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17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背景技术
在居家室内或办公室等工作场合中,一般都设置有各种置物架来容置物品或摆放 物品。置物架可概分为不易拆开的固定式和易拆、组的组合式等,易于拆、组的组合式置物 架具有易于存储、运送的优点,且能降低运输成本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图1为一种传统的可拆、组的置物架100结构图,该置物架包括侧架110和置于左 右两个侧架110之间的置物层120。侧架110包括前后各两条左右并列设置的铅直状立杆 111和112以及至少两条上下设置的水平状铁线113。水平状铁线113的前后端分别与前 后位置的铅直状立杆111和112焊接成一体。置物层120的四个端角处均设有扣件121、122,扣件121、122为铅直状延伸的U形 板,内部设有凹槽。位于置物层120前端的扣件121,其凹槽的开口为朝前状态;位于置物 层120后端的扣件122,其凹槽的开口为朝后状态。置物层120同侧的前端扣件121凹槽 内端与后端扣件122凹槽内端的距离略小于侧架110的前后立杆111、112之间的距离。置 物层120四个端角的扣件121、122可容许对应的侧架110的立杆111、112卡入,使置物层 120对侧架110的立杆111、112产生撑开作用,从而将置物层120固定在两个侧架110上。采用上述结构的置物架结构强度低,容易产生左右摇动现象。因此一般又在侧架 110的后端架设交叉状的牵拉线130,以增加置物架100的结构力。但由于侧架110的前端 无法架设交叉状的牵拉线130,不能达到前、后强度平衡的效果,使整体置物架100的结构 强度欠佳,受到外力时仍然会产生左右摇摆现象。同时,上述置物层与侧架结合的结构,不 适合组装成较高较大的置物架。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置物层和立柱之间结合紧密、结构强度大、不易摇摆并且 易于组合的置物架。—种置物架,包括侧架和置物层,所述侧架包括并列设置的立杆;所述置物层包括 并列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立杆连接从而将所述 置物层架在所述侧架上,所述置物架还包括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 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立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扣件与所述横杆相连的一端可活动设置在所述横杆上,所述可 活动设置为沿横杆侧向移动或以横杆为轴心转动;所述第二扣件与所述立杆相连的一端为 具有凹槽的U形板,所述第二扣件的U形板将所述立杆卡入所述第二扣件的凹槽内。优选的,所述横杆上第二扣件与横杆相连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扣件之间设有阻挡 件。优选的,所述阻挡件与第一扣件连接,第一扣件通过所述阻挡件固定在所述横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扣件为铅直状延伸的具有凹槽的U形板,所述第一扣件通过将 立杆卡入第一扣件的U形板凹槽内与立杆连接;同一所述侧架上所述第一扣件的u形板凹 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横杆垂直背向设置;同一所述侧架上所述第一扣件的U形板凹槽内端 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侧架上立柱之间的距离。优选的,同一所述侧架上连接的所述第二扣件的U形板凹槽开口方向与所述横杆
垂直背向设置。优选的,所述侧架还包括水平杆,所述立杆包括并列设置的子立杆;所述水平杆的 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立杆的两子立杆之间,所述水平杆与所述子立杆垂直,所述横杆与所 述水平杆和所述子立杆垂直;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在所述子立杆上,所述第一扣 件和第二扣件与所述子立杆扣接的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杆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横杆包括两并列设置的子横杆,所述子横杆通过阻挡件连在一起组 成横杆;所述第二扣件与横杆相连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子横杆上。优选的,所述置物架包括至少两个侧架和至少一个置物层。优选的,所述置物层为金属线制成的金属网。通过在置物层上增设第二扣件,使置物层与侧架之间产生侧向支撑力,从而组装 后的置物架能承受更大的侧向外力,且不易摇晃,结构强度高。

图1为传统的置物架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置物架结构图。图3为本置物架的置物层的结构图。图4为图1置物架的分解图。图5为置物层的第一扣件与侧架结合的状态图。图6为置物层的第二扣件与侧架结合的状态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主要结合附图说明置物架的结构。如图2-图6所示,该置物架200包括侧架210和架设在侧架210之间的置物层 220。完整的置物架200包括至少两个侧架210和至少一个置物层220。下面主要介绍由两 个侧架210和三个置物层220组成的置物架200的结构特征。侧架210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立杆211、212以及三条与立杆211、212垂直并列设 置的水平杆213,水平杆213的前后端分别与立杆211、212焊接。立杆211、212均包含有两 根子立杆,水平杆213的一端焊接夹在立杆211的子立杆之间,另一端焊接夹在立杆212的 子立杆之间,用于连接两子立杆,同时还将子立杆之间隔开一段空隙。置物层22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金属网状结构,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横杆221、 222,横杆221、222均包含两子横杆。横杆221、22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扣件230、240。第 一扣件230、240为铅直状延伸的U形板,内部分别设有凹槽231、241,置物架200 —侧的凹槽231和凹槽241槽口方向为背向设置。且同一侧的凹槽231、241内端之间的距离略小于 立杆211、212之间的距离,因此当立杆211卡入凹槽231、立杆212卡入凹槽241时,立杆 211、212对置物层220产生撑开作用,从而置物层220可以固定在两侧架上。置物层220的横杆221、222上还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二扣件250、260,第二扣件 250,260的一端251、261分别设在横杆221、222上,可以以横杆221、222为轴心摆动也可 以沿横杆221、222侧向移动,另一端连接U形板252、262,置物架200同一侧的U形板252、 262的凹槽开口方向背向设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立杆211、212的子立杆卡入相应的凹槽231、241和U形板252、 262的凹槽内。组装时,先将第一扣件230、240卡扣在相应的立杆211、212上进行初步的组装,接 着转动横杆221、222上可活动的第二扣件250、260,将立杆211、212卡入相应的U形板252、 262的凹槽中,第二扣件250、260的两端分别支撑置物层220和侧架210,从而形成侧向支 撑,当置物架200受外力时,不易产生左右摇晃的现象,整个置物架200的结构强度也得到 增加。横杆221两端的第一扣件230与第二扣件250和横杆222两端的第一扣件240与 第二扣件260之间分别设有阻挡件270、280,阻挡件270、280将横杆的两子横杆套接在一 起。当第一扣件230、240的凹槽和第二扣件250、260U形板的凹槽分别与相应立柱211、212 相卡入时,第二扣件250、260的一端251、261与相应阻挡件270、280相抵触,从而第二扣件 250、260被紧固在立杆211、212和置物层220之间,且第二扣件250、260对立杆211、212产 生拉紧作用,使置物层220与侧架2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阻挡件270、280可以与第一扣件230、240 —体设计,且第一 扣件230、240通过阻挡件270、280与置物层220的横杆221、222相连接而与置物层220连
接成一体。图2所示的置物架200可以藉由增加的一组侧架210和三个置物层220而使置物 架200的体积侧向延伸成更大的置物架300,如图7所示。通过在置物层上增设第二扣件,使置物层与侧架之间产生侧向支撑力,从而组装 后的置物架能承受更大的侧向外力,且不易摇晃,结构强度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置物架,包括侧架和置物层,所述侧架包括并列设置的立杆;所述置物层包括并列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立杆连接从而将所述置物层架在所述侧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还包括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立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与所述横杆相连的一端可 活动设置在所述横杆上,所述可活动设置为沿横杆侧向移动或以横杆为轴心转动;所述第二扣件与所述立杆相连的一端为具有凹槽的U形板,所述第二扣件的U形板将 所述立杆卡入所述第二扣件的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在所述第二扣件与第一扣 件之间设有阻挡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与第一扣件连接,第一扣件通 过所述阻挡件固定在所述横杆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为铅直状延伸的具有凹槽 的U形板,所述第一扣件通过将所述立杆卡入第一扣件的U形板凹槽内与立杆连接;同一所述侧架上所述第一扣件的U形板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横杆垂直背向设置;同一所述侧架上所述第一扣件的U形板凹槽内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侧架上立柱之 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侧架上连接的所述第二扣件的U 形板凹槽开口方向与所述横杆垂直背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还包括水平杆,所述立杆包括并 列设置的子立杆;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立杆的两子立杆之间,所述水平杆与 所述子立杆垂直,所述横杆与所述水平杆和所述子立杆垂直;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接在所述子立杆上,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与所述子立 杆扣接的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杆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两并列设置的子横杆,所述 子横杆通过所述阻挡件连在一起组成横杆;所述第二扣件与横杆相连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子 横杆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包括至少两个侧架和至少一个置物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层为金属线制成的金属网。
专利摘要一种置物架,包括侧架和置物层,所述侧架包括并列设置的立杆;所述置物层包括并列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有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立杆连接从而将所述置物层架在所述侧架上,所述置物架还包括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立杆连接。通过在置物层上增设第二扣件,使置物层与侧架之间产生侧向支撑力,从而组装后的置物架能承受更大的侧向外力,且不易摇晃,结构强度高。
文档编号A47B53/00GK201641011SQ2010201208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5日
发明者陈顺义 申请人:盈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