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95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背景技术
目前支撑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其支撑力比较差,故置物架用来放置较重的物品 时,支撑梁会容易发生变形。而不可拆卸的置物架在搬运时会比较困难,占用空间大,运输 不方便。目前的置物架难以放置比较重的物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重效果好,可拆 卸的置物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置物架,包括多条立柱,所述的立柱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支撑梁,在支撑梁上放 置有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包括有与立柱连接的上连接边和下连接边,在上连 接边下端连接有支撑起承载板的支撑边,在下连接边上连接有承力边,所述承力边的上端 与支撑边连接,所述的下连接边下端还折弯有一加强边。如上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边、支撑边、承力边和下连接边以及 加强边为顺序折弯后一体成形的,所述支撑边为水平设置,承力边倾斜设置。如上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两端设有卡扣件,所述的立柱上设 有扣孔,所述卡扣件可拆卸地卡入扣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支撑梁由几个折边顺序连接完成,在支撑梁上有支撑边、有连接边、 有加强边,使支撑梁有比较好的支撑承载板功能,又具有较好的承重功能。2、本实用新型为设有加强边,承载件不易变形,更不容易损坏,安全耐用。3、本实用新型设有扣件和扣孔配合,方便更换使用方式和拆卸安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梁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梁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置物架,包括多条立柱1,立柱1为4条。所述的立柱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支 撑梁2。在支撑梁2上放置有承载板4。[0018]所述的支撑梁2包括有与立柱1连接的上连接边21和下连接边22,所述的支撑 梁2两端设有卡扣件3,所述的立柱1上设有扣孔101,所述卡扣件3可拆卸地卡入扣孔101 中,方便更换使用方式和拆卸安装。在上连接边21下端连接有支撑起承载板4的支撑边23,在下连接边22上连接有 承力边24,所述承力边24的上端与支撑边23连接。所述的下连接边22下端还折弯有一 加强边25。进一步来说,所述上连接边21、支撑边23、承力边24和下连接边22以及加强 边25为顺序折弯后一体成形的,所述支撑边23为水平设置,承力边24倾斜设置。这样可 使支撑梁有比较好的支撑承载板功能,又具有较好的承重功能,承载件不易变形,更不容易 损坏,安全耐用。
权利要求1.一种置物架,包括多条立柱(1),所述的立柱(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支撑梁(2),在 支撑梁(2)上放置有承载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2)包括有与立柱(1)连接的 上连接边(21)和下连接边(22),在上连接边(21)下端连接有支撑起承载板(4)的支撑边 (23),在下连接边(22)上连接有承力边(24),所述承力边(24)的上端与支撑边(23)连接, 所述的下连接边(22)下端还折弯有一加强边(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边(21)、支撑边(23)、承力 边(24)和下连接边(22)以及加强边(25)为顺序折弯后一体成形的,所述支撑边(23)为 水平设置,承力边(24)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2)两端设有卡扣 件(3),所述的立柱(1)上设有扣孔(101),所述卡扣件(3)可拆卸地卡入扣孔(101)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包括多条立柱,所述的立柱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支撑梁,在支撑梁上放置有承载板,所述的支撑梁包括有与立柱连接的上连接边和下连接边,在上连接边下端连接有支撑起承载板的支撑边,在下连接边上连接有承力边,所述承力边的上端与支撑边连接,所述的下连接边下端还折弯有一加强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重效果好,可拆卸的置物架。
文档编号A47B96/06GK201782337SQ20102029547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李宝鹏, 陈健华, 陈铭锋, 麦朝东 申请人:中山德凯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