与该平台20相连接,因此,该线性齿件341平台往第二方向93 移动时会带动该平台20向第二方向93移动,使得该平台20收入至壳体内。在该平台20 向第二方向93移动的同时,根据前述图6A与图6B的原理,该与罩体连接的转板也跟着转 动,进而带动该罩体回复如图IOA的第一位置的状态。此外,在该展示柜3上更可以设置障 碍物感测元件39,其与控制单元35电性连接。当展示柜3呈图IOB的状态下启动该障碍物 感测元件39。在人体离开展示柜3 —定距离后,障碍物感测元件39感测不到人体存在时, 控制单元35便可发出信号给计时元件36开始计时,当设定的时间到达时即可自动关闭罩 体31。该障碍物感测元件可以选择红外线感测元件或者是超音波感测元件等。当如图IOA的状态时,再回到图13所示,可利用感测罩体位置的位置感测器38a 侦测罩体的位置,如果已经关闭,则位置感测器38a送出一位置感测信号给该控制单元35, 此时控制单元35会在产生第二控制信号给该线性位移单元347,使该线性位移单元347回至原位,进而将转动齿件342脱离该线性齿件341。此外,该控制单元更可以连接有感测器 38b,亦即在上述动作中,当罩体31位置尚未回至图IOA的状态,而使用者的手或任何物件 接触到施力板331,进而影响到罩体31的关闭动作,感测器38b会发出反向信号给控制单元 35,令转动元件340立即反转,使罩体31回到图IOB的开启状态。要说明的是,在前述的操作状态下,基本上是人为手动开关该罩体,搭配自动关闭 罩体的机制。只要在适当的时间可以藉由该动力单元34产生动力将该罩体自动关闭至如 图IOA的状态。另外,第二个目的为,凭借该动力单元34的设计,可以搭配开关控制元件 37,让开启罩体以及关闭罩体是自动的操作。如图10所示,在利用电动开启或关闭罩体的 操作模式下,该转动齿件342为常态与线性齿件341相齿接。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可以省略 该线性位移单元以及连杆组。此时通过操控开关控制元件37的开启与关闭按钮可以控制 该转动齿件342正转或反转,进而通过该线性齿件341带动该平台20于第一以及第二方向 92与93移动。当该平台20向第一方向92移动时,则根据图6A与图6B的原理,该连杆推 动该转板转动,该转板转动带动该罩体转动,使得罩体可以打开或者是关闭,进而将平台20 移出壳体。要说明的是,自动开关也可以搭配前述的计时元件送出启动或关闭计时信号。同 样地,要打开该罩体时,可以设定计时元件36,使其在特定时间打开。当时间到时,计时元 件36送出启动计时信号给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则根据该启动计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 使该转动齿件产生转动而打开罩体。至于关闭的部份,则如前所述,在此不作赘述。如图14A所示,该图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展示柜堆迭而成的展示柜组实施例 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多个如图7A的展示柜3相互堆迭而成形成具有多个展示柜 3的展示柜组4。为了避免倾倒,可以在相邻的展示柜3间设置固定片40以固定元件41固 定。图14A的实施例为设置于地面上的展示柜组4,此外,如图14B所示,亦可以在展示柜 3后方设置吊架42以将展示柜组4悬挂于支架43上。唯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平台;一对固定座,其分别设置于该平台的两侧;一对支臂,其分别与该对固定座相对应,每一支臂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二枢接端,每一支臂以该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以及一推动部,其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与该平台相耦接,该推动部凭借一转动运动推动该平台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推动部更具有 一对转板,其分别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一对滑轨,其分别设置于该对转板的一侧,每一滑轨具有一滑座及一滑件,该滑座固设 于一支撑板上,该滑件与该平台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连杆,其连接该对转板,该连 杆更与该平台上的底面上所具有的至少一连接座相耦接。
4.一种展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壳体;一平台,其设置于该壳体内;一对固定座,其分别设置于该平台的两侧且固设于该壳体上; 一对支臂,其分别与该对固定座相对应,每一支臂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二枢接 端,每一支臂以该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一推动部,其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与该平台相耦接;以及 一罩体,其与该推动部相连接,且于一第一位置时封闭该壳体,该罩体凭借一作用力而 转动,进而带动该推动部进行一转动运动,该罩体于转动的过程中,该推动部凭借该转动运 动带动该平台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当该罩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平台凭借该线性位 移运动而突出该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该推动部更具有 一对转板,其分别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一对滑轨,其分别设置于该对转板的一侧,每一滑轨具有一滑座及一滑件,该滑座固设 于一支撑板上,该滑件与该平台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连杆,其连接该对转板,该连杆 更与该平台上的底面上所具有的至少一连接座相耦接,其中每一连接座内更具有一缓冲机 构,其与该连杆相耦接,以控制该对罩体关闭的速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机构,更包括有 一容置座,固设于该连接座上;一阻尼元件,固设于该容置座内,该阻尼元件一端包括有通孔,该通孔与该容置座两侧 的一开槽口相对应;以及一连接架,其一端连接于该连杆上,而另一端则通过一固定元件将该连接架与该阻尼 元件连接在一起,使得该固定元件的两端分别滑设在容置座两侧的开槽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动力单元,其更具有 一转动元件,其提供一转动动力;一线性齿件,其连接于该平台的底面;一转动齿件,其与该线性齿件相齿接,该转动齿件更与该转动元件相连接以接收该转 动动力而转动;以及一控制单元,其根据一触发信号而产生一驱动信号以驱动该转动元件进行转动,该触 发信号由一计时元件所产生的一启动计时信号或一关闭计时信号;或者是该触发信号由一 开关控制元件所产生的一启动信号或一关闭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更连接有一感测器、位置感测 器或者是一障碍物感测元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展示柜,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更具有至少一照明模组,该照 明模组的左右两侧的壳体上设置有两气孔,而在其中的一侧气孔下方置有一风扇。
11.一种展示柜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展示柜,其依序堆迭,每一个展示柜更具有一壳体;一平台,其设置于该壳体内;一对固定座,其分别设置于该平台的两侧且固设于该壳体上;一对支臂,其分别与该对固定座相对应,每一支臂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二枢接 端,每一支臂以该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一推动部,其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以及与该平台相耦接;以及一罩体,其与该推动部相连接,且于一第一位置时封闭该壳体,该罩体凭借一作用力而 转动,进而带动该推动部进行一转动运动,该罩体于转动的过程中,该推动部凭借该转动运 动带动该平台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当该罩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平台凭借该线性位 移运动而突出该壳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机构,包括有一平台、一对固定座、一对支臂以及一推动部。该对固定座分别设置于该平台的两侧。每一支臂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二枢接端,每一支臂以该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该推动部与该对支臂的第二枢接端相枢接,该推动部凭借一转动运动推动该平台进行一线性位移运动。将该滑动机构设置于一具有开口的壳体内,并利用一罩体与该推动部相连接,以形成一展示柜。该展示柜凭借该罩体的转动带动该推动部进行该转动运动,使得平台可以在该罩体转动至定位时推出该开口,以空出该壳体内的一空间容置该罩体。将多个该展示柜依序堆迭,形成一展示柜组。
文档编号A47F3/06GK201641242SQ2010201093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李瑞铭 申请人:丸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