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登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45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段登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高用具,尤其涉及分段登梯。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分段登梯,现有的分段登梯包括结构框架、工作平 台、斜梯、工作平台及斜梯旁布置的栏杆扶手,由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分段登梯使用时需 要起重设备吊运,这样的结构不仅增加使用成本,而且受到起重设备的限制使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段登梯,该种分段登梯不仅可降 低使用成本,而且扩大了使用范围。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段登梯,包括结构框架、工 作平台、斜梯、工作平台及斜梯旁布置的栏杆扶手,所述的结构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三组以上 的移动机构,所述的每组移动机构由滚动件和滚动件旁侧的制动件组成。所述的制动件由活动扳杆座、活动扳杆、制动块和穿过结构框架的螺栓组成,所述 的活动扳杆座为中心线呈水平状态的圆筒,所述的活动扳杆可沿着活动扳杆座的轴线往复 移动,所述的螺栓上端与活动扳杆座连接、螺栓下端与制动块连接。所述的滚动件为万向轮。所述的移动机构为四组,所述的四个万向轮的连线呈矩形。本实用新型分段登梯采用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移动机构,可依靠 人力移动,脱离了起重设备的束缚,可在各工作区域间自由移动,不仅能降低使用成本,而 且扩大了使用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分段登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段登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所示的制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
图1、图2中,1、结构框架;2、工作平台;3、斜梯;4、栏杆扶手;5、万向轮;6、制动 件;7、活动扳杆座;8、活动扳杆;9、螺栓;10、制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一种分段登梯,包括结构框架1、工作平台2、斜梯3、工作平台2 及斜梯3旁布置的栏杆扶手4、,结构框架1的底部具有三组以上的移动机构,每组移动机构 由滚动件和滚动件旁侧的制动件6组成,制动件6由活动扳杆座7、活动扳杆8、制动块10 和穿过结构框架1的螺栓9组成,活动扳杆座7为中心线呈水平状态的圆筒,活动扳杆8可 沿着活动扳杆座7的轴线往复移动,所述的螺栓9上端与活动扳杆座7连接、螺栓9下端与制动块10连接。滚动件采用万向轮5。移动时,分段登梯靠施工人员用人力推动,通过改变用力方向来改变移动方向。到 达指定位置后,扳动活动扳杆,使制动件整体随之转动,通过螺纹作用使制动件下压,靠制 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使滚动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可根据需要将斜梯型改为直梯型,移动机构的数 量为四组,四个万向轮的连线呈矩形。分段登梯采用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移动机构,可依靠人力移动, 脱离了起重设备的束缚,可在各工作区域间自由移动,不仅能降低使用成本,而且扩大了使 用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分段登梯,包括结构框架(1)、工作平台(2)、斜梯(3)、工作平台(2)及斜梯(3) 旁布置的栏杆扶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三组以上的移动机 构,所述的每组移动机构由滚动件和滚动件旁侧的制动件(6)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件(6)由活动扳杆座 (7)、活动扳杆(8)、制动块(10)和穿过结构框架(1)的螺栓(9)组成,所述的活动扳杆座 (7)为中心线呈水平状态的圆筒,所述的活动扳杆(8)可沿着活动扳杆座(7)的轴线往复移 动,所述的螺栓(9)上端与活动扳杆座(7)连接、螺栓(9)下端与制动块(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件为万向轮(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为四组,所述的四个 万向轮(5)的连线呈矩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登梯,包括结构框架、工作平台、斜梯、工作平台及斜梯旁布置的栏杆扶手,所述的结构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三组以上的移动机构,所述的每组移动机构由滚动件和滚动件旁侧的制动件组成。所述的制动件由活动扳杆座、活动扳杆、制动块和穿过结构框架的螺栓组成,所述的活动扳杆座为中心线呈水平状态的圆筒,所述的活动扳杆可沿着活动扳杆座的轴线往复移动,所述的螺栓上端与活动扳杆座连接、螺栓下端与制动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分段登梯采用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移动机构,可依靠人力移动,脱离了起重设备的束缚,可在各工作区域间自由移动,不仅能降低使用成本,而且扩大了使用范围。
文档编号E06C1/397GK201778645SQ2010205031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徐建国, 林文泉, 赵日定 申请人: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